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E中国电力教育 2010年第9期总第1 60期 \ DOI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0.09.042 浅论大学思政课中的讨论教学法 黄亚青 摘要:本文针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大学思政教育问题,论证 一种新的适合大学思政课的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法。主要研究了该方法的优势,具体操作模式以及教师在运用该教学方法教学中的重 关键词:讨论教学法;能力培养;自我教育 要作用和如何运用新的技术手段等问题。 作者简介:黄亚青(1978一),女,天津人,天津科技大学法政学院,讲师,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政教育、传统文化。(天津 500042) 一、大学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其他同学和老师交流沟通进而修正补充 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相信, 种促进“自我教育”的教学方法。 5.在讨论式教学法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 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不少学校的“思政课”教学仍以 课堂讲授为主,基本特征是“一多一少”:教师讲得多,学生想 道和主阵地。但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照本宣科,泛泛而谈, 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讨论式教学法正是这样 一得少,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 费劲,学生听着没劲”的状态。要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和 满意度并且使思政课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化教学改革势在 方法。 学生的一系列学习行为不能是漫无目的和随意的,必须是在 三 讨论式教学法实施的基础 讨论式教学法要有序、有效的应用还需要教师做出一些调 1.更新教学观念 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往往出现“老师讲得 教师的引导和规定下完成,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必行,尤其要积极探索新的适合大学思政课糕 和要求的教学 整,该方法实施的基础包括以下方面。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 教学改革的前提是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抛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l6号文件)下发,这是新时期加 弃传统的、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科学进步开放的教学观。实 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献。今年是该文件颁 施讨论式教学,应该树立如下教学观:教师所承担的不仅仅是 布实施6周年。6年来很多高校都对大学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 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让学生在受 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讨论教学法便是其中一 教育的过程中学会“自我教育”;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 种收到了很好效果的适合大学思政的课堂教学方法。 互交流沟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是 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而不是纯粹的知识接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概念 所谓讨论式教学是指经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在教师的指 受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讨论过程中应该鼓励和培养学生 导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 的创新意识。 中心问题,各抒已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通过师生间、生生 间的多边交流,互相探讨,以寻求获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学生素 2.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就必须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由思 质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组织、启发,引导下,通过学生自学 考和表达自己观点的空间,即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 思考和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探讨,达到掌握知识、活跃思想、 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在宽松、民主的 提高觉悟,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法。 几个特点。 1.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方法 环境中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这是开展讨论式教学的环境要 从讨论式教学法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方法有以下 求。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教师要从高高在上的“神坛”上 走下来,与学生平起平坐,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易真诚 的交流。其次,教师要相信和尊重自己的学生,只有相信学生 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主要是传授知识,而讨论式教学法在分 的能力,才能做到真正的交流与共鸣。最后,教师还要真诚地 析问题、讨论问题、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对学生表达的观点不能急于否定也不 分析问题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与团队协作的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2.学生在讨论式教学法中的地位 能一概敷衍地进行肯定,而要中肯认真地进行评价和修正。 5.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学生在讨论式教学法中处于“主角”地位,学生通过预习 讨论式教学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 相关资料并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观点,并准确 除了要对教材内容、结构和相关历史背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外, 圈 中国电力教育CEPE 201O年第9期总第160期 还必须事先对教学环节的联系与驾驭,包括教学过程中有可能 有效率;最后还要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整理材料的能力,指导学 出现的状况,都要有充分的考虑。在课堂上不可避免地会发生 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课堂讨论的文案材料。(3)组织课堂讨论, 一些突发事件,因此教师必须具备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课堂讨论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分组讨论,演讲或者辩论赛 同时,讨论式教学中,师生间及学生之间地交流增加了,这又要 的形式,要根据题目和学生的兴趣进行选择。(4)总结导出基 求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信息,并及时加以引导, 本原理或知识点。这是目标实现的一步,课堂要给这一步预留 从而激发学生的灵感,并且可以避免课堂讨论脱离重点和失控。 出一定的时间,导出的结论或知识点要准确、简练。为了让学 生信服还可以在讲解原理或知识点时引用学生讨论所用的材料 这四个阶段构成了讨论式教学的全过程。1、2阶段属于准 四、讨论教学法的培养目标及其优势 论式教学法注重培养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理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主要向学生灌输知识和原理,而讨 进行佐证。 论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思政课的难点 备阶段,3阶段属于展示阶段,4阶段是目标实现和强化阶段。 是学生只听不信,只听不做,讨论式教学能让学生从被动的学 习变成主动的思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接受程度。 现代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从重视知识到越来越重视能力转 变,讨论教学法也适应了这种趋势。 讨论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以下优势:(1)学生 对思政课程更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一堂成功的课 程首先必须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讨论式教学从热点问题 出发设定问题,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自然会更有兴趣。(2) 课堂教学更有效果更有实效。学生亲身参与资料收集和课堂讨 论,得出的原理和结论自然让学生觉得更可信。并且学生的观 点在课堂中向大家宣布,也有利于其他学生对该同学的言行进 行监督,让学生能在生活中践行课堂中所学理论,从而达到思 政课的最高目标即知行统一。(3)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别 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和文案整理的能力,并且 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领悟合作和竞争的关系。 五、讨论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模式 讨论式教学的讨论方式主要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 班讨论三种。其讨论的目的既是为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 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讨论是一个情境,如何创设这个情 境,才能展开平等、积极、自由的互动与沟通,笔者认为教师 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讨论教学法要有效地应用于思政课的课 堂教学,还需要设计安排具体的步骤,一般来讲至少包含如下 工作:(1)根据要讲的章节或专题选择问题设疑。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 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出于满足学生的这 种需要,同时又出于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在讨论问 题之前应该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并使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对 教材进行初步质疑。为了让学生更感兴趣最好选择社会热点问 题和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与此专题相关的事件进行讨论。选题是 讨论式教学的第一步,也是直接决定成败的关键一步。(2)引 导学生查阅资料,这一步主要有学生来完成,但教师的指导很 重要。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适当引人竞争机制或 奖惩机制;其次要让学生查阅的资料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大 学的学习尤其是大学思政课的学习不必太拘泥于教材,教师可 以指定读物或大致的范围,这样可以让学生收集资料的工作更 通过这四个阶段的师生互动交流既让学生掌握了所学的原理思 想,也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 的团队合作的精神。 六、教师在实施讨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在讨论教学中要学会身份定位的改变,“灌输式”教学 中教师往往是一讲到底,可以说是“主演”身份。在讨论教学 中教师要从“演员”变身为“导演”。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减弱, 相反教师的作用在讨论式教学中更为关键,只是要从“台前”更 多地转为“幕后”。 在讨论式教学的四个阶段对教师的不同要求:在第一阶段, 要求教师能准确的把握课程内容每一章节或每一专题的重点难 点,这样才能设计好与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在第二阶段,要 求教师掌握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大量资料,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 查找资料的范围。在第三阶段要求教师设计好讨论规则,并且 能管理好课堂秩序,有效的调节课堂气氛。在第四阶段要求教 师熟悉学生查阅的资料内容并且深入理解所讲原理和知识点。 七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手段实现加强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讨论教学法的关键是互动和交流,除了课堂上营造民主、 平等、真诚的交流氛围,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 术加强讨论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比如教师可以采用QQ、MSN、 电子邮件、博客等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这些手段的 交流不但是讨论式教学的辅助手段,还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的 感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教无定法”只有不断的利用新的技术手段,不断的 更新教学资料,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思政课的实效 性,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春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讨论教学方法探析 【J】l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7). 【2】汪大利.教师在讨论教学法中的主导作用[J]北京成人教育, 1986,(15). 【3】叶楚定.课程改革旅途中的教师角色[J】冲国教师报,2005. [4】邹淑华.浅谈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角色的转变【N】_莱芜日报,2009. (-t-fz-,-编辑:苏宇嵬)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