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作用
[摘要] 目的:探析入院风险评估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04~2021.04时间段(研究样本收集时间),以精神科患者60例为样本资料,动态随机化分组,护理干预方案相较,分析临床应用价值,对照组/30(常规管理),实验组/30(入院风险评估管理),对比患者(1)不良事件发生率;(2)风险认知评分。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风险认知评分有积极优化意义,(P<0.05)。结论:入院风险评估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可积极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提升患者风险认知评分,护理效果显著,满足患者及家属实际护理需求,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入院风险评估;精神科;护理管理;作用
精神科患者由于疾病类型较为复杂以及存在多样化,易在护理管理中出现多种风险,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及降低医院护理质量。对此,医院精神科在护理管理中,应当加强风险管理措施,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维护患者身心健康。本研究在2019.04~2021.04时间段,对60例精神科患者进行研究对比,探析入院风险评估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详情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9.04~2021.04时间段内,样本资料为60例精神科患者,护理干预方案相较,分析临床应用价值,动态随机化分组,对照组/30(常规管理),实验组/30(入院风险评估管理)。
对照组,男患者(17/30、56.67%),女患者(13/30、43.33%),年龄17~70岁,平均(43.50±0.15)岁;实验组,男患者(16/30、53.33%),女患者(14/30、46.67%),年龄18~70岁,平均(44.00±0.19)岁,P>0.05。
1.2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详解研究活动,自愿参与。(2)伦理审查委员机构批准本次研究活动。排除标准:(1)植物人、生活无法自理患者。(2)研究资料不全患者。(3)研究活动中途断联患者。
1.3研究方法
对照组常规管理:包含心理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及环境护理等。
实验组入院风险评估管理:首先建立风险评估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应当具备丰富精神科护理经验,并在上岗前通过相应培训及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当精神科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发放本科室自制风险管理评估表,包含跌倒、压疮、坠床等风险发生几率,并结合不同患者之间采取相应护理内容。风险管理方面,应当对患者实施加强心理护理及看管护理等,应及时对患者本人及家属详细讲解风险管理内容,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护理依从度。当患者处于护理中风险时,应加强安全管理并进行保护性隔离,可指派专人进行看护。而高风险患者需24小时专人看护,避免风险事件发生。
1.4观察指标
探讨患者(1)不良事件发生率;(2)风险认知评分。 1.5统计学方法
软件:SPSS28.0;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数据格式统一为[由T值、X值完成数据校验,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0.05。
1. 结果
2
,(n,%)],
2.1不良事件发生率 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0.00%,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0.00%;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比对照组,数据改善价值积极。
表1 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组别
数
例
跌倒 坠床 噎食 发生率
对照组
0
32/30(6.67)
1/30(3.33)
3/30(10.00)
20.00
实验组
0
30/30(0.00)
0/30(0.00)
0/30(0.00)
0.00
-
-
-- -- -- 6.67
P
--
-- -- -- 0.01
2.2风险认知评分 实验组风险认知评分如下:自杀风险评估(7.55±0.92)分、坠床处理(8.65±1.31)分、压疮评估(8.68±1.32)分、针刺伤处理(8.23±0.59)分、管路滑脱风险评估(8.19±0.52)分、外走处理(8.93±0.51)分;实验组风险认知评分相对比对照组,数据有明显优化。
表2 风险认知评分( ±s)(n=30)(分)
指标 对照组 实验组 T P
自杀风险评估
6.51±0.42 7.55±0.92 5.63 0.00
坠床处理 6.53±1.12 8.65±1.31 6.74 0.00
压疮评估 7.16±1.59 8.68±1.32 4.03 0.00
针刺伤处理 6.21±1.55 8.23±0.59 6.67 0.00
管路滑脱风险评估
7.17±0.54 8.19±0.52 7.45 0.00
外走处理 6.65±0.23 8.93±0.51 22.32 0.00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我国民众生活、工作压力有所增加,导致精神疾病患者数量大幅上涨。而精神科由于患者疾病种类繁多,因此存在诸多管理风险,包含跌倒、压疮、噎食等,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还会威胁患者生命健康。随着我国医疗技术快速发展,因此应当积极对精神科实施风险管理评估,提升本院整体护理质量水平。
[1]
数据相对比,实验组对比对照组,数据改善价值积极。入院风险评估管理为新型风险管理方法,已得到广泛临床使用。通过对精神科患者采用入院风险评估,可积极对精神科患者高危程度进行划分。护理人员可结合风险评估结果,对不同风险患者之间,采取个性化层次护理,降低精神科风险事件发生几率,提升护理质量水平,避免医院经济损失。因此,入院风险评估与常规风险护理对比,更加具备专业性、个体化以及针对性,护理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入院风险评估,有效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患者风险认知评分,护理效果积极,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崔小玉.精神病患者入院三级护理风险评估单的应用及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5):2187-2188.
[2]王艳,孙平.护理风险管理对精神科患者家属满意度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22):3790-3792.
[3]文守琴,陈娟.《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自杀分量表与《护士用自杀风险评估量表》在精神科开放式病房新入院患者自杀风险评估中的比较[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1,31(04):296-298.
[3]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