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全面测试DVD刻录速度对品质的影响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全面测试DVD刻录速度对品质的影响

带着这一疑问,我开始了这次漫长的对比测试,希望最终能得到一个确定的结果:到底刻录速度对刻录品质能够产生多大影响,以何种速度刻录才能保证刻录质量最佳?

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

测试平台

CPU:Intel Pentium 4 631

主板:Intel 945PL

内存:512MB DDR2 667×2

显卡:NVIDIA GeForce 7300 GT

操作系统: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2

刻录机:Plextor PX-714A(IDE接口、4MB缓存,用于刻录)、Plextor PX-716A(IDE接口、8MB缓存,用于读取),皆刷新至最新固件版本。

测试光盘:威宝丽纹龙16X DVD+R

测试软件:PlexTools Professional XL v3.09

为了让测试结果具有普遍意义,我选择了主流中低端平台配置,这样得出的结果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更有借鉴价值。使用两台刻录机,主流配置的PX-714Af下文简称714A)用来刻录,PX-716Af下文简称716A)对刻录完成后的盘片进行读取测试,以评价刻录质量。测试软件为PTP XL v3.09,这是一款强大的刻录机/刻录盘测试软件,与常见的Nero CD-DVD Speed相比,其内置的Q-Check测试功能除了包含PI/P0等传统项目,还有全面的Beta/Jitter测试和TA(Time Analvzer)综合刻录品质等测试,并能给出直观评价和详细测试报告。

测试方法

测试没有使用软件随机生成文件写入DVD的方式,而是仿照多数人的实际应用,用Nero软件向光盘写入总计4248MB的数据,其中包含大小不等的视频、图片和RAR压缩包等共176个文件。刻录盘片随机取自同一桶包装,不取桶中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几张,刻录前目测盘面无灰尘、盘面和染料层无明显不均匀、边缘无划痕,尽量避免盘片批次差异和物理缺陷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首先用714A刻录,刻录完毕后马上用716A测试,测试项目包括PI/PO测试、Beta/Jitter测试和TA综合刻录品质测试。其中PI/PO测试成绩中包括PIE和PIF的总数、最大值和平均值,Beta/Jitter以图表方式记录结果,TA测试将分别对光盘内圈、中圈和外圈质量做出评分。单次测试大约耗时1小时30分钟。完成后让刻录机休息1小时,避免疲劳工作对刻录机产生影响。为了减小盘片个体差异的影响,每项测试进行两次,取两次中的最佳结果,视为此测试能够取得的最好成绩。若两次成绩有较大差异,则重新进行两次测试。

测试1 内一刻录机不同速度刻录对比

首先进行内置刻录机在16X、12X、8X、6X和4X下刻录质量的对比。

16X测试结果

在16X刻录时,主轴转速已相当高,细小的抖动和盘体不均匀都会带来一定偏差,因此在外圈出现了较多的PIE。好在PIF始终控制得很好,Beta/Jitter抖动也始终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在TA测试中光盘内、中、外圈都给出了Very Good的评价。

12X测试结果

速度放慢后,刻录质量有所提高。外圈的PIE依然较内圈多,但相比16X速度有一定下降;Beta/Jitter曲线更为平稳;内、中、外圈依然为Very Good的评价,整体得分较16X稍高。

8X测试结果

速度降为8X后,成绩提高明显。较之高速刻录,PIE在外圈下降明显,与内圈、中圈基本持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喜。PIF依然控制得相当完美;Beta/Jitter抖动更加小,几乎接近理想的直线。TA测试内、中圈评价是Very Good,外圈则给出Excellent的满分。

6X测试结果

与8X成绩非常接近,依然延续了高刻录质量,TA测试与8X基本相同,在外圈取得满分,其他部分为VeryGood。但是相比8X,降速并未带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4X测试结果

这是刻录机的最低刻录速度,会让你经历近15分钟的漫长等待。可能有一些极度追求刻录质量的玩家会不惜牺牲大量时间,想用4X来保证刻录质量。但从测试结果看,4X却没有在刻录质量上取得更好表现。PIE/PIF控制依旧无可挑剔;Beta/Jitter虽然还是不错,但不如8X来得更好,反而抖动较大;TA中三项都取得了VeryGood。综合看,成绩甚至不如8X和6X。

测试小结

内置刻录机以相同速度进行的两次刻录结果十分相近,没有出现大的偏差。从测试结果看,威宝丽纹龙由16X到4X的所有刻录质量都比较好,尤其是PIF控制很好,最大值和平均值始终很小。但进一步观察不难发现,其中又以8X刻录时质量最好;16X出现较多PIE、Beta/Jitter抖动也较大;而4X不但花费了更多时间,而且没能带来品质上的提升。显然,8X刻录是最佳的,如果想要节省时间,即使是16X刻录也完全可以达到质量要求,尤其是一些数据资料,以16X速度刻录应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不少玩家选择了外置刻录机,以方便随时随地刻录数据。其中又有很多是DIY的外置机,即内置刻录机+移动光驱盒的形式,相比原装外置机性能并不逊色多少,但却节省了大笔资金。

笔者选择了714A+长寿外置光驱盒(Hi-Speed),此光驱盒采用CYPRESS公司的CY7C68013A-56PVXC芯片作为USB转IDE的桥接,实际最大传输率为26MB/s左右。

测试小结

从结果来看,如果使用质量较好的外置光驱盒,则基本与内置无异,高速刻录也能够

达到要求,且8X刻录时质量最佳。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售的杂牌光驱盒质量良莠不齐,有可能因偷工减料的电路设计造成USB传输率达不到要求,如果你恰好使用了这种光驱盒,还是应该避免高速刻录。另外,刻录时不要运行其他任务、减少USB接口连接的设备数量,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接口对外置刻录机的影响。

测试3 刻录时运行其它程序有无影响

刻录光盘时能否同时运行其它任务?我想大多数玩家都会说“NO”。偏偏就有玩家一会儿都等不得,刻录时还想做点儿别的,比如同时开着BT,或者玩玩游戏。我们知道,BT下载和玩游戏都会不时地对硬盘进行读写,如果BT任务多、游戏比较庞大,硬盘有可能因为“忙不过来”而造成刻录机缓存欠载错误,影响刻录质量。多任务下进行刻录对质量有多大影响?下面将会测试内置刻录机在以16X刻录的同时运行不同的任务,以检验其影响。

16X刻录+轻任务

此测试中,先用Bit Spirit(比特精灵)软件开启3个BT 下载任务,下载和上总传速率保持在200KBps左右(2Mbps的ADSL宽带),启用Bit spirit软件推荐的最少磁盘读写,减少硬盘读写频繁程度。然后开始刻录,刻录期间不断用IE浏览器打开和关闭网页,IE窗口总数保持在5个,

从结果来看,在16X刻录的同时运行轻量任务,对刻录结果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之前的担心似乎没有必要。究其原因,应该是BT下载和IE并没有造成大量且集中的硬盘读写,加之刻录机本身的缓存帮助,因而基本上不会影响刻录质量。

16X刻录+重任务

开启同样的3个BT任务,下载和上传总速率保持在200KBps。开始刻录后,前半段打开10个左右的IE窗口,再打开Word,不时将网页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刻录进行到3分钟时,关闭IE和Word,保持BT下载的同时进入《跑跑卡丁车》进行游戏至刻录结束。

出乎意料,在重任务下刻录也成功完成,而且质量还不错。但仔细分析测试结果,还是发现重任务对刻录产生了一定影响。前半段的BT下载、IE和Word操作,得益于714A的4MB大缓存,并没有给刻录造成太大麻烦;后半段在BT下载的同时进入游戏,在游戏中出现多人大场景变换时,明显感觉帧率下降,游戏比较卡,CPU和硬盘都非常繁忙。这时的刻录结果中PIF明显增多,并出现了几次高峰,这是以前各次测试中未出现过的,应该是受到了重任务的干扰。而对于只有2MB缓存的普通刻录机来说,相信这种情况下对刻录质量影响更为明显。

测试小结

如果你的电脑配置不是太低,那么在刻录时运行其它小程序对刻录质量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如果同时运行较重的任务,将有可能降低刻录质量。如果想要同时进行BT下载,那么不要同时开启太多任务,并建议将总读写速率上限设定为1Mbps以下,同时设置BT软件尽量减少硬盘读写。至于刻录的同时玩游戏,我想还是不要冒险的好,因为这样极有可能导致“飞盘”。

写在最后:怎样才能刻出最好的盘

测试做到这里,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应该有答案了――无论是内置刻录机还是外置刻录机,半最高速刻录应该是最好的选择。16X刻录机在8X刻录时达到最佳的刻录质量;16X

刻录时质量虽有少许下降,但依然可以接受,而好处是节省时间;4X刻录无论是质量还是时效上都不可取。而且据我了解,某些品牌的16X刻录盘因染料原因,在4X刻录下质量反而会出现大幅下降。因此,“唯低速论”并不正确。

当然,要提高刻录质量,除了速度,我们还有更多方面需要注意。影响刻录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几下几点:

●刻录机和刻录盘应该选择知名品牌。尤其是刻录盘,杂牌或无牌盘片除7刻录质量不佳外,还可能损坏刻录机;

●刻录机固件更新将有助于提高刻录质量。厂商发布的每次固件更新,将提供更多的兼容盘片信息,并提供最佳的刻录策略;

●要特别注意刻录机与刻录盘的搭配。A品牌刻录机刻B品牌刻录盘质量不佳,但却有可能刻C品牌刻录盘质量很好;而B品牌刻录盘又可能在D品牌刻录机上获得极佳的刻录效果。文中的测试成绩,只代表一种刻录机与刻录盘的搭配,建议刻录玩家针对自己的刻录机,多选几种刻录盘进行质量测试,并选定一种最佳搭配长期使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