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检验及实验管理制度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化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规范检验、试验秩序和行为,实现生产分析检验和试验活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准确提供质量数据达到质量体系符合性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化验室一切检验和试验活动全过程及与之相关的活动过程。 三、管理要求 1、检验程序

1、1按规定要求采取样品,并做好登记和标识。

1、11对于外购化工料,依据质量安全环保部质检组发下来的委托单,到现场核对实物,按规定采样。

1、12对外购大宗原材料和内部互供料,接到生产调度或有关装置岗位人员的采样电话通知后到现场采

样。

1、13对于过程检验和试验,按《分析频率》的规定到生产装置现场采样。

1、14对成品检验和试验,按《分析频率》或质量管理要求到生产装置现场或指定部位采样。

1、15接到生产装置或调度临时生产加样通知时,按要求到指定部位采样。

1、16采样作业,要执行《化验室采样、留样及样品室管理制度》。 1、2采样后,按规定的标准和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和试验。然后,按要求备好保留样品,并做好标识。

1、 3检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那些影响检验结果准确

度的因素诸如尘埃、温湿度、振动、

噪声等要密切注意,并严加控制。杜绝主观随意性,注意样品处理的安全性和操作安全性以及仪器的灵敏性和稳定性。操作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1、4检测过程中,要按方法规定进行双平行或多平行测定,其结果应符合方法精密度要求。数据处理

与结果计算要遵循数字修约规则,有效数字不得随意舍弃。 1、5若发现检测结果异常或实验偏差与方法规定有偏离时,检验人员不要轻易下结论,应认真查记录

查计算、查操作、查试剂、查方法、查样品,找出原因后有

针对性地进行复验。

1、6要认真及时填写好质量记录。所有原始记录必须使用专用表格,书写工整、清楚、真实、准确、

完整。不准用铅笔记录,不得随意涂改、乱写、乱画和折叠。当发生笔误时,用“--”注销,并在“--”上方由本人更正。对未发生的少量空白项画斜杠,整项未发生时,应在此项栏内情况印上“作废”、“检修”、“停运”等印章。

1、7质量记录分为分析检验原始记录、分析检验报告单、分析检验日报表、质量监督日报表和产品质

量合格证五种。化验室涉及到原始记录和报告单两种。

1、8分析数据应即时填入原始记录,需计算的分析结果应在确认无误后填写,分析检验原始记录必须

由分析者本人填写,在岗其他分析人员复核(两检制),确认无误后,报告给组长。分析者应对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负责,复核人员应对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负责。 1、9组长接收到分析数据,经审核确认无误后(三检制),立即用电话报告给生产装置或有关部门,

对不合格数据,还要在交接班日记上做好标识。组长要对数据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对报告单的质量负责。 2、质量记录要按月、季或年编目成册,做好标识,归档保管。 质量记录一般可在分析站保留三个月,超期后将记录送交化验室质量记录存放室归档保存。

3、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质量记录和文件管理有关规定,妥善保管质量记录,中控分析原始记录一般保存

一年,原料和产品分析原始记录、分析检验报告单、分析检验日报表、质量监督月报表和产品质量合格证一般保存3年, 4、质量记录在保存过程中,应防止潮湿、霉变、虫蛀;丢失和盗用,注意防火与通风。质量记录的使

用与管理要遵守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规定。 5、遵守化验室分析检验、试验工作基本规则。

6、上级抽检时,质量安全环保部质检组可以直接安排到分析站,分析站要做好登记,同时将自测数据

与抽检结果进行比对,以验证检验实验室能力和室间精密度。

7、非生产分析样品,非抽检活动,组里未接到化验室领导指令,

一律不能受理。

5检验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的管理

5.1每一个检验项目应有专门的原始记录。设计表格并注明页数,不允许撤页,不允许将原始数据随意记录在任意地方。

5.2要客观真实地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不能人为地伪造拼凑数据。如数据需要改动时,可将数据用横线划去,在其上方写上正确的数据,不要将原始数据完全涂改。

5.3原始记录上要注明试验条件、样品来源、分析 人签名。 5.4试验完毕,计算出试验结果,写出检验报告,签 上检验人名字,送分管领导签字审核后,及时送至有 关单位。 检验员管理:1.劳动纪律

2.取样检测:按规定项取样,取样具有代表性;按照检验计划要求频

次和项目检验无漏取、漏检现象。

3.数据真实性:不得随意更改、编造数据,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4.检测准确度:对异常数据、不合格数据及时复样并上报;检测准确无误,按操作规程执行;组长按时复核,掌握每个组员的弱项。 检验报告:传递及时,准确规范,当天的样当日输入。

原始记录:数据完整、具有可追溯性,记录书写、保存复核规范。 卫生:1.化验室、换衣室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整齐。 2.玻璃器皿无污垢。

3.室内物品无积垢,物品表面见本色。

安全:无安全隐患,重要有毒有害化验药品专人管理。

化验室规章制度

化验室是啤酒厂的眼睛,负责进厂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检

验与生产车间的抽查工作,起着指导和监督啤酒生产的作用。因此要求化验数据必须准确及时,这也是对化验员最基本的要求,为了加强化验室的管理工作,制定规章制度如下:

一、 化验室的操作一律按标准进行,每天的操作必须有原始记

录。

二、 化验室要保持清洁,操作台面要干净、整齐。废品及时处理,

不得乱扔或倒入下水道,一切用品和工具用毕放回原处。 三、 试剂配制要有配制记录,标准溶液的标定要做三个平行样,

根据三次滴定结果进行计算。

四、 仪器的使用要严格按仪器操作步骤进行,精密仪器每周校正

一次。

五、 化验数据如异常,应复测,化验记录要求真实、齐全、清楚、

整洁。如有记错应将原字划掉,在旁边写清楚,不得涂改、粘贴。

六、 认真填好化验结果报告单,及时反馈给各有关部门。

化验室管理规程

1、 化验室应保持肃静、整洁,不准大声喧哗、禁止吸烟、禁止存

放非工作物品。

2、 检验员在工作中应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化验按

要求穿好工作服,不得擅离岗位,串岗聊天或做与本岗位工作无关的事。

3、 化验室的仪器设备专人管理,遵守使用登记制度;试剂应有固

定地点存放,标签清晰、完整。

4、 书刊、质量文件、档案等资料设专人保管,不经化验室主任同

5、 6、 7、

8、 9、

意,不得私自借阅他人或复制,不得带离本部门。

化验室内不得洗涤或晾晒私人衣服,电冰箱内不许存放私人物品,私人不得用化验室内的电热设备烤煮食物等。

非本室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因公事会客一律在指定会客室。谢绝私人来访。 使用易燃易爆药品时,应在毒气厨内进行操作,严防接近明火。使用有毒或腐蚀性药品时,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规定进行。

化验室每日设有值日人员,上班时清扫化验室,下班时进行全面安全检查(门、窗、水、电灯)。

凡因工作需要早晚或节假日在化验室工作时,需提前申请并经化验室主任批准。

检验管理规程 1、 检验操作程序 1.1、 所有检验操作均应按照批准的检验操作程序进行。 1.2、 检验操作程序由化验室主任根据标准组织编制,交质量部部长

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按规定日期执行。 1.3、 检验操作程序一般每三年复审、修订一次。 1.4、 检验操作程序内容:

检品名称、性状、鉴别、检验项目与限度、检验操作方法等。包括检验操作方法中使用的试剂、仪器、计算方法和允许误差等。

2、 检验所得结果应当记录并复核,并且要确保结果相互一致。 3、 检验记录

3.1、所进行的检验操作应当加以记录,记录中至少包括以下资料:

检验样品名称、规格、批号或进厂编号、供应商品名称或制造部门、检验标准、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包括观察和计算的原始数据)、检验依据、使用的检验设备、检验日期、检验人和复核人姓名、检验合格结论、不合格结论及理由说明。

3.2、检验记录应有第二人复核,并且要确保结果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4、检验报告

4.1、检验结束后,根据检验记录出具检验报告,向有关部门发送。 5、检验用溶液、标准品、培养基要严格管理,配制时要按规定的程

序进行。

6、容量玻璃器皿、一起应定期校正。

7、检验用仪器应制定使用操作程序,并按规定检定日期检定。

8、试剂标签上,应标上名称、浓度、配制日期、配制人签名、有效

期。

9、标准溶液应有标化日期

10、检验记录,报告单按批号保存三年或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11、遇到停电、停水等意外事故影响测试时,全部检测数据按作废处

理。检测仪器设备发生突然故障时,全部检测数据作废。

12、车间化验室归质检科管理,车间化验员由质检科化验员兼任。检

验完毕,检验人携带报告与记录返回质检科,并将检验记录、报告、检验单、取样记录交给文档管理员按批纯当。

13、车间化验室与质检科项目、检验任务的划分:工艺用水、成品归

质检科检验,中间产品的检验任务由车间化验员完成。当遇到因仪器(液相、紫外、溶出度)或微生物限度、无菌检验时,由质检科承担化验任务。

14、检验用的记录、报告原则上现用现取,个人不得存放空白记录。

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生产进度安排提前取出相应的记录与报告。

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为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本制度规定了质量检验机构的设置、质量检验人员的职责、检验内容、产品检验项目、检验工作程序以及检验的技术要求等内容。

一、 质量检验机构设置

设置专职质量监督检验部门------质量监测部,并设有专职的质量检验人员从事产品质量检验工作。 二、 质量检验人员的职责

监督职责:通过检验,监督原辅材料、中间品和成品是否达到标准规定;把关职责,通过检验,判断发现不合格品,以便做到不合格的原辅材料不投产使用,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 1、 负责生产用原辅料的监督检验。按照原辅材料检验项目的有

关条款,对原辅材料进行感官或理化指标检验。

2、 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检验。如对麦汁清酒等的理化检

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保证终端产品质量。 3、 负责成品的质量检验,按照检验产品的质量标准对成品进行

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检验,对产品质量进行判断。 4、 和质量检查员的业务协作关系工作,及时和质量检查员进行

业务沟通,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对生产现场的监督抽查职责。凡质量部门成员对生产现场出

现的各种质量、卫生等问题,都有责任进行监督、检查、纠

正。

6、 深入生产一线,及时掌握所生产的品种及配料品种。

7、 负责化验室内部的各项管理工作。如卫生、检验仪器、设备

的使用与保管登记药品、试剂的管理等。药品和试剂应建立保管与使用登记制,尤其对剧毒药品和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应严加管理。

8、 产品质量检验有独立行使权力,有质量否决权。 9、 做好临时性工作任务。

10、 负责出具质量检验报告,要求检验报告内容齐全、完善、检

验原始记录齐全、完善。 11、 对检验人员自身的要求:

11.1、检验人员要有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国

家有关食品质量卫生的法律、法规等。严格按技术标准进行各项检验工作。

11.2、要忠于职守、热爱检验工作,必须掌握国家行业等检验方

法标准,并严格按国家检验方法标准进行检验。能正确使用器材、设备,能正确书写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单。检验报告内容齐全,数据真实、准确。

11.3、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进无菌室必须穿无菌室

内的拖鞋。样品检验工作必须在紫外线杀菌、灭菌的无菌室内进行。

11.4、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下班无人时,必须切断所有电源,

关好水门、汽门,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11.5、检验人员须经食品监督检验机构培训,取得合格证方可上

岗工作。

11.6、对本职工作业务经常检查,发现疏漏和不足及时纠正,保

证工作的完善与周全。 三、检验内容

1、生产用原辅材料等 2、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 3、生产的成品 四、产品检验项目 (一)麦汁

理化和卫生指标 (二)发酵液 理化和卫生指标 (三)清酒

感官理化和卫生指标

(四)成品酒

感官理化和卫生指标 (五)原辅材料

1、麦芽:感官理化指标 2、大米:感官理化指标 3、酒花:感官理化指标 白砂糖:感官检验(索证) 五、检验工作程序

1、取样:根据检验的内容要求,到生产现场取或抽取所要检的样

品。

2、检验:根据所检项目的国家规定的检验方法标准,按步骤及检

验的技术要求,对所检项目检验,直至计算出检验项目结果。

3、检验原始记录:对检验全过程的数据进行记录、换算,最终导

出检验项目的结果,要求记录清洗、规范、数据表达要准确。

4、检验报告:对所检项目的检验结果出具检验报告单,要求检验

报告单内容齐全、完善、准确。检验报告单分别技术部、总经理、车间。

5、建立检验台帐:对车间生产的产品批次品种及配料品种所检的

内容和项目分别进行建账登记。以出厂检验而言,要求成品检验报告单和生产的批次一一对应,中间品(如配料)的检验报告要和配料的品种罐数一一对应。 六、检验的技术要求

规定检验的技术要求,目的是防止被检验产品误差,提高和

保证产品质量。 1、 一般要求和原则 1.1、 检验项目所依据的国家检验方法标准要有效,防止依据失效

标准。 1.2、 对检验项目结果进行判定所比照的产品标准等要有效,防止

比照失效标准。 1.3、 所采用的名词及单位,均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1.4、 检验中所使用的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系指其纯度能

满足分析要求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1.5、 检验中所使用的砝码、滴定管、容量瓶、刻度吸管等,均须

按国家有关规定及规程进行校准。 1.6、 液体的滴,系指蒸馏水自标准滴管留下的一滴的量,在20℃

时20滴相当于1ml。

2、 配制溶液要求

2.1、配制溶液的试剂及所用的溶剂应符合分析项目的要求。 2.2、一般试剂及提取用的溶剂可用化学纯试剂。 2.3、配制微量物质的标准溶液时,所用的试剂纯度在分析纯以上。 2.4、标定当量标准溶液或标准溶液浓度用的试剂应为基准级或优

级纯。

2.5、溶液未标明何种溶液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3、其他有关要求 3.1、标定标准溶液时,应取一式三份,检测样品时应取一式二份,

在允许误差内,取平均值。

3.2、检验过程中原始记录要完整,以备查验。

3.3、检验报告单,应有检验者盖章,并对检测结果负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