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供热企业节能降耗论文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供热企业节能降耗论文

摘要:供热企业节能降耗的经验和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水平比较依然尚有相当大的差距,但还是较为符合我国供热企业的实际状况。应该说,采取相应的节能降耗措施是供热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唯有实施节能降耗,才能让供热企业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0 引言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也在持续提升,占据供热成本比较大的煤、水及电等价格持续上涨,从而给供热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在供热领域之中也产生了多种能源相互并存与竞争之局面,因此,集中供热企业就受到了采暖、太阳能以及地热等各类供热形式之挑战。所以,供热公司一定要在确保用户供热品质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供热系统所具有的技术含量,以实现降本节能之目的。一旦技术含量越高,节能效果也就更加显著,但对于目前已有的供热系统则应提升其技术管理水平,最为根本的是提升供热系统运行的管理能力。 1 供热企业节能降耗的必要性

集中供热作为城市的一种基础设施,是城市中十分重要的公用事业,能够很好地减少环境的污染,以保护我们的环境。为了让企业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从而造福于人类。影响供热企业成本的因素非常多,包括生产材料费、人工费、维修费等。其中,企业生产能耗是

最为重要的能耗量,因此,一定要从生产能耗上下大工夫,包括了煤、水、电等。比如,就拿煤来说,煤的消耗量和室外的温度、低位发热值以及供热的面积息息相关。因此,供热指标选用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耗煤量。一定要选用合理的热指标。可以说,选择合理的热指标极为重要,而水能耗与电能耗一样如此。鉴于此,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实现节能降耗。供热企业不仅包括了内部的节能与降耗,还需全社会共同加以努力,把产热、送热与用热等进行紧密的联系。当前我国供热企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往往会导致一定的热量浪费,因而亟待加以改革。

2 供热企业节能降耗存在的问题

供暖企业肩负为广大市民供暖的重大责任,企业能源一旦消耗太大,不仅会限制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我国节能降耗预期目标的实现。运用调查实践,可以发现当前的供暖企业通常会存在以下问题:①供暖企业工作人员缺少节能降耗的意识。目前,我国的供暖企业在节能降耗管理中太过于依靠政府所提出的政策与号召,在具体实施中一般都是为了满足政府有关部门所进行的自我检查,员工自身并没有能够认识到节能降耗意识,在员工们的内心中形成节能减排意识。在具体的工作中,员工间往往会缺少紧密配合,也没有能够依据节能减排章程加以执行,而节能工作往往会流于形式。因此,供暖企业应当强化节能管理,提升企业广大员工的节能降耗意识,规范实施的过程,最大限度降低消耗与提升效率。②供暖企业过

于关注技术上的投入却忽略了减排管理。以往,绝大部分供暖企业把精力集中于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上,却忽略了本企业内部的节能工作。在许多供暖企业的内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还具有长期的持续性影响,在管理理念以及经营体制上和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起来有相当大的差距,大量工作均是为了应对检查,以至于流于形式。因此,供暖企业很有必要加强管理,立足改进与优化管理结构以降低相应的损耗。③供暖企业的设备普遍较为滞后。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供暖企业的锅炉已经使用多年,甚至陈旧不堪,其供热的效率不够高,因为缺少先进设备的更新换代,运行的效率始终比较低,而且排污率也相对较高。与此同时,供热企业在管道建设上也具有诸多不足,一部分地区过热,而另一部分地区则又供热不足,导致了能源出现浪费,尤其在一些旧楼体内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保温措施比较差,容易产生热量出现无意义的损耗,不但无法满足广大用户在功能上的需求,而且还会导致能源浪费。

3 供热企业节能降耗的主要措施

3.1 提升供暖企业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的积极作用 绝大部分供暖企业内部所成立的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的负责人为本公司一把手。他们几乎都不直接参与到各项具体的节能降耗工作当中,只是负责在宏观上进行处理。这样一来,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显得人数不足,而领导的兼任又容易导致组织过于臃肿、办事效率偏低。同时,因为由领导来负责节能降耗工作,其专业性也不够强,无法很好

地完成预期减排的监督工作。因此,应当成立起一个负责节能降耗专家组,该专家组应当来自于生产、环保、财政等相关节能降耗领域,并发挥出专家评选、审定的作用,以激励企业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3.2 有效控制企业的供热成本 强化成本管理,这是供热企业持续降低成本和经营成本,积极推动节能降耗,提升经营效益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为此,应当做到以下四点:首先是要积极更新成本管理的观念,增强成本管理意识、成本竞争意识以及成本领先意识,对于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重要意义应当有充分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挖掘出降本之潜力。其次是要健全完善企业的内部成本管理机制,形成更加合理的成本管理机制,将成本控制的范围扩张到全公司,从而形成和现代企业制度相匹配的组织保障体系。再次是要切实抓好成本控制等基础性工作,有效降低燃料的成本、锅炉的消耗成本、设备维修的费用等,从而力求做到事前进行认真预测与成本规划,事中加强成本控制与核算,事后落实成本考核与分析,从而实现成本上的节约。最后是要积极推行企业班组核算以及企业单项工程的核算管理,形成规范化的班组建设模式,从而引领供热企业实现运行方式调整,落实供热工程成本的质量控制。

3.3 加大技改力度以提升设备运行的效率 要通过积极实施供热企业技术改造,进而优化供热企业的生产管理,从而实现经济的良性运行。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制定实施供热企业的生产计划和经济运行计划。要从制度抓起,进一步深化供热企业的生产管理机制。

②要科学组织与调整各热源的生产负荷,从而不断提升供热设备的运行效率,让热源生产始终处于正常状态。要及时升级本企业的热网监控系统,每个月都要召开热损控制研究会议,从而及时地掌握供热管网的运行状况,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调度方案,更为合理地分配热源的负荷。要定期举行热损控制的专题会议,及时掌握供热管网运行状态,从而制定出科学、有序的调度方案,更为合理地分配热源负荷,持续增加供热管网的整改力度,不断降低供热的管损。

③供热企业应当在购置新设备、更新旧设备以及设备大修等方面积极加大资金的投入,持续更新与改造那些耗能比较大、技术较为滞后的设备设施,并且持续引进与吸收、应用节能降耗类的新产品及新技术,比如,可以通过应用锅炉房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企业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以及变频调速设备等,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以实现节能降耗的最理想成效。比如,更加广泛地应用变频技术,这是提升能源利用率,从而实施节能减耗的重要手段之一。要通过对运行当中耗能比较大的热网循环泵等设备加装新型变频控制系统,更加有效地提升供热设备配置的有效性与合理性,要立足于对热网首站热水循环系统实施进一步的优化改造,运用对各换热站所开展的优化改造,重点从各换热站管道工艺全面优化设计抓起,除了必需设置的阀门等设备管件之外,再最大限度地减少阀门等配件的更换,并将必须配置的阀门

更换成为通径球阀,如此一来,就能很好地降低循环带来的阻力。在应用了变频技术之后,全部新建换热站循环泵与补水泵均实施变频调节,切实做到了节电和节能,同时还为变流量的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④要开展分户改造以降低广大用户在能源上的浪费。因为垂直串联系统过程当中的富余系数相当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种上热下冷的垂直热力出现失调的现象非常多,因此需要加以改进。但是,这一失调如果单纯地依靠于运行调节,还不能予以全面解决,而且还会造成大流量、小温差的运行,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热量,而且还多耗了一些电能。鉴于此,建议对原有的串联系统进行全面分户改造,立足于实施改造,就能够较好地避免陈旧的串联系统空房户出现热量损失,并且很好地避免顶层用户蹭热这一老大难问题,同时还能妥善解决向用户收费难问题。在实施改造之后,完全做到了每户都有一个系统,而且还增加了建筑物中采暖系统所具备的调节能力,有效解决原来存在的六楼住户热得要开窗,而一楼住户却室温不达标这一怪象。改造这一现象的具体方法就是上供下回,有效地减少回水的阻力,依据估算分析,在实施分户改造之后,可以比原来的系统节省热量达到5%以上。

⑤改进与优化换热站设备,从而降低热量输配的能耗。首先是一部分建设时间比较早的早期换热站,因为设备的选型过大,特别是循环泵的扬程显得太高,导致流量过大。鉴于此,应当对老换热站实施

变频改造,切实避免阀门出现节流损失,这样一来,就能够降低电耗大约30%以上,成效十分显著。其次是一部分建设时间比较晚的换热站,因为严格依据二次管网的规模以及负荷来计算管网的阻力,进一步优化了供热设备之选型,从而有效降低了设备的初投资,从而让设备的运行效率大大提升。在水泵配置过程中,应当依据规模,大部分运用单台泵来加以运行,而且不设置备用泵,从而在最大限度上简化系统,降低了维修量。

⑥企业工作人员,应根据每天气温变化,及时调整一次网及二次网温度,以此来降低热量浪费,还要及时调整换热站内循环泵频率及停运循环泵以此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⑦企业及时参与改造老旧小区锅炉,配合政府部门拆除老旧小区锅炉,解决供热不足、热源浪费、污染大的问题,还要及时参与改造老旧小区二次管网管道阻力及泄露造成的热损失,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⑧积极改进与优化供热管网建设,从而降低管网的热损。因为热力规划当中的管径普遍偏大。对已经确定的热负荷,应当对管网实施优化计算,从而选取出比较细的分支管,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地降低投资,减少供热管网的热损,在最大限度上减小换热站中调节阀所承受到的调节压力。

3.4 提高政府对供热企业节能降耗的支持力度 因为供热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无法离开政府部分的积极政策支持,因此,国家以及各

级地方政府均应建立及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管理办法以及规章制度等。比如,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污染处理等方面应当制定出合理的规章制度,从而支持与保障供热企业能够更好地开展节能降耗工作,为其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还应当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从而切实引领供热企业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引入到供热企业的节能降耗之中,并且在经费上给予这些供热企业以相应支持,在税收上尽可能地为其提供减免与优惠等政策,并且积极鼓励供热企业实施技术创新以及设备更新。当然,与此同时,还应当全面清理掉那些中小型高污染、高耗能的供暖企业,但是,对于那些符合现代环保标准的中小型热电企业,则应当给予积极的扶持,从而促进供热企业产业能够实现结构的转型升级,从原来的粗放式经营管理发展为现代集约式经营管理。

3.5 改进供热企业的热量自动控制系统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广大用户对于供热系统功能之所需,供热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现代化的热量自动控制系统,如此一来,就可以依据用户的实际室内气温、供暖设备的实际运作情况来自动调控热量之供应。要依据用户的数量以及供暖的面积来确定供热设备之数量,全面调整供热设备运行的具体参数。如此一来,对设备进行改进与优化,不仅能够极大地降低供暖企业自身在能源上的消耗,而且还能很好地满足广大用户对于供暖的需求。要通过强化对供暖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有效避免热量自动化系统设备损耗过渡,从而防止安全事故之发生。与此同时,还应当建立健全热量自动控制系统的监控软件,从而

实现对热量的全程、远程监控,以便于更加及时地调节分配热量。此外,还可以在供热网络当中增加调节阀门,从而避免局部地区出现过热状况,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热量损耗,并且在突发安全事故当中有效发挥出临时调节功能。 4 结束语

总之,上述供热企业节能降耗的经验和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水平比较依然尚有相当大的差距,但还是较为符合我国供热企业的实际状况。应该说,采取相应的节能降耗措施是供热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唯有实施节能降耗,才能让供热企业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梁广文.供热企业节能降耗改造实践和方案分析[J].供热制冷,2010(8).

[2]陆德翎.浅谈企业供热系统节能措施及技术[J].科技信息,2011(14).

[3]徐丽凤.探索煤炭高价格形势下供热企业的节能降耗[J].才智,2012(26).

[4]郭泽文.浅谈集中供热企业节能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2).

[5]兰公璞.供热企业节能改造技术上的应用[J].硅谷,2013(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