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及相关专业从事生产技术开发与推广、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水产增养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有关生物学和化学实验、水产养殖生产实践、微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水产经济动植物增养殖的技术以及配制饲料、防治病害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现代水产增养殖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的发展趋势; 2.掌握主要养殖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藻类的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 3.熟悉水产动物饲料、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5.熟悉文献检索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6.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技术管理、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
基本学制四年,可在三至六年完成学业。达到学位授予规定的,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学分要求 项目 准予毕业 基础教育 专业教育 实践能力与素质提 课程 课程 课程 要求学分 165 60 57 48
其中:必修课133学分;限选课16学分;任选课16学分。公益劳动、形势与政策教育及大学生职业、就业与创业教育课程必须合格。
五、主要课程
鱼类增养殖学、甲壳动物增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学、海藻学与海藻栽培学、水环境化学、水产动物胚胎学、生物饵料培养、水生生态学等。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公益劳动 60学时 动物学野外实习 军事训练 3周 水生生物学野外实习 生物化学实验 36学时 水环境化学野外实习 微生物学实验 36学时 综合实习 细胞生物学实验 36学时 生产实习 遗传学实验 36学时 毕业论文
1周
1周 1周 1周 10周 10周
植物学实验Ⅰ 30学时 动物生物学B实验 18学时 七、课程结构与学分要求
(一)基础教育课程 (共60学分) 1.公共基础课(必修40学分):
课程号 4290110 课程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学分 2+1 试
考核方式 开设学期
2 4290080 重要思想概论 429009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290100
中国近代史纲要
4190011-4 大学英语(1-4) 3390011-4 大学体育(1-4) 4390080 计算机文化基础 4390011 程序设计基础 5290011 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 5190033 公益劳动 4290160 形式与政策教育 5290021 大学生职业、就业与创业 2.学科专业基础课(必修20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
2190021-2 高等数学B1-2 2490010 大学化学A 2390031-2 普通物理B1-2 2501010 有机化学
(二)专业教育课程(共57学分) 1.专业主干课(必修41学分):
课程号 课程名 2501030 生物化学 2580030 微生物学 2580011 植物学Ⅰ 2580050 动物生物学B 2512020 细胞生物学 2501130 遗传学 2541110 水环境化学 2542050 甲壳动物增养殖学 2542020 贝类增养殖学
4+2 试 1 2+1 试 4 2 试 3 14 试 1-4 4 试/查 1-4 2+1 试 1 3+1 试 2 1
查
1
4年共60学时,见本方案“九、说明” 4年共64学时,见本方案“九、说明” 4年共36学时,见本方案“九、说明” 学分 考核方式 开设学期 8 试 1-2 4 试 1 5 试 2-3 3
试
2
学分 考核方式 开设学期 4 试 3 3 试 3 2 试 3 2.5+0.5 试 4 2.5 试 4 2.5 试 4 2.5+0.5 试 4 2.5+0.5 试 5 3
试
5
课程号 课程名
2542040 海藻学与海藻栽培学 2542010 鱼类增养殖学 2584830 水产动物育种学 2542070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2542080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学
学分 2.5+0.5 3.5 2.5 3 2.5+0.5
考核方式 开设学期 试 试 试 试 试
5 6 6 6 6
2.专业限选课程(在以下课程中限选16学分,课组号:25140):
课程号
课程名
学分 2+0.5 2.5 2+0.5 2+0.5 2+0.5 2 1 2+0.5 2 2 2 1+0.5
考核方式 开设学期 查 查 试 试 试 查 查 查 查 查 查 查
4 4 5 5 5 5 5 5 5 6 6 6
2510400 水生生物学 2503060 生物统计学 2517410 鱼类学 2517420 水产动物胚胎学 2542030 生物饵料培养 2543030 分子生物学 2522060 分子生物学实验 2517430 水产动物生理学 2522080 发育生物学 2543040 水生生态学
2543050 计算机技术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2526620 生物显微技术
(三)实践能力与素质提高课程(共48学分) 1.实践教学课程(必修32学分):
课程号 2490020 2501020 2390040 2501040 2580040 2580021 2580090 2580100 2584810 2531060 2584820 2504810
课程名 大学化学实验A 有机化学实验 普通物理实验B 生物化学实验 微生物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Ⅰ 细胞生物学实验 遗传学实验 水生生物学野外实习 动物学野外实习 水环境化学野外实习 综合实习
学分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考核方式 查 查 查 查 查 查 查 查 查 查 查 查
开设学期
2 2 3 3 3 3 4 4 4 4 5 7
2584840 2584810
生产实习 毕业论文
10 10
查 查
8 8
2.综合素质提高课程(共选16学分,在全校公共任选课中选修6学分,在以下学科专业任选课中选修10学分):
学科专业任选课(课组号:25240) 课程号 课程名 学分 考核方式 开设学期
2510000 2520400 2504420 2504420 2526210 2503150 2504410 2526220 2526230 2526240 2526420 2520410 2526260 2526270 2526280
实验技术基础 海洋学 细胞工程 水产技术概论 免疫学 基因工程 生物技术概论 药理学与毒理学基础 饲料质量分析检验 生物电子显微镜技术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外文文献阅读 水产养殖工程 水产品食品安全 水族馆概论
1 2 2 2 2 2 2 1.5 1.5 1.5 2 2 1.5 1.5 1.5
查 查 查 查 查 查 查 查 查 查 查 查 查 查 查
1 5 5 5 6 6 6 7 7 7 7 7 7 7 7
全校公共任选课见《全校公共任选课一览表》 八、教学周数分配表 学 年 学 期 1 一 2 3 二 4 5 三 四 6 7 每 学 期 周 数 20 20 20 20 20 20 20 教学周数 军训 入学 教育 3 理 论 课 13 17 17 15 16 17 15 复 习 考 试 1.5 1.5 1.5 1.5 1.5 1.5 1.5 专 业 实 习 2 1 1 毕 业 论 文 社 会 调 查 1 毕 业 教 育 机 动 2.5 1.5 1.5 1.5 1.5 1.5 1.5 8 合 计 20 160 3 110 10.5 10 14 10 10 1 1 1 1 11.5 九、说明 1.应认真阅读本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选课时须将二者结合使用。 2.按学生自己的志向和兴趣,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循序渐进原则选修课程。 3.建议每学期修读的总学分不超过25。 4.规定的任选课学分,可在本方案设置的学科专业任选课及全校公共任选课中选修。
5.公益劳动利用课外活动或周末等时间进行,四年累计不少于60学时,其中学校统一组织不少于30学时。达到规定劳动学时并通过考核者记为合格。 6.形势与政策教育由马列部组织政工教师利用周二下午授课,共64学时,每2周1学时,四年不断线,每学年考核一次,均通过考核者,计为合格;大学生职业、就业与创业课由学工部组织授课,共36学时(第一学年12学时,第三学年18学时,第四学年6学时),周二下午授课,实行年度考核,均通过考核者,计为合格。
7.毕业论文应在第7学期末在教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与题目,第8学期开始时完成论文大纲,进入写作,期中完成初稿,毕业前3周完成论文答辩。
8.本培养方案学分和学时中的“+”前为理论学分学时,“+”后为实验或上机学分学时。
撰写:孙振兴 统稿与编辑:王爱云 组织修订与审核:张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