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蠹 毳 ★ 2006年第27卷第4期 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 程淑贞,李泽多 (长安大学科技处,陕西 西安 710064) 摘 要通过对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与管理工作现状分析,探讨了高校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提出了现阶段加强高 校知识产权管理,促进技术创新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13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06)04—0078—03 1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与管理工作现状 (1)高等学校科研力量强,自主知识产权多。有 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高校中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占全国总数近2/3,高校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国家、部门计划;科研工作终端不是获得知识产权,而 是获得奖励。获奖后研究者可以利用现有的成果申报 更多的项目,从而获得更多的经费来源,进而获得更多 的奖励,同时得到大量的派生待遇,如晋升工资、提升 职称、发放津贴、扩大住房等等,从而造成研究人员不 关心成果的开发利用,许多成果鉴定、颁发奖励后就被 束之高阁,对于国家投人来说也是很大的浪费,妨碍了 创新能力的提高。 (4)缺少对成果二次开发的投入。目前高校在技 术创新过程中,对研究成果的二次开发、推广应用和实 施产业化的投人不够,仅强调学校对成果享有的权利, 未考虑自身承担的义务和成果完成人应得的权利。例 目占全国的2/3。高校在参与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新技 术研究等重大科技项目的同时,完成了一大批可推广 转化的科技成果,拥有了相当数量的专利权和自主知 识产权,因此,高校知识产权不仅在高校自身发展中, 而且在国家经济建设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我国知 识产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高校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管理工作不到位。 由于高校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时间较短, 加之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宣传力度不够,高校知识产 权意识仍很薄弱,专利申请数在学校科技成果中所中 的比例很低,科研人员申请专利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长期以来,科研项目数、科研经费数、发表论文数、鉴定 与获奖成果数一直是高校科技工作要求的主要目标, 科技工作与市场脱节,没有从经济和市场的角度真正 领会知识产权的内涵。大量科技成果在以论文形式发 表的同时,丧失了作为专利或专有技术的新颖性,而不 如完成人要实施成果转化时,往往很难得到资金投入, 一方面社会上的风险基金不承担风险,另一方面要获 得学校在资金、人员和场所等方面给予的支持也是极 为有限的。这些也会影响发明人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 (5)人员流动造成的知识产权流失。高校是人才 流动最为频繁的单位之一。除了科技人员的调动和退 休外,每年有相当数量的硕士、博士或博士后毕业,或 出站离校。这部分人员是学校科技工作的重要力量。 他们在校期间直接参与完成了许多研究成果,有些已 能得到保护,使得大量科技成果免费被世界各国使用, 造成了严重的资产流失。 在知识产权的管理方面,有些高校既没有设置知 识产权管理部门,也没有安排知识产权专职人员,知识 是项目的骨干或负责人。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监管机 制和措施,其离校时不可避免地会将这些知识资产直 接或变相地带走,甚至有些人利用这些职务成果创业, 产权管理缺少必要的机构和人员,造成知识产权管理 缺位,反过来也限制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产生。 (3)现行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影 响。我国现行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中,重科技成果鉴 定与奖励制度,轻知识产权制度。在高校中,很多从事 科技工作的教师其研究工作不是面向市场,而是面向 用学校的知识资产为个人牟利,使国家和学校的前期 投人付诸东流。 2高校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高校技术创新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竞争 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新工艺构思的产生,经过研究、开 +【收稿日期】2006—06—12 【1乍者简介】程淑贞(一),女,河北顺平人,副研究员,从事科技管理。 ・7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程淑贞,李泽多: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 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推广应用这一包括科 技经济整个过程的系列活动的总和。技术创新不是某 一单项活动或者某个环节,而是一个系统的创造过程; 技术刨新能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技术能力,更重要的 是取决 F决策能力、推广转f{二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技 术仓l新是技术与经济l桐结合的综合性的活动,它是以 市场效果为标准的,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市场价值,达 到商业目的:所以技术创新不仅仅是发明创造,发明 刨造只能构成技术创新的一个环节,如果发明创造仅 1亭 在研究成果阶段.没有得到应用或转化,严格说它 还下能沟成技术刨新。所以用科技成果的技术水平衡 量技术刨新能力既不准确也不全面,市场是检验技术 仓J新的唯一】}示准。 知识产权叭法律角度上来讲.是对科学技术、文化 艺术等智力成果拥有的一种所有权;从经济角度上看, 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站在市场角度它又是一种强 有 『j的竞争手段。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中,任何一 个竞争主体,大到国家,小到单位.拥有知识产权的多 少.征 艮火程度决定着其竞争优势的强弱。无论是专 利、商际、版权还是技术秘密,说到底是关于科技成果 和无形的知识财富归准所有、如何使用以及产生的利 益 似分享的问题。知识产权保护有两层含义,一是 保护f{ 的知识产权不被侵权,二是注意不侵犯别人 的Ⅻ识 权:技术创新是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提. 知识产仪是技术创新的产物,技术创新产生了对知识 产 的需求.而知识产权制度则随着技术创新的发展 而下断发展和完善,知汉产权制度的本质就是保护技 术刨新,为技术刨新进入市场、占有市场提供了一种规 则和 障 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 实现的,又是通过知识产权制度和其他法律制发得到 有效保护,而得以有序地进行的。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 不可能有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也就不可能激发大量 的发明创造和技术创新 要提高行业、区域和单位自身 的竞争力,必须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发挥知识产权的作 jH.走技术刨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发展的道路。 3做好知识产权管理是高等学校技术创新的 重要保证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完善与实施,高等学校知 识产f1的管理工作也将逐步纳入正轨。当前阶段.围绕 学校的技术仑I新工程,结合近期的_72作实践,我们认为 当 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制定学校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学校应根据学 卡芝的实际,结合国内外典型实例,制定好本校知识产权 管理的宏观目标。宏观目标的制定应和国家整体的知 ★ ★蠹 毳 ★ 识产权管理目标相对应。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保护发 明创造专利权、鼓励发明创造,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 应用”可视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实施的宏观目 标。学校知识产权的微观目标应本着依法调动和鼓励 科技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在地区、 行业经济中的作用,扩大知识产权无形资源的社会效 益,保证科技人员的合法收人进行。 (2)注重加强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章制度建没。 规章制度建设应该有步骤、有计划、科学合理地制定, 应在充分遵守国家法律的基础上对本校有实际意义和 效力,使之科学、规范、切实可行。如宏观制度可采用 国家有关知识产权法规中的条文,而微观制度则可分 类制定专利管理办法、著作权管理办法、校名、校训使 用管理办法、知识产权奖励规定等。要建立研发立项 专利检索制度,避免研发的低水平重复和资源浪费;改 革科研立项与成果评价标准,把获得专利情况作为立 项与评价的条件之一,以克服重论文,重评奖,轻专利 的倾向,建立和完善专利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提高技 术创新能力和专利保护水平。 (3)进一步强化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 意识。对于一些知识产权工作尚显薄弱的高校,应当 把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通过举办 专题讲座、发放知识产权宣传资料、订阅知识产权读物 等方式,通过在年终考核、职称评聘中纳人专利考核指 标,并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让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深 入了解国家的知识产权战略,充分认识知识产权与技 术创新的关系,充分调动他们申请专利、实施专利的热 情和积极性。 (4)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机构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是做好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它使高校的知 识产权管理工作从组织上和制度上得以保证。同时, 一所大学知识产权工作的好坏,直接与知识产权管理 人员对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与重视程度 有关 因此为了做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应加强 知识产权管理队伍的建设,重视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 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切实落实管理机构的职责, 充分调动和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 (5)设置专利基金。由学校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经 费,专门用于知识产权宣传、培训费用,专利申请与维 持费用。 没立专利专项费用,可加强学校知识产权的管理, 并及时对科技人员自主产权的创新成果给予资助,一 方面调动科研人员申报专利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使 学校减少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的创新技术成果的流失。 (6)努力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促进 ・7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嚣 知识产权保护.. ★ 2006年第27卷第4期 走路,一方面以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建立公司,另 一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在强化知识产权意识的同时,注重在项目研发过 方面利用高校的资金建立起风险基金,形成社会性 程中将专利申请与实施有效结合起来,选择一批研发 基础好,产业关联带头性强的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及 时申请专利,并将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技术提供给学校 的技术转移部门,由技术转移部门负责寻找技术支撑 和技术维护保障,进行专利技术的实施转让。 的市场化运作的资金平台,从而完善高校从技术创新 到成果孵化和产业化的产、学、研完整体系。 参[1]王考文献 兵.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新论[M].北京:中国法制 锐.校企合作与企业孵化器[J].高校与企业, 高校建立科技成果孵化与转化服务平台,兴办技 术产业是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出版社,2002. [2]盛昭翰,卢利用高校的高科技成果,吸引社会的资金,实行两条腿 2003,(7):20—22. Strengthen the Administration of Univers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HENG Shu—zhen,LI Ze—du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Changhn University,Xihn 710064,China) Abstract:In this passage,by analyzing the actuality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univemi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chnoleogy innovation,the author mainly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gave U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status quo. Key words:university and college;intellcteual property;tchnologicael innovation (上接第77页) 人、培养单位、和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培养单位 (高校)作为人才输出者起着主要的推荐作用。所以, 高校应该在学科设置、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上进 行改革和完善;对研究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能力的培 养以及对研究生的择业观的引导和完善就业信息机制 等方面工作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丰富的信息平台。 3.3 帮助研究生转变择业观念。引导就业区域流向合 理化 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涌人就业市场,他们到沿海 城市或者大城市的大公司、大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 构、高等学府就职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就业满意度将越 来越低,这就要求研究生转变观念,调整心态,树立正确 的择业观,以理性的态度看待就业市场和职业分工。 [1]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M].2002、 2003、21304、2005. 4 结论 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是造成研究生的就 [2]李红霞.研究生职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探讨[J].西安科 技大学研究生教育论文集,2005. 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但我们认为,在研究生就业 过程中,研究生本身素质是关键因素,这与研究生本 [3]唐亚豪.对近几年来高校扩招中出现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J].中国高教研究,2005,(1):35—36 A Superficial Study of the Problem of Postgraduate Job—-hunting HE Li——xiang (Department of Postgraduate,Chang an Universiy,Xit an 710064,Shaanxi,China) Abstract:With the enlargement of postgraduate recruit studentsa certain dificulties has arisen on the postgraduate Job ,—Hunting.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rsent econditions of Postgraduate Job—Hunting in recently years and ana. . 1yze the reason of some problems,at the same time,and also provides suggestions and Ineasure¥of the problemsKey words:postraduatge;the enlargement recruit students;Job—Hunting ・8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