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7页例6、“试一试”和“练一练”,第39页练习六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能判断或写出质数或者合数,并说明理由;体会非0自然数的分类,了解50以内的质数。 2.使学生通过比较、分类、概括等活动认识质数和合数,积累认识数学概念的基本活动经验,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观察、比较,以及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体会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和主动学习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

理解和认识质数和合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学习目标 2、复习旧知

(1)在1到20中奇数有哪些?偶数有哪些?

(2)把自然数分成偶数和奇数是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 过渡: 我们根据是不是2的倍数这个标准把自然数分成了偶数和奇数两大类,还可以根据其它的标准分成质数和合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到底按什么标准可以把非0自然数分成质数和合数。(板书课题) 二、认识新知

1.写出1到20各数的所有因数。 小组合作完成题卡第1题。 交流:这些数各有哪些因数? 小组汇报。

引导:现在大家观察这些数的因数,看看它们因数的个数有什么不同,你想按什么分类?可以分成几类?在小组里先讨论,等会我们一起交流。

交流:你想按什么把这些数分类,分成几类?(学生交流不同想法,教师引导统一为两类)

引导:大家想到了可以按因数的个数分类,只有两个因数的为一类,有两个以上因数的为另一类。那这里只有两个因数的是哪几个数?有两个以上因数的呢?请你在题卡上填一填。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观察这几个数,只有两个因数的数,它们的因数是怎样的两个数?(板书: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数,它们的因数有什么特点?(板书: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揭示:像2、3、5这几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板书:质数)像6,8、9这几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也就是有两个以上因数,这样的数叫作合数。(板书:合数)

追问:上面这几个数里,哪几个是质数?为什么?哪几个是合数?你是怎样想的? 2.完善分类。

提问:1是质数还是合数?说说你的想法。

说明:1只有一个因数,所以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板

书: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提问:回顾上面学习过程,你认为大于O的自然数还可以按什么分类,分成几类?

说明:大于O的自然数按它的因数个数分类,可以分为三类:质数、合数和l。 完善板书:

自然数 质数 :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3.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先填写因数,再判断各是什么数。

交流:说说你的判断依据和判断结果。(指名交流,呈现结果) 4.回顾整理。

引导:上面我们把大于O的自然数分成哪几类?每类数有什么特点?

我们是怎样认识质数和合数,并把大于O的自然数分类的? 这里的分类和偶数、奇数的分类比较,有什么不同? 小结:我们先写出一些数的因数,根据因数的个数的特点,认识了质数和合数:质数是只有两个因数的数,合数是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数。1只有一个因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这样就按因数的个数把大于O的自然数分成了三类:质数、合数和1。 三、练习内化 1.做“练一练”。

让学生写出11~20各数的因数,再在圈里填写合适的数。 交流结果。

引导:联系上面10以内的数想一想,20以内有哪些数是质数?

质数都是奇数吗?为什么不都是奇数?

明确:20以内的质数是:2、3、5、7、1 1、1 3、1 7、19。质数不都是奇数,因为2是质数。 2.做练习六第1题。

让学生先划去2的倍数(2本身不划去),了解方法。 再依次划去3、5、7的倍数(3、5、7本身不划去)。 交流划去的和剩下的数,确认结果。 提问:观察一下,剩下的都是什么数?

说明:按照这样的方法制成的数表,剩下的全是质数,得到的就是质数表。质数表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 3.做练习六第2题。 学生根据要求分别填数。 交流结果,说说是怎样想的。

说明: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依据是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如果只有两个因数,就是——(质数);如果有两个以上因数,就是——(合数)。如果有困难,还可以查质数表。 4.填充。(口答)

(1)质数只有( )个因数,合数至少有( )个因数。 (2)自然数中,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 (3)比10小的数里,质数有( )个,合数有( )个。 (4) 20的因数有( ),其中是质数的有( )。 5.做练习六第3题。

让学生在乘法算式里填上合适的质数。

交流并呈现结果。

提问:写成的算式中,积是质数还是合数?乘数呢? 合数都能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吗?你再找个例子试一试。

交流:你举出的什么例子?(指名交流,教师板书几个类似的乘法算式)

通过举例,你有什么体会?

指出:看来,合数可以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这是我们下节课要继续学习的内容。 四、全课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知识,学到了什么本领?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认识质数和合数的,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体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