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王奇飞罗文盛(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201620)摘要:中韩两国互为近邻和重要贸易伙伴,农产品贸易在两国贸易中占有重要位置。但由于中韩两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差异很大,韩国为保护国内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设置了诸多技术性贸易壁垒。如何评估和量化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成为中韩贸易谈判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是利用引力模型对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迸行量化分析。关键词: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引力模型一、中韩农产品贸易概况中国“入世“以来,中韩农产品贸易总体发展平稳。2003-2009年间,中韩双边贸易额从最低点2004年的23.2亿美元提高到最高点2007年的39亿美元,增长了68.1%。随后的2008年和2009年则出现r不同程度的下降,2008年为35亿美元,2009年为31.4亿美元。中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低,只有韩国的20%~30%,农产品的种类和质量与韩国差距不大,在中韩农产品贸易上中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韩国为保护本国市场和保证进口农产品质量,对中国大部分的农产品设置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在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国相关农产品对韩出口。因此,如何量化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为政府和企业的谈判与组织生产提供决策依据,是本文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1.短期效应当进口国对某种进口产品突然设置某种技术性贸易壁垒或者增强原来的卫生检验检疫标准的时候,出口国的产品会因为产品末达标准而受到限制,从而导致该产品出口量大幅F滑。因为出n国企业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设备改进、人员培训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产品质量未达到标准之前,产品出口将被禁止或者被征收惩罚性关税,某些企业甚至由于无法改进生产而面临倒闭。2.长期效应从长期来看,技术标准和卫生检验检疫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有一些正面效应。一方面,从消费者角度看,技术标准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技术标准和卫生检验检疫措施所披露的信息可避免“柠檬市场”问题、消除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和减少消费者寻求产品的成本。由于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提高,部分消费者会增加该产品的购买。另一方面,从生产者角度看,出口国生产商为适应进口圉新的技术标准和卫生检验捡疫措施,会增加研发投入和加强技术改造,以及改善经营管理,使产品的质量标准通过各项认证。当产品再次进入原来市场的时候,由于产品质量提升,品牌的美誉度提高,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也会随之增加。此外,那些没有能力提升技术能力的小企业将被淘汰,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三。实证分析1.引力模型介绍引力模型是经济学家用来分析两国或两地区之间贸易流量的一个常用工具,来源于牛顿的“万有引力法则”。后经许多经济学家扩展后,在度量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双边贸易额影响方·7·I肇醐messu叫玳e万方数据面,采用研究对象国家公布的技术标准和法规的数量,技术法规出现的频率等作为解释变量应用其中。将模型扩展为:lnF目=c+ⅨlnM,+BInMj一0InDⅡ+yInX4+£日(1)其中,Xi、表示影响双边贸易量的除两国经济总量外的其他因素。根据以上公式,本文拟造了一个估量中韩技术性贸易壁垒通报数对双边贸易流量影响的引力模型,将X。,定义为韩国对中国农产品的综合技术性贸易壁垒系数,D.;为常数合并入C中,将模型演变为:lnF;.=C+c【InM.+8InM.+0InX;,+£。(2)其中,F,.为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农产品的贸易额(亿美元),i代表中国,j代表韩国。关于解释变量的含义及对因变量的理论预测影响(预期符号)见表1。M,和M,为正号代表了进出口国人均GDP越高,出口能力和进U购买力越强。X。符号未知,因为从短期贸易效应看,韩国技术性贸易肇垒提高不利于中国出口,但从长期贸易效应看,中国会加大投入,提高生产技术以适应韩国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从而促进出口,正负相抵难以判断符号。C为方程截距,代表一些对两国贸易量有影响的因素;£;,为残差项,设定为正态分布。表】解释变量的含义及预期符号2.计算结果及评价(1)数据选取本文选取2003年至2009年的中国出口韩国的历年农产品贸易总额,中韩两国人均GDP数据以及韩国对中国农产品的综合技术性贸易壁垒系数作为样本容量,对韩国农产品行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做量化估计。具体数据见表2所示。表2模型相关数据20062008麓若酏顿2562l228.528283釜萎髫轰;易4t.69m*zm.拍z¨43.63虬s-60.一韩瞳人p?D—P,1345l1755l216531916217078巾嘀人守霉.(美几J34223744(2)估计模型与分析通过被解释变量Fi,与解释变量X”M。和M。之间进行最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探究许为男(驻马店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河南驻马店465000)摘要: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引致的交通需求增长使得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较大的压力。文章在分析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内涵基础之上,研究了公路交通运输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关键词: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对策一.公路交通运输行业可持续发展现状我国交通运输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碾迅速,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民用汽车共有2693.71万辆,公路车辆的行程共有187.07万公里,运送旅客共有162.45亿人次,运送货物共有124.50亿吨。交通运输业虽然发展快,但存在高能耗、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在能耗方面,交通运输行业就是能源消费和资源占用型的高能耗行业。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我国仅交通运输邮政业就消耗煤16672万吨,是全国能源消耗的7.5%。国内汽车油耗平均百公里高出发达国家20%以上,要使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降低能耗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在环境污染方面,汽车尾气以及噪声的污染是交通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在汽车尾气污染中,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铅化物、碳氢化合物、氮氢化物和颗粒物质等都是污染源。在交通噪声的污染中,调查显示公路交通的噪声影响的人数达3390万人,处于70分贝以上的高噪声污染的人共有2700万。因此,研究公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二.公路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由传统的“大生产、大消费、大废弃”的粗放型经挤增长模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公路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即优化生产和人口布局,使公路运输布局与资源分布相协调,减少不合理的公路运输,以利于实现对公路运输需求的有效控制,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公路运输需求,保证公路运输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优化配置各种不同运输方式,使各种运输方式都能被充分合理的利用,建立高效合理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努力提高公路运输业的运输能力,改善公路运输的效率和质量,满足合理需求基础上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努力利用先进技术,保持公路运输资源的持续利用,使人口、资源、环境和公路运输协调发展。公路运输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公路运输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公路运输她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在保证环境的基础上提高公路运输业的经济效益。社会上一切经济活动根本出发点即是提高其经济效益,并且最终表现于经济活动的过程和归宿。所谓经济效益就是经济活动中投入和产出的比较。提高公路运输业经济效益表现为:在投入的资金和物力、人力一定的情况下,产出的运量、周转量越多,运输质量越高,运小二乘估计,得到的结果如下:lnF,;--0.0141nM.+0.8131riMi+0.04llnX。-4.857术性贸易壁垒长期的正效应要大于短期的负效应。原因可能是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商为适应韩国新的技术标准和建议措施,改善了养殖和种植技术,使产品的品质提高,从而获得了韩国消费者的认可,进一步带动了出口。参考文献:【1】余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2]孙敬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5】李爽:《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农产品贸易》【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4】陈乔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5.(0.63)(1.691)(0.355)(一1.3)可决系数R,-'0.711,模型拟合度一般。从测量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出口韩国的农产品总值受韩国的人均GDP影响最大,系数的符号为正(0.813),表明韩国人均GDP的提高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即当韩国人均GDP提高1%,中国对韩国农产品的出口将增加0.813%l中国人均GDP系数为正(0.014),说明随着中国人均GDP的增加,出口能力增强,表明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对农产品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当中国人均GDP提高1%,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只增加0.014%;在农产品领域,韩国对中国的综合技术性贸易壁垒系数的系数为正(0.041),说明韩国的技术性贸易肇垒对中过的农产品出n的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即韩国技术标准提高促使中国加大投入,改进生产技术,高品质的产品会拥有更高的市场份额,抵消了短期内由于技术标准突然提高的不利影响。当综合技术性贸易壁垒系数增加1%,中国对韩国农产品的出口额仅增加0.041%。四、小结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限制作用,反而在整体效应上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即对于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而言,韩国技【5】韩晶戚飞侯国庆:韩国农业技术,陛贸易措施体系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8.11.[6】蓝庆新:韩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的发展及评价【J】.亚太经济.2007.4.【7】朱钟棣:非关税措施量化公式评价【J】.国际商务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8]Deardorff,Barrier[M】.StudiesUniversityinofMichiganA.V.,andR.M.Stern.MeasurementofNon-tariffMI:TheInternationalEconomicsSeries.AnnArbor,Press。1998.万方数据卧m¨usme翠鼢_·8·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王奇飞, 罗文盛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201620中国经贸
CHINA BUSINESS MONTHLY2011(4)
1.孙敬水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 2005
2.余佶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2009
3.韩晶;戚飞;侯国庆 韩国农业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分析[期刊论文]-东南亚纵横 2008(11)4.陈乔之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20025.李爽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农产品贸易 2009
6.Deardorff,A.V;R.M.Stern Measurement of Non-tariff Barrier 1998
7.朱钟棣 非关税措施量化公式评价[期刊论文]-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8(02)8.蓝庆新 韩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的发展及评价[期刊论文]-亚太经济 2007(04)
1. 孟祥飞 政府应对农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期刊论文]-中国市场2011(15)
2. 李晓瑜.高小蔷.Li Xiaoyu.Gao Xiaoqiang 2010年卫生相关WTO/TBT通报情况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1,18(3)
3. 李靖波.Li Jingbo 主要发达国家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期刊论文]-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5)
4. 何光辉.陶红军.HE Guang-hui.TAO Hong-jun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茶叶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为例[期刊论文]-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3)
5. 雷森 TBT的应对措施分析[期刊论文]-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1(6)
6. 王帅 我国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调之路探讨[期刊论文]-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5)7. 赵秀娟 TBT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期刊论文]-当代经济2011(4)
8. 聂俊红.赵瑞莹.Nie Junhong.Zhao Ruiying 基于供应链视角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风险预控机制研究[期刊论文]-农业科技管理2011,30(1)
9. 朱坤林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演变历程及其发展趋势[期刊论文]-中国经贸2011(10)10. 米利群.徐兴权 中韩农产品市场比较优势分析[期刊论文]-农业经济2010(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jm20110400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