教学相长
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周丹
(四川省武胜县城北初级中学校 四川 广安 638400)
摘 要:由于物理强大的逻辑性,所以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对初中学生而言,思维还在发展时期,逻辑思维还很不成熟,对物理中的抽象知识较难理解。所以,老师应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自身的物理知识储备,从而提高物理学习成绩。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改进建议一、前言
初中物理教学时,老师应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帮助学生明确问题重要信息,不能一味进行题海战术,更别说单纯的记忆更不能帮助提高成绩。学习初中物理需要脚踏实地,还需要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对应的解决方法,希望带来一些参考价值。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方法与思路太老套
初中物理教学时,有些老师没有充分理解认识到这一学科,也没有结合新的教学思维,且对初中学生而言,思维还在发展时期,逻辑思维还很不成熟,对物理中的抽象知识理解较难。现在的教学方式因为长时间被老套的教学思维所干扰,新课改总是浮于表面,没能有效落实在物理教学中。
(二)物理实验课少且教学设备落后
物理离不开实验与理论知识的结合,而且初中的物理教学,老师还是依赖于讲解理论知识,很少进行物理实验结合教学,不利于学生提高物理成绩[1]。分析现下的情况而言,学校对于物理实验教学的投资很不足,学校的师资力量也很薄弱,物理教学设备落后,还不能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导致物理的教学活动无法有效进行。
(三)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物理对学生来说相对较难,其中不少知识都很抽象,初中学生无法理解,因此,一旦老师没有正确引导,并使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时间一长,学生容易厌学,提不起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在初中物理教学时,学生往往无法明确物理的知识重点。物理作为初中刚开的学科,学生在小学时完全没有接触,也无法利用时间培养学习兴趣,所以部分学生觉得物理知识十分抽象。所以,在物理学习方面有着畏难情绪,不利于老师的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极大程度降低了教学质量与效率。
(四)学生无法切实掌握复杂多变的知识点
学习物理时,学生没能准确把握物理知识,也缺乏扎实的基础,如果物理的类型题有细小的改动,学生的答案就会千差万别,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消磨了学生的自信心[2]。而一旦学生用的是题海战术,就会发现无法实现预期目标,也无法有效提高物理成绩,学不会举一反三,也无法机动应对变动的物理题型。
(五)把握物理知识不全面
学习物理时,学生理解问题的程度有限,所以无法全面把握物理知识,也没有扎实的基本功。特别是较难的问题,学生无法灵活思考,也无法独立解答物理题目,同时不能完整把握物理知识点,学习物理时就给自己增加了无形的难度。
三、初中物理教学的改进建议(一)改进教学方法
因为当下初中生能够很快接受新鲜事物,其思维也更新得很快。不过,初中物理教学因为长时间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干扰,教学方法与理念都相对落后。为让学生更好地发展身心,物理老师应多接触新事物,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比如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游戏教学,拉近和学生间的关系,与学生有效沟通。
(二)加大物理教学投入,更新教学设备
初中物理教学离不开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因为之前没有合理分配教学资源,老师都不重视实验课,教学设备也相对
落后[3]。所以,学校应加大投资物理教学,更新教学设备,老师也应重视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让学生动手操作起来,切实提升物理成绩。
(三)综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爱上学习,从而爱上物理这门神秘又实用的学科。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应该彰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要求老师综合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特别是重难点的教学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的表现,不但可以有效解决教学难题,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
(四)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因材施教开展教学
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如果没能准确把握物理知识,又缺乏扎实的基础,学习成绩便会一落千丈。因此,老师还需多和学生家长互动沟通,不但能够更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也能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有针对性地训练习题与进行课堂讲解。老师把握了学生学习的薄弱之处,就可以在教学时收放自如,对难度较大、学生普遍不懂的问题留出理解与提问的空间,同时对部分较为简单的理论知识就可以让学生自行总结,如此一来便极大提升了老师的教学质量。
(五)制定对应的教学方案,让物理课堂井然有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老师在教学时需组织好课堂秩序,鼓励学生积极回答与思考问题,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可以通过分组学习的形式,不但维护好了物理课堂秩序,还可以让学生互相探讨启发。然后根据教学方案引进教学内容,总结其中因素与学习的客观规律,通过不同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时,老师需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及时感悟全新的知识。这样在训练时,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摆脱畏难情绪,从而爱上物理这门学科,同时在学习物理时得到快乐[4]。物理学习需要培养能力,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它可以让学生不管什么时候都有符合自身学习情况的学习规划,便于针对性地展开学习,物理成绩也就自然能够有所提升。
结束语
初中的物理教学还有不少问题,老师需要认真研究不同学生的学习现状,总结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对策建议,切实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同时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真正地爱上物理。老师也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全方位提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和飘.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科教导刊,2018(9):126-127.
[2]王雷.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与创新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8(8):221.
[3]靳淑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学周刊,2017(24):129.
[4]李敬.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探讨[J].学周刊,2017(13):78-79.
125
(下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