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4年静安区初三物理一模及答案

2023-08-04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2013学年静安区九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教学质量调研 2014.01

(本卷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调研试卷含五个大题。

2.考生务必按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其他纸张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所选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 ) A.1.5伏

B.24伏

C.110伏

D.220伏

2. 下列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 A.血压计

B.脱排油烟机

C.温度计

D.订书机

3. 通过实验研究得出“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间关系”的科学家是( ) A.安培 B.托里拆利

C.奥斯特

D.欧姆

4. 下列物体的质量,跟体积为50米3卧室中空气质量最接近的是( ) A.一本书

B.一位婴儿

C.一位成人

D.一头牛

5. 关于磁场、磁感线,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磁场分布局限于某一平面内 C.磁场是具有强弱和方向的

B.磁感线可以交叉 D.磁感线客观存在

6. 在图1(a)、(b)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三个电流表中有两个电流表的示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电流表A1、A3的示数相等,则R1=R3+R4

B.若电流表A1、A3的示数相等,则R1<R3+R4 C.若电流表A2、A3的示数相等,则R2=R3+R4 D.若电流表A2、A3的示数相等,则R2<R3+R4

R1 R2 S S A1 R3 R4 A3 A2 (a) 图 1 (b) 7. 均匀实心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乙各自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分别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 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p甲′:p乙′的值( )

A.一定大于1 C.可能等于1

九年级物理(共9页)

B.一定小于1 D.可能小于1

8. 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路出现断路故障,故障可能发生在电阻R1、R2处,当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时,( )

A.电压表V的示数一定变大 B.电流表A1的示数一定不变 C.电流表A2的示数可能变小 D.电压表V的示数可能变小

二、填空题(共28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 上海地区照明电路的电压为 (1) 伏,家中电冰箱与电视机是 (2) 连接的。 10. 意大利科学家 (3) 首先测定了大气压的值;奥斯特实验表明 (4) 周围存在磁场;一根条形磁铁的有 (5) 个磁极。

11. 刀刃磨得锋利、锥子做的尖锐,是采用 (6) 受力面积的办法,以便我们用较小的力就能产生很大的 (7) 。

12. 同种材料制成、粗细相同的导体甲、乙、丙,甲长0.1米、乙长0.2米,丙长0.3米。若将甲、乙串联在电源两端,则甲两端的电压 (8) 乙两端的电压,通过甲的电流 (9) 通过乙的电流。若将甲、丙并联,甲和丙的总电阻 (10) 乙的电阻。(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3. 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体积为1米3的冰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 (11) 千克,水的体积为 (12) 米3。

14. 某导体两端电压为9伏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安,该导体的电阻为 (13) 欧;当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6库时,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14) 伏,此时该导体的电阻为 (15) 欧。

15. 某蓄水池水深2米,池底面积为5米2,该蓄水池池底所受水的压强为 (16) 帕;所受水的压力为 (17) 牛。

16. 质量为0.6千克的木块漂浮在水中,木块所受水的浮力为 (18) 牛。若该木块漂浮在酒精中(ρ酒精<ρ水),则木块所排开酒精的质量 (19) 0.6千克,木块所排开酒精的体积 (20) 600厘米3(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九年级物理(共9页)

V R1 R2 A1 S A2 图2

17. 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端移动:

① 三个电表中示数不变是 (21) 表;

② 当滑片P移至右端,为使此时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跟原先滑片P置于中点时的比值一致,需用阻值 (22) 电阻R2的电阻Rx来替换R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R2 V S R1 P 图3 A A1 18. 某小组同学在讨论、解决大气压的问题时,就公式p=F/S和p=ρgh的运用做了如下思考: ① 他们认为:公式p=F/S是压强定义式,具有普适性。根据该观点,若已知地面附近大气压为p0,地球表面积为S0,请你估计地球表面大气的总质量为 (23) 。

② 他们认为:气体和液体有相似的特点,同样大气压跟液体内部的压强也有相似之处。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利用公式p=ρgh来讨论大气压强的问题。

(a) 请你举例说明“跟液体内部压强相似的大气压的特点”。 (24) (b) 查阅资料知道:空气在海拨2千米以内可近似认为是均匀的,其密度为ρ0。若静安寺附近某幢大楼的高为H,则该大楼的楼顶与地面间大气压强的差为 (25) 。

三、作图题(共9分)

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作图必须使用2B铅笔。

19. 在图4中,重为6牛的小球静止在水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球所受的浮力F浮。 20. 根据图5中通电螺线管的S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极,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21. 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连接,使灯L1和灯L2并联,电流表只测量灯L1的电流。

图4

电源 L1 S S L2 A ( ) ( ) 图5

0.6 3 图6

四、计算题(共27分)

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22. 重为8牛的合金块浸在水中,合金块排开水的体积为3×10-4米3,求:合金块的浮力F浮。

九年级物理(共9页)

23. 在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且不变,电阻R2

为15欧。

① 求电流表A2的示数I2。

② 闭合电键S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1.5安,求R1的电阻。

R1 S A1 A2 图7 R2 24. 在图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 2Α”字样。闭合电键S后,电路中的电流为0.3安。

① 求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② 求此时变阻器R2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③ 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最大,并求出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I。

25. 如图9所示,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盛有质量为m的水、乙盛有质量为3m的酒精,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3S、5S。(ρ酒精=0.8×103千克/米3)

① 求甲容器中质量为2千克水的体积V水。 ② 求乙容器中,0.1米深处酒精的压强p酒精。

③ 为使容器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且两容器内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需将一实心物体A浸没于某一液体中(此液体无溢出),求物体A的质量mA与密度ρA。

九年级物理(共9页)

甲 图 9 乙 R1 R2 P A S 图8

五、实验题(共20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6. 在电学实验中,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处于 (1) 状态,电流表应 (2) 在被测电路(选填“串联”或“并联”),电流应从电流表的 (3) 接线柱流入。

27. “测定物质的密度”的实验原理是 (4) ,实验中用 (5) 测物体的质量。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中,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6) 。

28. 图10所示实验装置的名称为 (7) ,通常利用该装置研究 (8) 的压强,当金属盒薄膜受到压强后,其右管内的液面 (9) 左管内的液面。

图10

(a) (b)

图11

29. 某小组同学研究金属球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时,提出不同的猜想。猜想Ⅰ:金属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跟金属球的密度有关;猜想Ⅱ:金属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跟金属球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于是他们将半径均为5厘米但密度不同的金属球甲、乙分别挂在测力计下,将其逐步浸入水中进行实验。他们通过测出球心到水面的距离h来表示金属球浸入水中的深度、并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且计算得出F浮,实验数据分别见表一、二。

表一 金属球甲 ρ甲= 3.0×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 球心到水面的距离h(厘米) 测力计示数F(牛) 金属球所受的浮力F浮(牛) 1 5 15.7 0 2 2 14.6 1.1 3 0 13.1 2.6 4 2 11.6 4.1 5 5 10.5 5.2 6 8 10.5 5.2

表二 金属球乙 ρ乙= 6.0×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 球心到水面的距离h(厘米) 测力计示数F(牛) 金属球所受的浮力F浮(牛) 7 5 31.4 0 8 2 30.3 1.1 9 0 28.8 2.6 10 2 27.3 4.1 11 5 26.2 5.2 12 6 26.2 5.2

① 该小组所进行的序号为1、7实验的示意图是图11中的 (10) 。(选填“a”或“b”) ②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6或8~12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一金属球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加时,所受到水的浮力 (11) 。

③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和8、3和9、4和10或5和11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

九年级物理(共9页)

出的结论是: (12) 。并由此可知,金属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跟金属球的密度无关。

④ 他们进一步提出问题:金属球在水中所受最大的浮力跟哪些因素有关?为继续研究,最需要添加的实验器材是:跟甲(或乙) (13) 不同的金属球。(选填“半径”、“密度”或“质量”)

30. 小王、小张分别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并完好,其中:电源电压相等保持不变,待用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分别标有“10Ω 2A”、“20Ω 2A”的字样),待测电阻Rx规格相同。实验中,两位同学所用的变阻器不同,但他们在连接电路时都将滑片置于变阻器的一端。闭合电键,他们所观察到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为图12(a)、(b)所示,接着在向变阻器另一端移动滑片的过程中,小王发现电路中两电表的示数均变小,而小张却发现电路中两电表的示数均变大。在思考并解决实验问题后,两位同学均完成实验,而其中一位同学将他所正确测得的两组实验数据记录在草稿纸上,如图13所示。

(a) 图 12 (b) 图13 1.6伏 0.4安 0.3安 2.2伏

① 两位同学实验所用的电源电压为 (14) 伏。

② 为完成其中一位同学的记录和处理,请根据图12和图13及相关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计算电阻时,精确到0.1欧) (15)

九年级物理(共9页)

物理量 实验序号 电压Ux (伏) 电流Ix (安) 电阻Rx (欧) 电阻Rx平均值 (欧) 1 2 3

答案和评分参考 14.01

题号 一、16分 答案及评分参考 1.A。 2.B。 3.D。 4.C。 5.C。 6.C。 7.A。 8.B。 说明:第9~16题,每格1分;第17、18格,每题4分。 9.(1)220; (2)并联。 10.(3)托里拆利; (4)电流; (5)两。 11.(6)减小; (7)压强。 12.(8)小于; (9)等于; (10)小于。 13.(11)900; (12)0.9。 二、28分 14.(13)30; (14)18; (15)30。 15.(16)1.96×104; (17)9.8×104。 16.(18)5.88; (19)等于; (20)大于。 17.(21)V; (22)大于。 18.(23)p0S0/g; (24)大气压是向各个方向的;(答案合理均给分) (25)ρ0gH。 19.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分 三、9分 20.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极、电源的正、负极 3分 21.导线连接均正确 3分 F浮=ρ液g V排 2分 22. (5分) 四、 27分 23. ① I2=U2/R2=U/R2 1分 =18伏/15欧=1.2安 1分 =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3×10-4米3 1分 =2.94牛 1分 1分 (5分) ② I1= I-I2=1.5安-1.2安=0.3安 1分 R1= U1/I1= U/I1=18伏/0.3安=60欧 2分 九年级物理(共9页)

① U1=I1R1=0.3安×10欧=3伏 2分 ② U2=U-U1=12伏-3伏=9伏 1分 24. R2= U2/I2= U2/I1=9伏/0.3安=30欧 1分 (7分) ③ Imin=U/(R1+R2)=12伏/(10欧+50欧)=0.2安 Imax=U/R1=12伏/10欧=1.2安 I= Imax-Imin=1安 3分 ① V水=m水/ρ水=2千克/1×103千克/米3=2×10-3米3 2分 ② p酒精=ρ酒精gh=0.8×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米=784帕 2分 ③ F甲= F乙 G甲= G乙 (m+mA)g=3mg mA=2m 2分 25. (10分) p液甲=ρ水gh水=ρ水g(h水原+h)= p水原+ρ水gVA/3S= mg/3S+ρ水gVA/3S p液乙=ρ酒精gh酒精=3 mg/5S p液甲= p液乙 mg/3S+ρ水gVA/3S=3 mg/5S VA=4m/5ρ水 2分 ρA= mA/ VA=2m/4m/5ρ水=2.5ρ水 2分 九年级物理(共9页)

说明:第26~28题,每题3分;第29题5分;第30题6分。 26.(1)断开; (2)串联; (3)+。 27.(4)ρ= m/ V; (5)天平; (6)质量、体积。 28.(7)U形管压强计; (8)液体内部; (9)高于。 29.(10)a; (11)先变大,达到最大后保持不变; (12)当浸入水中深度相等时,半径相同、密度不同的金属球所受浮力的大小相等; 五、 20分 (13)半径。 30.(14)6; (15) 物理量 实验序号 1 2 3 电压Ux (伏) 1.2 1.6 2.2 电流Ix (安) 0.24 0.3 0.4 电阻Rx (欧) 5.0 5.3 5.5 5.3 电阻Rx平均值 (欧)

九年级物理(共9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