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扩大总装生产能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研究报告书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1总论

1.1评价任务的由来

我国船舶工业是为国防建设、航运交通和海洋开发提供主要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海洋权益的重要工业基础,对国民经济大多数产业有直接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船舶工业,对于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扩大机电产品出口、解决劳动力就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按照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公司的造船能力由目前的356万载重吨提升至600万载重吨,净增244万载重吨的造船能力。公司需完善生产配套设施、增加必要的生产装备。本次改扩建,将涉及三个区,每个工场均有生产能力的扩大。具体表现为:一工场由86万载重吨提升至180万载重吨;二工场由180万载重吨提升至240万载重吨;三区由90万载重吨提升至180万载重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本工程需做环境影响报告书。受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委托,由我院承担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对本工程所在区域进行现场踏勘,对拟建厂址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了调查,根据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其他工程技术资料,本着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我院编制完成了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编制依据

1.3环境因子识别与筛选

1.3.1工程环境影响因子识别

本工程的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见表1-3-1。

表1-3-1 工程环境影响因子识别表

工程环节 码头施工 陆域施工 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水体中悬浮物增加 底质破坏 扬尘 可能影响的环境要素 水环境、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环境空气 施工期 噪声 生产区的焊接作业 生产区的喷砂作业 运营期 生产区的喷漆作业 生产辅助区 生活区 突发性事故 焊接烟尘 喷砂粉尘 有机废气 含油污水排放、废油 生活污水、固体废物 火灾爆炸事故 声环境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 水环境、生态环境 景观 - 1.3.2主要环境因子的识别

对本工程可能影响到的环境因子进行识别,通过半定量的方法进行判断。 根据本工程的行业特点及开发的性质,把每项开发活动分成两个活动时段,即施工期和运营期,分析识别各项开发活动可能对周围区域环境产生影响的因子,并制成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矩阵。

对于每项活动,如果存在着对环境的影响,在它与特定影响因素的对应处,根据影响程度可分为:无影响为0,轻微影响为1,中等程度影响为2,严重影响为3。根据影响性质分为:有利影响为+,不利影响为–;短期影响为S,长期影响为L。

本次评价主要是对中等程度和严重影响因子进行评价,其中重点是严重影响因子。

1.3.3环境空气评价因子筛选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因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二甲苯,共计5项。

(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因子:总悬浮颗粒物、二甲苯。 (3)总量控制分析的评价因子:烟粉尘。 1.3.4水环境评价因子筛选

(1)海域水环境现状评价因子:PH、化学需氧量、溶解氧、生化需氧量、无机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汞、铅、锌、镉、铜、石油类、活性磷酸盐,共12项。

海洋沉积物现状评价因子:石油类、有机碳、铅、锌、镉、铜、砷,共计7项。 (2)工程分析评价因子: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共计3种。 (3)海域环境影响预测因子:施工期悬浮物。

(4)总量控制分析的评价因子:化学需氧量。 1.3.5声环境评价因子筛选

(1)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昼夜间等效声级。 (2)声环境影响预测因子:昼夜间等效声级。 1.3.6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因子

海洋生物:浮游动植物、中型底栖生物、大型底栖生物。 1.3.7风险评价因子

环境影响预测因子:乙炔和霞普气的火灾爆炸。

1.4环境功能区划与评价标准 1.5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1.5.1环境空气

根据《环境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1.5.2水环境

综合建设期与营运期,本工程水环境评价等级按二级进行。 1.5.3声环境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的规定,本工程噪声评价等级定为三级。

1.6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

1.6.1评价内容 1.6.2评价重点

根据本工程的性质、规模及其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确定如下内容为评价重点: ① 对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现有工程进行污染源调查,统计与分析; ② 对本工程进行工程分析,确定改扩建前后主要污染物的种类、产生量及排放量

的变化;

③ 预测主要污染物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程度及影响范围; ④ 分析本工程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

⑤ 进行公众意见调查,了解并汇总公众对本工程的意见; ⑥ 进行本工程的清洁生产分析。

1.7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

1.7.1污染控制目标

(1)确保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并有效地控制主要大气污染物烟粉尘、二甲苯等污染物的排放,确保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2)本着“以新带老”,对现有工程存在的环保问题实施改造;

本工程建成后,评价范围内的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和声环境质量应达到相应的功能区标准。

1.7.2环境敏感区及保护标准

(1)环境敏感区

本工程周边有密集的居民区、学校、医院及零散的居民楼。本次评价对工程周围大气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内现有户籍人口15.8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13万人。本工程主要环境敏感目标详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7-1和图1-7-1敏感目标分布示意图。

表1-7-1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目标统计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敏感目标 金海社区 工人村社区 香川社区 虹桥社区 香秀社区 香荣社区 民乐社区 团结社区 相对位置 SW SW SSW SW SSW SW SSW WSW 与本工程距离 25m 285m 620m 630m 960m 795m 15m 120m 户数 3230 1926 1995 3709 4132 3465 4306 5100 人口 8899 5780 5857 香炉礁街道 9800 西岗区 11681 10668 14380 站北街道 14672 所属街道 所在区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万全社区 英山社区 东关社区 北岗社区 福寿社区 兴和社区 鹏辉社区 绿洲社区 工人村小学 香一小学 五中 兆麟小学 七十一中 鹏辉小学 新华小学 七十八中 民生小学 三十三中 大连眼科医院 WSW WSW WSW SE SSE SE NNW NW SW SW SSW S SSE NNW NW NW SSE SE SSE 1000m 1800m 1600m 1750m 450m 1330m 430m 560m 570m 615m 645m 105m 450m 1075m 760m 1640m 290m 610m 365m 2826 2892 3546 4300 2806 2800 3560 2200 16个班 16个班 24个班 23个班 18个班 16个班 16个班 17个班 20个班 18个班 - 11740 6989 日新街道 9151 9200 7048 人民路街道 8000 10530 周水子街道 6000 640 640 850 1000 站北街道 900 500 500 700 725 人民路街道 850 - 人民路街道 中山区 中山区 周水子街道 甘井子区 西岗区 香炉礁街道 西岗区 甘井子区 中山区 北京街道 (2)保护标准

通过对本工程周边情况实地调查,需要保护的主要目标的环境保护标准如下:  标准;

敏感点处声环境满足功能区要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敏感点处大气环境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96)中的二级

(GB3096–1993)中1类区标准,即:昼间55 dB(A)、夜间45 dB(A)。2类区标准,即:昼间60 dB(A)、夜间50 dB(A)。

2工程分析

2.1工程简况

2.1.1工程名称、建设性质

工程名称: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扩大总装生产能力建设工程

建设性质:改扩建工程

建设地点: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沿海街1号,见图2-2-1。 2.1.2工程总投资

本次改扩建工程总投资195022万元人民币,其主要构成见表2-1-1。 2.1.3生产纲领及代表产品

(1)生产纲领

目前,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制造30万吨油船(VLCC)、大型化学品船、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滚装船以及大型储油船等多型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

(2)代表产品

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扩能前后,企业的代表产品不发生变化。

2.2企业回顾性评价

2.2.1企业现有厂区组成及布局

2005年12月9日,原大连新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和大连造船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整合重组,成立了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目前公司由一工场和二工场两大场区以及国家大型船舶工程建设工程新征用的香炉礁港作业区(三区)组成。

2.2.1.1一工场组成及布局

船舶重工集团一工场总占地面积约110万平方M,海域约17万平方M。按照一工场生产工艺的流程来分,厂区可分为三大工艺区,即船体工艺区、涂装工艺区及舾装工艺区。

2.2.1.2二工场组成及布局

船舶重工的二工场占地面积约110.1万㎡。

2.2.1.3三区组成及布局

三区是国家重点工程新征用的区域,目前处于建设期。

在建一座大型船坞,配套1台600T龙门吊和2台45吨门座吊车,配套船坞总组场地、舾装堆放场地等设施。

2.2.2企业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

企业目前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见表2-2-10。

表2-2-10 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表

类别 原料 名称 钢材 焊材 辅料 油漆 稀料 新鲜水 电 压缩空气 能源 氧气 二氧化碳 乙炔 霞普气(凯腾气) 单位 万t/a t/a 万L/a 万L/a 万t/a MW m3/min m3/ min m3/ min m3/min m3/min 扩能前年总耗量 一工场 15.62 2346 260 10.4 96.9 26 1700 32.6 29.4 2.2 3.0 二工场 32.2 4830 440 17.6 115.0 34 2430 88.7 68.1 4.8 8.4 三区 - 500 50 2.0 9.0 20 1690 32.0 23.7 0.6 3.1 2.2.3产品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从造船总工艺流程可以看出,造船工艺可以分为三大工艺,即船体工艺、涂装工艺及舾装工艺。

(1)船体工艺

船体工艺主要包括钢材预处理、钢料加工、部件装焊、分段装焊、分段总组、船体大合拢以及相应的预舾装工作。

(2)涂装工艺

涂装工艺主要负责船体分段的二次除锈和涂装工作。 (3)舾装工艺

舾装工艺承担全船管子加工、单元组装、分段预舾装、船内舾装和码头调试及试航交船工作。

2.2.5现有环保措施及效果 2.2.5.1一工场现有环保措施及效果

(1)钢材预处理车间

一工场钢材预处理车间共有两条钢材预处理线,一条新线;一条老线。 钢材预处理新线配有一套除尘系统及一套有机废气净化装置。 (2)钢料加工车间

一工场现有两个钢料加工车间,其主要工序为钢材切割。 (3)喷涂间 ①喷砂间

喷砂间内产生的粉尘,全部经过除尘设施净化后排入大气中。 ②涂装间

一工场现有涂装间,各涂装间均配有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并且所有净化装置设计工艺、处理能力及排放情况均相同。

(4)焊接烟尘净化装置 (5)隔声屏障

一工场钢料堆场的外围墙设置了隔声屏障。隔声屏障长约100m。 2.2.5.2二工场现有环保措施及效果

(1)钢材预处理车间

二工场钢材预处理车间有两条钢材预处理线,一条新线;一条老线。 钢材预处理新线及老线环保设施配备的数量与一工场相同,风量不同。 (2)钢料加工车间

二工场现有一个钢料加工车间,其主要工序为钢材切割,还有少部分的焊接作业。等离子切割的除尘方式为干式除尘,配有滤筒除尘器,为一级除尘,处理后的粉尘经排气筒排放;龙门切割的除尘方式为湿式除尘,将钢材埋在水下,进行水下切割,水槽进行定期清渣,这部分水循环使用,定期添加,不排放。

(3)喷涂间

喷砂间内产生的粉尘,全部经过除尘设施净化后排入大气中。 涂装间部分配有有机废气净化装置。 (4)焊接烟尘净化装置 (5)含油污水处理站

二工场现有一座含油污水处理站,设两套油水分离器,最大处理能力为80 t/d。目前年总处理量约为3000t,处理后的废水经市政33#排污口排海。

2.2.5.3三区在建环保措施

目前,三区正处于建设期,拟建的环保措施见表2-2-13。

表2-2-13三区拟建环保设施情况一览表

类别 废水 噪声 环保措施 食堂厨房油污水处理 吸声结构、消声通风结构 规模 - - 307.2m2 固废 贮存堆场 10000 m2,其中50 m2做防渗处理。 - 位置 科研大楼、舰员培训楼厨房 船坞水泵房(1个) 一工场西部 二工场北部 在厂区车间建筑物四周、 道路两侧和空地进行绿化。 200 投资(万元) 30 20 - 绿化 - 2.2.6企业现有主要环境问题、解决方案及改进建议 2.2.6.1废气治理方面

(1)焊接烟尘

目前,企业的主要装焊车间均未使用焊接烟尘净化装置。

本次评价要求企业应从环保角度出发,配备必要的焊接烟尘净化装置,在设施的使用过程中加强管理,确保装置正常运行,达到其应有的处理效果。

(2)有机废气

企业未配备有机废气处理设施的涂装间应增加处理设施。 2.2.6.2废水处理方面

船舶重工的一工场与二工场都位于海边,主要场地是由填海建成的,地下海水水位较高。另外,地下管路是由平口水泥管连接而成,封口的密封性较差,而且大多数管路的铺设已经超过30年,污水中不可避免地渗入了大量的海水。船舶重工也曾建过污水处理站,污水中存在的海水倒灌是造成污水站不能正常运行的重要原因。目前企业的废水均直接排海。

根据本工程可研,企业将建设3座污水处理站,一工场、二工场和三区各建1座。

2.2.8企业各污染物达标情况分析 2.2.8.1废气

(1)有组织源

二工场的涂装间出现超标情况,原因在于这两个涂装间没有配备有机废气净化装置。企业其余有组织排放源均达标排放。

(2)无组织源

企业的无组织排放源较多,所排的污染物主要为焊接烟尘、喷砂粉尘及二甲苯。根据本次评价进行的各污染物厂界浓度的监测来评价企业无组织排放源的达标情况。根据监测结果各污染物厂界浓度均达标。 2.2.8.2废水

目前,企业仅有二工场的含油废水处理站正常运行,企业所排的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大连湾海域。 2.2.8.3噪声

根据本次评价进行的声环境现状监测来评价企业厂界噪声达标情况。

从声环境监测结果看,工程厂界存在超标现象,声环境质量较差。分析原因,主要是本工程周边情况复杂,一工场厂界外是疏港路和铁路专用线,二工场和三区厂界外是东快路和铁路专用线,而且,本工程一、二工场均有围墙,因此在厂界处交通噪声的贡献所占比例很大。

2.3拟建工程工程分析

2.3.1拟建工程组成及布局

本工程组成见表2-3-1。

表2-3-1本工程组成一览表

序 号 工程工程名称 新建建筑面积 改造面积 新建场地面积 工艺设备 (m2) (m2) (m2) (台套) 一、主要生产性工程

备注 一工场

1 钢材切割加工设备补充 (钢料加工车间) 11352.7 4 利用原有建筑 序 号 工程工程名称 新建建筑面积 改造面积 新建场地面积 工艺设备 (m2) (m2) (m2) (台套) 13108.6 6120 三区

30533 226 1 20 1 1 1 2 7 2 29 备注 新建建筑 新建水工构筑物 新增配套设备 新增配套设备 新增重型设备 新增重型设备 新增重型设备 新增配套设备 利用原有建筑 场地扩建 新增配套设备 2 新建一喷二涂涂装车间 3 舾装码头(含分段装卸码头) 600吨吊下1#平台增设移动4 风雨棚 5 补充船坞配套高空作业平台 6 30T门座吊车 7 100T门座吊车(三船台北) 8 100T门座吊车(二船台北) 9 补充船坞舾装专用设备 二工场

10 曲面分段车间 11 船坞区总组场地西扩 12 补充船坞、船台建造高空 作业平台 25 新建平面分段装焊车间 26 新建曲面分段装焊车间 双壳分段组立车间(1) 27 舾装中心-1 舾装中心-2 28 新建三喷九涂涂装车间 29 新建船坞总装场地配套风雨棚 28728 55676 4500 8100 39285 二、信息化工程

24412.5 6898.5 12663.0 17 532 3 10 10 710 2 2 4 新建建筑 新建建筑 新建场地 新建建筑 新建建筑 新建建筑 新建66m*60m*20m 新增重型设备 新增重型设备 新建水工构筑物 新建水工构筑物 新建水工构筑物 30 码头配套45T门座吊车 31 船坞配套45T门座吊车 32 北10万吨级码头 33 东10万吨级码头 34 南30万+10万吨级码头 1 信息化建设 2 计算机辅助设计建设 三、辅助生产性工程

一工场

1857 1544 1 一区办公生活楼 13153.2 二工场

新建建筑 序 号 工程工程名称 新建建筑面积 改造面积 新建场地面积 工艺设备 (m2) (m2) (m2) (台套) 15480.6 12462 11925 三区

备注 新建建筑 新建建筑 新建建筑 2 外协员工生活楼 3 三区办公生活楼 4 三区生活楼 四、公用配套及设施

一工场

1 66KV总降压站 2 污水站 3 污水站 4 66KV总降压站 5 空压站 6 配电中心 7 热交换站 7 乙炔汇流排站 9 霞普气汽化站 10 氧气、CO2汽化站 11 污水站 合计 1637.5 181.2 315 1661.2 411.8 123.5 612.8 102.0 131.2 670.0 208264.6 二工场

三区

43730 24413 5016 新建建筑 新建建筑 新建建筑 新建构筑物 新建构筑物 新建构筑物 新建构筑物 进口设备155台 新建建筑 新建建筑 新建建筑 2.3.2拟建工程进度

本工程的施工进度见表2-3-2。

表2-3-2 拟建工程施工进度表

年份 序号 1 2 3 4 5 6 7 工程 设计及审批 地质祥勘 施工图设计 工程招标 码头改造工程施工 土建工程施工 设备采购、制造 1 2008年 2 3 4 1 2009年 2 3 4 2010年 1 2 年份 序号 8 9 10 工程 公用辅助工程施工 设备安装、调试 竣工验收 1 2008年 2 3 4 1 2009年 2 3 4 2010年 1 2 2.3.3拟建工程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 2.3.4新增主要设备

本工程新增设备较多,详见表2-3-4。

表2-3-4本工程新增设备

序号 部门 码头 钢加车间 设备名称 门座式起重机 等离子切割 喷砂缸 一 工 场 台 喷砂缸 全室除尘机组 一喷两涂 局部除尘机组 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高压无气喷漆泵 总组场地 二 工 场 300t龙门吊 桥式起重机 曲面分段 曲面分段生产线 埋弧自动焊机 码头 门座式起重机 台 座 台 条 台 台 套 4 12 12 1 2 1 3 6 8 4 双缸单枪 滤筒除尘器,22000m3/hr、 滤筒除尘器+旋风除尘器,15000m3/hr 40000m3/hr - - Gn=20/5t,H轨=12m,S轨=28.5m Gn=10t,H轨=8m,S轨=19.5m - - - Gn=20t+20t,S=37.5m,H轨=11m Gn=32/5t,S=37.5m,H轨=11m Gn=32/5t,S=37.5m,H轨=16m Gn=100t(20t+20t),S=27m,H轨=15m Gn=150t(150t+150t),S=45.2m,H=25m Gn=20t/5t,S=12.5m,H=8m Gn=20/5t,S=34.8m,H轨=17.5m Gn=32/5t,S=43.8m,H轨=17.5m Gn=20t/5t,S=12.5m,H=8m - 单位 台 台 数量 5 6 16 技术规格 - - 双缸双枪 平面分段 三 区 桥式起重机 台 10 吊钩桥式起重机 曲面分段 L型半门式起重机 NBC-500CO2半自动焊机 台 15 2 台 260 MZ-1000埋弧自动焊机 ZX5-400直流弧焊机 ZX5-1000直流弧焊机 BX3-500交流弧焊机 喷砂机 喷砂机 喷砂间 全室通风除尘设备 全室通风除尘设备 局部除尘设备 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涂装间 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废气浓度报警系统 喷漆泵 台 套 套 台 30 50 20 160 36 36 4 4 12 24 10 9 72 - - - - 连续加砂,一机双抢 连续加砂,一机一抢 滤筒除尘器,74000m3/hr 101000m3/hr 滤筒除尘器+旋风除尘器,10000m3/hr 30000m3/h 45000m3/hr - - 2.3.5拟建工程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 2.3.5.1新建码头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

(1)码头设计参数

本工程将在一工场和三区共改扩建7.5个泊位,泊位岸线总长2330m。 2.3.5.2造船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

扩能前后,企业的代表产品不发生变化,因此,工艺流程及各产污节点也不发生变化。

2.3.6拟建环保措施 2.3.6.1废气治理设施

(1)焊接烟尘净化装置

本工程三区新建平面分段车间和曲面分段车间,根据工程可研,焊烟治理采用全面通风净化和局部通风净化相结合的方法。

全面通风净化为在车间屋顶设置无动力的环保节能型自然排风器;局部通风净化为在焊烟高浓度聚集区设置移动式焊烟净化机组。

(2)除尘设施

根据工程可研,喷砂间采用全室通风除尘设施+局部除尘设施的处理工艺。 (3)有机废气净化装置

根据工程可研,有机废气的治理采用活性碳纤维吸附+催化燃烧的处理方式。

2.3.6.2污水处理站

本工程拟在一工场、二工场及三区各建设一座污水处理站。一工场和二工场污水处理站设计由大连工业大学设计。三区污水处理站设计由科鑫环保设计。 2.3.7本次评价要求增加的环保设施 2.3.6.1一工场

一工场须增加环保设施的车间有: (1)钢材预处理老线

钢材预处理老线增加1套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2)现有部件装焊车间、现有平面流水线厂房、现有船体车间(曲面分段) 一工场的三个焊接作业车间分别设置50台移动式焊烟净化机组,共计150台移动式焊烟净化机组。 2.3.6.2二工场

二工场须增加环保设施的车间有:

(1)部件装焊车间、平面分段车间、曲面分段车间

二工场的室内焊接作业车间须增加100台移动式焊烟净化机组。 (2)涂装间

喷涂间增加有机废气净化装置。 2.3.8水平衡分析 550 350 自来水管网 损耗7.5 15 40 7.5 28 火工校正用水 损耗12 冲洗用水 损耗260 1生产用水 70 260 35 循环补充用水 装船带走 2200 0 损耗40 生活用水 绿化用水 4 160 195.5 厂内污水处理站 191.5 海水 15 (日均) 船坞冲洗水 沉淀池 大 连 湾 海 域 排海 图2-3-3本工程新增水平衡图单位:m3/d 2.3.9油漆平衡分析 油漆8414.4 稀料238.4 进入产品

漆到船体3123.3

环氧类 5084.1 进入大气 可挥发性有机物1376.1 (其中二甲苯499.3)

固体废物 油漆桶中残留及漆渣584.7

进入产品 漆到船体1345.1

醇酸类 2601.3 进入大气 可挥发性有机物957.1 (其中二甲苯91.1)

固体废物 油漆桶中残留及漆渣299.1

漆到船体485.2

防污漆 789.7 进入大气 可挥发性有机物213.7 (其中二甲苯83.8)

固体废物 油漆桶中残留及漆渣90.8

进入产品 进入产品 漆到船体109.2

车间底漆 177.7 进入大气 可挥发性有机物48.1 (其中二甲苯18.2)

固体废物 油漆桶中残留及漆渣20.4

图2-3-4本工程新增油漆平衡图 单位:t/a

2.3.10拟建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

本工程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见表2-3-12。

表2-3-12 主要污染物汇总表

序号 污染物名称 产生量 (t/a) 削减量 (t/a) 排放量 (t/a) 最终去向 废水量 1 废水 COD SS 石油类 2 海水 废水量 SS 喷砂粉尘 3 废气 焊接烟尘 二甲苯 一般工业固废 4 固体 废弃物 危险固废 生活垃圾 58950 46.0 20.1 0.6 3500 2.1 5155.5 38.51 581.46 9.2万 1333.3 600 1200 43.1 19.0 0.4 0 2.03 5051.4 18.01 381.06 8.6万 0 0 57750 2.9 1.1 0.2 3500 0.07 104.1 20.5 200.4 0.6万 1333.3 600 出售或工业垃圾填埋场 供应商回收或东泰公司 大连毛茔子垃圾处理厂 排入大气 排入大连 湾四类海域 直接排入大 连湾四类海域 2.4总工程排污汇总

企业扩能前后污染物排放情况的“三本帐”见表2-4-1。

表2-4-1 企业扩能前后污染物排放情况的“三本帐”

类别 污染物名称 粉尘 废气 焊接烟尘 二甲苯 COD 废水 SS 石油类 工业固体废物 - 已有工程和 在建工程排放量(t/a) 822.0 37.6 480.3 1410.5 497.7 14.4 5.8万 本工程 排放量 (t/a) 104.1 20.5 200.4 2.9 1.2 0.2 0.8万 以新带 老削减量 (t/a) 0 10.8 181.6 1336.4 468.1 10.0 0.2万 总工程 排放量 (t/a) 926.1 47.3 499.1 77.0 30.8 4.6 6.4万 扩能前后 变化量 (t/a) +104.1 +9.7 +18.8 -1333.5 -466.9 -9.8 +0.6万 3工程区域环境简况

3.1工程地理位置及周边情况

3.1.1 地理环境

(1)一工场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一工场位于大连市区北部的西岗区。厂区北临大连湾,处于大连港地大连区的防波堤地保护范围之内。厂区水域在大港区的西侧。在厂

区东侧为大港区的4、3、2、1号突堤码头。

(2)二工场及三区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二工场位于大连港西部,大连湾底部的大连市西岗区香炉礁。厂区东面临海,南侧与大连船用柴油机厂、大连船用推进器厂和大连港香炉礁码头区相接,西侧为市政东北大道,北面隔海与大连化工厂相望。厂区场地平整,标高约为+3.25m,道路构通并形成环网。

一工场与二工场的水路距离约为3公里,陆路距离约6公里,厂区外均有港湾专用铁路线通过。因此水路、公路、铁路均能接入厂区,交通方便。

在国家大型船舶建设工程中,征用了大连港香炉礁港务公司,该场地为三区。位于二工场厂区南面,占地约45公顷,该区域共有六个码头泊位。 3.1.2周边环境

距本工程一工场最近的居民区为南侧的民乐社区和兆麟小学,最近距离分别为15M、105M;距二、三工场最近的居民区为南侧的金海花园和西北侧的鹏辉新世纪、西侧的新华绿洲,距离分别为25M、430M、560M,详见图1-6-1及表1-6-1。

3.2自然环境简况 3.3社会环境简况 3.4工程周边企业情况

该地区大型企业及市政设施较多,工程周围主要企业有大连船用推进器厂、大连船用柴油机厂、大连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北海热电厂)、大连香海热电厂等。

4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1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SO2、NO2、TSP、PM10四项指标小时值和日均值均不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三级标准。

二甲苯一次值测值低于评价标准,超标次数和超标率均为零。

4.2海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海水水质评价结果表明:

评价海域小潮期海水中3号点位石油类超标,超标倍数2.3倍,1、2、5号点位无机氮超标,最大超标倍数0.44倍。

评价海域大潮期海水中2号点位石油类超标,超标倍数0.08倍,1、2号点位无机氮超标,最大超标倍数0.34倍。

评价海域其他各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数在大、小潮期皆小于1。其中最大标准指数小潮期为无机氮0.67(9号站位),大潮期为石油类0.88(1号站位)。

大连湾的船舶进出是造成评价海域海水中石油类超标的主要原因。1、2、5号点位无机氮超标的主要原因,是这三个点位均靠近陆域,受陆域污染源影响较大。

4.3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本工程6个噪声点位,按功能区不同,1、3号点位执行2类标准(昼间等效声级≤60 dB,夜间≤50 dB);2、4、5号点位执行3类标准(昼间等效声级≤65 dB,夜间≤55dB);6号点位执行1类标准(昼间等效声级≤55 dB,夜间≤45dB)。各点位监测结果均超过相 应标准要求。

从声环境监测结果看,工程厂界及最近的敏感目标处都存在超标现象,声环境质量较差。分析原因,主要是本工程周边情况复杂,一工场厂界外是疏港路和铁路专用线,二工场和三区厂界外是东快路和铁路专用线,而且,本工程一、二工场均有围墙,因此在厂界和敏感目标处,交通噪声的贡献所占比例很大。

4.4环境空气无组织监测

各无组织监测点的TSP、二甲苯均小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综合以上各气象条件下的预测结果,小结如下:

(1)常规气象条件下,一工场TSP厂界的最大浓度为0.4958mg/m3,二工场及三区TSP厂界的最大浓度为0.3144mg/m3,均小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1.0mg/m3)的规定;一工场二甲苯厂

界的最大浓度为0.1098mg/m3,二工场及三区二甲苯厂界的最大浓度为0.0282mg/m3,均小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1.2mg/m3)的规定。

(2)常规气象条件下,一工场二甲苯敏感点的最大浓度为0.058mg/m3,二工场及三区敏感点的最大浓度为0.034mg/m3,均小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标准中居住区大气标准(小时值0.30mg/m3)。

(3)常规气象条件下,二甲苯的嗅阈值均在厂区内。

(4)不利气象条件下,一工场TSP厂界的最大浓度为0.5276mg/m3,二工场及三区TSP厂界的最大浓度为0.4016mg/m3,均小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1.0mg/m3)的规定;一工场二甲苯厂界的最大浓度为0.3263mg/m3,二工场及三区二甲苯厂界的最大浓度为0.3290mg/m3,均小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1.2mg/m3)的规定。

(5)不利气象条件下,一工场二甲苯敏感点的最大浓度为0.058mg/m3,二工场及三区敏感点的最大浓度为0.034mg/m3,均小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标准中居住区大气标准(小时值0.30mg/m3)。

(6)TSP典型日条件下,一工场敏感点的最大浓度为0.2825mg/m3,二工场敏感点的最大浓度为0.2734mg/m3,均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类标准的要求(日均值0.30mg/m3)。

(7)不利气象条件下,二甲苯的嗅阈值均在厂区内。

5.2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1)本次评价建立了工程海域潮流数值模型。模型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值相当吻合,证明了数值模型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2)潮流数值模拟表明,本区属于弱流区,涨落潮流的最大流速在20.0cm/s左右,工程附近流速不足10cm/s。

(3)悬浮物影响预测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潮相下,施工区内都可形成各类超标区。低潮时,超标区面积最大。各类超标区基本上处在臭水套湾内。

5.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建设工程营运期新增噪声源主要为涂装房、风机、空压机、冷却塔、喷砂机等,它们的声级为80~90dB(A)。对以上生产厂房采用建筑隔声,设备均设减振基础或吊架,接管设柔性减振接头。建设单位对送、排风系统做消声处理,对噪声较大的空压机房将采用特殊处理以将其与建筑的其他部分隔离,包括采用双层墙夹吸音材料、双道门等。在厂址四周种植绿色植物,各设备噪声通过减振、消声、隔声和距离的自然衰减,对厂界及敏感目标的影响较小。

5.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建设工程产生的各项固废均可得到有效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6环境风险评价

6.1企业现有的风险防范措施 6.2企业现有的风险应急预案 6.3风险识别

6.3.1风险识别范围

本工程在三区新建2个25m3的霞普气储罐,储量为18吨;新建一个乙炔汇流排站,储量为4.2吨。

一工场和二工场现有气体储量能够满足本工程扩能后的气体使用,且扩能前后,气体储量不变,此部分内容已经在其它环评报告中分析过,因此本报告只分析三区的风险情况。 6.3.2风险类型

建设工程储罐会因机械安全性以及基础安全性而出现罐体根部爆裂、倾斜甚至倒塌,从而泄漏性事故发生,若泄漏液体泄漏至大气环境中遇到明火即会造成伤亡事故。

根据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

本工程风险类型主要为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物料泄漏及因此而造成的火灾爆炸事故

排放,不考虑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等引起的事故风险。

6.4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工程的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根据《建设工程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评价工作级别划分表,见表6-4-4,本工程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评价范围为距三区风险源3公里的范围内。

6.5源项分析 6.6后果计算

根据模拟火灾爆炸事故的预测结果,火灾爆炸事故会产生一定的致死半径或烧伤半径,主要影响范围在厂内。

采用以上分析方法,火灾爆炸出现人员死亡的风险值为3.7×10-5,属于可接受风险范畴。

6.8风险防范措施 6.9风险应急预案

7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

7.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7.1.1扩能后企业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7.1.1.1焊接烟尘治理措施

根据工程可研,焊烟治理采用全面通风净化和局部通风净化相结合的方法。 7.1.1.2喷砂粉尘治理措施

全室除尘系统拟采用滤筒除尘器处理。此种方法广泛使用,效果良好。净化效率可达98%以上。

局部除尘系统为二级处理,采用旋风除尘器+滤筒除尘器,净化效率可达99%。 处理后的粉尘经25m高的排气筒有组织排放。

7.1.1.3有机废气治理措施

有机溶剂净化系统的处理工艺为吸附材料过滤+活性炭纤维吸附+催化燃烧。 二甲苯去除率为90%以上,二甲苯排放浓度小于70mg/m3,达标排放。 7.1.2本次评价提出的环保措施 7.1.2.1一工场

一工场须增加环保设施的车间有: (1)钢材预处理老线

钢材预处理老线增加1套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2)部件装焊车间、平面流水线厂房、船体车间(曲面分段)

一工场的三个焊接作业车间分别设置50台移动式焊烟净化机组,共计150台移动式焊烟净化机组。 7.1.2.2二工场

二工场须增加环保设施的车间有:

室内焊接作业车间须增加100台移动式焊烟净化机组。 喷涂间增加有机废气净化装置。

7.2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7.2.1扩能前废水走向及处理情况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和环评单位的走访调查,目前,企业只有含油废水经处理后通过市政33#排放口排入大连湾海域;企业的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均直接排海。 7.2.2扩能后产生的废水水量、水质变化情况

根据本报告工程分析中的废水产生情况分析,企业废水排放量变化不大,污染物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7.2.3扩能后废水拟采取的处理措施 7.2.3.1一工场、二工场的污水处理站情况

(1) 污水站处理能力

每座设施的日处理能力为3600t/日,主要处理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 (2) 进水指标

(3) 处理工艺

本工程拟采取多孔介质流化床的复合处理技术。污水站的污水主要来源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厂区排水管网的污水;另外一部分为流动厕所清理污水。

(4) 污泥处理

污泥主要有生化处理的剩余活性污泥、溶气气浮的浮渣、调节池中浮渣、调节池中沉砂及泥土,流动厕所粪便等。

(5) 出水指标

经过该工艺处理的污水,其指标详见表7-2-4。

表7-2-4 污水处理站出水指标

序号 1 2 3 4 5 污染物名称 COD BOD SS 石油类 PH 浓度范围(mg/L) ≤50 ≤10 ≤20 ≤3 6.0~9.0 备注 7.2.3.2三区污水处理站情况

(1) 污水站处理能力

设计最大小时处理量为100 m3/h。 (2) 进水指标 (3) 处理工艺说明

污水为低浓度有机污水,但水中含有氯离子及盐度较高,氨氮含量也较高。因此设计中采用A/O法工艺。

(4) 出水指标

7.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7.3.1现有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企业现有主要噪声源包括设备噪声及生产噪声。主要设备包括空压机、风机类、喷砂机、喷漆泵、打磨机等。各种设备工作时噪声值可达80~110dB(A)。

生产噪声主要包括运输噪声和钢板撞击声。运输过程产生的噪声没有较好的治理措施,但应避免夜间作业,减少对企业周围敏感目标的影响。厂内发生钢板撞击声频率较高的位置为钢料堆场。企业一工场的钢料堆场设有声屏障,其隔声效果在10dB

(A)以上。

7.3.2本工程噪声防治措施 7.3.2.1空压站

空压站的门窗要关闭,并设隔声门窗,墙面安装一定面积的通风消声窗。空压机的放空口安装放空消声器。站房内安装全吸声顶及部分墙面吸声结构,以降低站房内的混响噪声和噪声向外传播的强度。控制室设计为隔声控制室,并安装全吸声顶。 7.3.2.2喷涂间

喷涂间的机房内强噪声源设备运行时,门窗须关闭,并设为隔声门窗,墙面通风消声窗进风,轴流风机排风,排风口处设置排风消声器。后机房内安装一定面积的空间吸声体,中间机房内强噪声源设备上方安装吸声顶,以降低机房内的混响噪声。对于除尘系统等的高压风机采取整机隔振,风机排风口安装排风消声器。 7.3.2.3泵类设备

所有泵类均要采取隔振(如:橡胶避震喉、柔性连接等)、减振措施,泵房应设置隔声门窗。 7.3.2.4变电所噪声控制

变电所主变压器采取隔音措施,设置隔声门窗。

7.4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

全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危险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由于各生产车间的职能不同,各车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种类、数量也不尽相同。根据固体废弃物种类不同,分别采取如下措施:

危险废物与其他固体废弃物分开存放,存放库地面做好防渗处理,派有专人管理,不同种类的危险废物有固定的存放地点,派配有名称、性质、泄露处理措施等警示牌;一定时间内,由企业相关部门负责联系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单位,进行危废回收,回收时由物资部负责统计危险废物产生的种类、名称、性质、数量等内容,并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对全厂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统计。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先在各车间暂存,由企业相关部门定期负责统一回收,送至其他企业对固废进行无害化处理。

扩能后,企业应加强固体废物处置处理的管理,确保上述的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均得到很好的落实和实施。

7.5环保措施汇总 7.6环保投资估算

本工程总投资195022万元,环保投资合计4483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2.3%。

8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

8.1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8.1.1产品

本工程主要生产大型集装箱船、油船(VLCC)、大型滚装船等,船舶自动化程度高,船舶上设有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油污水处理设备。使用中对环境影响比较小。 8.1.2工艺及设备的先进性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现代造船生产模式。倡导 “绿色造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现代化造船总装厂,实现壳、舾、涂一体化 (2)工艺流程合理,设备先进 (3)实行区域舾装法,提高造船效率 (4)实现较完整的船体制造级。

(5)采用供应链管理,提高采购管理水平,实施舾装品的集配、托盘技术。 (6)管子以及舾装件集配采用集配托盘方法。

(7)实施绿色造船,加强环境保护,注重噪声、焊接烟尘、除锈粉尘、有机废气、固体废物等的治理,推行清洁生产。 8.1.3原辅材料的清洁性

(1) 抛丸介质的选用上,采用钢丸作为抛丸介质,钢丸可以回收利用,减少固废的产生量。

(2) 焊接材料的选择上,选择CO2气保护药芯焊丝,不含铅等有害物质,减少了焊接烟尘中有害物质含量。

(3) 采用大尺度的钢板,减少焊接焊缝。 8.1.4节约资源的措施

(1)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 (2)提高钢材利用率措施 8.1.5节能措施

8.1.6污染物控制与废物利用

本工程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等污染物制定了控制措施,对产生的废钢材等工业固废回收再利用。

综上所述,本工程可达到国内清洁生产较先进水平。 8.1.8清洁生产改进建议与要求

减少油漆中所加稀料的用量,是目前国内国际油漆使用的趋势。本工程应尽量选用稀料配比低的油漆,保证稀料的用量不超过油漆用量4%。

8.2总量控制

8.2.1扩能前污染物排放总量

企业所排污染物中涉及到的污染物控制因子为废水中的COD,COD排放量为45.28吨/年。

企业还排放石油类、颗粒物及特征污染物二甲苯等。虽然不是国家目前规定的排污总量控制因子,但仍为地方环保部门重点控制因子,本报告核算出各污染物排放量,可以为环保部门进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目前,企业的排污许可证正在办理阶段。 8.2.2本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

经计算,本工程的各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为:烟尘20.5t/a、工业粉尘104.1t/a。COD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为2.9t/a。 8.2.3扩能后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

扩能后,企业各项污染物在得到有效治理的前提下,烟粉尘及二甲苯的排放量有所增加。

9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0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1公众参与

来自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公众意见表明:公众对企业现有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意见较大,希望企业能够加强施工期管理,减少水泥等粉尘排放对居民的影响。

根据调查结果,公众比较关心本工程粉尘和噪声的排放问题,企业在生产和作业中要加强这两方面的监控,切实做到达标排放,争取对周围居民及单位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12.工程可行性分析

本工程选址符合《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本工程符合《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 。本工程为扩建工程,从区域整体来看,布置基本合理。因此本工程的建设从规划和产业政策方面考虑是可行的。

13结论

本工程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采用先进可靠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符合清洁生产要求;污染防治措施可行,在认真落实各项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措施的前提下,各项污染物可满足达标排放,扩能过程减少了部分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源,并完善了现有工程的污染治理措施。本工程不存在重大风险源。

从环保角度看,本技改工程的建设是基本可行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