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名数据库解决方案(其一)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地名数据库解决方案

1、

总体设计

地址数据库采用对象化方式按地址构成对地址进行管理,独有的柔性规范地址模型(即地址规范),并以地址规范为基础对地址进行标准化管理;地址数据库能有效提高现有地址精度,解决现有地址管理的各种问题;

地址数据库能够支持大规模地址数据的高效管理,支持各种复杂的地址间关系。地址数据库能够聚合现有运营系统中多个系统的地址数据源,形成统一的地址资源,供各系统系统;地址数据库能够建立地址的时序关系,提供同一地址不同时期的不同名称;

地址数据库能够与GIS标准地址系统进行对接,匹配出地理信息;地址数据库能够为外部提供规范接口,为外部系统提供地址管理映射、查询以及统计分析接口。

a) 网络体系结构设计

从构筑全国地名信息系统网络平台的战略眼光出发,将每个行政区域的地名信息子系统作为一个结点来进行开发,对于每一个结点,无论是全国级、省级还是市县级地名信息系统,其体系结构、功能要求是一致的,对于有不同功能需要的全局地名信息系统或是子系统,采取功能扩展的补偿做法实现个体差异。

地名是跟地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地名信息的可视化也是和地图的比例尺相关联的,要建立地名信息系统,地图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数据的直接来源,也是最好的可视化表达手段。本系统在分级上就是采取了根据国家地图的基本比例尺来对数据进行分级。

按照这种模式搭建全国的地名信息系统网络平台对地名信息系统的研制,是致力于建立全省地名信息系统平台的一个关键环节。

结合地名信息体系结构设计

地名信息系统主要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数据管理功能与地名可视化发布。依据这两个方面的特点:拟采用C/S体系结构实现对数据的管理,而以较为先进的B/S体系结构进行可视化发布;系统采用Oracle 9i作为数据库平台,C/S模式可以通过C++ Builder、VC.net等语言实现,B/S结果运用Java的有关技术实现。 体系结构如下:

b)

数据管理平台负责系统数据的入库、更新、注销等全部系统能够提供的功能,而网络发布服务平台主要是提供各种地名查询、地名可视化等功能,这部分功能采用的是数据只读模式,不会涉及到对数据的更新与更改。

2、

数据库数据组织设计

运用地图学与地图代数技术,在保证数据精度的情况下,通过对地名数据的直接来源——地图进行处理后作为可视化的效果背景图,在此基础上点缀各种地名信息从而可以得到较好的可视化效果。

a) 地图的数据组织设计

地图数据的存储,与属性数据一样,按照不同比例尺规模,存放在不同级别的数据库服务器上,从而方便实现精细数据的本地存储与更新策略。当上级系统要访问下级子系统的精细地名数据时,可以通过内嵌的数据接口程序直接从子系统获取相关数据,也可以通过B/S

方式获得子系统的发布信息。这是一个纵向的问题。

对两个行政区共占一个地图分幅块的(如相邻县市),各县市都可存储该块地图数据,但各县市子系统不存储对方的地名属性数据。这是一个横向的问题。

b) 属性数据组织设计

全面遵循民政部提供的数据库模式样本(尽管这还不是标准),以保证全国地名信息系统平台的数据兼容性。同时将参照各级地名信息管理的数据组织格式与分类标准,对地名信息进行扩展或细分类管理。

c) 空间数据组织设计

民政部提供的地名属性数据库中,大多点、面状地名要素已明确地标识出了经纬度方位,根据这些空间数据可以建立经纬度与地图上平面坐标的映射关系,但这些数据还不能满足可视化的需要,为此建立附加的空间数据库是必要的,如对道路、河流的注记,都是需要有空间数据存在的,当然相对于矢量化的空间数据,这部分数据是相当少的。

3、

功能开发

包括数据采集、校准、整理、入库、变更等多个环节。 a) 数据管理功能

采集:

地图数据是我们可视化的主要依附背景数据,对地图要作进一步的处理;

校准:

一般的地图大多是扫描图像,存在一定的误差,通过地图代数的处理手段可以有效地实现地图的校正工作;

整理:

对不同比例尺的地图首先要去掉依照在上面的注记信息,以便让系统自动标注更新后的地名信息,注记去掉后要按国家经纬度分幅标准进行分块,得到大小一致的地图块;

入库:

地图整理后进行分块入库,入库后可以借助程序平台自动计算地名要素的经纬度,以便更新、添加相关地名的空间数据;

变更:

变更时将原有地名信息的时间代码设为历史地名,送入历史地名库存档,同时添加新的地名信息;注意地名信息变更与属性数据修改是两回事,对属性数据的修改无需保存历史数据;

b) 地名信息可视化与数据输出

系统提供了表现形式多样,简洁直观的地名信息可视化功能。在可视化时,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地名注记的显示颜色、显示比例、符号样式,以得到不同的显示效果。数据输出格式多样化,可以输出多种格式的地名信息数据,如文本、报表、卡片、Excel文件、网页等格式。此外,软件具备地图输出功能,通过分类查询功能,软件还可提供专题制图的功能。

c) 查询与统计功能

系统提供属性数据查询和空间数据查询机制,查询结果可以以输出数据集或更新可视化效果图来体现。

地名信息查询 按地名、拼音、分类号、民族语言、行政隶属、电话区号、邮编等多种查询(实际上可以实现所有字段的查询)。通过分类号(名)查询,可以实现分类查询,也可以实现数据的分层管理。通过”行政隶属”查询可以实现行政区归类查询。

空间查询包括点选查询、区域查询、模糊查询、特定查询等。特定查询包括半径搜索(以某个地名为中心,在指定的半径搜索出其周边的地名)和最近地名搜索(以某个地名为参考点搜索出最近的地名)查询等。

d) 网络发布与远程数据库调用接口

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的B/S模式将地名信息发布到网络上,同时提供灵活的交互式地名查询、网上量测以及地名信息输出功能,公众可以在任何使上级结点系统的数据链入,开设一个绿色通道直接从数据库建立一个远程调用接口给上级子系统调用,这样一来,上级结点系统可以方便、高效地从下级节点系统获取比例尺更大、精度更高的地名信息数据。

e) 数据维护与系统管理

为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安全,系统采用了严格的数据管理权级别来控制各级用户的操作权限,对地名数据库和系统功能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以防止恶意修改地名数据。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统,我们不是简单地将权限分为几个级别来与功能锁定其允许的功能操作,而是通过一个权限控制模块管理灵活地实现功能与级别的指定,从而做到功能可以扩充,权限级别也可以扩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