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人: 审核人: 使用人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部分字词的读音,注意几个意思为第三段“水边”的字 2、能力目标: 能分析文中“比兴”用法的作用 ;理解文中大段虚幻景象描写的用意 ;理解楚辞中语言独特的“兮”式结构 3、情感目标:把握男女水神悲欢离合之情
【学习重点】体会男女水神在生死契阔后欢会难聚的心情变化。 【学习难点】把握文中浪漫主义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自主梳理】
一、作者简介: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宠信:“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合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以及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屈原并不因此而放弃政治主张和伟大理想,写出了著名长诗《离骚》等价值很高的、影响很大的不朽作品。当秦兵攻破楚都消息传出后,他大失所望,悲愤投汨罗江,以身殉国,这天正是五月初五。 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
(1)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
(2)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
(3)以其卓越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鼓舞并感召后世志士仁人,培养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
(4)屈原精神发展成为安顿历代士子的痛苦心灵的家园 屈原名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楚辞
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来源:楚地的原始神话和巫祝的宗教活动,楚地的乐曲和民歌(《越人歌》);“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贡献:突破了四言的定格,六言、七言句式参差错落,自由灵活而富于变化;诗的结构篇幅扩大了;多用语气词“兮”字(起着表情作用,又有着调整节奏的功能,还代替某些虚词起语法作用);语言词汇地方色彩较浓。 【学习过程】
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基本内容 (1)、第一段
帝子降兮北渚。 渚:
目眇眇兮愁予。 眇眇: 愁: 袅袅兮秋风。 袅袅:
洞庭波兮木叶下。 波: 下: 登白薠兮骋望。 骋望:
与佳期兮夕张。 佳: 期: 张: 鸟何萃兮蘋中。 句式: 萃: 蘋: 罾何为兮木上? 句式: 罾: (2)第二段
沅有芷兮澧有兰 沅、澧: 芷: 思公子兮未敢言。 公子: 荒忽兮远望, 荒忽: 观流水兮潺湲。 潺湲: (3)第三段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句式: 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 朝: 驰: 皋: 夕济兮西澨。 夕: 济: 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腾: 偕逝: 筑室兮水中, 句式;
葺之兮荷盖。 葺: 盖:
荪壁兮紫坛, 荪: 紫: 壁、坛: 桂栋兮兰橑, 桂、兰: 栋、橑: 辛夷楣兮药房。 辛夷、药: 楣:
罔薜荔兮为帷, 罔: 薜荔: 帷: 擗蕙櫋兮既张 擗: 櫋: 白玉兮为镇, 镇:
疏石兰兮为芳。 疏: 石兰: 缭之兮杜衡。 缭:
合百草兮实庭, 合: 实: 建芳馨兮庑门。 馨: 庑:
九嶷缤兮并迎, 九嶷: 缤: 灵之来兮如云。 灵: 如云: (4)第四段
捐余袂兮江中, 袂:
遗余褋兮醴浦。 遗: 褋: 搴汀洲兮杜若, 搴: 汀洲: 将以遗兮远者。 遗:
时不可兮骤得, 骤: 聊逍遥兮容与。 容与:
【自主探究】1、作者在《湘夫人》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总结归纳】1、本文的主题思想:
2、本文的艺术特色:
【当堂检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