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整理)某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精品文档

某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课题设计任务4:第九组

系统方案:

(3)先预处理(重力沉降室),再收尘设计除尘系统,使用脉冲电除尘器。

学 院 : 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建环111班 学号姓名: 29号 聂金金 指导教师: 石发恩 蒋达华

2013 年 1 月 4 日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目录

1 概述 .................................................................... 4

1.1设计目的 ........................................................... 4 1.2设计任务 ........................................................... 4 1.3设计依据及原则 ..................................................... 4 1.4锅炉房基本概况 ..................................................... 4 1.5通风除尘系统的主要设计程序 ......................................... 5 1.6设计要求 ........................................................... 6 1.7课题背景 .......................................................... 6 2 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 9

2.1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 ............................................... 9 2.2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 ............................................... 9 2.3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 ............................................... 9 2.4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 ............................................ 10 2.5标准状态下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 10 3 除尘器的选择 ........................................................... 11

3.1单台除尘器应该达到的除尘效率 ...................................... 11 3.2火力发电厂常用除尘器 .............................................. 11 3.3工况下烟气流量和含尘浓度: ........................................ 11 3.4重力除尘器的设计 .................................................. 12 3.5电除尘器设计 ...................................................... 14 3.6 供电装置脉冲供电 除尘器介绍 ...................................... 21 3.7电除尘系统脉冲供电装置选择 ........................................ 23 3.8 DBP系列电除尘器的介绍 ........................................... 25 3.9 选择电除尘器 ..................................................... 30 3.10重力-电除尘器设计结果及其选型一览 ................................ 30 3.11排灰系统设计核算 ................................................. 31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 确定除尘器、风机和烟囱的位置及管道的布置 ............................... 34

4.1各装置及管道布置的原则 ............................................ 34 4.2初始管径的确定 .................................................... 34 4.3实际烟气除尘管径的确定 ............................................ 35 4.4最终除尘系统的管径 ................................................ 37 4.5烟道的设计计算 .................................................... 37 5烟囱的设计 ............................................................. 39

5.1烟囱高度的确定 .................................................... 39 5.2烟囱直径的计算 .................................................... 39 5.3烟囱的抽力 ........................................................ 40 6 系统阻力计算 ........................................................... 41

6.1摩擦压力损失 ...................................................... 41 6.2局部压力损失 ...................................................... 42 7 系统中烟气温度的变化 ................................................... 43

7.1烟气在管道中的温度降 .............................................. 43 7.2烟气在烟囱中的温度降 .............................................. 44 8 风机和电动机的选择及计算 ............................................... 45

8.1标准状态下风机风量计算 ............................................ 45 8.2风机风压计算 ...................................................... 45 8.3电动机功率计算 .................................................... 46 8.4风机,电机型号的选择 .............................................. 46 8.5绘制风机和管网的特性曲线 .......................................... 47 9投资估算 ............................................................... 49

9.1总设计说明 ........................................................ 49 9.2 编制内容和依据 ................................................... 50 9.3总投资估算 ........................................................ 51 10设计小结 .............................................................. 55 11参考文献 .............................................................. 56 12致 谢 .............................................................. 57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概述

1.1设计目的

通过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能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确定工业通风与除尘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1.2设计任务

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某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原设计有两台20t/h的燃煤锅炉。在标准状况下每台产生的烟气量为Q=85000m3/h,含尘浓度为10g/m3,要求每台排放的烟尘浓度≦150mg/m3,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要达到98.5%。居民区位于工厂的东南面,工厂设在最小频率风向的向上侧。 1.3设计依据及原则

严格按照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烟尘浓度排放标准、二氧化碳排放标准进行设计计算。 1.4锅炉房基本概况

表1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锅炉蒸发量为20t/h的燃煤锅炉共2台,型号为SHL20-2.45-AII 炉排有效面积22.19(m2),设排烟口为 5×4.6 (m) 安装后尺寸为13.15*8.4*12.2 当地平均气流风速v=4m/s 设计耗煤量:3500kg/h(台) 排烟温度:160°C

烟气密度(标准状态下):1.34kg/m3 空气过剩系数:a=1.4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50 Pa 当地大气压:97.86 K 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C

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0.01293kg/m3 设空气含湿量=12.93g/m3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值:CY=80% HY=10% SY=1% OY=5% NY=1% WY=10% AY=15% VY=13%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150mg/m3 二氧化碳排放标准(标准状态下):900mg/m3

1.5通风除尘系统的主要设计程序

1. 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碳浓度的计算。 2. 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3. 除尘器的比较和选择:确定除尘器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4. 管网布置及计算:确定各装置的位置及管道布置。并计算各管道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以及系统总阻力。

5. 风机及电机的选择设计:根据净化系统所处理烟气量、烟气温度、系统总阻力等计算选择风机种类、型号及电动机的种类、型号和功率。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6. 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有关设计的简图等类容。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文字应简明、通顺,内容正确完整,装订成册。 7. 图纸要求

(1)除尘系统图一张。

(2)除尘系统平面图、剖面布置图2-3张。图中设备管件应标注编号,编号应与系统图对应。 1.6设计要求

要求选择适当工艺,除尘器收集的粉尘沉积在集灰斗中,定期开动螺旋排灰机将灰 送到集灰罐,最后用汽车送到烧结配料仓综合利用。 1.7课题背景

火力发电厂燃煤产生的烟尘排放,是我国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构成部分。而我国能源资源的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将会长期存在。 我国火电厂站的建设发展建立在较为落后的工程技术基础上。虽然近年来已经逐步淘汰技术落后的300MW以下的小型火电,但较多的中型及部分中型以上的火电厂烟尘净化技术和设备,仍难以符合国家相关排放标准的要求。况且对于电力日益上升的需求,势必还会导致火力发电规模的稳步提升。由此导致的烟尘排放量还会持续加大。

随着国家《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03等相应法规不断的修订,节能减排的环保措施日益严格,相应的除尘工艺配置技术也会受到更大的关注。 1.7.1大气烟尘、灰尘排放与污染简述

目前,我国以燃煤烟尘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已相当程度的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大气污染状况成为人们对社会不满的因素之一,也在国际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调查表明,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主要是由能源结构决定的,属于煤烟型污染。我国能源结构中有75%是由煤为原料组成的。全国城市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全国近2/3的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并且近三成的城市超过国家三级,主要分布在华北北部和西北地区。这与当地高能耗的产业结构和荒漠化的环境条件有关。 据环保部今年最新公布的信息表明,我国东部的一些城市和地区,由大气中飘尘

(<10μm)形成灰霾天气的天数,已占全年总天数的三到五成,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严重的影响空气质量及其交通运输等经济活动,对人体的健康也显现出新的危害源。 火电厂排放是大气烟尘、灰霾的重要或主体来源。地方电厂由于基本上使用的是低效除尘器,吨煤排放烟尘是国家电厂的5~10倍,其排放量占到电厂总排放量的65%。 有关大气污染的参考信息极多。本文不作引述。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7.2 典型火电厂系统流程简介

火电厂的燃料构成决定于国家资源情况和能源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火电厂的燃料主要是煤炭,燃用煤一半以上是烟煤,贫煤次之,无烟煤在10%以下。目前已有专用煤矸石作为燃料的环保型火电厂建成投入运行。

现代化火电厂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生产电能与热能的运行体。它由燃料系统、燃烧系统、汽水系统、电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等5个子系统组成。其中最主要的设备是安装在发电厂的主厂房内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主变压器和配电装置一般安装在独立的建筑物内或户外,其它辅助设备如给水系统、供水设备、水处理设备、除尘设备、燃料储运设备等,分别安装在主厂房、辅助建筑或露天场地。 火电厂基本生产过程是,煤炭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将其热量释放出来,传给锅炉中的水,从而产生高温高压蒸汽;蒸汽通过汽轮机又将热能转化为旋转动力,以驱动发电机输出电能。火电厂效率可达40%,即把燃料中40%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大中型的燃煤火电厂,一般采用煤粉炉,其生产过程是:将原煤经碎煤机破碎、磨煤机磨成煤粉,用热风吹送,喷入锅炉炉膛,通过煤粉燃烧生成的高温烟气,首先加热炉膛内的水冷壁管与过热器管,然后经过烟道内的再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而进入除尘器,在清除烟气中的飞灰尘粒之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燃煤火力发电厂的一般工艺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1 燃煤电厂的流程图

1.7.3中、大型火电厂除尘系统工艺概述 (1)传统除尘工艺配置

在环保要求较低,国家对烟气排放浓度限制不太严格的阶段,烟气除尘工艺配置只是单一的单级低效除尘器配置模式。这其中包括湿式除尘工艺及设备。湿式除尘器是利用液体(通常为水)来去除含尘气体中的尘粒和有害气体的设备。主要是利用水滴、水膜、气泡去除废气中的尘粒,并兼备吸收有害气体的作用。湿式除尘器结构简单,一次性投资低,占地面积少。选择适当的液体(根据有害气体的性质确定)可起到既除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又净化有害气体的作用。但是,从湿式除尘器中排出的泥浆要进行处理,否则会造成二次污染。

湿式除尘器的代表类型有洗涤塔、冲击式除尘器、旋风水膜除尘器和文丘里管式除尘器。 (2)环保型除尘工艺配置

当烟气浓度排放要求比较高时,低效率的除尘设备所处理的烟气排放浓度不能够达到国家限制的排放浓度限值。这时,高效环保型的除尘工艺和设备是处理烟气的必须选择。

火电厂在烟气处理设备方面,除尘器的选择多以除尘效率较高的电除尘器和袋除尘器(目前在国内应用还较少)为主,两者的除尘效率都可以达到99%以上。

在除尘工艺方面,除和传统一样的单级除尘工艺外,还有多级式的组合式除尘工艺。这种组合式的除尘工艺的配置是以机械式除尘器在前端充当预除尘设备,以除尘效率高的除尘器在后端起主要的除尘作用,这种组合式的除尘工艺较单级式除尘工艺,不但在除尘效率上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在设备运行费用方面有所降低。且可弥补静电除尘器运行上的一些缺陷,如耗电量、供电故障、维护费用高等。 (3)高效综合性除尘工艺配置

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国家对火电厂燃煤污染物排放提出更加严格的标准。特别是二氧化硫与烟尘两大主体污染物火。火电厂采取脱硫与除尘一体化或综合化措施已势在必行。

2002年,由国家环保总局、经贸委和科技部联合制定的《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对烟气脱硫技术选择做出以下规定:燃煤含硫量大于2%或者大容量机组(>200MW)宜优先采用湿式石灰石/石膏法工艺,脱硫率和投运率要分别高于90%和95%;燃煤含硫量小于2%或者中小容量机组(<200MW),以及老机组改造,在满足排放标准前提下,可以采用干法、半干法、以及其他费用较低的脱硫技术,脱硫效率要高于75%,投运率要高于95%;对于中小型工业锅炉(产热量<14MW),提倡采用低硫煤、固硫型煤、洗选煤等,原来采用湿式除尘设备的宜优先采用除尘脱硫一体化设备。 该技术政策也对烟气脱硫设备提出以下要求:使用寿命要超过15年;脱硫设备主要工艺参数(PH、液气比、SO2出口浓度)要有自控装置;脱硫产物应稳定化,没有再次释放二氧化硫危险;脱硫产物和外排废水要安全处置,不发生二次污染;烟气脱硫设施上应安装连续监测仪器。技术政策针对目前燃煤烟气净化技术现状,鼓励研究开发新型烟气脱硫工艺和装备,鼓励开发脱硫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鼓励开发回收硫资源的技术。

根据上述政策规定和对已经采用脱硫工艺电厂调查情况,选择设计电厂合适的脱硫工艺和装备。目前大型电厂和大型锅炉,除尘设备都选择电除尘器,对脱硫工艺选择都持非常慎重的态度,基本上都是通过多次调查研究后才决定。沿海火电企业选择海水脱硫工艺,其它地域的火电厂多数选择湿法石灰石/石膏工艺,或其它推荐工艺。 中小型电厂对除尘和脱硫工艺的选择比较多样化,设计者的自由度也比较大一些。400t/h及其以上锅炉一般采用电除尘器,75t/h以下锅炉多数采用湿式除尘器。脱硫工艺的选择和除尘装置选择有一定关系,采用电除尘器的电厂,可以考虑的脱硫工艺有:湿式石灰/石膏法工艺、烟气循环流化床工艺、炉内喷钙炉后活化工艺等,75t/h及以下锅炉采用除尘脱硫一体化工艺的比较多。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 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2.1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

建立煤燃烧的假定: (1)煤中固定氧可用于燃烧; (2)煤中硫主要被氧化为 SO2; (3)不考虑NOX的生成; (4)煤中的N在燃烧时转化为N2。 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

Q'a4.67(1.867CY5.56HY0.7SY0.7OY)(m3/kg)

式中

CY=80%,HY=10%,SY=1%,OY=5%——分别为煤中各元素所含的质量分数。

结果为

Q'a3(m/kg) =9.5

2.2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

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

Q's1.867(CY0.375SY)11.2HY1.24WY0.016Q'a0.79Q'a0.8NY(m3/kg)

式中

Q'a3m——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kg;

WY——煤中水分所占质量分数,10%; NY——N元素在煤中所占质量分数,1%。

结果为

Q's

3(m/kg) =20.43

2.3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

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

QsQ's1.016(1)Q'a(m3/kg)

式中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空气过量系数;

Q'sQ'a

3——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m/kg; 3m——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kg;

3标准状态下烟气流量Q应以m/h计,因此,

QQs设计耗煤量

结果为

Qs3(m/kg) =24.29

Q=85000(m3/h)

2.4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

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

dsh•AYCQs(kg/m3)

式中

dsh——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质量分数,68.3%;

AY——煤中不可燃成分的含量;15%

Qs3m——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kg。

结果为

33C=0.01 (kg/m) =10(g/m3)=10*1000=10000(mg/m)

2.5标准状态下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Cso2式中

2SY106Qs(mg/m3)

SY——煤中含可燃硫的质量分数;1% Qs3m/kg。结果为 ——标准状态下燃煤产生的实际烟气量,

Cso23(mg/m) =1951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 除尘器的选择

3.1单台除尘器应该达到的除尘效率

Cs1C

η=1-150/10000=98.5%

Cs3mg/m——标准状态下锅炉烟尘排放标准中规定值,;

3C——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mg/m。

结果为 η =98.5%

3.2火力发电厂常用除尘器

表2 3.3工况下烟气流量和含尘浓度:

QT'QT

'm/h3

C´=CT´/T 式中

Q——标准状态下的烟气流量,(m3/h)

C——标准状况下的烟气流量, (mg/m3) T´——工况下烟气温度,K

T——标准状态下温度,273 K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结果为

Q´=85000*(160+273)/273=134817(m3/h) Q´=134817/3600=37.5(m3/s)

C´=10*1000*(160+273)/273=15.86*1000(mg/m3)

3.4重力除尘器的设计

重力除尘器就其本身的特点而论,能分离>30µm的较大颗粒,主要用

于高效除尘装置的前级预除尘。采用预除尘能使后续装置的规模负荷降低,节约总投资。重力除尘器虽属传统型的除尘装置,但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压力损失小,运行与维护费用少,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

重力除尘器的配置台数要配合后续电除尘器的需求而设定。

设计捕集粒径为40µm,密度为2150kg/m3的粒子,捕集效率为ηd=90%。 重力对总烟尘的除尘效率在30%--50%,取40%。

表3

已知粉尘粒径分布情况

表4

经重力除尘器后粒径分布情况

表5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粉尘比电阻值

表6

3.4.1重力沉降室设计过程

(1)沉降速度Vs=gρc dc2/18μ (m/s)

式中 pc─尘粒密度; dc─尘粒直径; g─重力加速度;

μ─气体的动力粘性系数。

Vs=9.80*2150*(40*10-6)2/18*(2.43244*10-5) =0.077(m/s) 重力沉降室的控制速度在0.4-1m/s之间 设计中取0.5m/s

(2) 重力除尘器长L 宽W ,高H 取4 L≧H v/Vs =4*0.5/0.077=26m W=Qˊ/H v =37.5/4*0.5 =18.75 考虑安装施工W取19m。

所以重力沉降室取长度L = 26m时,宽度为W = 19m;高度选为H =4m (3) 底部支架设计

重力沉降室设为两个灰斗,底部支架采用工字钢作为支架,沿气流方向设三根支柱,支柱间距为13m。支柱高度为1.5m, (4)设计中重力沉降室压降取120Pa.

(5)设计中用两台重力沉降室分别对两台锅炉烟气预处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图2 重力沉降室示意图

3.5电除尘器设计 3.51主要参数计算 过程 (1) 电除尘器的台数:

处理一台锅炉烟气量为37.5m/s ,两台锅炉选用两台电除尘器单独工作。 (2) 电场风速的确定(v)

烟气在电除尘器内流速大小一般在0.5-1.5m/s范围内,过高的电场风速不仅使电场长度增加,占地面积加大,而且会引起粉尘的二次飞扬,降低除尘效率;反之,在一定的处理烟气条件下,过低的电场风速必然需要大的电场断面,这样导致设备庞大,不经济,所以电场风速的选择应适当。

对于煤粉式锅炉,由于燃后的烟尘粒径主体部分在3~11微米之间,故不应取过高的电场风速,以免引起二次扬尘,故本设计取1.0m/s。 (3) 电除尘器的截面积

F'=Qˊ/v =37.5/1=37.5 (m2)

(4)电除尘器的效率:该除尘系统为二级除尘器系统。经重力除尘后,再经静电除尘器进一步净化除尘,所以电除尘器效率可以小于98.5%,根据η=1-(1-η1)*(1-η2) 重力除尘器η1=0.4,所以电除尘效率为η2=97.5% (5) 确定有效驱进速度ω

影响驱进速度ω的因素很多,比较难确定。影响驱进速度的因素有煤的含硫量、水分、灰分、碱性氧化物的含量等。这些值越大,驱进速度越大;同极距越大,驱进速度越大;比电阻越大,驱进速度越小。对于电厂锅炉,虽然影响驱进速度的因素很多,但实际上煤的含硫量和粉尘的粒径分布是影响驱进速度的主要因素。根据经验,当燃煤含硫量大于0.5%,小于2%时,氧化钠含量大于0.3% ,电晕线为芒刺,同极距为300mm时,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其

ω

表7

查上表k=0.90,煤含硫为1%,w=7.4*1.3*10.625*0.90=8.658(cm/s) 满足课本《工业通风》P102页,锅炉烟灰有效驱进速度范围。 (6)收尘面积确定

所以根据公式A=1598 (m2)

选择电除尘器的实际极板面积时,要考虑各种参数的准确性和电除尘器的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应将极板面积,适当增加一些余量,一般按5%左右考虑。 A'=1598*(1+5%)=1680(m2) (7)比集尘极面积(f)

f= A'/Q=1680/37.5=44.8(s/m)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所以η=97.93% 大于97.5%, 所以系统可以达到要求的除尘效果。 (8) 电场数(n)的确定

在卧式电除尘器中,一般可将电极沿气流方向分为几段,通称几个电场。为适应粉尘的特性,达到较好的效果和电极的清灰性能,对要求净化效率高的电除尘器,一般选择3~4个电场,本次设计采用3个电场.

Fˊ=37.5(m2) h=4.33(m)

因电除尘器宽度不宜过宽,可相应增加电场高度来降低宽度本次设计取 h=6.5m. (10) 同极距(2S)的确定:

目前工业电除尘器的极间距为200——450mm,研究表明,如果极间距加宽,增大了绝缘距离,提高了火花放电电压;加宽极间距可以提高两级工作电压,粉尘的驱进速度也相应提高,电除尘器内电极的安装和维修都较方便;同时,由于粉尘驱进速度的增大,在处理相同烟气量和达到相同的收尘效率条件下,所需的收尘面积也减少了。但极间距增加,极间电压也会增加,耗电量也会增加,增大了运行成本。综合考虑本次设计采用300mm的同极距。

所以Z=20.6 取整Z=21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2) 电场断面 (F)

实际断面积 F=Z*h*(2s-Kˊ)=21*6.5*(0.3-0.02)=38.22 (m2) 则实际风速 v=Qˊ/F=37.5/38.22=0.98 (m/s)

A'=1598*(1+5%)=1680(m2),h=6.5m,Z=21, 所以L=6.15m,

选用三个电场,则每个电场长度:L=2.05m.

(14) 选用的阳极板板宽为480mm,每个电场长度方向需要的阳极板数: N=L/480=2050/480=4.27

故需要的板块数为5块,电场有效长度 L=0.48*5=2.4(m) 3.5.2 主体核算 A. 宽度方向尺寸计算 (1) 电场有效宽度:

B有效=Z(2s-k')=21*(0.3-0.02)=5880(mm)

则B=300*21+4*100+300=7000(mm)

单室宽 B1 =2Sz+2△=300*10.5+2*100=3350(mm)

L k=7000+2*5=7010 (mm)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H=6500+200+40+200=6940(mm) 取H=7000(mm)

(2)灰斗上端面到支柱基础面的距离H2:电除尘器内部垂直方向最长构件, 在去掉灰斗后可从下部顺利取出,故取: H2=7000(mm)

则LH=2*450+2*3*470+2*380+3*2400=11680(mm)

所以Ld=2400+2*470+190=3530(mm)

X=450+470+2400/2+3530/2=3885(mm)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5.3电除尘器零部件的设计和计算

h 7=1.732(11680/3 -300)/2=3112(mm)

(2)进气箱,采用水平引入式进气箱,取进口处风速v=8m/s。

① 进气箱进气口的面积为(一个进气口). F0=Q´/8=37.5/8=4.6875(m2) 可取F0=2500*1875(mm)

L z=0.55*(7000-350-600-2500)=1950(mm)

③ 进气中心高度Hz为 Hz=(1950-100)*tan500 +600+850+0.5*2500=4905(mm) (3)出气箱尺寸:

① 出气箱小端面积 F1=F0=4.6875(m2)

② 出气箱长度 Lw=0.8Lz=0.8*1950=1560(mm) ③ 出气中心高度H

出气中心高度应大于进气中心高度,以防止烟尘接水平流出,本次设计取出气中心高度H=5500(mm) (4) 气流分布板

进气箱气流分布板结构形式采用多孔板式,出气箱气流分布板结构形式采用槽型板式。 (5)电除尘器压力损失,50-130Pa,设计中取80Pa.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图3 电除尘器一个进气口,三个灰斗示意图

图4 除尘过程示意图

1-电晕极,2-电子,3-离子,4-粒子,5-集尘极,6-供电装置,7-电晕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6 供电装置脉冲供电 除尘器介绍 3.6.1脉冲供电电除尘器

White和Hall于1947-1952年的研究工作是对脉冲供电方式最早的研究。对脉冲供电方式的研究过程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初期研究与早期开发(1947-1970);(2)中期开发与现场论证(1970-1980);(3)商品化阶段(1980-至今)。虽然早期开发研究工作证实了脉冲供电的几个主要优点,但进一步的工作却因缺乏可靠的大功率开关器件而被推迟。到了1970年,由于各国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控制环境污染法规、低硫煤的广泛应用以及可靠的大功率固体SCR开关器件的不断开发,脉冲供电引起了全世界电除尘界的重新关注,并在80年代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脉冲宽度主要分为三种:M a s u d a的微秒级以下的脉冲,Ion Physics的1-2微秒的脉冲和大量50-500微秒的脉冲,其中最常见的是50-200微秒的脉冲。

(2)开关元件的不同:有晶闸管,火花间隙和电力闸流管。而只有通过火花间隙才可以获得上升时间快的窄脉冲。

(3)波形的不同:有单脉冲、脉冲数目可达8个的衰减的脉冲组和震荡的窄脉冲。 (4)与电除尘器的连接方式不同:可以直接将高压脉冲连接至电除尘器或者通过脉冲变压器将低压脉冲调高后再连接至电除尘器。

实际应用中大多是将高压脉冲叠加到可调的直流基值电压上。对于高比电阻灰尘,基值电压应调到等于或者略小于起晕电压。而对于比电阻在11101010−cm⋅Ω的灰尘,基值电压在略高于起晕电压时可以极大的改善电除尘器的整体运行性能。

M u s a d a的被称为“E l d y n e Pulser”的脉冲是一种上升时间很短(50-100ns),脉冲宽度很窄(0.1-1sµ)峰值为50-150千伏的脉冲。用此脉冲系统对烟气温度为350℃的焚化炉电除尘系统供电的实验取得了很好的结果。由于产生的高强度的电晕和等离子体发生的化学反应,该系统可以有效的脱除烟气中的x N O,x S O和汞蒸气。

3.6.2实际应用中的脉冲供电系统简介

(1)F.L.S m i d t h对实际应用的电除尘器的微秒级脉冲供电技术和应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实际应用的100多台脉冲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都很好。这些脉冲供电系统主要应用在水泥厂(65%)

、飞灰处理(22%),其他的用在石灰窑、壁炉冷却等场合。所有的系统都包括对基值电压,脉冲电压,脉冲重复频率,火花率和快速灭弧的自动控制装置。对这个脉冲供电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不断的进展。世界范围内很多个国家都使用了如图 5所示的贮能式脉冲供电系统。它采用贮能式原理,有显著的节能优点。其典型参数是脉冲宽度50-200sµ,脉冲重复频率25-400pps,基础直流电压40kV,脉冲幅值60kV。

图5 F.L.S m i d t h贮能式脉冲发生器原理图

(2)GEESI设计了脉冲宽度约为700微秒的宽脉冲系统。显而易见,脉冲宽度在 500-1000微秒的脉冲电源供电效率不高,而且达不到最佳脉冲供电的要求。因此,GEESI放弃了宽脉冲的实验,并于1983年重新设计了如图 6所示的脉冲供电系统。这个系统与早期S m i d t h的系统相似。在南非和美国对此系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测试,直到1987年,此系统才得到实际应用。

图6 通用电气脉冲供电原理图

(3)F l a k t的脉冲供电系统如图 7所示。晶闸管开关通过电感连接到电除尘上。直流基值电压与产生脉冲的电压取自同一高压电源。这种设计可以自动产生与起晕电压相等的基值电压。此脉冲供电系统在应用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尤其在处理高比电阻灰尘时,除尘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图7 F l a k t 多脉冲电源系统

(4)Ion Physics早期对脉冲电源的研究不是很成功,他们所设计的脉冲电源用如前所述的GEESI宽脉冲系统进行了一些实验,这些实验从构思到执行到成果都是不成功的。之后,Ion Physics重新设计简化并改造了原脉冲供电系统,得到了新的脉冲供电系统。这个脉冲供电系统用GEESI的宽脉冲系统成功的进行了实验,并且实现了2年无故障运行(1984-1986)。

(5)L u c i d y n e脉冲供电系统最早用在500MW旋风燃煤锅炉电除尘器上,到1984年,有16个25KW等级的此脉冲供电系统对集尘面积为50002m,宽300mm的电除尘器供电。这些电除尘器不能满足性能的要求,添加此脉冲供电系统是为了显著的改善除尘效率,达到除尘效率增加30%的要求。然而这些设备有严重的可靠性和维护方面的问题。不过后来的脉冲供电系统已经消除了这些问题,随后的L u c i d y n e的15KW脉冲供电系统取得了成功。

(6)M a s u d a研究的脉冲供电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适合用在通过添加微秒级以下的脉冲电源对原有电除尘系统的性能改造上。

3.7电除尘系统脉冲供电装置选择

3.7.1 选择S m i d t h的脉冲供电系统对电除尘器供电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图 8 F.L.S m i d t h贮能式脉冲发生器原理图

F.L.S m i d t h的脉冲供电系统介绍

如图 8所示为脉冲供电系统原理图。在实际应用中,直流基值电压由一单相高 压整流变压器提供。高压整流变压器通过一个消除电压纹波的平滑滤波电感向电除尘器供电。该滤波电感对脉冲电压和整流变压器起到了隔离作用。

有两种获得脉冲电压的方式,一种是直接获得高压脉冲,向电除尘器供电,另一种是先获得低压脉冲,通过脉冲变压器调压后再向电除尘器供电。本文介绍的是第二种。该脉冲电路主要包括以下元件:

(1)最大直流输出为3000V的三相整流变压器;

(2)由大量晶闸管串联在一起组成的开关元件,每个晶闸管并联一个反向二极管。工作时,电流先从导通的晶闸管流过,等晶闸管关断后,电流会从反向二极管流回去。由于晶闸管的关断时间大约为20微秒,因此电压脉冲的宽度必须大于50微秒; (3)用来调节脉冲宽度和限制除尘器发生火花时电流上升率的电感; (4)脉冲变压器; (5)连接电容Cc,将脉冲能量传递给电除尘器。除此之外,该电容将脉冲电源与直流基值电源隔离。

当用光信号或者磁信号来触发晶闸管导通时,能量就会通过开关元件、电感、脉冲变压器和连接电容传递到电除尘器。此电路与电除尘器电容一起构成了震荡电路。相应的,传递到电除尘器而在电晕放电期间没有用完的能量将会通过开关元件的反向二极管返回到储能电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7.2 S m i d t h的脉冲供电系统的应用价值

一般来讲,向相同集尘面积的电除尘器供电,脉冲电源的价格是普通直流电源的 4倍,而安装价格是直流电源的2倍。

由于脉冲电源供电时,电除尘器的能耗和维护成本都会降低,所以脉冲电源供电时的运行成本会减少。

在安装新的电除尘器时,我们会对使用普通直流电源供电的大型电除尘器和使用脉冲电源供电的小型电除尘器做一个全面的成本比较。这包括所需的空间和灰尘处理设备的比较。由于实际运行时脉冲电源对运行性能的改善和其他一些诸如场地限制等因素,比较的结果是脉冲电源供电比较经济。

在对现有电除尘系统进行改造时,考虑到电气运行状况,脉冲电源供电是较优的 选择。如果仅仅通过机械改造和添加脉冲电源就可以实现所需的改造效果,那么在达到相同的效率的情况下,通过添加脉冲电源的方法比增加集尘面积要经济的多。

3.8 DBP系列电除尘器的介绍

DBP系列电除尘器是一种干法板式电除尘器。广泛用于燃煤电厂、金属冶炼、水泥、化工、造纸等行业的烟尘净化、回收。 (1)工作原理

在电除尘器的正负极上通一高压直流电源,在两极间维持一个足以使气体分离的静电场,含尘气体在通过高压电场进行电离的过程中使尘粒带电,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使带电尘粒向极性相反的电极移动,沉积在电极上,从而将尘粒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出来,然后通过振打电极的方法使尘粒降落在除尘器的集灰斗内,净化的空气经出气烟箱排出。 (2)工作条件

1、环境温度:-10-+50℃(低于-20℃请订货注明)。 2、环境湿度:≤85%。

3、含尘气体的温度:≤400℃,但须高于露点以上20℃。 4、含尘气体温度:以电场内不结露为宜。 5、粉尘比电阻:104—1012Ωcm。 (3) 性能特点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 除尘效率高,其捕集效率可达99.9%以上。

2、 设备阻力小,一般为200—300Pa,总能耗低,运行费用低。

3、 适用范围广,可捕集粒径小于0.1μm的粒子,300℃-400℃的高温烟气。 4、 处理烟气量大,单台除尘器烟气处理量已达200万Nm3 /h。 5、 可处理各种复杂工况粉尘。

(4)技术参数

DBP型电除尘器性能参数(同距间距300mm)

项目 型号 有效处理风量 电场 除尘气断面 万 积 (m²) (m/h³) 风速 器 效压漏风电输 出电输 外形尺寸(长×宽×出 高) 电 (M) 压 (KV) 3 0.1 60 17.8×5.7×10.0 体 率 损 率 场流 (A) (%(Pa(%) 数 ) (m/s) 承受温负 压 (Pa) 度 ) (℃) DBP-10/10.2 3.24 3 -4.32 0. 6000 ≤3099 ≤ ≤ 8 -1.2 0 300 3 DBP-12.12.8 4.05-5.4 0.8 6000 ≤3099 ≤ ≤ 5/3 -1.2 0 300 3 3 0.1 60 17.8×5.7×11.7 DBP-15/15.1 4.86-6.48 0.8 6000 ≤3099 ≤ ≤ 3 -1.2 0 300 3 3 0.1 60 18.4×6.4×12 DBP-20/20.2 6.48-8.64 0.8 6000 ≤3099 ≤ ≤ 3 -1.2 0 300 3 3 0.1 60 18.8×6.7×13.6 DBP-25/25.0 8.1-10.8 0.8 6000 ≤3099 ≤ ≤ 3 -1.2 0 300 3 3 0.1 60 18.8×7.3×14.7 DBP-30/30.3 10.8-12.90.8 6000 ≤3099 ≤ ≤ 精品文档

3 0.1 60 19.7×7.3×14.7 精品文档 3 6 -1.2 0 300 3 3 0.1 60 19.7×8.1×15.35 DBP-35/35.6 12.6-15.10.8 6000 ≤3099 ≤ ≤ 3 2 -1.2 0 300 3 DBP-40/40.4 14.4-17.20.8 6000 ≤3099 ≤ ≤ 3 8 -1.2 0 300 3 3 0.1 60 20.1×8.1×16.2 DBP-45/45.0 16.2-19.40.8 6000 ≤3099 ≤ ≤ 3 4 -1.2 0 300 3 3 0.1 60 20.1×8.5×16.9 DBP-50/49.9 18-21.6 3 0.8 6000 ≤3099 ≤ ≤ -1.2 0 300 3 3 0.1 60 22.9×8.9×17.2 DBP-60/60.8 21.6-25.9 0.8 6000 ≤3099 ≤ ≤ 3 -1.2 0 300 3 3 0.1 60 22.9×9.4×18.5 DBP-70/71.8 25.2-30.2 0.8 6000 ≤3099 ≤ ≤ 3 -1.2 0 300 3 3 0.1 60 23.9×10.6×17.3 DBP-80/81.1 28.8-34.5 0.8 6000 ≤3099 ≤ ≤ 3 -1.2 0 300 3 3 0.1 60 23.9×10.6×18.9 DBP-90/90.6 32.4-38.8 0.8 6000 ≤3099 ≤ ≤ 3 DBP-100100.0 36-43.2 /3 -1.2 0 300 3 3 0.1 60 23.9×10.4×19.3 0.8 6000 ≤3099 ≤ ≤ -1.2 0 300 3 3 0.1 60 23.9×12.4×19.3 DBP-110110.6 39.6-47.5 0.8 6000 ≤3099 ≤ ≤ /3 -1.2 0 300 3 3 0.1 60 24.9×12.4×20.4 DBP-120120.2 43.2-51.8 0.8 6000 ≤3099 ≤ ≤ /3 -1.2 0 300 3 3 0.1 60 24.9×12.4×21.4 DBP-130131.4 43.2-51.8 0.8 6000 ≤3099 ≤ ≤ /3 -1.2 0 300 3 3 0.1 60 24.9×12.4×21.4 DBP-140141.8 50.4-60.4 0.8 6000 ≤3099 ≤ ≤ /3 DBP-150150.2 54-64.8 -1.2 0 300 3 3 0.1 60 24.9×14.9×20.4 0.8 6000 ≤3099 ≤ ≤ 3 0.1 60 24.9×14.9×21.4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 -1.2 0 300 3 3 0.1 60 24.9×14.9×21.5 DBP-160159.2 57.6-69.1 0.8 6000 ≤3099 ≤ ≤ /3 -1.2 0 300 3 DBP-170169.0 61.2-73.4 0.8 6000 ≤3099 ≤ ≤ /3 -1.2 0 300 3 3 0.1 60 24.9×16.5×21.5 DBP-180181.3 64.8-77.7 0.8 6000 ≤3099 ≤ ≤ /3 DBP-190190.4 68.4-82 /3 DBP-200200.0 72-86.4 /3 DBP-220221.2 79.2-95 /3 -1.2 0 300 3 3 0.1 60 24.9×16.5×22.2 0.8 6000 ≤3099 ≤ ≤ -1.2 0 300 3 3 0.1 60 24.9×22.5×19.1 0.8 6000 ≤3099 ≤ ≤ -1.2 0 300 3 3 0.1 60 24.9×24.1×18.6 0.8 6000 ≤3099 ≤ ≤ -1.2 0 300 3 3 0.1 60 24.9×24.1×19.5 DBP-240240.4 86.4-103.0.8 6000 ≤3099 ≤ ≤ /3 6 -1.2 0 300 3 3 0.1 60 24.9×24.2×20.6 DBP-260262.9 93.6-112.0.8 6000 ≤3099 ≤ ≤ /3 3 -1.2 0 300 3 3 0.1 60 24.9×25.8×21.6 DBP-280283.7 100.8-1200.8 6000 ≤3099 ≤ ≤ /3 .9 -1.2 0 300 3 3 0.1 60 24.9×29.0×20.9 DBP-300300.5 108.2-1290.8 6000 ≤3099 ≤ ≤ /3 .6 -1.2 0 300 3 3 0.1 60 24.9×129.1×21.6 表 8 DBP型电除尘器的性能参数

(5)安装要求

1、安装前检查设备是否完好、齐全,是否由于运输原因产生变形。硅高压整流器有无漏油现象。如果有,必须校正复原后,方可安装。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安装除尘器的基础必须水平校正,灰斗支座与基础采用弹性紧固连接。 3、电场壳体必须与水平面平行,且各法兰间要加密封衬垫(如石棉绳)再用螺栓拧紧。

4、高压硅整流器应放置在靠近电场本体进线口的位置,负高压输出端及连线周围必须要有500mm以上的空间。安装后须静24小时,方可试车。

5、对于安装于室外的除尘器和硅高压整流器,必须加设防雨防潮设施。硅高压整流器四周设防护栏杆,并挂“高压危险”字样牌子。

6、电源控制箱、振打器控制箱,应放在干燥、通风、便于操作的值班室内。 干粉腻子搅拌机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占地小、操作简单等诸多优点。2-3人即可操作。

(6)设备调试

1、试车前应熟悉有关技术文件和说明书,了解设备性能及工作原理。

2、所用连接引线必须用高压兆欧表检查绝缘情况,绝缘应良好。不得使用绝缘不良或绝缘层破损的导线。

3、电除尘器本体、硅高压整流器、控制箱等应接相互连接的接地线,其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4Ω,并与用户的地网连接牢靠。

4、风机的电机、振打器、电动排灰阀等电器按电器有关规定接线。

5、全部电气连接线配接和电场高压进线安装完毕,检查无误后,把高压控制箱电压调节旋钮转至0位,关闭电源,再把高压变压器与控制箱之间的电源线接通。 6、一切完毕后,在除尘系统不通烟尘情况下通电试车(即无负载试车)。首先把输出电压、电流旋钮调至最小位置,然后开启电源,逐步升压,调至所需正常电压为止。

(7)维修保养

1、设备运行必须建立专职制度,专人管理,并建立值班记录档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对于露点较高、温度较大的含尘气体,应先升温一段时间,使电场内温度高于该气体露点温度后,方可开机运行。运行时,如发现结露,可采用含尘气体的升温和保温措施加以解决。运行时,如果电压不稳闪络频繁,应适当降低工作电压,再投入正常运行。

关机时,应先振打清灰,后再调节控制箱输出电流、电压指示为零,再关上电源开关。 3、经常检查除尘器电场的工作情况,保证其完好。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4、经常检查供电电源和振打装置的工作情况,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运行,其数值不得超过额定最大值。保持设备的清洁。

5、定期清除除尘器电场壳体内壁和电晕线上的积尘,以保证正常运行。 6、定期更换电晕线,一般在一至二年左右更换一次。 7、经常注意下灰锁风装置的运行情况,防止漏风。 8、重视整个除尘系统的辅机性能,使其互相匹配。 3.9 选择电除尘器

根据电除尘器的设计尺寸和参数,结合DBP型电除尘器性能参数(同距间距300mm) 可以选择型号:DBP-40/3电除尘器满足系统除尘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

项目 型号 有效处理风量 电场 除尘气断面 万 积 (m²) (m/h³) 风速 器 效压漏风电输 出电输 外形尺寸(长×宽×出 高) 电 (M) 压 (KV) 3 0.1 60 20.1×8.1×16.2 体 率 损 率 场流 (A) (%(Pa(%) 数 ) (m/s) 承受温负 压 (Pa) 度 ) (℃) DBP-40/40.4 14.4-17.20.8 6000 ≤3099 ≤ ≤ 3 8 -1.2 0 300 3 表9选择的电除尘器型号

3.10重力-电除尘器设计结果及其选型一览

重力-电除尘器设计结果及其选型一览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重力除尘器设计结果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名称 处理烟气量 处理40μm的效率 总处理效率 长 宽 高 单位 台数 m3/h % % m m m 数值 2 134817 90 40 26 19 4 电除尘器设计结果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名称 烟气量 电场风速 烟气温度 单位 台 m3/h m/s ℃ 数值 2 134817 0.98 160 8.658 97.93 38.22 序号 8 9 10 11 12 13 14 名称 收集尘面积 比集尘面积 电场数 电场长度 除尘器长 除尘器宽 除尘器高 单位 m2 s/m 个 m m m m 数值 1680 44.8 3 2.4 11.68 7 10.112 有效驱进速度 cm/s 除尘效率 截面积 % m2 电除尘器选型结果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3.11排灰系统设计核算 3.11.1产灰量计算 精品文档

名称 DBP-40/3 处理烟气量 电场风速 烟气温度 除尘效率 单位 台 万m3/h m/s 数值 2 序号 6 名称 单位 截面积 m2 电场数 个 数值 40.4 3 14.4-17.28 7 0.8-1.2 8 除尘器m 20.1 长 除尘器℃ ≦300 9 m 8.1 宽 除尘器% >99 10 m 16.2 高 表10 重力—电除尘器设计结果及选型表 精品文档

单台重力沉降室、电除尘器最大产灰量(G)

G=15.86*10-3 *134817*10-3=2.14(t/h) 3.11.2排灰装置的选型与配置 (1)输排灰装置工作原理

如图 9 所示,输灰系统由卸灰阀、刮板输送机、斗式提升机、储灰罐、汽车等组成。 除尘器各灰斗的粉尘首先分别经过卸灰阀排到刮板输送机上,如果有两排灰斗则由两个切出刮板输送机送到一个集合刮板机输送机上,并把灰卸到斗式提升机下部,粉尘经提升到一定高度后卸至储灰罐;储灰罐的灰尘积满(约4/5灰罐高度)后定时由吸尘车拉走,无吸尘车时,可由储灰罐直接把粉尘经卸灰阀卸到拉尘汽车上运走、为避免粉尘飞扬可用加湿机把粉尘喷水后卸到拉尘汽车上。

图9输排灰系统工作原理图

1—除尘器灰斗; 2—振打器; 3—卸灰阀; 4—刮板输送机; 5—斗式提升机; 6—储灰罐; 7—料位计; 8—吸引装置;9—运尘车

(2)GX 型螺旋输送机参数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表11 GX 型螺旋输送机参数

(3)螺旋输送机的选择

本设计采用重力沉降室、电除尘器配一套排灰装置。排灰装置采用螺旋式排尘器。螺旋式排尘器是一种短距离的螺旋输送机,一般与灰斗相连接进行排尘。 工况下烟气的密度ρ=ρn*273/(273+t)=1.34*273/(273+160)=0.84 V=G/p =2.5

根据表11 GX型螺旋输送机参数,选型号为GX150的螺旋输送机。 GX150型螺旋输送机性能参数 型号 GX150 螺旋直径,mm 螺距,mm 150 120 转速,r/min ≦120 最大输送能力,t/h 3.8 表12螺旋输送机的选择型号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 确定除尘器、风机和烟囱的位置及管道的布置

4.1各装置及管道布置的原则

根据锅炉运行情况及锅炉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各装置的位置。一旦确定各装置的位置,管道的布置也就基本可以确定了。对各装置及管道的布置应力求简单、紧凑、管路短、占地面积小,并使安装、操作和检修方便。 4.2初始管径的确定

管道直径:

d式中

Q——工况下管道内烟气流量,m3/s

4Q(m)

——烟气流速 m/s (对于锅炉烟尘=10-15 m/s)

垂直风管最小风速v=11m/s 计算结果 d=2.084(m) 水平风管最小风速v=13m/s 计算结果 d=1.917 (m) 圆整并选取风道:

外径D/mm 外径允许偏差/mm 垂直风管2000 水平风管1800 ±1 ±1 除尘风管 壁厚/mm 3 3 表13 初始风道直径规格表

内径 : 壁厚取3mm

垂直风管d=2000-2×3=1994(m) 水平风管d=1800-2×3=1794(m)

由公式

d 精品文档

4Q(m)

精品文档

可计算出实际烟气流速:

垂直风管实际风速V=11.943(m/s) 水平风管实际风速V=14.744(m/s)

满足设计要求对于锅炉烟尘=10-15 m/s

4.3实际烟气除尘管径的确定

4.3.1在《锅炉除尘技术》中提到,P127页,在燃煤锅炉烟气净化系统中,一般可以分

为高温烟气管道,低温烟气管道,净烟气通风管道。

燃煤锅炉烟气温度140-160℃,高峰值160-180℃。 4.3.2管道的规格和壁厚

因为除尘系统的管道内含有较多的粉尘,且流速高,管道磨损大。所以除尘管道的壁厚远大于通风管道的壁厚。另外在管道拐弯处应予以加厚,加厚的幅度在20%-50%。

所以在特殊除尘情况下,除尘管道可以自加工,不采用通风管道统一规格,通过自加工来满足系统良好的运行。所以控制风速也会相应提高来较少基建投资。 (1)低温烟气管道规格及壁厚如下: Φ400mm以下,S=3-4mm Φ400mm-Φ800mm,S=4-5mm Φ800mm-Φ1500mm,S=5-6mm Φ1500mm-Φ3000mm,S=6-8mm (2)高温烟气管道规格及壁厚如下: Φ400mm-Φ900mm,S=5mm Φ900mm-Φ2200mm,S=6mm Φ2200mm-Φ3000mm,S=8mm (3)通风管道规格及壁厚如下: Φ1300mm以下,S=4-5mm Φ1300mm-Φ2800mm,S=5-6mm Φ2800mm-Φ3500mm,S=6-8mm Φ3500mm-Φ4500mm,S=8-10mm Φ4500mm-Φ5000mm,S=12mm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3.3管道加固

管道截面可采用圆形或矩形,考虑除尘系统的阻力损失和管道强度,一般情况下均采用圆形管道,对矩形或圆形直径在2000mm,通常需设加强筋对管道进行加固。 圆形管道当气体温度大于150度时加强筋宜取在1500mm处。 4.3.4管道材质

对于烟气温度不高于400℃的管道,一般采用Q235A钢板制作或螺旋焊管,当管道直径小于250mm时可选用螺旋焊管。

4.3.5除尘管道内的风速及压力损失

除尘管道内的风速

对于燃煤锅炉烟气除尘系统烟气管道内,水平管气流速度应大于15m/s,垂直管气流速度应大于21m/s。 除尘管道内压力损失

含尘气流在管道内流动时,会产生与管道壁摩擦压力损失,以及与管道附件而引起的局部阻力损失,除尘管道内的压力损失是可以通过计算或查阅相关手册获得的。

4.3.6所以重新确定管径

Q——工况下管道内烟气流量,m3/s

——烟气流速 m/s

垂直风管最小风速v=21m/s 计算结果 d=1.508(m) 水平风管最小风速v=15m/s 计算结果 d=1.785(m)

圆整并选取风道: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外径D/mm 除尘风管 外径允许偏差/mm 垂直风管1500 水平风管1700 ±1 ±1 壁厚/mm 3 3 表14实际烟气粉尘风道直径规格表

内径 : 壁厚取3mm

垂直风管d=1500-2×3=1494(m) 水平风管d=1700-2×3=1694(m)

由公式

d可计算出实际烟气流速:

4Q(m)

垂直风管实际风速V=21.2(m/s) 水平风管实际风速V=16.5(m/s) 4.4最终除尘系统的管径

因为除尘设计系统离市区远,不在居民居住区内,是可以适当选大风速,减小管径,减少投资,为统一设计安装,方便弯头,局部阻力构件的制作,整个系统统一管径施工, 方便局部构件安装,采用除尘风管,D=1500,V=21.2,烟尘在管道中摩擦大,直管壁 厚取6mm,弯管壁厚取12mm。

外径D/mm 除尘风管 外径允许偏差/mm 直管1500 弯管1500 ±1 ±1 壁厚/mm 6 12 表15最终实际烟气粉尘风道直径规格表

表16除尘管道壁厚 单位(mm)

整个管径选择在实际情况内,壁厚选取满足除尘系统的情况,风速也满足要求, 所以最后确定的管径符合工程实际施工要求。 4.5烟道的设计计算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图10 烟道外形

4.5.1处理单台锅炉烟气量的烟道尺寸

如图 10所示烟道采用拱形整个锅炉房有两台锅炉所产生的烟气都流到烟道,由于除尘系统是单独运行处理烟气之后进入总烟道,流入烟囱,所以在各自独立的烟道中, 烟道流过的最大烟气量是一台锅炉产出的烟气量,再加上烟气系统的漏风率,则烟道内最大烟气流量为:Q=134817*1.1=148298.7(m3/h)

查表可知,砖制烟道的最适合烟速是6-8 m/s,初定烟速为7 m/s,则烟道面积为: A=Q/v=148298.7/(3600*7)=5.885(m2)

所以B=2.06(m) 取整B=2(m) 根据砖烟道尺寸 H=2.4

所以A=6.37(m2) v=Q/A=6.5(m/s)在设计范围6-8m/s内,满足要求。 4.5.2处理两台锅炉烟气量的烟道尺寸

两台锅炉产生的烟气量汇合后:所以烟道流过的最大烟气量是锅炉烟气量的2倍,再加上烟气系统的漏风率,则烟道内最大烟气流量为:Q=134817*2*1.1=296597.4(m3/h) 查表可知,砖制烟道的最适合烟速是6-8 m/s,初定烟速为7 m/s,则烟道面积为: A=Q/v=296597.4/(3600*7)=11.77 (m2)

所以B=2.91 (m) 取整B=3(m) 根据砖烟道尺寸 H=3.2

所以A=13.1325 (m2) v=Q/A=6.3(m/s),在设计范围6-8m/s内,满足要求。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5烟囱的设计

5.1烟囱高度的确定

首先确定共用一个烟囱的所有锅炉的总的蒸发量(t/h),然后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规定确定烟囱的高度。

根据《锅炉除尘技术》要求设计的烟囱高度要求,每个新建锅炉房只能设一根烟囱,

烟囱高度应根据锅炉房装机总容量,按表17规定执行。

表17 燃煤、燃油(燃轻油、柴油、煤油除外)锅炉房烟囱最低允许高度 所以根据锅炉总额定出力:20×2=40(t/h),故初选定烟囱高度H=45 m 。 5.2烟囱直径的计算

(1)烟囱出口内径可按下式计算:

d0.0188Q(m)

式中

Q——通过烟囱的总烟气量,m3/h;

——按表18选取的烟囱出口烟气流速,m/s

运行情况 通风方式 全负荷时 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 10-20 6-10 最小负荷时 4-5 2.5-3 表 18 烟囱出口烟气流速/ (m/s)

根据机械通风全负荷时 10-20 (m/s)

初选定=15m/s Q=134817*2*1.1=296597.4(m3/h)

结果为 :

d=2.64(m)

圆整取d=2.6m。 结果=15.5m/s 满足要求。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最小负荷时,Q=134817*1.1=148298.7 d=2.6时,=7.75m/s

为了防止空气倒灌,在最小负荷时,烟气流速为4-5(m/s)才不会使空气倒灌。 选出口内径为 d=2.6时出口烟气流速满足设计要求。 (2)烟囱底部直径: 烟气抬升高度:

根据课本《工业通风》P145有害气体的高空排放,计算△H=2.5(m)。 在排气立管出口处不因设伞形风帽,它会妨碍气体上升扩散。

式中

d1d22•i•H(m)

d2——烟囱出口直径,m;

H——烟囱高度,m;

i——烟囱锥度(通常取i=0.02-0.03)。

取i=0.02 H=45- △H=42.5(m) 结果为: d1=4.3(m) 5.3烟囱的抽力

Sy0.0342H(式中

11)•B273tk273tp(Pa)

H——烟囱高度,m;

tktp——外界空气温度, °C ——烟囱内烟气平均温度,°C

B——当地大气压,Pa。

结果为:

S y=194(Pa)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6 系统阻力计算

6.1摩擦压力损失

L2pL•d2d——管道直径,m

(Pa)

——摩擦阻力系数(实际中对金属管道可取0.02.对砖砌或混凝土管道可取0.04)。

——烟气密度,kg/m3

——管中气流平均速率, m/s L——管道长度,m

(kg/m3)

摩擦压力损失分为:风管摩擦压力损失,烟道摩擦压力损失,烟囱摩擦压力损失。

n2732731.340.84273160443总摩擦压力计算结果:P=154.8Pa

管道水力计算表(摩擦压力损失) 管段编管段性号 质 2—3 3—4 4—5 9—10 11—12 13—14 18—19 20—21 22—23 27—28 29—30 31—32 32—33 总和 风管 风管 风管 风管 风管 风管 风管 风管 风管 风管 烟道 烟道 烟囱 流量长度(m3/s) L(m) 37.5 37.5 37.5 37.5 37.5 37.5 37.5 37.5 37.5 37.5 41.25 82.5 82.5 3.8 3.5 2 3.2 3 3.2 5 6.5 5.5 4 39.7 17.5 1.6 42.5 61.6 101.3 管径D(mm)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1500 641 847 3450 流速动压v(m/s) P(Pa) 21.2 21.2 21.2 21.2 21.2 21.2 21.2 21.2 21.2 21.2 6.5 6.3 15.5 单位长度摩擦阻力Rm(Pa/m) 188.76 2.52 188.76 2.52 188.76 2.52 188.76 2.52 188.76 2.52 188.76 2.52 188.76 2.52 188.76 2.52 188.76 2.52 188.76 2.52 17.75 0.28 16.67 0.20 100.91 1.17 摩擦阻力RmL(Pa) 9.56 8.81 5.03 8.05 7.55 8.05 12.58 16.36 13.84 10.07 99.92 4.84 0.31 49.72 54.88 154.80 表19 除尘系统摩擦压力损失计算表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6.2局部压力损失

p•——异形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

22(Pa)

——与相对应的断面平均气流速率,m/s

——烟气密度,kg/m3

局部压力损失分为,局部阻力构件压力损失,设备阻力损失。 总局部压力损失计算结果:P=427.87+400=827.87(Pa) 管道水力计算表(局部压力损失) 管段编号 1 1—2 3 4 5—6 7 8—9 10—11 12—13 14—15 16 17—18 19—20 21—22 23—24 25 26—27 28—29 30—31 32 33 管段性质 锅炉 方变圆 动压P(Pa) 188.76 188.76 局部阻力系数局部阻力P∑ζ (Pa) 0 0.1 18.88 0.08 0.08 0.1 0.1 0.2 0.2 0.1 0.1 0.2 0.2 0.05 0.02 0.1 0.77 0.5 1 15.10 15.10 18.88 0.00 18.88 37.75 37.75 18.88 0.00 18.88 37.75 37.75 9.44 0.00 3.78 18.88 12.84 8.34 100.91 427.87 设备阻力 50 120 80 250 500 45°Z型弯头 188.76 45°Z型弯头 188.76 圆变方 188.76 重力沉降室 188.76 方变圆 188.76 90°弯头 188.76 90°弯头 188.76 圆变方 188.76 脉冲电除尘器 188.76 方变圆 188.76 90°弯头 188.76 90°弯头 188.76 风机入口 188.76 风机 188.76 风机出口 188.76 烟道入口 188.76 合流烟道 16.67 烟囱入口 16.67 烟囱出口 100.91 表20 除尘系统局部压力损失计算表

总阻力损失:等于摩擦压力损失加局部压力损失。∑P=154.8+927.87=1082.67(Pa)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 系统中烟气温度的变化

7.1烟气在管道中的温度降

q•Ft1Q•CV式中

3

Q——标准状态下烟气流量,m/h

(C)

F——管道散热面积,m2

CV——标准状态下烟气平均比热容(一般为1.352—1.357KJ/(m3·°C)

q——管道单位面积散热损失 KJ/(m3·h) 室内q=4187 KJ/(m3·h) D=1.5(m) 取室外q=5443 KJ/(m3·h)

室内管道长:

L=3 (m) F=3.14*D*L=14.13(m2)

室外管道长

L=39.7-3=36.7 (m) F=3.14*D*L=172.857 (m2)

Δt1=8.7(℃)

在设计过程中除尘系统除尘器选择是根据工况160℃下设计的。 实际过程存在温度降,存在设计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分析:

标况下 Q=85000 工况160℃下 Q=134817m3/h (37.5m3/s) 考虑温度降 t=160-8.7=151.3℃ Q=132108m3/h (36.7m3/s) 误差百分数ε=(37.5-36.7)/37.5=2.1% 误差较小,在工程实际设计中是允许的。

所以重力沉降室,脉冲电除尘器,风机的选择设计在工况下160℃时设计,没有考虑温度降在工程中符合设计误差要求。所以设计合理。

但当管道较长时,必须考虑温度的下降。系统设计中重力除尘器、脉冲电除尘器、风机的烟气流量应该按各点的温度计算,从而满足设计在系统误差范围内。

精品文档

CV=1.356KJ/(m3·°C)

精品文档

7.2烟气在烟囱中的温度降

H•At2D式中

(C)

H——烟囱高度,m。

A——温度系数,可由表21查得。

D——合用同一烟囱的所有锅炉额定蒸发量之和,t/h;

烟囱种类 钢烟囱(无衬筒) 钢烟囱(有衬筒) 砖烟囱(H<50m,砖烟囱(壁厚大于壁厚小于0.5m) A 2 0.8 0.4 0.5m) 0.2 表21 烟囱温降系数

A=0.4 H=42.5 (m) D=40t/h

Δt2=2.7 (℃)

总温度降:

Δt=Δt1+Δt2=8.7+2.7=11.4 (℃)

总系统误差分析:

标况下 Q=85000 工况160℃下 Q=134817m3/h (37.5m3/s)

考虑总温度降 t=160-11.4=148.6℃ Q=131267m3/h (36.5m3/s)

误差百分数ε=(37.5-36.5)/37.5=2.6%

误差较小,在工程实际设计中是允许的。

所以烟囱的选择设计在工况下160℃时设计,没有考虑温度降在工程中符合设计误差要求。所以设计合理。

但当管道较长时,必须考虑温度的下降。系统设计中烟囱应该按该点的温度计算,从而满足设计在系统误差范围内。

所以整个除尘系统中按工况下160℃时设计时总系统误差是在工程上允许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8 风机和电动机的选择及计算

8.1标准状态下风机风量计算

Qy1.1Q273tp273101.325B(m3/h)

式中

1.1——风量备用系数,

Q——标准状态下风机前表态下风量,m3/h tp——风机前烟气温度,若管道不太长,可以近似取锅炉排烟温度, °C

B——当地大气压,k P

结果为

Q y=153550(m3/h)

8.2风机风压计算

Hy1.2(hSy)式中

1.2——风机备用系数;

273tp273ty101.3251.293By(Pa)

h——系统总阻力,Pa;

Sytpty——烟囱抽力,Pa

——风机前烟气温度,°C

——风机性能表中给出的试验用气体温度,°C ——标准状态下烟气密度,kg/m3

yyh=1082.67(Pa) S

=194(Pa)

tpt=160°C 引风机y=200°C

y=1.34kg/m3 B=97.86 (k P a)

结果为

H y=975.3(Pa)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8.3电动机功率计算

NeQyQyHy3600100012Hy(kW)

——风机风量,m3/h ——风机风压,Pa

1——风机在全压头时的效率(一般风机为0.6,高效风机约为0.9)

2——机械传动效率,当风机与电机直联传动时2=1,用联轴器连接时 2=0.95—0.98,用V型带传动时2=0.95

——电动机备用系数,对引风机,=1.3 Ne=65.6 (kW) 8.4风机,电机型号的选择

图11 Y4—73—11锅炉引风机无因次性能曲线图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表22 Y4—73—11锅炉引风机性能表

根据风机风量Q y=153550(m3/h)风压H y=975.3(Pa) 电动机功率 Ne=65.6 (kW) 结合表22,可以选Y4—73—11NO 20D左0°转速580(r/min)的引风机。 全压1284—911(Pa)流量105000—196000(m3/h) 效率85.7—84

电动机Y315M4 10 功率75KW为该烟气除尘系统提供动力。满足系统和设计要求。 8.5绘制风机和管网的特性曲线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根据H y和Q y,Q y=153550(m3/h)H y=975.3 (Pa),绘制管网特性曲线。 S=H y/Q y2= 4.137*10-8( s2/m5)

所选风机流量105000—196000(m3/h) 全压1284—911(Pa)

根据图11Y4—73—11锅炉引风机无因次性能曲线图转化为有因次的引风机的性能曲线。所以流量,全压坐标点如表23所示。

流量Q y105000 (m3/h) 全压H y1284 (Pa) 效率(%) 84.8 133734 1230 152890 1169 167257 1108 179230 1047 196000 911 84 85.2 85.7 85 84.5 表23引风机流量,全压,效率坐标点

绘制的性能曲线如下图12所示

图12 管网风机特性曲线,实际运行下性能曲线,工况分析图

根据除尘系统H y和Q y,Q y=153550(m3/h)H y=975.3 (Pa),选择11Y4—73—11锅炉引风机在实际工作时是可以为整个系统提供动力,满足实际工况。所以引风机的选型是合理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9投资估算

9.1总设计说明

总设计说明 烟道为砖烟道,导角为45°,与圆管连接处采取密封措施,所有器件接口处均用法兰盘连接。 序号 名称 个数 规格型号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锅炉 天圆地方 圆管 45°Z型弯头 重力沉降室 人孔 90°弯头 电除尘器 脉冲供电装置 螺旋输送机 2 12 4 2 2 8 2 2 4 SHL20-2.45-AII 外径直径1.5m,壁厚6mm 钢制 L=26m,W=19m,H=4m L=0.6m,H=1.6m DBP-40/3 GX150 钢筋水泥浇筑 11 12 13 14 引风机 电动机 V型带 烟道 2 2 6 1 Y4—73—11NO 20D左0° Y315M4 10 H=3.4m,B=2m 厚240mm 砖烟道 15 烟囱入口烟道 1 H=4.7m,B=3m 厚240mm 砖烟道 16 烟囱 1 H=42.5m,上径直径=2.6m,下径直径=4.3m 砖烟囱 厚300mm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表24总设计说明

9.2 编制内容和依据

9.2.1编制内容

项目总投资860.0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投资300.00万元,其它费用160.00万元,预备费200.00万元,流动资金200.00万元。

9.2.2编制依据

1、《江西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2004年。 2、《江西省装饰装修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2004年 3、《江西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2006年。 4、《江西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2004年。 5、江西省建设工程有关文件规定。

9.2.3 设备及材料价格依据

1、设备按有关生产厂商的现行出厂价加计运杂费。

2、材料价格按最新江西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价格信息计算。 3、江西省燃煤烟气处理设施有关资料文件; 4、类似工程造价资料;

5、建筑安装工程材料价格采用当地最新材料价格信息;

6、设备价格采用厂商报价,不足部分参考《工程建设全国机电设备价格汇编》,并根据目前市场情况作适当调整后计价;

7、设备安装按设备费的10%;

8、设计费按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2002]年修订本《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的规定计取。

9.2.4其他费用计算依据

其他工程费用按下列费用计列,今后可根据实际情况相应调整。 1、建设单位管理费:按财建[2002]394号文计;

2、建设工程监理费: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关于《建设工程监理与相 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

3、勘察设计费: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 4、前期工作费:计价格[1999]1283号文;

5、工程保险费及临时设施费等按江西省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计取;

9.2.5 其他说明

1本项目不含征地拆迁补偿费;

2本投资考虑以后物价上涨因素,每年预留100万元预备费;人工费是按定额人工计价,没考虑市场价格;

3本投资不含试运行时培养细菌费用; 4本投资包含平基土石方工程费用;

5本投资未计外部进厂道路与外部进厂高压线路的投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9.3总投资估算

9.3.1投资总估算 投资总估算 单位:万元 序号 1 1.1 1.2 1.3 2 2.1 2.2 3 4 项目名称 工程费用 土建工程 设备管材 安装 其他费用 征地费用 其他费用 预备费 流动资金 总 计

投资 (万元) 300.000 196.850 97.500 9.750 160.000 60.000 100.000 200.000 200.000 投资比例 34.88% 22.89% 11.30% 1.13% 18.60% 23.26% 23.26% 备 注 含土石工程 20亩 860.000 表25 总投资估算一览表 9.3.2其它费用估算

本项目其它费用投资预计为160.00万元,见表26,占总投资的18.60%。 预算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比例 备注 (万元) 1 其他费用 1.1 土地费用 60.00 37.5% 20亩 1.2 建设单位管理费 0.86 0.54% 总投资0.1% 1.3 前期工作费 8.60 5.38% 总投资1% 1.4 勘察设计费 8.60 5.38% 总投资1% 1.5 工程监理费 4.3 2.69% 总投资0.5% 1.6 施工图审查费 3.392 2.12% 1.7 工程质量监督费 3.248 2.03% 1.8 工程保险费 20 12.5% 设备投资1% 1.9 联合试运转费 0.975 0.61% 1.1 招标代理费 20 12.5% 1.11 其他未预计费用 30 18.75% 合计 160.00 100.00% 2 预备费 200.00 2.1 基本预备费 100.00 50.00% 2.2 涨价预备费 100.00 50.0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表26其它费用估算一览表

9.3.3主要土建工程投资

本项目土建工程投资预计为196.85万元(含土石方工程),占总投资的22.89%。

序号 名 称 建筑面积 2*500 40*2 460 100 1640 占地面积 1000 40 60 100 1200 层高 单价(元) 总价(万元) 30.00 1.60 11.50 3.00 46.10 备注 1 沉降室 2 烟道 3 烟囱 4 脉冲供电房 小计 5.5 3.4 42.5 4 300.00 200.00 250.00 300.00 1050.00 5 6 7 8 名 称 绿化 厂内道路 围墙长度 硬化面积 小计 数量 1000.00 1150.00 350.00 5000.00 单位 m2 m2 m m2 m3 m3 总价(万单价(元) 元) 250.00 150.00 100.00 30.00 60.00 30.00 25.00 17.25 3.50 15.00 60.75 75.00 15.00 90 196.85 12500.09 削坡土石方 0 10 合计

精品文档

填土方 小计 5000.00 表27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精品文档

9.3.4主要设备、管材投资

本项目设备、管材投资预计为97.50万元,见表28和29,安装调试费取10%,计9.75万元,分别占总投资的11.3%和1.13%。

单价 (万元) 25.00 5.00 台(套)数 2 2 总价 (万元) 序号 1 设备名称 电除尘器 规格型号 DBP-40/3 Y4—73—11NO 20D左0° Y315M4 10 生产厂家 3 引风机 4 5 电动机 螺旋输送机 合计 1.00 GX150 1.00 2 4 8 湖北森亚环保有50.00 限公司 泰安鼎鑫矿用设10.00 备有限公司 武汉越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2.00 新乡市金禾机械有限公司 4.00 66.00 表28主要设备投资一览表

序 名称 号 1 钢板材总重量 2 3 4 5 6 7 合计 表29 除尘系统管件制作安装及其它材料费用表

精品文档

卷管费用 焊接费用 法兰 支架 安装费 其它 数 量 9.714×2.826=27.44吨 27.44吨 27.44吨 28个 2吨 27.44吨 油漆,地脚螺栓,螺帽,螺母,阀门 单价 4800 2100 1400 468 8000 1500 价 格 131712元 57624元 38416元 13104元 16000元 41160元 17000元 315000元 备 注 现价 估算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0设计小结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工业通风与除尘方面的知识,学习了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步骤,培养了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在是纸上谈兵。

回顾起此次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实验过程中,也是团队精神的考察,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分工合作,让大家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共同努力,在合作过程中共同努力,在完成时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团结就是力量,只有相互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在这过程中,我也真正体会到了“知易行难”这句话的内涵。平时感觉上课没什么,好像什么都不是很懂,现在真正自己动手设计时才不以为然,也知道学无止境,自己知道了解的专业知识太少了,不能马虎对待,科学设计需要的是认真。虽然困难重重,但还是坚持下来了,通过这次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使我学会了运用工业通风与除尘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同事也使自己计算,设计,CAD的能力加强了。但还是有许多的不足,要加强学习改进。

在设计过程中有很多自己不懂的地方,也有许多不会。感谢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也知道做设计要多交流合作。

再设计中感触最深的是要学会查找资料,相关设计标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各种资料,要学会查找资料的方法,以及如何将找到的资料进行整合加以利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这种能力将终生受益。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有效地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从而提高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自己毕业所从事的的工作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在设计的工程中很好地巩固了已学知识,也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许多知识是自己在学习过程当中可以发现并学习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1参考文献

[1] 《工业通风》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工业通风与除尘技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锅炉除尘技术》 化学工业出版社。

[4] 《电除尘器的选型安装与运营管理》 中国电力出版社。

[5] 《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引风机》 机械工业出版社。

[7] 《建筑设备工程CAD制图与识图》 机械工业出版社。

[8] 《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 第二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9] 《工业通风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 《通风除尘设备设计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12] 《除尘工程设计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2致 谢

感谢石老师在百忙之中辅导我的课程设计,也感谢蒋老师的认真指导让我的设计能圆满完成。石老师工作认真、一丝不苟,虽然工作繁忙,但还是抽出时间指导我和同学们的设计,我的设计中有很多错误和缺陷,石老师都一一指出,不辞辛苦的帮我修改,让我看到一个真正的科研人员的做事态度和敬业精神,非常佩服。在这几个星期的课程设计中,让我认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做事态度和能力的欠缺,在此非常感谢老师的帮助,自己以后一定加倍努力,端正做事的态度,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负石老师的辛苦。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理论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受益良多。这次的课程设计得以完成当然,通过我们选择合适的设计题目,让我们在掌握所学的知识的基础,同时在课程设计上给我们指导,以及给我们时间查找这么多有用的资料,使设计能顺利进行。其次,我要感想我们小组的成员们,在我们的思考与讨论下,我们才得以知道该怎么去做,该怎么去选才能是我们设计的东西更好。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再一次巩固了我所学在课堂上学的工业通风与除尘课程的理论知识,并对它们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这个学期的实验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收获了阅历,收获了成熟,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大量资料,请教老师同学。使我在专业知识和动手实践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在此要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同学的热心帮助,以及小组中其他成员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没有大家的默契,也收获不了今日的成功,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努力查找资料,仔细检查,认真核对,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艰辛,在此,谢谢所有人的努力和帮助,才使实验能够得以顺利地完成。

感谢老师能给这次工业通风课程设计的实际锻炼,使我熟练掌握管道摩擦阻力、局部阻力计算,管道压力分布分析计算,管道尺寸计算的约束条件,设计计算方法,设计中的有关问题等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培养了我认真、细致,熟练掌握通风除尘系统设计计算方法的技巧。

在设计过程当中得到了同班同学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谨致谢意。此次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恳请老师予以批评指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