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xx哭xx》
我国从古代一直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作为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和文化流传下来,经过各个朝代和时代的演绎,为老百姓丰添了更多生活的趣味和艺术的品类。我国的民间传说大多以故事、歌谣、诗文、戏曲等形式在广大地区流传,有着悠久的历史,部分民间故事甚至被家喻户晓。如《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便是中国最为广泛流传的四大民间传说,上到百岁老人,下到几岁小孩,都能说上一两回,甚至能用黄梅戏等戏种唱上几句。
《孟姜女哭长城》这个爱情故事被传为多种版本,但主题基本上还是大同小异的。相传秦朝时有个孟老汉和姜老汉一墙之隔互为邻居,孟老汉一年春天在院子的墙边种了一颗葫芦籽,经过细心浇水、施肥培育,后来结了一个几十斤重的葫芦瓜,姜老汉眼看葫芦瓜成熟,一刀切开了后,却看见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娃娃躺在里面。于是孟、姜两老汉为争夺女娃娃吵闹不休,最后只好协商两家共同养育这个女娃娃,取名“孟姜女”。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各地征集数十万民夫,将秦、燕、赵三国北边的城墙连通、修缮合一,修筑万里长城。有个叫万喜良(万杞良、范喜良、范杞梁、范杞良)的书生公子,因为逃避衙役的追拿,翻墙逃进孟家院子,躲在丝瓜架下,正好被游园的孟姜女发现,万喜良连忙起身作揖哀告。孟姜女一看是个俊俏书生,便回报给孟老汉,孟老汉见万喜良一表人才,又知书达礼,于是提出把孟姜女许配给他。
良辰吉日时,正当二人即将拜堂成亲,不料闯进几个衙役,一拥而上把新郎万喜良抓了去做民夫。孟姜女日日哭、夜夜哭,转眼已是一载,万喜良一去后杳无音,眼看天寒地冻,孟姜女万分不放心,夜赶寒衣,辞别二老,风餐露宿、饥寒交迫,一路打探着万里跋涉寻到长城脚底,却听得修长城的民夫说丈夫早已累死,尸体不知埋于何处。孟姜女顿时痛哭失声,只哭得日月无光、天昏地暗,只哭得秋风悲号,海水荡波,长城一段段倒塌,足有八百里,一堆堆死人骨露出来。孟姜女为了辨认出丈夫的骨骸,咬破中指,把血滴在一堆堆白骨上,滴到万喜良的骨头之上时,血珠凝住不动。正在这时,秦始皇巡察长
城而来,看见眉清目秀、如花似玉的孟姜女,隧起心霸占。孟姜女将计就计,要秦始皇答应她三个条件:
一要秦始皇搭起三十里长的孝棚;二要秦始皇披麻戴孝,领文武百官到祭台上吊祀万喜良;三要在成亲之前,与秦始皇游海为万喜良举行葬礼。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宁死不从。秦始皇此时色心难耐,为了讨得孟姜女欢心,竟然一一答应。
然而,牺牲那天,孟姜女哭着丈夫的眼泪,泪眼模糊后,纵身跳入海中。秦始皇大怒,命令士兵赶紧打捞。随即,大海咆哮,狂风四起,秦始皇回不去了。原来海龙王和公主苦于可怜孟姜女,命蟹兵蟹将把孟姜女带进龙宫。孟女在长城哭泣的故事很快被人传颂,人们建造陵墓和寺庙来纪念她。时至今日,在山海关以东约6公里的凤凰山上,还有一座孟姜女庙,也被称为贞女庙。
1992年9月,山海关区政府根据孟姜女的传说,在孟姜女庙北侧修建了一座大型文化园林——孟姜女园。
但也还有别的版本传:
皇家祭祀那天,孟姜女穿着素色的裙子,全身洁白如银。她在坟前哭,哭到江南的人都在******昏君。祭祀完毕,秦始皇还没从美梦中醒来,孟姜女怒目而视,拨出一把剪刀,刺向秦始皇。秦始皇忙着躲闪,士兵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得知无路可走,孟姜女跳入江苏碧波澄清的太湖。秦始皇大怒,命令侍从打捞孟姜女的尸体。为了泄愤,他还让侍从绑上铁扫帚,
横着扫孟姜女的尸体。可怜的孟姜女皮肉被一点点扫下去,掉进了太湖,没想到却变成了一条完美的银鱼。于是,太湖银鱼出名了。
民间流传的故事,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赋予各种不同的猜想,更为了故事的完整和动人处,加进大量不被事实证明的情节,表现其特定形式的独特性。钟敬文先生就认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