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在线 浅谈如何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张燕萍 (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长期以来面临资金短缺的现实困难,从而抑制企业自身的发展。本文就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进行分析,并着力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融资;中小企业;措施 根据2006年发改委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注册数目 已达4200万户,中小企业工业增加值占GDP59 ,占商品销 售额60 ,税收占上缴税收的51 ,提供城镇8O 的就业机 会。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加国家 税收、提高就业机会的重要力量。然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却 一直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尤其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中 小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根据银监会统计,2008年第 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其中只有约 3000亿元贷款落实到中小企业,只占全部商业贷款的15%, 与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极不对称。因此,如何解决我 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成为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快 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及成因 一般来讲,企业融资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外源 融资是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融资采取的 主要方式,即通过金融中介融资,如银行贷款、企业债券融 资、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往往能够获得大额资金的注入。而 中小企业较采取内源融资方式,即通过公司内部人员或者亲 友集资、借款为企业获得资金注入,由于企业个人资金力量 薄弱,往往内源融资无法真正为企业扩大规模提供有力的资 金保证,限制了这些企业的发展。然而,中小企业选择内源 式融资是由于外部环境和自身因素的综合原因,属于“无奈 之举”,无法通过外源融资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我国二板资本市场尚不发达 相对于主板市场,二板市场能够为中小企业尤其是新兴 行业的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1971年美国成立了世 界上第一个二板市场纳斯达克市场,为美国的中小企业提供 了有效的直接融资场所。然而我国中小资本市场尚不发达, 与国外发达市场比较还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小盘股 市场,通过中小企业板获得融资的中小企业极为少数。 (二)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先天缺陷” 54经济理论研究 由于中小企业存在大量的基础性缺陷,如经营透明度较 低、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偿债能力较弱,使得金融中介尤其是 银行无法用正常的评级标准衡量中小企业的信誉等级,无法 评级授信。此外,我国中小企业很大程度上是家族企业,家 族企业管理制存在严重的弊端,企业无法实现正常的公司制 度经营和管理,从而使得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先天性缺 陷”产生融资歧视和惜贷倾向,大大遏制了中小企业的外源 融资需求,使得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成为必然。 (三)地方性金融机构不发达 地方金融机构是金融机构的有力补充,为地方企业提供 融资渠道。然而我国地方融资尚不完善,还未建立满足地方 中小企业融资的评级标准。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途径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难以得到真正解决,不仅是中 小企业内部的问题,与整个融资环境以及政府政策息息相 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中小企业需要加强自身建 设外,还需要结合政府、金融机构各方的努力,构造全方位的 融资途径,才能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规范信贷市场,消除放贷不公平 金融机构放贷“歧视”已经成为共识,主要由于金融机构 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主要表现在利率和贷款额度 的区别对待。根据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发布 的”农村金融与小企业融资调研活动”调研报告则表明,中小 企业贷款困难的焦点在于银企对于利率存在很大分歧:8O. 4 的金融机构将利率调至基准利率上涨10 以上,其中 24.8 的金融机构将利率调至基准利率上涨5O 以上,甚 至有5.9 的金融机构将利率调整到了基准利率的3倍以 上。金融机构的利率区别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使 得中小企业无法通过正常的信贷渠道获得资金,只能借助内 部筹资等民间融资形式扩充资金。因此,逐步放开中小企业 的贷款利率,实现利率的市场化定价是实现中小企业正常借 贷的第一步。另外,信贷机构应当制定适应中小企业的统一 征信制度,规范中介机构的征信行为,逐步消除金融机构对 中小企业的贷款歧视。同时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建立中小企 业信贷担保机制,为中小企业借贷提供资产担保的法律基 础,建立多层次的担保市场。 (二)大力发展产权交易市场 产权交易在于以中小企业的股权质押为条件帮助中小 企业获得资金,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一条专用渠道。产权 交易市场相比于证券交易自上而下的特点,具有自下而上的 优势,主要具备以下的优势:一是能够更好地配置资源,二是 能够发现价格,三是能够改善信息不对称。正是由于产权交 易市场凸显的优势和优点,可以帮助中小企业为渡过眼下融 资难的困境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正确把 握和运用这种融资方法,是摆脱融资难困境一种切实可行的 选择。利用产权市场的交易平台为中小企业融通资金,拓展 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促使中小企业实现生产资 本、经营资本的跨越发展,成为中小企业盘活资产存量的一 项有效途径。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2008 年上半年,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共成交926宗,成交金额230. O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1 ,可见产权交易已经在逐步 发展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重要渠道。然而,产权市场的 交易量虽数倍增长,中小企业通过产权交易市场获得资金仍 然有一定难度。首先,通过产权交易挂牌的企业必须股权清 晰,而在很多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是一个苛刻的条件,即使 能够挂牌上市,也要看市场的接受程度,一般新兴行业如高 科技行业的中小企业更易融资成功,而大多数中小企业无法 获得满足产权市场的苛刻要求。因此,提高产权市场的交易 覆盖率是产权市场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融资渠道的关键。 首先,产权市场应当联合地方政府建立覆盖全部中小企业信 息平台网络,为多数中小企业建立信息数据库,加大产权市 场的宣传工作,积极培育发现市场买方的能力;其次,建立完 整的信息登记、公开挂牌、举牌竞价到鉴证交割的完善机制, 实现全程动态监控,有力地促进产权交易的规范化,推动产 权交易内控机制新秩序的建立,为中小企业通过产权融资提 供合法、规范的场所,从而保护交易人的正当权益,用法律法 规保障和促进产权市场的不断发展。 (三)完善私募股权基金 私募股权基金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非上市企业进行的 权益性投资,投资者按照其出资分额分享投资收益,承担投 资风险。私募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 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 金融在线 虽然我国的风险投资基金发展较为迅速,但它们仅针对于满 足风险融资需求,更广泛意义上的股权私募融资机构总体上 发展比较滞后。目前在国内活跃的股权私募投资机构,绝大 部分是国外的私募股权基金。国内知名、有内资背景的私募 股权基金仅有亚商资本、鼎辉国际、弘毅投资、渤海产业投资 基金等少数基金。通过每年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额占GDP的 比例的全世界比较,美国私募股权基金占全年GDP的比例 是0.6 ,欧洲为0.35%,亚洲包括日本为0.2 ,而目前在 我国该比例还不到0.1%,可见我国的私募股权尚处在全世 界较低水平,与我国迅速发展的经济水平极不相称,反映出 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严重滞后,尚无法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 供帮助。国内私募股权基金得不到良好发展有很多因素,包 括法律制度、金融制度以及观念方面的因素。在过去很长的 一段时间里,私募基金一直没有合法的地位,并伴有被列为 “非正常集资”的嫌疑。 私募股权基金要能够为中小企业面临信贷紧缩等不利 环境下融资另辟蹊径,需要依托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需要 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建立、监督良好的资本市场,尤其制定 相关的法规保障私募股权的合法地位,并同时发展创业基 金、天使投资基金为处于种子期的中小企业提供注入资金, 逐步形成以私募股权基金为顶、创业风险基金为第二层和天 使投资为底层的金字塔式中小企业股权市场,真正为中小企 业的发展壮大提供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我国特殊的金融体制及我国经 济迅速腾飞的产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需要各方力量的 结合。除作为垄断我国金融业的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中 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外,循环在金融体系外的大量民间资 本应当尽快得到正规化,以多种规范的形式参与到中小企业 的创业、成长和发展中,形成多层次的融资市场,以解决中小 企业渴求资金的燃眉之急。 参考文献: Eli雷玉呜.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2007. 72]陈远章,王小双.中小企业如何走出融资困境。2007. [3]热娜,吾斯曼.浅谈中小企业融资问题.2008. [4]李昕.浅析推进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融资业务.2007 [5]宋磊.中一J、企业融资成本收益分析.2008. 作者简介: 张燕萍,南京大学商学院国民经济研究生,研究方向:民营企 业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理论研究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