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延涛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7期
石延涛
(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 音乐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摘 要:高等音乐教育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实践教学是其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音乐学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而言,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表演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关键途径与手段.但是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存在许多不当之处,本文分析了现有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多媒体实践教学的方法,为音乐学与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艺术实践;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2)04-0254-02
在普通高校中,艺术实践课是音乐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把专业课堂中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表演概念,克服舞台表演心理障碍,提高表演水平,有重要意义.表演作品时,要求表演者姿势正确,作品内容把握准确,整首作品完成的自然流畅,舞台形象自然大方.学生通过丰富的课堂实践演出,逐步提高表演时心理素质,更好地把握作品内容和处理作品,缎练舞台实践能力.但是传统的艺术实践课程往往事与愿违,更加注重理论的教学,使学生缺乏真正的实践经验,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对作品的理解真正的表现出来.现在,艺术实践课程需要有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真正的让学生成为舞台的主体,使学生们真正的融入艺术的世界中.本文将从传统教学模式入手,阐释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并将建议将多媒体结合进艺术实践教学中,形成一种新型的艺术实践教学模式.
1 传统实践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音乐学院共有音乐学与音乐表演两个专业.这两个专业均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表演能力以及将知识活学活用,所以,在这两个专业中,均将实践教学环节放了很大的比重,使学生能真正的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满足实际需要.但是,从目前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效果看,我院的实践教学效果并不如意,面临着空前的困境和挑战,迫切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为此,笔者从实践出发,针对我院目前的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了我院实践教学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1 实践教学仍以理论学习为主,教学方式不固定,教师指导不完善
实践教学课的内容要求本应以技能性和实用型为主,然而在实践教学的整个实施过程中,主要由教师组织和管理,表演内容不确定,并且以教师引导为主.再加之学生与现场的指导交流较少,所以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得不到证明.
1.2 课堂形式不够规范,随意性较大
在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主要靠学生自由决定表演内容与表演方式,而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到到排练现场指导学生,加上一个教师负责多个班级学生的实践教学,所以对学生的指导力度不够;导致学生不能很准确的表现作品内容.
1.3 学生掌握的表演知识不够综合,缺乏表演内涵
由于实践教学课理论讲解所占比重较少,没有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美学、表演心理学等一些综合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表演时缺乏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
2 针对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
随着教学现代化手段越来越丰富,仅仅使用老师讲解,学生学习记忆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实践课程的需求了.笔者在进行研究时发现,过去的实践课程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了表演的平台,并没有真正的让学生理解实践的意义以及体会到实践课的魅力与实用性.笔者认为,教学手段单一,教具不够丰富是实践课程迫切解决的问题!所以,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将多媒体引用到实践课程中来是可以解决以上问题的,同时,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开发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与表演,将多媒体资源与课堂教学以及表演相结合,构建出实践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同时,可以使用录像技术,将课堂教学实践情况记录下来,使教师之间可以相互观摩学习,也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和理解表演的含义.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可以将音乐学院实践教学信息化,也可以将实习现场搬进课堂,将实践课堂设置成一个实习表演现场,使学生能够加深表演的体验,能获得更多的经验,同时提高实践能力.
2.1 利用多媒体进行实践教学的特点
利用多媒体进行实践教学指的是将现代教育技术与音乐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形式,将正确的表演理念与表演方式方法通过多媒体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接受最先进的教育观念,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学习,将专业技能充分的学有所用,通过正确的表演方式,将专业素质提高到更高的一个层面.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了解到最前沿的信息和知识,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将教学效果达到最好.
2.2 开发网络资源的重要意义
多媒体实践教学结合网络资源的开发对音乐专业艺术实践课程有着重要意义,坚持“以教师为主要引导与学生为主体相结合”,将丰富的网络资源引进课堂,将相关的教学内容数字化,利用视频播放给学生,使学生有更深刻的通感,加深理解.
一方面,利用录像技术对音乐表演或实践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建立相关的信息库;另一方面,收集和整理有关国家最新获奖表演内容等方面的网络资源,使学生通过观看学习提高本身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建立更好的表演信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相互比较,并且能看到进步.
3 艺术实践课程中结合学生审美体验
作为音乐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与应用决定了他们毕业后走入社会是否能够胜任相关的工作岗位,为本地区做出贡献.紧紧是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使专业学习与理论不断提高与上升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践!除了舞台实践,还需要有社会实践,使学生能根据不同的舞台选择专业曲目并能准确诠释准确,能够激起聆听者的情感反映,通过不同类型音乐的表演,使学生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
在艺术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表现的是真实的情感,使学生能够从专业课堂只注重技巧而忽略情感的误区走出来,结合表演,将曲目的真实感情演绎出来,使表演者与欣赏者产生共鸣,同时使表演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使专业水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能将专业与舞台表演完全融合,从而提高了对作品的理解与表现.就像在表现歌曲《多情的土地》时,旋律悠长,舒缓,深情,尤其在结尾三个土地的一步三回头的叹息与不舍的表达.让人充分
感受到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的思念.由此使欣赏者受到感动.在艺术实践课程中结合审美体验,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增强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从而能更好的将音乐进行表现.
4 艺术实践课程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技能训练与提高的意义
音乐包括创作、表演、欣赏三个环节,是以声音为媒介的艺术形式,其中“创”和“演”是音乐的一度和二度创作,并非人的本能过程,而是通过训练才能获得的过程,只有“听”才是人的本能,三个环节中“演”是音乐的生命所在,是最基本的环节,所以艺术实践课程要以“演”为核心,通过表演,能将学生的专业技能演唱与演奏水平提高,同时.通过“演”还能提高学生对文化、音乐和艺术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创作性、个性和人际交往能力.而这些知识和技能随时可以转换为其他重要的技能.同时表演如果能结合其他艺术知识和文化,就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的“多元化”.通过艺术实践课程的不同类型的音乐表演,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真正的达到“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李锦生,王晓平.试谈音乐欣赏教学的性质及其作用[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
〔2〕李平.关于改革高师音乐传统教学模式的探讨[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03).
〔3〕王蔚清.试论艺术教育的潜在课程及其育人功能[J].北华大学学报,2004(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