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哂笑shěn 磬口qìng 相形见绌chù B . 稽首qǐ 狩猎shǒu 颔首低眉hà C . 缥碧piǎo 酷肖xiào 深恶痛疾è D . 缄默jiān 胆怯què 广袤无垠mào
2. (2分) (2016七上·灌阳期中) 结合语境解释划线词语有误的一项( ) A . 但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计谋) B . 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无忧。(把枕头垫高睡) C . 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正派)
D . 于是大家分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嘈杂) 3.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 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B . 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C . 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他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D . 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能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4. (2分) 对下面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反复)
B .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拟人) C . 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盎然,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念。(比喻) D . 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排比)
5. (2分) (2017七下·无锡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词性一致的一项是( ) A . 穿上妈妈送来的大衣,她感到十分温暖。 他的义举温暖了人们日渐冷漠的心灵。 B .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趁老师不注意,他悄悄离开了教室。 C . 为了生火,他抱进来一捆干草。 出发前,他将行李捆好了。 D .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了。 感人的场景朦胧了观众的眼睛。 6. (2分) (2017七上·德州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 .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代表诗集有《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冰心的诗歌深受其影响。
第 1 页 共 9 页
C .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元代散曲,其作者是马致远。《世说新语》是南宋临川人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D . 古代常见的谦辞与敬辞中“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斧正”是请人改自己的文章。
7. (2分)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B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尽心上》,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
C . 《周亚夫军细柳》运用对比手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着重刻画了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D . 《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8. (2分) (2016七下·江都期中)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课文《松鼠》是根据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丰所著的《布丰文选》中《松鼠》一文改写而成的。文章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表现松鼠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动物。
B . 《月迹》一文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顺序展开;全文重点部分是寻月亮,立意深刻而丰富。 C . 《我们家的男子汉》生动细致地描写了一个男孩子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课文是按照人物的性格特点组织安排材料的。
D . 《国宝—大熊猫》开篇从“体态可爱”、“数量稀少”、“科研价值”三方面说明它珍贵的原因,然后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古籍记载”三方面概括大熊猫的珍贵。课文按照由因到果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
二、 书写 (共1题;共5分)
9. (5分) (2012·镇江) 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划线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 徜徉北固湾,漫步山脚下蜿蜒________的水上木栈道,北固山的雄险之势一览无遗。陡石嶙________峋,横江壁立,山势愈显jùn________拔;一hóng________江水,拍打着山岩,掀起层层浪花。山的豪放与水的wǎn________约,在这里交融一体。
(摘自《京江晚报》)
三、 默写 (共1题;共7分)
10. (7分) (2017八上·孝感月考) 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记承天寺夜游》中用比喻写明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 秋,是大雁相约南国的借口;是妈妈手中日趋成行的毛线;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请搜索你的记忆,写出古诗词中,连续两句写秋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第 2 页 共 9 页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11. (6分) 诗歌阅读。 雪梅 卢梅坡①
梅雪争春未肯降② , 骚人搁笔费评章③。梅须 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①卢梅坡:宋代诗人 ②降:服输 ③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梅与雪的高下。 (1)
从“差、欠、逊、少”四字中选择一个填入原诗的空白处,应为________ 。 (2)
以议论入诗是宋人的一大创举,宋诗中有很多含有哲理的诗句。本诗后两句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12. (15分) (2016·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梁王嗜果,使使者求诸吴。吴人予之桔,王食之美。他日又求焉,予之柑,王食之尢美。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惎①使者聘于吴而密访焉。御儿②之鄙人,有植枸橼③于庭者,基实大如瓜,使者见而愕之曰:“美哉!煌煌乎柑不如矣。”求之,弗予。归言于梁王,梁王曰:“吾固知吴人之靳④也。”使者以币请之,朝而进之,荐而后尝之,未毕一瓣,王舌缩而不能咽,齿柔而不能咀, 夼鼻⑤顣⑥额以让⑦使者。使者以诮⑧吴人,吴人曰:“吾国果之美者,桔与柑也,既皆以应王求,无以尚⑨矣,而王之求弗置,使者又不询而观诸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
夫大产于土,有土斯有木,于是乎果实生焉。果之所产不惟吴,王不遍索,而独求之吴,吾恐枸橼之日至,而终无适合王口者也。”
[注] ①惎:教,指点。②御儿:古地名。③枸橼:果实黄色,味苦。④靳:吝惜,不肯给予。⑤夼鼻:抽鼻貌。⑥顣鼻:皱眉蹙额。⑦让:责备。⑧诮:责问。⑨尚:超过。
(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王食之美(鲜美) B . 使使者求诸吴(派) C . 吾固知吴人之靳也(本来) D . 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相符)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 . 而王之求弗置 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第 3 页 共 9 页
B . 吴人予之桔 公将鼓之 C . 使者以币请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 D . 有植枸橼于庭者 奉命于危难之间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则意其犹有美者,未予也。
②使者又不询而观诸其外美,宜乎所得之不称所求也。 (4)
请结合文中梁王的处世态度及遭遇,谈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六、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
13. (24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母亲 洪烛
①荠菜成了春天的一个符号,最讲求新鲜的,现采现摘,现炒现吃。我小时候,母亲领我去紫金山踏青,总要随手拎一把小铲刀,挎一只竹篮子,不时蹲下身子,挖路边的荠菜。这样的活儿,我也爱抢着干。母亲站在一旁,边夸我眼尖、手巧,边承诺回家后给我好好地打牙祭。和母亲一起挖荠菜似乎比真把荠菜吃进嘴里更令人陶醉。事隔多年之后,我在异乡想念母亲,头脑中浮现的,仍是她教我挖荠菜时那年轻的面容与身姿。荠菜,因为我亲手挖过,而且是母亲教我挖的,所以从感情上,它离我最亲近,同时也标志着一段不可复得的儿时时光。
②海带被我当作大海的礼物来看待。我之所以热爱海带,在于它是我妈妈的拿手菜。小时候,妈妈总是为我一锅接一锅地用海带炖排骨,说是可以补钙、可以预防大脖子病等等。我感觉,幸福也一点点地融化在浓香的排骨海带汤里。有人问台湾美食家蔡澜:“您见多识广,最好吃的是什么?”蔡澜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妈妈做的菜最好吃。”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年少时人的味蕾最灵敏,容易产生深刻印象,口味还未被后来的山珍海味搞得混杂;另一方面,妈妈做的菜最有家常味了,尤其那份细致入微、润物无声的爱心,别人根本模仿不出来。还有一点,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妈妈做的菜,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且有时效性,不是永远都能吃到的。终有一天,它会成为一个美好而怅然的回忆,你出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它是无价的。
③我出门在外整整二十年,每次离开家都乘坐夜间的火车,母亲早早就上床睡了,希望我在她睡着的时候再离开。不知道她是否真能睡着,至少假装睡着了,熄灯后的卧室没有任何动静。我探头看了一眼,隐约看见她盖着棉被仰面躺着的轮廓,于是在内心里喊一声妈妈,就蹑手蹑脚地走了。如果她真睡着了,是否梦见准备离开的我?如果她假装睡着,在黑暗中会想些什么?明天醒来后她面对的将是少了一个我的家。母亲说她越来越畏惧和我的离别,既担心我一去不复返,又害怕我下次回来已找不到她。希望我在她睡着后再离开,可以把分别当作一个梦来对待,或者根本就不曾察觉儿子已离开。后来才知道:每次我离开的晚上,母亲都要靠吃点催眠药才睡着。这哪里是催眠药,分明是母亲的止痛药,控制她隐隐作痛的心,因为那一刻,我的心也在痛。
第 4 页 共 9 页
④我最怕听见从故乡传来母亲病危的消息。就是在那个晚上,我被故乡的长途电话惊醒,母亲永远离开了我。失去母亲就等于失去了半个故乡,就等于失去了半个自己。远离母亲的二十多年流浪岁月都像梦境,一个电话把我拉回到现实之中。与母亲有关的生活是我全部的现实,其余的一切都是假的。原来母亲这个词汇,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件易碎品,一定要轻拿轻放啊!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走得太远了,才意识到自己是有罪的:曾把唯一的母亲抛弃到了时空的另一端。虽然她从没责怪过我,但我不能原谅自己:竟然如此自私地对待母亲。我所追求的那些所谓名啊利啊,全与母亲无关。母亲需要的仅仅是爱,而我付出的爱很明显是有限的,与那无限的母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⑤母亲走了,我头顶的天空一次次黑了,又一次次亮了。可母亲头顶的那一小块天空再也亮不起来。她睡得那么熟,那么安静,失去了做梦的力气。母亲,你是否也把我忘得干干净净?正如你干干净净地忘掉自己?如果说我比你多一份痛苦,那是因为还无法忘掉你。你确实已睡去了,可在我脑海中,为什么总有一个醒着的你?
(本文获“中国散文年度金奖”,有删改) (1)
选文中与母亲有关的事,都带给“我”深刻的感受。请补全下面的表格。
与母亲有关的事情 母亲领“我”去紫金山挖荠菜 ②________ 母亲在“我”离家时靠吃催眠药入睡 “我”接到母亲去世的长途电话 (2)
选文第②段画线内容能否去掉?请说出你的理由。 (3)
选文第③段画线语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
请品析选文第④段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5)
结合选文内容,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把无形的母爱描写得具体可感的。(不超过100个字)
带给“我”内心的感受 ①________ 幸福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
14. (3分) (2015八上·桑植期末) 综合性学习。 (1)
为漫画拟一个形象的题目,并结合画面内容阐述标题的含义。
第 5 页 共 9 页
题目:《________》 含义:________ (2)
针对这幅漫画中的现象,请你给父母们提些建议。 建议:________
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
15. (5分) (2018七下·梁溪期中) 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困难,不是超越别人,而是战胜自己。不断地战胜自己,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请以“超越自己”为题,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第 6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二、 书写 (共1题;共5分)
9-1、
三、 默写 (共1题;共7分)
10-1、
10-2、 10-3、
10-4、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11-1、
11-2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
第 7 页 共 9 页
、
12-1、 12-2、
12-3、12-4
、
六、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
13-1、13-2
、
13-3
、
13-4
、
13-5
、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3分)
14-1
、
第 8 页 共 9 页
14-2、
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
15-1
、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