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面向图书馆的云计算研究综述_黎春兰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68

・新技术应用・

图书馆杂志(2014年第5期 总第277期)

Library Journal(Vol.33.No.5)

面向图书馆的云计算研究综述*

黎春兰1,2,邓仲华2 (1 广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摘 要 本文从当前图书馆对云计算需求的研究现状出发,从图书馆租用云计算服务以及构建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云服务这两个方面,综述了云计算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及研究现状,指出图书馆未来应用云计算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云计算 图书馆 服务质量 综述

DOI: 10.13663/j.cnki.lj.2014.01.012The Overview of Cloud Computing in Library Science

Li Chunlan1,2, Deng Zhonghua2 1(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2Abstract Cloud computing has been adapted in libraries.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text of libraries’

requirement on cloud computing, overviews th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about cloud computing used in libraries, including libraries rent the cloud computing services and build a library cloud platform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It points out the trends for future research in cloud computing in libraries.

Key words Cloud computing Libraries Quality of service Overview

云计算是一种将计算资源通过网络交付使用的服务方式[1]。它的实质是一个虚拟的、可扩展的资源池,可按需地向用户提供弹性的服务,具有按需自服务(on-demand self-service)、广泛的网络接入(broad network access)、资源池化(resource pooling)、快速的弹性(rapid elasticity)和可计量的服务(measured service)等特征。图书馆是承载知识、传播知识、提供信息服务的重要载体,其发展方向——数字图书馆“通过网络将分散的、异构的、多样的信息集中起来”的建设理念与云计算思想一致。正因为如此,云计算出现,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

[2]

全面、准确的检索结果,本文选择“云计算(cloud computing)”作为检索词,限定“学科类别(=图情与数字图书馆)”或“研究方向(=Information Science Library Science)”,以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的WOK(Web of Knowledge)和CNKI(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中国知网)作为主要的文献数据库和检索平台,进行文献检索和结果分析。本文进行检索结果分析时,英文以“标题=cloud computing”的检索结果为准,中文以“题名=云计算”的检索结果为准。其检索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4-2006年有以

*  本 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3YJC870012)

1 文献回顾为尽可能地获得国内外与本主题相关的、

和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13YB015)

的研究成果。

黎春兰 邓仲华:面向图书馆的云计算研究综述

Li Chunlan, Deng Zhonghua: The Overview of Cloud Computing in Library Science 69

表1 与“云计算”有关的检索结果SCIE-ISI http://webofknowledge.com/WOS(检索日期为2013-10-9)标题=cloud computing年份2013201220112010200920082007200620052004记录数227674408251184217422研究方向=情报学图书馆学131899100000记录数17983530306115736432036003CNKI数据库 http://epub.cnki.net/grid2008/index/zkcald.htm(检索日期为2013-10-9)题名=云计算学科类别=图情与数字图书馆99212159961400000“云计算”为标题的检索结果。经过排查,这些记录均不属于本文的主题“云计算”的研究内容。在SCIE的WOK检索平台上,云计算的研究成果始于2007年计算机领域[3]。此后,各个学科、领域掀起了对云计算研究的热潮。图书情报学于2009年将“云计算”引入到本学科领域中,是较早应用云计算的领域。这也反映了图书情报学对云计算有着较为强烈的需求。的确,将云计算用在图书馆中,图书馆可充分利用云计算的优势,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共建共享,极大地节约了图书馆的建设成本。本文围绕当前图书馆对云计算的需求、图书馆租用云计算服务的研究现状、构建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云服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内容:

(1)图书馆受经费的制约。周小平老师早在1996年就指出图书馆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4]。它不仅受国家、地方经济发展的限制,还受到政府对图书馆的重视和支持程度的影响。一些图书馆面临着馆舍陈旧、藏书饱和、书价上涨、IT应用成本高与经费总量不足等问题。

(2)用户对计算需求的不断增加[5]。Yan Han指出,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利用知识的方式。在使用图书馆时,人们仍然需要大量的PC机、软件来进行文档处理、图像处理,使用浏览器、声频、视频软件等。而图书馆为满足这些用户需求,必须在前期IT硬件、软件的购置和后期IT的运行和维护中投入巨大的成本。

(3)图书馆面临的IT管理压力越来越大。经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与总结,可以发现IT管理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Yan Han指出的图书馆网站构建和管理的压力[5]。Yan Han说,图书馆的网站不仅包含一个简单的HTML网页,还包含一个内容复杂的管理系统,如PHP、ASP或JSP系统等,对IT部门及人员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2 图书馆对云计算的需求研究现状图书馆肩负着“人类知识宝库”的使命,它需要构建底层的基础设施,以实现共享知识、传播知识、积累知识的职能。因此,图书馆对技术的需求一直都是非常强烈的,也常常是新技术最早的采用者之一。目前,随着资源数据和用户的积累,图书馆面临的困境和矛盾却越来越多,本文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的

70

・新技术应用・

图书馆杂志(2014年第5期 总第277期)

Library Journal(Vol.33.No.5)

第二是Matt Goldner指出的图书馆集成系统的难度增大。图书馆的管理系统越来越多,包括各种图书馆自动化系统(提供图书馆的传统核心工作,包括编目、采访、报告、审计和用户管理),联合检索系统,读者管理系统,馆际互借系统,参考咨询系统以及越来越多开源软件等。根据Raymond Berard的调查,在法国的学术图书馆中,不受总馆控制的学院图书馆分馆使用的管理系统就有17种之多,而市场上这些管理系统的提供商就有40多家[7]。各种系统、数据库错综复杂,不免出现工作流和程序的终断。图书馆要做很多相关的整合活动,也要为此负责相当繁重的运营和维护任务;

第三是Annette Dortmund指出的图书馆面临着书库资源存储系统空间和成本的压力[8]。随着数字馆藏资源的增加和积累,图书馆的存储系统需要越来越大的空间,以提供提交、访问、共享、数字化和备份等功能,其存储空间已经要求从GB向TB级转换,而且还需要提供大量的网络带宽来支持不同的输入、输出密集行为及数据查询密集行为。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图书馆所面临的资金与需求、管理负担等困境,严重地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为实现其目标、功能和职责,必须寻找资源管理和维护的新方式。正如Annette Dortmund所说,云计算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计算方式的根本变化,它改变了组织获取、配置、管理和维护计算资源的方式以实现它们的目标[9]。它使组织可以集中精力关注它们的核心业务,而将那些一般的资源管理和维护活动交给IT企业。云计算向图书馆提供了这样一种新的方式,图书馆通过租用云计算的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及软件服务,就能使用到云计算强大的计算实例、存储资源、平台及软件等,不仅可以使其从繁杂的基础设施管理和维护的活动中解放出来,还有利于图书馆工作效率的提高和IT成本的节约,图书馆从而可以自由地关注自身核心业务的创新工作[6]。

因此,图书馆领域的学者们对云计算予以极大的关注,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开展云计算的研究:图书馆租用云计算服务和构建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云服务平台。

[6]

3 图书馆租用云计算服务的研究现状在国外,图书馆租用云计算服务已有了初步的应用,包括租用各种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和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这种租用的云计算服务,实际上是把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外包给云计算提供商,由云计算提供商代替图书馆承担保存图书馆资源、提供图书馆资源的责任,相关的应用如OhioLINK(俄亥俄州图书馆咨询系统)、 DCPL(哥伦比亚特区公共图书馆)[9]、PITT(美国匹兹堡大学)图书馆[9]、EKUL(东部肯塔基大学图书馆)[9]和Caltech(加州理工学院)[10]等。图书馆开始采用不属于自己的云计算资源和服务来提供新的、创造性的服务,有着许多优势。Stephanie Buck认为,云计算的即付即用模式,没有更多的投入,为图书馆在IT基础设施和管理上节约了大量的前提投入、整合服务的费用和运营维护的费用[11]。Ellyssa Kroski认为,云计算为图书馆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诸如硬盘存储、CPU、RAM等计算资源在需要时即可增加[12]。图书馆可以购买位于数千里之外的数据中心的存储,增加了数据的安全性[12],可以预防自然灾害或其他因素,这种策略对于图书馆传统的异地备份也是很难做到的。Annette Dortmund指出,云计算的商业模型,允许图书馆及相关的科研机构使用拥有成千上万计算机的分布式计算,短时间内即可分析TB级的数据[8]。此外,图书馆将一般的IT工作交给云计算提供商,从IT基础设施的管理上释放出来,可以将自己的资源(人力、资金和精力等)集中在图书馆的核心工作、业务创新、图书馆间的协作、资源共享等事务上[13]。

在云计算服务的实际应用中,圣荷西州立大学(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的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助理教授Michael Stephens对图书馆如何应用云计算进行了初步的遐想:图书馆应该鼓励用户使用各种整合设备来自由接入云、访问云端的资源、利用云来节约获取资源的时间和金钱,并允许用户在云端做个性化设置及在个人设备上做定位搜索[14]。Yan Han是美国

黎春兰 邓仲华:面向图书馆的云计算研究综述

Li Chunlan, Deng Zhonghua: The Overview of Cloud Computing in Library Science 71

亚利桑那州大学图书馆(University of Arizona Libraries, UAL)的副馆员,他介绍了UAL在云端同时运行几个系统的经验,证实了学术型图书馆使用云服务在成本效益、灵活性、数据安全、高可用性及处理大规模数据的能力等方面优势[5]。Mark-Shane E.Scale列举了Wiki(维基)、Google Sites(Google引用)、Google Docs(Google文档)和Google Custom Search Engine(Google自定义搜索引擎)的网络协作(Web Collaboration)的例子,描述了图书馆员应如何在云计算环境中进行网络协作

[15]

吉林省图书馆联盟的信息资源共享为例,认为云计算将提高区域图书馆联盟的硬软件共享能力、数据库资源共享能力和加强信息安全,但也存在数据安全、计费、统一标准等问题[23]。同时,卢晓娟[24]、李雪萍[25]指出尽管云计算给图书馆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优势,但将其引入图书馆中,将面临更为复杂的问题,如元数据描述、资源表示、资源浏览和编辑等。张进英分析了图书馆学期刊上有关云计算研究的文章,总结了我国图书馆学领域引入云计算、应用云计算的特点及其所存在的问题[26]。高志分析了图书馆在云计算环境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云计算在国外图书馆的应用情况来启示我国图书馆应用云计算的建设[27]。刘景昌对使用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进行了业务流程重组的研究[28]。本文作者面向图书馆应用,对比了典型云计算服务的价格和性能[29],为图书馆选择适合自身的云服务提供参考依据。马晓亭对图书馆使用云计算服务做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包括图书馆云存储系统[30]及安全架构[31]的设计、图书馆使用云计算的成本效用[32]、动态迁移方案[33]、资源调度和管理机制[34]、效能评估[35]等,并以Amazon的AWS(Amazon Web Service)云服务为例,进行了全面解析。

图书馆在实践中证明了云计算服务有助于节约图书馆的成功、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图书馆将其资金和精力集中在其创新工作上,而不用去考虑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但图书馆并不仅仅满足于此,他们想寻求更多、更有价值的方式,构建专门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服务管理平台,使图书馆的核心工作能统一于云端,真正地实现图书馆资源的全球共享。

然而,Matt Goldner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图书馆服务和功能都适合迁移到云端的[6]。他警告图书馆不要因为技术而使用技术,关键要看迁移图书馆的服务和功能是否能使图书馆的工作更有效率,是否能帮助图书馆提供更好的服务。Stephanie Buck也以Google和Amazon为例,说明了何为云计算及云计算能为图书馆做什么。Diane Murley则认为法律图书馆主要是在线应用程序和数据存储中可以使用云计算

[17]

[16]

在涉及图书馆利用云计算的服务质量保证方面,Diane Murley认为法律部门具有承担有保护客户机密的伦理责任,因此法律部门在考虑云计算需求时,应考虑着重考虑安全性问题,与提供商签订保证安全和机密性的协议[17]。Robert Fox认为,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的很多服务需要类似购买软件许可证或签订SLA的形式,使其以特定的价格在特定的时间交付特定的服务质量[18]。Terri McClure提出利用公有云服务解决在线文档共享和协作服务的基础设施需求的问题,并使用SLA来获得服务的保证

[19]

国内对图书馆租用云计算服务的研究角度主要是关注云计算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效率的价值。胡小菁和范并思首先讨论了云计算给图书馆管理带来的挑战,论证了云计算在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

[20]

。冀海东探讨了云计算在数

4 构建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研究现状云计算的特征和优势非常适用于图书馆的服务环境。它的按需自服务、广泛的网络接入的特征,适于图书馆用户随时随地自主地选用图书馆服务;它的资源池化及其多租户模型、快速弹性的特征,适于同时服务许多图书馆用户,并使图书馆高峰期的服务具有可靠

字图书馆的文献联合编目、资源储存、资源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提出云计算环境下,利用图书馆的虚拟社区交流,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协作共享

[21]

。尤春花分析了云计算环境下图书

[22]

馆信息资源共享所存在的威胁,如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持续性等威胁

。高海鹰以

72

・新技术应用・

图书馆杂志(2014年第5期 总第277期)

Library Journal(Vol.33.No.5)

性。它的成本效益优势适于解决图书馆当前所面临的管理困境,它的协作创新优势适于实现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所有这些“非常适用”,源于图书馆与云计算两者的构建思想是高度一致的。图书馆一直在利用计算机网络、消除重复任务、建立共享编目系统和WorldCat数据库、促进网上互借等图书馆服务。以至于OCLC认为,图书馆早在40年前就构建了“云”服务[36]。图书馆服务的深入和发展,是逐步地扩大“云”的过程。

4.1 图书馆的“图书中心”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着“云”的职责。图书馆一词最早产生于拉丁语中,即Libraria,其意思是指“藏书的地方”[37],实际上就相当于一朵云,是一个“图书中心”,履行的职责是保存图书资料等资源。随着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图书馆一方面将存放在“云” 端图书馆的资源从印刷型文献发展到电子型文献,另一方面积极开发“云”(图书馆)与“云”(图书馆)之间的联系,如共享编目的印刷型目录卡片、馆际互借服务、MARC格式机读目录磁带、OPAC(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馆际互借系统、图书馆网站、图书馆技术博客等的应用,有利于更好地共享、查询、发现和获得资源,如图1所示[38]。

实际上,图书馆从产生之日起,就担负

图1 当前的图书馆结构(资料来源于[38])

现在很多的图书馆计算机系统都是建立在预先部署的Web技术的基础上的,使用这种预先部署的Web技术需要在基础设施的购买、运营和维护上投资大量的金钱,而这些基础设施能力的利用率通常只有10%。各家图书馆运行各自独立的系统,图书馆之间的合作非常困难,而且系统和图书馆数据都分散在不同的网络上,增加了系统、资源整合的难度,即使整合起来也要付出很高的代价。除此之外,每家图书馆几乎都在对很多相同的数据做重重复复的存储和维护工作。由于各种系统、数据库错综复杂,图书馆对此也要做很多整合,运营和维护的任务也相当繁重。

针对图书馆的这一现状,Matt Goldner认为,如果将系统和数据联合到云计算的环境

[38]

中,构建专门的云端图书馆管理平台,使所有的图书馆团体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状态,不仅可以增强图书馆团体之间的合作能力,消除图书馆间的重复劳动,还有助于简化图书馆的工作流、节约图书馆的时间和金钱[39]。为此,Matt Goldner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部署方案,认为可以将云计算服务部署到图书馆的环境中,也可以将图书馆的环境重新部署到其他的云计算服务中。

Michael等也提出了一个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数据效率方案。该方案认为,图书馆的数据存储在云端的基础设施上,通用数据(如书目、馆藏和用户建立的数据等)很容易在服务和用户间共享,图书馆不再需要本地存储、维护和备份这些数据[40]。他们认为,可以通过

黎春兰 邓仲华:面向图书馆的云计算研究综述

Li Chunlan, Deng Zhonghua: The Overview of Cloud Computing in Library Science 73

与云端签订协议的方式保存数据,使同样的数据不再被重复处理。维护和备份数据只需做一次,当数据发生变化时,只需一个图书馆根据变化作出修改,就可以在所有的图书馆间进行共享,大大地降低了图书馆之间的重复、重合的劳动。图书馆团体间可以达成一致,构建合作的馆藏、典藏、数字化资源和合作的资源等,形成一个共享数据池。共享的数据可以吸引更多用户参与交流数据、增加数据、重复使用数据,实现图书馆数据的网络效应。

此外,还有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社区力量的方案

[41]

OCLC于2009年构建了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管理服务平台——万维网规模的图书馆管理(WebScale Management Service,WMS)[42],标志图书馆云的实现。目前WMS已更名为全球共享管理服务平台[43](WorldShareTM Management Service),提供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协作管理服务[44],以新的万维网规模(Web Scale)方式实现图书馆的运营和管理[45],使图书馆摆脱了本地硬件和软件的束缚。

云计算的出现,使图书馆的“云”结构成为可能。图书馆的云结构,解放了图书馆本地硬件和软件的限制,促进了图书馆共享基础设施的成本和资源,有利于图书馆间协作、交互。以OCLC为代表的图书馆组织致力于引入云计算的思想,建设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服务平台。他们采用以服务为导向的基础架构、SaaS模式的运作系统及网络化的接口,管理各种类型的馆藏数据,已初具规模。如OCLC的WorldShare Management Services、Innovative Interfaces的Sierra、ExLibris的Alma、Serial Solutions的Intota、VTLS的Open Skies、Kuali的Global Open Knowledge Bae等[46]。这些基于云计算或SaaS的图书馆管理平台,支持图书馆的选择/采购、实施/流通、描述/编目、发现、ERM(Enterprise Rights Management,

业数字权限管理)、ILL(InterLibrary Loan,馆际互借)、预定、分析、知识库等功能[46],成为新一代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平台[47]。Carl Grant称其为图书馆服务平台[48]。本文从Matt (图书馆云Goldner[47]的“library cloud solution”

解决方案)中取“Library Cloud”一词,将其称为图书馆云(Library Cloud),以强调它是专门的图书馆云计算服务,是图书馆的“云”。图书馆云以网站系统的形式呈现给用户,用户通过连接的网络即可访问该系统,获取图书馆的相关服务。因此,图书馆云有时候亦被称为图书馆云平台、图书馆云网站或图书馆云系统。

4.2 OCLC构建图书馆云的实践。该方案描绘了图书馆社区的蓝

图,该社区显示图书馆处理与其他实体的交互关系。它指出,图书馆可以在云计算的平台创建一个在线交流的图书馆社区网络,包括图书馆的内部社区和图书馆的外部社区。内部社区是单个的图书馆内部和图书馆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如合作地从事文档和版权控制维护。外部社区是图书馆和其他组织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如Google或一些社会网络。图书馆内部和外部的相互联系和合作,可以产生更多的规模节约和规模效应(Scale Savings and efficiencies)[41],为图书馆的决策和创新提供协同智能。如OCLC的QuestionPoint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间24小时协作帮助读者,超越了图书馆的围墙空间及开放时间的限制,将服务扩展到全世界,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云计算服务。

因此,OCLC认为,如果将所有的数据资源集中起来存储,形成如最初图书馆的简单模式,将有利于解决图书馆需处理各种复杂计算机系统的问题,如图2所示[13]。

OCLC的创建者Fred Kilgour早在40多年前就提出了促进图书馆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共享编目系统和WorldCat数据库,以消除重

图2 图书馆的“云”结构(资料来源于[13])

复任务,实现全球资源共享的战略目标。显

74

・新技术应用・

图书馆杂志(2014年第5期 总第277期)

Library Journal(Vol.33.No.5)

然,OCLC早已在履行一个云计算提供商的角色了[51]。它1967年创立了WorldCat数据库[52],目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联合目录,展现了世界图书馆的“集体馆藏”;1970s开始开始集体编目,它创建的集中数据库MARC记录通过网络提供编目工具并允许会员利用其集中的数据存储,在不同图书馆间实现书目记录的共享

[53]

比较,包括OCLC的WorldShare Management Services、Innovative Interfaces的Sierra、ExLibris的Alma、Serial Solutions的Intota、VTLS的Open Skies、Kuali的Global Open Knowledge Base。首先,他比较了这些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特征,认为WMS、Alma和Intota是完全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服务平台,支持多租户模型、具有安全认证、提供共享数据服务等功能。而Open Skies、Sierra和OLE是建立在原有ILS系统的基础上的,提供本地安装或SaaS服务模式的图书馆服务平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云计算服务,也不能提供多个图书馆间共享数据的服务,且缺乏安全认证。除了Open Skies,其他两个均不支持多租户模型。其次,他比较了这些平台的客户类型,除了Alma不支持公共图书馆、OLE只支持学术图书馆,其他的平台均支持公共图书馆、学术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和联盟图书馆等客户类型。再次,他比较了6个平台的功能,认为大部分平台均提供或计划提供图书馆的工作流及相关服务,包括选择/采购、实施/流通、描述/编目、发现、ERM、ILL等。此外,Carl Grant还提出图书馆购买新型图书馆服务平台时,应关注用户需求与用户期望,提供差异化服务,以利于图书馆获得竞争优势。

OCLC WMS的规模最大,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分别设有6个数据中心,所占的市场份额也最大。仅在2013年的上半年(截至6月28日),就有50多家图书馆选择OCLC的WMS。截至2013年6月28日,在澳大利亚、欧洲和北美使用WMS的图书馆已达到120多家,有超过200家图书馆与OCLC签订了使用WMS的协议[60]。ExLibris的Alma也于2009年运行,2012年正式上市,已经有超过100多家图书馆签订了使用Alma的协议。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服务平台作为图书馆技术革新的新兴技术,正逐渐被人们接受和使用。

以上机构积极从事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服务平台的构建,还有一些机构将自身的产品与云计算相融合,使之具备云计算的特征和优势,较具代表性实践的有LibraryThing网站、DuraCloud和Elsevier等。其中,LibraryThing网站融入了社

2005年开放WorldCat,通过Google、Yahoo!及其他合作伙伴将信息搜寻者与图书馆联系起来;2006年推出WorldCat.org;2007年WorldCat Local提供本地馆藏概况并提供全球馆藏的访问入口

[54]

,这些都是建立图书馆云计算平台的基

础。2009年,在共享数据WorldCat的基础和云计算的支撑下,OCLC抛弃了传统的ILS系统,实现了WMS,真正实现了图书馆云计算服务。

WMS建成后,在美国部分地区试点运行。Norbert Weinberger[55]详细地描述了WMS的工作原理、架构及其模块的功能等,指出WMS是图书馆在云计算环境中的发展方向。Michael Dula等讲述了佩珀代因大学(Pepperdine University Library)使用WMS、把图书馆的管理功能、数据迁移到WMS的过程[56]。他们认为WMS是一个Web-Scale、协作型的图书馆管理服务套件,通过将流通、采访、编目和发现等核心服务迁移到网络上或云端,可以实现图书馆共享硬件、服务和数据等目标。在迁移的不同阶段,他们分享了一些技巧,提出迁移成功是佩珀代因大学图书馆和OCLC同时作用的结果。此外,WMS的早期使用者纷纷分享了他们使用WMS的经验,如斯普林希尔学院(Spring Hill College)图书馆分享它决定采用OCLC WMS的经历

[57]

、巴克内尔大学

(Bucknell University)图书馆分享了图书馆馆员对迁移到WMS 的期望和反映[58]、科文纳特学院(Covenant College)图书馆分享了它拥抱WMS 的经历并将OCLC视为21世纪的合作者

[59]

。这些

早期实践者的经历,无一例外地证明了WMS 能使工作流的效率更高、并能实现巨大的成本节约。

4.3 其他构建图书馆云的实践Carl Grant[47]从三个方面对目前市场上的6个占有相当份额图书馆服务平台做了详细的

黎春兰 邓仲华:面向图书馆的云计算研究综述

Li Chunlan, Deng Zhonghua: The Overview of Cloud Computing in Library Science 75

会网络和云计算的特[61],具有整合单个图书馆的资源和收集用户思想的能力。目前已经拥有超过350万图书,其元数据完全是由用户创建的

[62]

持多馆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并具有自适应扩展的能力[72]。盛大文学的云中图书馆,以内容为载体、提供可读写功能、与用户互动功能,是基于云计算的、软硬件一体化的电子书交互平台解决方案[73]。国科图基于XENServer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包括资源管理子系统和服务门户子系统,可有效地整合现有的计算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信息服务布署与迁移的简单、灵活、多样[74]。中国专业图书馆网书馆、供应商出版社、书店和最终用户提供商业SaaS的提供商,它是一个基于浏览器的ILS(集成图书馆系统),在同一目录下可实现资源的搜索、采购、编目、馆藏管理等业务,实现了书目资源的自动化管理和实时共享[75]。

在图书馆应用云计算服务的研究中,学者们一方面研究如何利用云计算以有效地解决图书馆以低成本进行图书数据资源共享的问题;另一方面,利用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平台、运行环境及其应用软件等方面的资源,实现图书馆与图书馆间进行IT硬件资源共享与协作。为使图书馆的核心工作能统一于云端,图书馆还利用云计算的理念,构建了专门的图书馆云服务的研究中,真正实现了图书馆资源的全球共享。

。DuraCloud是由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与DuraSpace联合发起了项目[63]。它通过互联网使用远程计算机来为一些机构提供数据存储和访问服务,是使用云计算技术来促进数字内容的永久访问的。如今它可以不仅实现了云端存储,还提供诸如数据和内容的备份、健康诊Elsevier利用云计算模型,将专题论文及文章的内容放在所需的位置,把医学专业的计算机及其他设备随时随地与Elsevier提供的数据和应用程序相联系,技术人员和其他医学人员在需要时就可获得恰当的帮助

[65]

断、同步、图像、视频、音频等服务[64]。Reed (CSLN:Chinese special library network)是为图

4.4 国内图书馆云的实践国内图书馆领域的学者们也积极开展对构建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服务平台的研究。如刘乃强和武巍泓提出构建图书馆云计算公共知识服务云平台,可充分利用云计算的价值从而提升知识服务的效率和效果[66]。刘炜研究了图书馆需要一朵什么样的云,探讨了OCLC云服务的具体内容及云计算对图书馆的IT应用产生的影响

[67]

。田平将云计算在图书馆学领域的研

究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研究的初期和研究的主要阶段,指出利用云计算,建设图书馆云,提升图书馆工作的水平

[68]

5 结语云计算给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在云计算的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方面,构建云计算平台本身就受资金和规模的限制,且政府尚未对提供构建图书馆云平台所需的资金和经费等问题进行研究,致使图书馆对云计算的应用和研究迟迟不能深入。另一方面,目前云计算的应用范围还只限定于美国等一些发达地区。此外,由于图书馆购买云计算服务或图书馆云服务的过程中具有多方参与的特性,其服务质量难有保障。而这些问题,正是今后非常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以CALIS为首,国

内渐渐发起了图书馆构建云服务平台的项目的研究,如盛大文学的云中图书馆、国科图基于XENServer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吉林大学的基于云的数字图书馆

[69]

、浙江高校数

[70]

字图书馆的基于云的共建共享、安徽省的

ALISA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71],以及中国专业图书馆网(CSLN)等。其中,在CALIS构建数字图书馆的云服务平台(Nebula)中,王文清和陈凌提出了数字图书馆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的构建方式,可将分布在互联网中各个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整合成为一个整体,支

参考文献[1]

Cloud Computing. Wikipedia [EB/OL]. http://en.

wikipedia. org/wiki/Cloud_computing. 2012-11-15:

[2]

Peter Mell, Timothy Grance. The NIST Definition of Cloud Computing (Draft), Special Publication 800-145 [R].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 and

76

[3]

・新技术应用・

图书馆杂志(2014年第5期 总第277期)

Library Journal(Vol.33.No.5)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Technology,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2011.M. Mitchell Waldrop. Data center in a box - A shipping container stuffed with servers could usher in the era of cloud computing [EB/OL]. [2013-8-21]. http://www. scientificamerican. com/article. cfm?id=data-center-in-a-box.

周小平. 中外图书馆经费来源比较[ J].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6(2). http://wuxizazhi. cnki. net/Article/ZGTS602. 000. html.

Yan Han. On the Clouds: A New Way of Computing [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2010 (6). 87-91.

Matt Goldner. Cloud Computing and Libraries [EB/OL]. [2012-11-10]. http://www. oclc. org.

Raymond Berard. Next Generation Libray Systems:New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EB/OL]. Liber 41st Annual Conference:Tartu, Estonia. http://www. b2i. de/fileadmin/dokumente/BFP_Preprints_2012/ Preprint-Artikel -2012- AR-2844 -Berard. pdf. 2012-06-30.

Annette Dortmund. Cloud computing voor bibliotheken [EB/OL]. [2012-11-10]. http://www. oclc. org.

Open cloud consortium[EB/OL]. [2012-3-27]. http://www. open-cloud consortium. org/index. html.

DMTF. Open cloud standards incubator[EB/OL]. [2012-03-08]. http://www. dmtf. org/about/cloud-incubator.

Stephanie Buck. Library in the Cloud: Making a Case for Google and Amazon [J]. Computers in Libraries, 2009(9):6-10.

CIO. Wanted: A Trusted Provider for Public Cloud Services [EB/OL]. [2012-09-15]. http://www. dell. com/casestudies.

OCLC. Libraries at Webscale: A discussion document[EB/OL]. [2013-01-10]. http://www. oclc. org/asiapacific/zhcn/reports/webscale/libraries-at-webscale. pdf.

Michael Stephens. How can libraries use the cloud? [EB/OL]. [2012-11-13]. http://tametheweb. com/2008/08/04/how-can-libraries-use-the-cloud. Mark-Shane E. Scale. Cloud computing and collaboration [J]. Library Hi Tech News, 2009 (9):10-13.

Stephanie Buck. Library in the Cloud: Making a Case for Google and Amazon [J]. Computers in Libraries, 2009(9):6-10.

Diane Murley. Law Libraries in the Cloud [J]. Law Library Journal, 2009, 101 (2):249-254.

Robert Fox. Library in the Clouds [J]. OCLC Systems & Services, 2009, 25(3):156-161.

Terri McClure. White Paper: Evaluating Cloud File Sharing and Collaboration Solution, Enterprise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Strategy Group, 2012. 8. [EB/OL]. http://www. esg-global. com. 2012-09-15.

胡小菁, 范并思. 云计算给图书馆管理带来挑战[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4): 7-12.

冀海东. 云计算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D]. 天津: 天津工业大学, 2011.

尤春花. 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挑战与对策[J]. 图书与情报, 2011(4): 66-68.

高海鹰. 构建吉林省图书馆联盟云计算服务中心的思考[J]. 图书馆学研究, 2011(12): 82-83, 88. 卢晓娟. 云计算与未来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J].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9(2): 23-24.

李雪萍. 云计算与数字图书馆平台架构[J]. 新世纪图书馆, 2011(9): 68-70.

张进英. 我国云计算与图书馆问题研究综述与展望[J]. 图书馆学研究: 应用版, 2010(8): 13-16. 高志. 云计算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 图书馆学刊, 2011(4): 130-132.

刘景昌.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业务流程重组[J]. 图书馆学刊, 2012(12): 109-112.

黎春兰, 邓仲华, 张文萍. 面向图书馆应用的典型云服务价格比较[J]. 图书与情报, 2013(1): 42-50. 马晓亭, 陈臣. 数字图书馆云存储应用系统研究与实现[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5): 8-13. 马晓亭, 陈臣. 基于分布式存储的数字图书馆云存储安全架构研究[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4): 88-91, 101.

马晓亭, 陈臣. 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成本效用研究[J]. 图书馆论坛, 2012, 32(3): 37-40. 马晓亭, 陈臣. 云计算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动态云迁移方案研究[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6): 1-3, 8.

马晓亭, 陈臣. 数字图书馆云计算资源调度与虚拟化资源管理机制研究[J]. 图书馆论坛, 2012, 32(5): 94-97.

马晓亭, 陈臣. 数字图书馆云计算平台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 (12): 18-22.

Robert Fox. Library in the Clouds [J]. OCLC Systems & Services, 2009, 25(3):156-161.

Libraryfox. 图书馆的产生与发展[EB/OL]. [2013-06-19]. http://blog. sina. com. cn/s/blog_515f05bd0100y0dp. html.

Jay Jordan. Library Management Services in the Cloud: More Reality Than Dream[EB/OL]. [2011-1-9]. http://www. oclc. org.

Matt Goldner. Winds of Change: Libraries and Cloud Computing [EB/OL]. [2012-11-12]. http://www. oclc. org/multimedia/2011/files/IFLA-winds-of-change-paper. pdf.

Michael W. Dula, Gan Ye. Migrating to the Cloud: Pepperdine Libraries at Web Scale [EB/OL]. [2012-11-12]. http://www. oclc. org.

黎春兰 邓仲华:面向图书馆的云计算研究综述

Li Chunlan, Deng Zhonghua: The Overview of Cloud Computing in Library Science 77

[41] The power of worldwide cooperation comes to library

management [EB/OL]. [2012-09-23]. http://www. oclc. org.

[42] Why OCLC WorldShare Management Services?

[EB/OL]. [2012-11-13]. http://www. oclc. org/worldshare/default. htm.

[43] WMS home page[EB/OL]. [2012-11-13]. http://

www. oclc. org/webscale/default. htm. [44] David Rapp. OCLC’s Cloud-Based ILS Enters Next

Phase [J]. Library Journal, 2010(8):16.

[45] WMS[EB/OL]. [2012-11-13]. http://www. oclc. org/

go/asiapacific/zhcn/worldshare.

[46] Breeding, Marshall. The Rush to Innovate[J]. Library

Journal, 2013, 138(6), 32.

[47] Carl Grant. the Future of Library Systems:Library

Service Platforms[J]. Information Standards Quarterly, 2012, 24 (4): 4-15.

[48] Breeding, Marshall. The Rush to Innovate[J]. Library

Journal, 2013, 138(6), 32. //魏令芳, 译. 2013自动化市场专题报道[J]. 中华民国图书馆学会电子报, 2013(127):1-18.

[49] Carl Grant. The Future of Library Systems:Lirary

Services Platforms[J]. Information Standards Quarterly, 2012, 24(4): 4-15.

[50] Matt Goldner. Winds of Change: Libraries and Cloud

Computing [EB/OL]. [2012-11-12]. http://www. oclc. org/multimedia/2011/files/IFLA-winds-of-change-paper. pdf.

[51] Ellyssa Kroski. Library Cloud Atlas [EB/OL].

[ 2009-10-09]. http://www. libraryjournal. com/article/CA6695772. html.

[52] WorldCat(维基百科)[EB/OL]. [2012-11-22]. http://

zh. wikipedia. org/wiki/WorldCat.

[53] Robert Fox. Library in the Clouds [J]. OCLC Systems

& Services, 2009, 25(3):156-161.

[54] OCLC. Libraries at Webscale: A discussion

document[EB/OL]. [2013-1-10]. http://www. oclc. org/asiapacific/zhcn/reports/webscale/libraries-at-webscale. pdf.

[55] Norbert Weinberger. The future is web-scale [EB/OL].

IFLA, 2010. [2012-09-15]. http://www. oclc. org.

[56] Michael Dula, Lynne Jacobsen, Tyler Ferguson, et

al. Implementing a New Cloud Computing Library Management Service: A Symbiotic Approach [J]. Computers in Libraries, 2012, 32 (1):6-11, 37-40. [57] Gentry Holbert. Spring Hill College: Making the move

to OCLC’s WorldShare Management Services[EB/OL]. [2012-09-23]. http://www. oclc. org.

[58] Jennifer Clarke. Bucknell University and OCLC

WorldShare Management Services: Who Says you can’t have it all?[EB/OL]. [2012-09-23]. http://www. oclc. org.

[59] Tad Mindeman. Covenant College embraces OCLC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WorldShare Management Services as its partner for the 21st century [EB/OL]. [2012-09-23]. http://www. oclc. org.

50 more libraries select OCLC WorldShare Management Services[EB/OL]. [2013-09-04]. http://www. oclc. org/news/releases/2013/201336dublin. en. html.

Robert Fox. Library in the Clouds [J]. OCLC Systems & Services, 2009, 25(3):156-161.

Mark-Shane E. Scale. Cloud computing and collaboration [J]. Library Hi Tech News, 2009 (9):10-13.

Library of Congress and DuraCloud Launch Pilot Program Using Cloud Technologies to Test Perpetual Access to Digital Content [EB/OL]. [2012-11-16]. http://www. loc. gov/today/pr/2009/09-140. html. DuraCloud Home Page [EB/OL]. [2012-11-16]. http://www. duracloud. org.

Robert Fox. Library in the Clouds [J]. OCLC Systems & Services, 2009, 25(3):156-161.

刘乃强, 武巍泓. 构建图书馆SaaS模式知识服务云平台[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0(9): 28-31. 刘炜. 图书馆需要一朵怎样的”云”?[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4): 2-6.

田平. 我国图书馆界云计算研究综述[J]. 图书馆学刊, 2012(4): 133-136.

孝童.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 2011.

胡绍军. 大学园区图书馆云服务模式应用研究[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1(1): 63-66.

赵红, 徐华洋. ALISA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建设[J]. 图书情报知识, 2011(5): 53-56.

王文清, 陈凌. CALIS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模型[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4): 13-18.

王静一.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架构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 2011.

赵华茗, 李春旺, 周强. 基于XENServer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实现研究[J]. 电信科学, 2010(8A): 33-38.

中国专业图书馆网主页[EB/OL]. [2013-06-21]. http://www. csln. net. cn/portal/index. aspx.

黎春兰 女 , 广西师范大学讲师,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E-mail:lcl_lee@126. com 广西桂林 541004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邓仲华

师。湖北武汉 430072(收稿日期:2013-12-0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