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总第304期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贾帆(东营市胜利振兴小学,山东东营257237)摘要:目前,整个社会都很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还能够改良小学管理。本文就小学班级管理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须性和施行手段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心理状况;心理健康教育如今,因为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悲剧频繁发生,所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大家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小学着手。教师是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班级管理、小学生的正常成长以及其价值观等的形成有着关键影响。一、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对待事物方面会比较偏激,不明是非。而且,目前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溺爱导致其受挫能力较差。这些不良因素都将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小学教育中的不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健康、完善的心理体系,健康、快乐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与此同时,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是非观及道德观的形成时期,教师若不加以引导,很容易使其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则能有效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为其今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1.学科渗透在小学管理工作中,在各个层面对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良好校风、校纪形成的前提。在小学生的管理方面,班主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班级中,班主任不仅负责教学工作,它也是小学管理的关键引导者。与此同时,科任教师也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促进小学生的进步。例如:语文教师讲解《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文章的时候,应当引导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学会感恩,同时让学生形成责任和劳动的概念。2.有效指引心理特殊的学生在小学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对于有特殊行为的学生。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不应当随意地批评学生,需要在寻找出错误产生的原因之后,再对学生实行有效的教育。“四块糖”的故事,讲述了陶行知教育学生的方法:陶行知在担任小学校长的时候,在某一天看见一名男同学拿砖头砸同学,就上前阻止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等陶行知返回办公室的时候,犯错的学生已经在办公室里了,出乎意料的是,陶行知拿出一块糖果给学生,并说:“这是对你的奖励,原因是你比我早到了。”男同学不敢直视校长。陶行知紧接着又拿出一块糖说:“这个还是给你的,原因是当我阻止你时你当即停止了,这表明了你对我的尊敬。”小男孩半信半疑地拿过第二块糖。陶先生接着说:“根据我的了解,你打同学是由于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具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块糖。”此时,男孩感动地哭了,说:“校长,我知道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应该运用这样的手段。”陶先生又拿出一块糖:“既然你知道自己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从这个故事能够发现,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取决于教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3.设立合理的心理健康平台当小学生产生心理疑惑或负荷的时候,可以通过设立的心理健康平台与教师实行沟通交流。为了能够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对小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设立教师和学生两者间的合理交流平台,能够有目的地解除学生内心的疑问,让学生可以健康地发展。4.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品德教育综合在一起应当在小学管理中将心理健康和品德教育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在进行小学生品德教育的时候,适当运用榜样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批评和赞扬。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有着较强的模仿力,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结合着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树立榜样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心理认识,为其今后的学习、成长奠定相应的基础。总之,小学生是国家的希翼,是我国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因此应当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因为这关系着小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与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对于我国综合教育体系方面也有着关键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班级管理当中,综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日常习性,对于不同的学生有目的地加以引导。参考文献:[1]靳丽华.谈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1,34(20):113-115.[2]裴春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策略———基于马鞍山市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案研究[D].南京:南京师师范大学,201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