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答案:
一、单选题;
(1/15)、少年后期的儿童文学应当自觉地把( )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上。 (2分)
23067A、艺术性
B、文学性
C、思想性
D、深刻性
(2/15)、2岁的儿童掌握词汇量约300个,到了3岁时词汇量已达( )。23058A、500个
B、800个
C、1500个
D、1000个
(3/15)、婴幼儿是靠( )接受儿童文学的, (2分)
(2分)
23059A、听觉和感觉
B、感觉和视觉
C、阅读和感觉
D、视觉和听觉
(4/15)、少年前期年龄的界定大致在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大致相当于我国的( )阶段。23063A、幼儿园
B、小学
C、高中
D、初中
(5/15)、( )是少年后期文学常见样式之一。 (2分)
23068A、童话
B、寓言
C、散文
分)
(2
D、故事
(6/15)、少年社会化程度的最显著标志是( )。 (2分)
23064A、情感萌芽
B、人际交往
C、人格形成
D、成人感
(7/15)、“爱的母题”的审美基调( )。 (2分)
23056A、端庄深邃
B、奇异狂放
C、游戏幻想
D、悠远率直
(8/15)、童年期是指( )阶段,大致相当于我国的小学阶段。、23061A、一至六、七岁
分)
(2
B、六、七岁至十一、二岁
C、十四、五岁至十八岁
D、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
(9/15)、( )儿童小说是儿童阅读的最早的小说。23062A、婴幼儿期
B、幼儿期
C、少年期
D、童年期
(10/15)、少年前期儿童最为喜欢的体裁是( )。23065A、诗歌
B、小说
C、散文
D、童话
(2分)
(2分)
(11/15)、建立起社会的道德感、正义感、责任感是( )儿童文学的作用之一。 (2分)
23069A、童年年期
B、少年前期
C、青年期
D、少年后期
(12/15)、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是从( )以后才真正开始的。 (2分)
23057A、1岁
B、2岁
C、4岁
D、3岁
(13/15)、在儿童文学中,( )是儿童文学特点最鲜明的文学。 (2分)
23060A、婴幼儿文学
B、童年期文学
C、少年后期文学
D、少年前期文学
(14/15)、( )是人格初步形成的时期。 (2分)
23066A、童年年期
B、少年前期
C、青年期
D、少年后期
(15/15)、( )、直观性、幻想性和叙事性是儿童文学样式上的四大特征。23055A、浅显性
B、韵文性
C、艺术性
D、新奇性
二:判断题:
(2分)
(1/10)、根据婴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婴幼儿文学的语言是口语化的。(2分)
23075A、正确
B、错误
(2/10)、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是从2岁以后才真正开始的。(2分)
23074A、正确
B、错误
(3/10)、儿童故事是童年期儿童阅读最早的文学样式。(2分)
23076A、正确
B、错误
(4/10)、科幻作品是少年前期少年最为喜欢的体裁。(2分)
23079A、正确
B、错误
(5/10)、区别儿童文学作品与成人文学作品的最重要的分界线是有无童趣。(2分)
23070A、正确
B、错误
(6/10)、所谓文学接受是指读者注意文学作品、初步阅读或听讲作品,以至产生兴趣的过程。(2分)
23073A、正确
B、错误
(7/10)、童年期儿童喜爱的散文是以篇幅短小的抒情散文和知识性散文。23077A、正确
B、错误
(8/10)、少年后期是最富有集体主义情感、最重友情的阶段。(2分)
23080A、正确
B、错误
(9/10)、少年后期的儿童文学应当自觉地把深刻性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上。分)
分)
(2(2
23081A、正确
B、错误
(10/10)、少年社会化程度的最显著标志是“成人感”。(2分)
23078A、正确
B、错误
三:多选题
(1/10)、儿童文学样式上的四大特征是( )。 (3分)
33043A、韵文性
B、直观性
C、叙事性
D、幻想性
(2/10)、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是指( )。 (3分)
33044A、婴幼儿文学
B、学龄期文学
C、少年期文学
D、童年期文学
(3/10)、为了分析上的方便,把儿童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描述为( ) 和产生兴趣几个阶段。33045A、需要
B、阅读
C、注意
D、讲解
(4/10)、对少年前期文学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真实性、( )。 (3分)
33050A、抒情性
B、深刻性
C、艺术性
D、新奇性
分)
(3
(5/10)、少年后期的年龄特点是个体在( )上基本成熟,并已接近成人。 (3分)
33052A、性格
B、气质
C、心理
D、生理
(6/10)、少年后期的社会化程度具体表现在( )等方面的初步形成。33051A、道德
B、理想
C、人格
D、世界观
(7/10)、婴幼儿文学常采用的表现手段是( )。 (3分)
33046A、拟人
B、比喻
分)
(3
C、反复
D、夸张
(8/10)、童年期儿童文学的常见样式,除了小说和童话之外,还应有( )。 (3分)
33049A、儿歌
B、儿童诗
C、散文
D、故事
(9/10)、皮亚杰早在20年代就对儿童语言做过详细研究,他将儿童语言分为两大类( )。33047A、口头语言
B、自我中心语言
C、社会化语言
D、诗体语言
(10/10)、童年期文学的基本要求是( )。 (3分)
分)
(3
33048A、浅显性
B、真实性
C、讲究艺术手法的运用
D、趣味性
四、简答
简述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
答:我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刘绪源先生的《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一书,运用新的方法进行儿童文学的类型学研究。打破了体裁、题材、风格、流派这些通常的划分类别的界限,富于创意地将儿童文学作品划分为“爱的母题”、“顽童的母题”和“自然的母题”。 “爱的母题”又分为母爱型和父爱型两种。现代母爱型儿童文学作品是“带着自己丰富的人生体验”来作爱的传达,它采用极和儿童口味的表现形式,在审美上侧重于“审美情感的升华”,在情绪基调上是“亲切温馨”的。父爱型儿童文学作品的最大特征是“直面人生”,它是以现实的深刻的眼光看待和处理人生中的难题。父爱型儿童文学传达的是“端庄深邃”的艺术氛围。 “顽童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指向的则是儿童与生俱来的渴望自由、向往无拘无束的天性。这类儿童作品关注的是儿童的自由发展,它通常是以新奇的艺术形象、曲折的情节来表现。如瑞典作家林格伦的《长袜子皮皮》三部曲和《小飞人卡尔松》三部曲就是属于此类型的典型作品。顽童母题的儿童文学作品传达的是“奇异狂放”的艺术氛围。 “自然母题”这类儿童文学无疑能让人们重新思考人类在大自然中的位置,孩子们则可以惊叹大自然的神秘与伟大,激发探索大自然的激情。传达的是“悠远率真”的艺术氛围 。
儿童文学语言的特殊要求是什么?
答:儿童文学的接受对象是儿童,因此对语言有自己的特殊要求。首先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因为孩子年龄小,识的字少,理解能力也有限。其次,儿童文学的语言还要简短精练,切忌长句。原因不但在于短句的语法关系一般比较简单,容易理解,而且也因为短句更适宜于表现活泼的、跃动的、更贴近于儿童天性的人和事。再次,儿童文学的语言要规范优美,避免语言上的随意性和粗鲁化。因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期,他们阅读文学作品,兼有一个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所以儿童文学作家更应注意语言的规范和优美,在语言的使用上,有意识地承担起维护祖国语言健康美和纯洁美的责任。
五、名词解释
成人感
所谓成人感是指初中生感觉到自己已经成为大人,因而在一些行为活动、思维认识、社会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成人”的样式,渴望参与成人的角色,渴望别人把他们看作大人,渴望得到尊重,要求独立。成人感的产生是初中生意识迅速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特征。
少年后期
少年后期一一指十四五岁到18岁这一阶段,大致相当于高中阶段。这一阶段又叫青年初期,它是整个儿童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青年时期的开始阶段,其个体特征是在生理、心理上接近成熟。 少年后期是整个儿童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不仅在生理、心理的个体发展上已接近成熟,而且以童年期与少年前期的社会化进程为基础,经过这一时期的进一步发展,他们已基本具备了进入社会、成为社会成员的各种条件。掌握社会行为的基本规范和技能的社会化要求,在少年后期已基本达到,具体
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道德意识形成。其次是世界观初步形成, 三是理想的初步形成, 四是已经初步形成了作为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人格.
任务二答案:
一、单选题
(1/15)、《六年级大逃亡》的主人公是( )。 (2分)
23274A、潘冬子
B、张嘎
C、李小乔
D、海娃
(2/15)、将儿童小说分为短篇、中篇、长篇三种类型,其分类标准是按( )。23271A、按叙述方法
B、按结构安排
C、按篇幅大小
分)
(2D、按表现手法
(3/15)、《七个铜板》的作者是( )。 (2分)
23272A、泰戈尔
B、莫里兹
C、安徒生
D、莫泊桑
(4/15)、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纸船》属于( )。23275A、儿童小说
B、儿童戏剧
C、儿童报告文学
D、儿童散文
(5/15)、( ) 是配合游戏动作的儿歌。 (2分)
23264A、摇篮曲
(2分)
B、绕口令
C、游戏歌
D、数数歌
(6/15)、( )是儿童最早接触到的文学样式之一。 (2分)
23263A、儿歌
B、儿童散文
C、童话
D、儿童诗
(7/15)、对报告文学来说,( )是它的灵魂和生命。 (2分)
23238A、真实
B、艺术
C、简短
D、快速
(8/15)、《守株待兔》属于( )。 (2分)
23273A、儿童诗
B、儿童戏剧
C、寓言
D、儿童散文
(9/15)、儿歌并非书面文学,而是( )。 (2分)
23265A、通俗文学
B、口头文学
C、高雅文学
D、民间文学
(10/15)、下列哪一组作品是常人体童话( )。 (2分)
23270A、《皇帝的新装》、《七色花》、《浮云》
B、《卖火柴的小女孩》、《神笔马良》、《小溪流的歌》
C、《大林和小林》、《小蝌蚪找妈妈》、《渔童》
D、《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大林和小林》
(11/15)、儿童诗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 ) 上。 (2分)
23267A、押韵
B、流畅
C、准确
D、悦耳
(12/15)、( )是儿童文学中文学性最强的种类之一。 (2分)
23266A、儿歌
B、儿童小说
C、童话
D、儿童诗
(13/15)、以异乎寻常的神仙妖怪、魔法宝物为主人公的童话,叫( )。分)
(2
23269A、拟人体童话
B、故事体童话
C、常人体童话
D、超人体童话
(14/15)、报告文学是介于新闻与( )之间的一种文学体裁。 (2分)
23276A、诗歌
B、散文
C、小说
D、寓言
(15/15)、( )是以夸张讽刺手法写成的幽默诙谐的诗。 (2分)
23268A、童话诗
B、寓言诗
C、讽刺诗
D、故事诗
二、判断题:
(1/10)、儿童诗的音乐性主要表现在流畅上。(2分)
23242A、正确
B、错误
(2/10)、儿童小说的主题是没有针对性的。(2分)
23246A、正确
B、错误
(3/10)、结构方式不同是寓言与童话的区别之一。(2分)
23245A、正确
B、错误
(4/10)、鲜明的教谕性和强烈的讽刺性是寓言的“灵魂”所在。23244A、正确
分)
(2
B、错误
(5/10)、儿童散文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2分)
23247A、正确
B、错误
(6/10)、浓郁的儿童情趣是儿童诗有别于成人诗最显著的特征。23241A、正确
B、错误
(7/10)、《下巴上的洞洞》属于儿童诗。(2分)
23243A、正确
B、错误
(8/10)、矛盾冲突明快、尖锐是儿童戏剧的特征之一。(2分)
23248A、正确
B、错误
分)
(2
(9/10)、儿歌的语言通俗易懂,要努力使用书面语。(2分)
23239A、正确
B、错误
(10/10)、儿童诗是儿童文学中文学性最强的种类之一。(2分)
23240A、正确
B、错误
三、多选题
(1/10)、寓言的语言要求是( )。 (3分)
33257A、幽默
B、犀利
C、明快
D、简炼
(2/10)、在童话作品的创作中,人物是虚构的、( )。 (3分)
33255A、环境是假设的
B、情节是离奇的
C、篇幅是短小的
D、语言是讽刺的
(3/10)、一篇寓言一般由( )两部分组成。 (3分)
33256A、主题
B、故事
C、灵魂
D、身体
(4/10)、儿童诗以表现手法划分,有( ) 两大类。33251A、叙事诗
B、写景诗
C、抒情诗
分)
(3
D、议论诗
(5/10)、儿童小说按叙述方式、叙述角度不同分类,可分为两类,它们是( )。 (3分)
33259A、故事见长
B、第二人称
C、第一人称
D、心理描写见长
(6/10)、下列属于童话的作品有( ) 。 (3分)
33254A、《王牌肥皂》
B、《小马过河》
C、《鸡毛信》
D、《皇帝的新装》
(7/10)、寓言常用的表现手法是( )。 (3分)
33258A、比喻
B、反复
C、夸张
D、拟人
(8/10)、童话的常用表现手法主要有三种,它们是( )。33253A、比喻
B、假定
C、夸张
D、拟人
(9/10)、散文中记叙类散文有记人、( )之分。 (3分)
33260A、叙事
B、写景
C、抒情
D、状物
分)
(3
(10/10)、下列属于儿童故事的作品是( )。 (3分)
33252A、《黑猫警长》
B、《六个小矮人》
C、《神笔马良》
D、《狮子王》
四、简答题
怎样理解童话中的夸张?
首先,童话的夸张是极度的的夸张,甚至可以夸张到变形的地步。小说即便用最夸张的笔调,也还有一定的分寸和限度,不会离开真实生活太远。而童话则不然,对环境的描绘和人物的刻画,它出奇、大胆的夸张正是为了表现那种虚构的幻想境界。例如,《胖子学校》描写三个小胖子的肥胖,用了极度夸张的手法:团团如果跌一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球球跌跤,会像皮球一样,从房间这一头滚到那一头;圆圆的床和椅子是用三寸厚的大钢板制成的…… 第二,童话的夸张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的夸张。在其它形式的文学作品中,在某一方面或某个环节上有时也采用夸张的手法。但童话的夸张却是普遍、大量的,无论是人物的刻画,还是环境气氛的描绘,故事情节的发展等等,无一不是极端的夸张,童话里的人物也是稀奇古怪的。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观念等等都可以充当童话的角色,并在童话展开的幻想世界中自由活动。即便是人类,只要在童话中出现,也变得异乎寻常。例如,《枪炮国去打糖果国》中,用橡皮糖做城墙,敌人被跳跳糖吓跑,吃了酒心巧克力醉倒,小朋友乘棉花糖气球飞来……这一切都构成了夸张的景象。 夸张是童话表现幻想的必要手
段之一,同时,夸张的作用还在于它可以突出某一事物或某一形象的特征,更深刻而又更单纯地揭示他们的本质,使读者得到鲜明而强烈的印象。例如《胖子学校》对小胖子的肥胖作了强烈的夸张描写,使读者对肥胖的危害有更鲜明的印象,并产生更强烈的震撼。夸张还能增强童话的幽默感和趣味性,如果童话缺少夸张,就会失去光彩。但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博得读者的笑声而滥用夸张,那样只能陷于浅薄和庸俗。童话的夸张,无论怎样极度,甚至变形,还是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要合乎事理的逻辑,这就是童话的合理性,或者称为逻辑性。
依据儿歌的表达内容、表达方式及构成样式,简述儿歌的类型。
依据儿歌的表达内容、表达方式及构成样式,简述儿歌的类型。 依据儿歌依据儿歌的表达内容、表达方式及构成样式,将其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摇篮曲。摇篮曲又叫催眠曲,是成人吟唱给婴幼儿听的,内容单纯,词句简短,极富音乐性。韵律要求舒缓、节奏不能过快,要有利于造成宁静安定的气氛,促使幼儿情绪稳定地进入睡眠状态。如我国传统的一首《催眠曲》。 二、数数歌。通过数数的方式来念唱,帮助幼儿确立数字概念,进而进行简单的运算。如任溶溶的《我给小鸡起名字》。 三、问答歌。此类儿歌有一问一答的,也有数问后作一答的,意在引起幼儿的注意后,通过解答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增进他们对诸种事物的理解。例如朱晋杰的《什么好》。 四、连锁调。所谓“边锁”是指运用修辞中的“顶针”手法,将诗句组接起来,成环环相扣、句句相连的结构形式。如老作家金波所作的《野牵牛》。 五、绕口令。绕口令除了具有儿歌的一般特征外,最大的个体特征是一首歌中组合起若干双声、叠韵的词语,以达到矫正幼儿发音部位、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绕口令的语音必须拗口,但又讲究韵律;它以帮助儿童正音为其主要目的,但内容又必须生动形象有趣。如《四和十》。 六、游戏歌。游戏歌是配合游戏动作的儿歌。歌词动作性强,节奏欢快鲜明,可以增强儿童游戏的欢快情绪。如柯岩所作的《坐火车》。 七、谜语歌。以儿歌的形式出现的谜语叫谜语歌。 八、颠倒歌。也称滑稽歌、古怪歌和倒唱歌,它通过大胆的夸张,有意错倒地描绘某种自然景象或生活中的事物,达到以反衬正的目的。
五、名词解释
儿童诗
儿童诗是儿童文字中文学性最强的种类之一。它是指为少年儿童创作,切合他们的心理特点,适合于他们阅读欣赏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以精练的语言、浓缩凝聚的形式、优美的意境,抒发表达浓烈的情感,集中概括地反映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愉悦少年儿童的身心,使他们在阅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超人体童话
▪ 这类童话所描写的是超自然的人物及其活动,主人公常为神魔仙妖、巨人侏儒之类,他们大都有变幻莫测的魔法和种种不平凡的技艺,这类童话多见于民间童话和古典童话之中。不过,在一些现代童话作家的童话创作中,也常常采用这种表现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