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清波漾漾、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熏陶。
3.运用所学学习方法,品味走搭石的美景,发挥想象,感受乡亲们淳朴、美好的感情,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教学重难点:
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体会人间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石头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随着刘章爷爷一起认识了搭石,知道搭石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所以,刘章爷爷深情的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出示这句话,生齐读,师随机板书:家乡的一道风景) 二、初读感知,初识搭石
1.思考: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怎样的风景?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把这些句子画下来。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打开课本,默读2-4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明白了吗?(生自由朗读三分钟)
2.生1汇报什么是搭石,课件出示句子,教师适时引导,在黑板上贴搭石图片。 3.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是怎么过小溪的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4.生2汇报,解决词语脱鞋挽裤,体会搭石留下的初步印象,引出本课主题句。 三、自主寻美,体会情感
1.师:想不想一起去欣赏欣赏这道风景呢?(想)那就让我们跟着家乡的人们一起去走走搭石吧!(出示自学提示) 2.依次汇报交流
①第一道风景线【老人摆搭石】
透过老人摆搭石的动作,体会老人的助人之美 ②第二道风景线【一行人走搭石】
生1汇报句子,课件出示,解决多音字“行”,生词“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对“紧走搭石慢过桥”进行理解渗透,感悟走搭石的和谐美。 ③第三道风景线【面对面走搭石】
生2汇报,运用所学学习方法(抓住关键字进行理解)小组讨论,归纳总结谦让之美,并适时进行德育教育。
④第四道风景线【老人走搭石】
处理生字“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俯下、理所当然”理解乡亲们的敬老美,进行德育教育。
四、深化总结,回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同学们,小小的搭石上,有许许多多感动我们的画面。这一个个和谐而温馨的画面里闪耀着一种善良、淳朴的人性之美。刘章爷爷每每回忆起家乡的搭石时,总会深情地说,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出示: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引学生齐读。
师:这句话写出了搭石的什么精神? 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师:很好,再想想,仅仅是写搭石吗? 生:还写乡亲们
师:同学们把握得非常准确。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学到这儿,我们就会明白,这篇文章就是通过描写搭石,来赞美乡亲们善良淳朴、互帮互助、相亲相爱的美好品质。确实,一块搭石,就是一段协调的舞,婀娜多姿;一块搭石,就是一首谦让的诗,娓娓动听;一块搭石,就是一幅尊老的画,赏心悦目;一块搭石,就是一曲奉献的歌,美妙动人。刘章爷爷用敏锐的眼睛,捕捉到了这些平凡而普通的搭石,通过这些搭石我们看到了刘章爷爷的家乡:景美,情美,乡亲们的心灵更美!
五、拓展延伸
师:大家说得真好。我相信你们中间一定有人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你发现了同学身上的美了吗?
1.出示小练笔: 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就会发现美其实就蕴藏在我们身边每一个平凡的人、每一件普通的事物中。让我们像作者刘章一样,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我们身边的美吧!
2.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助人之美
搭石 和谐之美 一道风景线 谦让之美
敬老之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