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护理措施2619

2020-09-09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护理措施2619

作者:李岚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4期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199-02 自发性气胸因各种病因导致肺大疱或胸膜下微小疱破裂,空气进入胸膜腔所致,是临床常见急症[1]。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收治自发性气胸30例,均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使肺复张,术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科收治自发性气胸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45~75岁。其中,肺癌5例,肺大疱破裂12例,肺结核4例,慢性支气管炎并阻塞性肺气肿9例,X线胸片检查示肺组织压缩30%~90%。经治30例患者均肺部复张、顺利康复出院。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休养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及湿度,定时检查室温表,调节温度在18~20℃为宜,湿度应在50%~70%[2]。应多食蔬菜和水果及含粗纤维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或常规给予润肠剂,以减少大便用力引起胸腹腔内压升高,延误胸膜裂口愈合。剧烈咳嗽时要服用镇咳剂,支气管痉挛者可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可缓解症状。 2.2 术前心理护理 在行插管闭式引流前,应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顾虑和紧张情绪,取得患者合作。自发性气胸可反复发作,因此患者心理负担大,易焦虑、恐惧,顾虑较多。还有的患者担心治疗费用较高而情绪不稳定。术前要针对患者心理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在建立良好信任的基础上,给患者诚挚的安慰和鼓励。同时,介绍同类患者与其认识,谈体会、消除顾虑、坚定信心,使其愉快地接受治疗,以取得最佳配合。做好家属的工作,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2.3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引流瓶及引流管必须经过高压消毒,每日用灭菌的生理盐水更换引流瓶液体,要观察引流瓶中液体的颜色、性状,合并液气胸时应记录引流量。水封瓶置于患侧床以下,低于患者胸部,防止瓶中液体逆流入胸腔。或用一次性的引流装置。手术伤口处每日更换敷料,预防胸腔感染,如发生感染应全身使用抗菌药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4 保持引流管通畅 随时观察水封瓶中玻璃管排气情况,水柱随吸气下降、呼气上升;胸腔内气体多、压力高时,管内连续冒大量气泡,胸腔内气体少、压力低时,气泡排出少或咳嗽时才会有气泡排出,表示引流管通畅。必须保证引流玻璃管在液平面以下1~2cm[3],若管插入水内过深则气体要克服较大阻力才能排出,过浅则易使玻璃管露出水面,气体进入胸腔。 2.5 保持舒适的卧位 一般给予半坐卧位,鼓励患者轻轻翻身活动,做深呼吸运动,适当咳嗽,以加速胸腔内气体排出、消除气道分泌物,使肺尽早复张。如插管局部疼痛、不敢吸气,多由于插管位置不适所致,可轻轻转动插管,改变位置即可奏效。

2.6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对于气胸患者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等的病情变化。如果体温升高、寒战、胸痛加重、白细胞增高,常提示并发胸膜炎或脓气胸[4],应及时留取痰液标本,了解感染细菌的种类,给予敏感的抗菌药。对于原发病应根据年龄、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脉搏、血压、尤其是呼吸的变化,如果发现呼吸困难加重、皮肤发绀、大汗、四肢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等休克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2.7 皮下气肿护理 皮下气肿是气胸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胸腔闭式插管引流极易发生[5]。本组有6例发生皮下气肿。气肿大小不一,范围小者大多可以自行吸收,无需特殊处理;对范围大者要严密观察气肿发展情况,尤其颈部皮下气肿要防止气肿严重而压迫气管使呼吸困难加重或窒息。皮下气肿较多时,可用12号针头数根,在气肿部位消毒皮肤后斜行插入皮下,用手掌从气肿周围向针头处挤压,以利气体从针头排出。

2.8 拔管时机 如水封瓶中玻璃管末端连续无气泡排出,排除阻塞的因素后,提示肺已复张、胸膜破口已愈合。经X线证实后,可以先夹管、观察24h以上[6],无气急等症状可以拔除插管。 3 讨论

通常将自发性气胸分为三类:①闭合性气胸(单纯性气胸):胸膜裂口较小且在肺脏萎缩的同时裂口自行闭合,可有胸闷和呼吸浅速,轻度呼吸困难。②开放性气胸(交通性气胸):胸膜裂口较大或因裂口与支气管相通形成支气管胸膜瘘而致。呼吸时气体自由出入胸膜腔,呼吸困难不明显,易并发液气胸或脓气胸。③张力性气胸(高压性气胸):胸膜裂口组织成活瓣作用,吸气时裂口张开,气体进入胸膜腔,呼气时裂口关闭,气体不能排出,致胸腔内压力越来越高。患者呼吸困难严重,口唇紫绀,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很快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危及生命。针对病情的轻重不同,可采用:①平卧静养保守治疗。②胸腔抽排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③胸膜、肺大泡修补术等[7]。

自发性气胸是一种良性疾病、经治绝大部分可痊愈。其临床特点是容易复发,文献报道在一次发作后复发率为50%,二次发作后复发率为80%,总复发率为19.6%~56.0%[8]。因此,长期以来自发性气胸复发的预防是临床医生和护士十分重视和研究的课题。反复发生自发性气胸的患者,特别是肺内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要为其制定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健康指导:①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励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②叮嘱患者注意保暖、勿感冒,戒烟酒,多休息、少熬夜,避免各种发病诱因。③尽量避免屏气用力、提取重物、剧烈咳嗽、打喷嚏或大笑。④加强营养,保持生活规律,保持大便通畅。⑤定时随访等。 参考文献:

[1] 顾恺时主编.胸心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739-742.

[2] 叶飞,石仲歧.自发性气胸185例外科治疗的体会[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19):

[3] 李秋玉.自发性气胸的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6):

[4] 曾德芳.62例青年自发性气胸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8(31):

[5] 佘柳君.改良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1):

[6] 魏喜玲,张丽,吴彩云.自发性气胸的护理[J].河北医药,2010,32(18): [7] 丁一琴,徐俊.自发性气胸102例护理体会[J].中华医药杂志,2006,6(12): [8] 邓学祥.自发性气胸52例临床分析[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3(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