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总则、原则、目标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名称:无锡市城投公司办公楼项目 1.1.2.项目名称:无锡堰桥城投公司办公楼 1.1.3.建设单位:无锡堰桥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1.1.4.建设地点:无锡市堰桥街道堰裕路
1.1.5.建设规模:总用地面积3247.01m2;总建筑面积9421.52m2; 1.1.6.建筑层数: 6层。 1.1.7.功能配置:办公。
1.2.设计依据
1.2.1.项目任务书 1.2.2.用地定点图
1.2.3.主要包括国家及地方各有关现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5)《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
1.3.项目分析 1.3.1.工程概况
基地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堰裕路,整个地块占地3247.01m2。基地北侧为城市干道堰裕路,东、西侧为城市支路,地块方整,周边交通便利。
1.3.2.设计概念
本方案以简洁的流线自然将人群分流:外部人员通过堰裕路沿街面进入基地,到达办公楼内,内部工作人员则可以通过东西侧入口或中间架空通道进入基地内院。靠近堰裕路退让出的广场即可用于局部临时停车,同时也作为日常人流的集散,给人群以明确的方向感。
简洁大方的现代建筑造型:本方案设计为6F,与其它沿街建筑共同勾勒出堰裕路起伏灵动的天际线,在建筑立面处理手法上力求简洁现代,遵循“立”的原则,简洁的竖向线条,强调了挺拔感觉,整体稳重又尊显时代特征。既美化了城市面貌,又与空间呼应,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
1.3.3.建筑布局
基地北部邻接堰裕路,东、西两侧为城市支路,交通便利。基地南侧为地面停车场,以满足综合办公楼的停车要求。
本项目一层为门厅、办公大堂及办公室;二层局部办公大厅,其余为办公室及辅助用房;三层及以上均为办公室、会议室及辅助用房等功能空间。
1.3.4.交通组织
基地北侧为城市干道堰裕路,主要为外来办事人行出入口,基地由东西侧规划道路设置车行出入口,以满足消防及基地内交通的需要。办公楼中间架空通道,联系建筑南北两侧的广场空间,整个道路系统顺畅高效,合理有序,并极大地节约土地,使得道路面积最小化,以留给出大面积的景观区域。
基地内机动车停车位188辆,均为地面停车位,非机动停车位191辆。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08-2008 GB/T 50476-2008
江苏省标准2007
二、 技术设计 2.1 结构部分
无锡堰桥城投公司办公楼是由无锡堰桥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的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江苏省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细则》(参考)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3) 目。位于无锡市堰桥街道堰裕路。
本工程为新建办公楼,建筑层数6层,平面立面较为规则,无地下室。
2.1.1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
1) 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 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任务书及相关要求。 3) 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方案设计的审查批复文件。 4) 结构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2.1.2 建筑分类等级
1)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 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丙级。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设防类(丙类)。 (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5)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 框架四级。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 人防地下室设计类别:无地下室。
7) 建筑防火分类等级和耐火等级:见建筑设计说明书部分。2.1.3 主要荷载(作用)取值
楼屋面活荷载、特殊设备荷载
G329-1) 10SG813)
((
表 活荷载取值
类别 标准值(kN/m2) 网络机房、消防控制室5.0 等弱电类控制机房 通风、电梯机房 7.0 设备设备、制冷、空调机房 8.0 房 水泵房、变配电 10.0 发电机房 10.0 蓄电池机组、档案库活10.0 荷载 办公室 2.0 走廊、门厅 3.5 洗衣房 3.0 住宿 2.0 大开间办公区域 3.0 消防疏散楼梯 3.5 储藏室 5.0 住宅以外的厨房及厨房辅助用4.0 房 卫生间 2.5 阳台、露台 2.5 屋顶花园(小乔木) 3.0 屋面 2.0/0.5(上人/不上人) 自由分隔的隔墙 每延米墙重的1/3且不小于1.0 风荷载 雪荷载 基本风压:0.45 kN/m2 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 主要体形系数:1.3 基本雪压:0.4 kN/m2 地震作用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场地类型Ⅳ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特征周期为0.65s。多遇地震下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0.04。荷载(作用)工况组合,包括分项系数及组合系数
各种组合的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按照现行荷载规范及相关规范取值。
2.1.4 结构设计说明 2.1.4.1上部结构设计
1)结构缝的(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设置
地上部分平面布置较为规则,长宽比满足规范的要求,不设防震缝。考虑到建筑物较长,施工时设两道后浇带。 2)上部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说明
上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填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墙体(200mm):700 kg/m3。
2.1.4.2地基基础设计
1) 基础选型说明
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2) 对相邻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无相邻建筑物。
2.1.4.3主要结构材料
1) 混凝土:本工程采用C30混凝土。
注:楼梯、构造柱、圈梁、专设的门窗过梁均采用C30。
钢筋:钢筋种类:一级钢HPB300级钢筋,三级钢HRB400级钢筋。 梁板柱HRB400;箍筋HPB300;剪力墙HRB400;地下室墙体、底板、承台、基础HRB400。
圈梁、构造柱 HRB400;直径小于10mm的钢筋采用HPB300。 2) 钢结构材料及焊材 钢材:Q235、Q345
焊接方法及材料:手工焊时HPB300级钢筋、Q235B钢材采用E43XX型焊条,HRB335级钢筋、HRB400级钢筋、Q345B钢材采用E50XX型焊条,钢筋与钢材焊接随钢筋定焊条。 3) 砌体
砂浆强度等级:填充墙体均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等级为Mu7.5,密度<=700Kg/m3,M5.0混合砂浆砌筑。
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2.1.4.4主要计算程序
采用中国建筑研究院编写的PKPM系列计算程序。混凝土部分结构主要采用SATWE整体计算。
2.1.4.5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本工程为多层建筑,将结构分析计算结果对应抗震规范进行不规则判定,本项目各结构单体不属于特别不规则建筑,故不需进行抗震专项审查。
2.2 给水排水部分 2.2.1 设计依据
1、本工程设计任务书;
2、本公司其他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3、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周围市政条件资料; 4、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规程,主要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民用建筑水消防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GJ32J_92-2009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_96-2010
2.2.2 概述
本工程为无锡堰裕路综合办公楼项目,新建一栋办公楼,总用地面积约324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9421平方米,建筑层高为23米,为多层建筑。
2.2.3 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范围为本工程范围内的生活给水系统、污废水系统、雨水系统和消防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灭火器配置)的设计。
2.2.4市政管道条件
1、给水管线:市政两路DN200给水管网供水,市政供水压力为0.16MPa。 2、污水管线:由DN300地块内污水管接入市政道路原有污水管道; 3、雨水管线:由DN600地块内雨水管接入市政道路原有雨水管道;
2.2.5 给水系统
1、本工程利用两路城市自来水,供应园区内生活及消防用水,市政管道管径DN200,水压0.16MPa,设引入管倒流防止器。
2、最高日用水量14.03m3/d,最大时用水量2.10m3/h,平均时用水量1.75m3/h。详见表 生活总用水量计算表 用水部位 用水标单位 数用水变化系用水量(立方米) 准 量 时间 数 最大最大平均日 时 时 办公楼 50.00 L/255 8.0 1.20 12.75 1.91 1.59 人·班 未预见水 按本表以上项目的10%计 1.27 0.19 0.16 合计 14.03 2.10 1.75 3、室内生活给水系统
1)市政供水压力为0.16MPa,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无需热水的用水点均采用市政直接供水。冷却塔补水采用一套变频水泵供水,生活用水采用另一套变频水泵供水,集中设置于地下一层水泵房内,同时设置一个26T生活水箱。整个生活给水系统竖向共分2个区如下:
1区:1~2层,为低区,由市政供给;
2区: 3层及以上,为中区,由生活水池+变频水泵+屋顶水箱联合供给; 2)生活给水管道总入口处设总水表一块,其余室内水表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分区相应设置。 4、管材
1)室外给水管管径<100mm采用钢塑复合管,丝扣连接;管径≥100mm采用内涂水泥防腐层的球墨铸铁管,承插连接;
2)室内给水立管采用衬塑钢管,管径≥DN100采用沟槽连接,<DN100采用螺纹连接,支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最大工作压力不小于0.9MPa;
2.2.6 污水系统
1、污水排水量:按生活用水量90%计,为12.63m3/d。 2、排水体制
1)室内生活排水采用污、废合流制,设专用通气立管;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3、室内污水经室外污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化粪池,最终以一路DN300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4、管材:
1)室外污水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弹性密封橡胶圈承插连接。
2)室内污废水排水管及透气管,采用HDPE管,热熔连接。雨水管采用防紫外线的UPVC管,胶粘粘接。
2.2.7 雨水系统
1、本工程雨水系统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统,裙房的局部屋面采用压力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
(1)暴雨强度公式:
采用江苏省无锡市暴雨强度公式作为本次雨水计算的公式。
q
63.474 (
1+ .0.828*lgP) ( t 46.4) 0.99
(2)设计重现期:建筑屋面P=10年设计,溢流按50年校核,室外场地P=2年 。 2、管材:
1)室外雨水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双壁波纹管,弹性密封橡胶圈承插连
接;
2)室内雨水管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热熔连接;
3)室内压力排水管DN<100采用热浸锌钢管,丝扣连接;DN≥100采用焊接钢
管,法兰连接。
2.2.8 消防系统
本工程按规范需设室内外消火栓消防系统,消防管网由园区原有消防泵房接
入,建筑屋顶设置18T消防水箱。
1、室外消防系统
室外消防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来保证,从市政管网上引入二路DN200的水源,在园区内连接成环状,在室外生活消防合用环状给水管网上均匀布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供消防车吸水,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间距不超过120m。室外消火栓离水泵接合器的距离在15-40米的范围里,且均设有明显标识,并便于接近操作。
2、室内消防系统
在建筑单体内设置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系统。
1)消防水源 :由园区原有消防水泵房接入,原有消防水泵房中设置有108T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本楼屋顶设置18T消防水箱,满足要求。
2)设计消防水量:
室外消火栓系统用水量为25L/s,火灾延续时间2h;
室内消火栓系统用水量为15L/s,火灾延续时间2h;
3)室内消火栓系统:
每层均设室内消火栓,保证两股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
消火栓系统为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由原有消防水泵房接入。消防初期用水由
设在屋顶的消防水箱(V=18 m³)供给。
消火栓栓口静压不超过1.0MPa,竖向分1个区,消火栓系统栓前水压大于
0.5MPa的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
消火栓箱内包括:一个DN65的消火栓,25米长DN65的衬胶水带,Ф19
水枪一支,消防软管卷盘一盘。消火栓栓口离地1.1米。消火栓系统设2套
DN100( 10L/s)的水泵接合器。
4)灭火器配置系统
建筑内部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要求,按中危险级在相应部位设置相应级别灭火器。配电站配置MFT50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每处配置两具外,其余部位均配置MFZ/ABC3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每处配置两具。
2.2.9环保设计:
1、排水管设专用通气管。
2、泵房墙壁做消音措施,所有非消防水泵尽量选用低转速水泵,且均设置隔振基础,水泵进、出水口安装橡胶软接头和安装弹性吊架,以减小噪音和振动。
3、生活水箱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板水箱,对水箱进行二次消毒处理。通气管及溢水管管口加防虫网罩,防止杂物尘埃进入池内污染水质,溢流管不直接与下水道接通。
4、按规范要求安装倒流防止器,防止回流污染。
2.2.10节能设计:
1、所有卫生器具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大便器应采用3L/6L两档冲洗水量可选的坐便器,洁具的五金配件应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 164-2002、《非接触式给水器具》CJ/T 194-2004的规定。
2、水池进水阀采用可靠性强的液位控制阀。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屋顶水箱液位信号器与生活水泵联动控制。
3、水泵选用高效、低噪声型,并设隔振基础。
2.3 电气部分 2.3.1.概述
本工程为无锡堰裕路综合办公楼项目,新建一栋办公楼,总用地面积约324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9421平方米,建筑高度23米,为多层建筑。
2.3.1.1 设计范围
1、10/0.4KV变配电所;
2、照明、动力、空调供配电系统数据交换系统主机供电系统 ; 3、防雷与接地系统;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5、凡涉及到环境、特殊工艺等本设计仅负责预留相关的电源,深化设计由业主另行委托专业设计部门设计。
2.3.1.2 设计依据
1、《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10、业主提出的要求
11、建筑工种所提的平、剖、立面图,及相关工种提供的资料 2.3.2 强电设计
2.3.2.1 负荷等级与供电电源:
1、本工程为多层办公楼。大楼内通讯设备、消防设备、重要的照明为二级负荷。其余动力、照明、空调等属三级负荷。
2、为满足本工程二级负荷的供电需要,本建筑需由市电网提供两路10K高压电源;以满足该建筑的用电电源的要求。在本建筑物内设一两个变电所。变电所内设置两台400KVA的变压器,变压器负荷率分别约为80%。
3、电费计量方式为高供高量。功率因数采用低压侧补偿,补偿后使高压侧的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
系统配电方式采用TN-S制,动力负荷采用放射式配电,消防设备采用双电源配电,并在末端自切。
2.3.2.2 线路敷设
1、
本工程所有电线电缆均采用低烟无卤型(WD)。低压电缆均采用A级阻
燃型交联辐射电缆WDZA-YJ(F)E-1KV,沿金属电缆桥架敷设至各层配电柜;消电缆采用阻燃耐火型交联辐射电缆WDZAN-YJ(F)E-1KV且沿专用电缆桥架敷设,(双电源供电时中间加分隔板)由变电所配出的低压电缆均采用加盖电缆桥架敷设,强电井内均 2、
由变电所配出的低压干线均采用低烟无卤阻燃型交联辐照型电力电缆
在强电井内沿电缆桥架内敷设,所有电气管线均为在电缆桥架内或在吊顶内或沿墙,埋地暗敷。 消防设备干线均采用低烟无卤耐火型交联电力电
缆在强电井内沿电缆桥架内敷设,所有电气支线均为在电缆桥架内或在吊顶内或沿墙,埋地暗敷。
2.3.2.3 照明设计
本工程包括以下照明:正常照明、事故照明、应急疏散照明等。
1、 照度设计标准:主机房: 500Lx 功率密度不大于 15W/㎡ 办公室:会议室 300 Lx 功率密度不大于 9W/㎡
大 厅: 200Lx 功率密度不大于 7W/㎡ 变电所: 200Lx 功率密度不大于 7W/㎡ 消防安保中心: 300Lx 功率密度不大于 9W/㎡ 前 厅: 150Lx 功率密度不大于 6W/㎡ 过 道: 100Lx 功率密度不大于 5W/㎡ 卫生间: 75 Lx 功率密度不大于 4W/㎡
2、 其他:
(1)、所有机房、办公室、办公大厅等均采用高效节能型荧光灯
(2)、配电室、机房、消防安保中心等正常照明兼应急照明,门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设置应急照明,其照度不小于正常照度的10%。
(3)、电梯井道设置永久性低压检修插座36V和220V检修插座,电梯井道照度不小于50Lx,并在电梯机房与井道机坑处设双控开关。
2.3.2.4接地与等电位联结:
1、 本工程采用接零保护制(TN-S)系统,三相五线制,接地线(PE)单
独设置。
2、 所有插座均专设置PE线、且均设漏电保护开关。 3、 所有I类灯具均专设置PE线。
4、 本工程采用联合接地:变压器中性点、防雷接地、设备接地、等电位
联结、电梯控制系统、弱电系统及其他电子设备的接地等合用一套接地装置。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5、 本工程设置总等电位联结,等电位安装参见《等电位安装》图集 2.3.2.5防雷:
本建筑物的防雷设置按国家有关规范执行,为三类防雷。 1、
防直击雷:在屋面女儿墙上及其他凸出部位设置避雷带,屋面设避雷网,屋面所有金属物件均与避雷带可靠连接。 2、
防电磁脉冲:设置四级过电压保护,确保建筑物安全。在变电所低压侧设置最大流容量为65KA(8/20微秒)的SPD1;在层负荷侧设置最大流容量为40KA(8/20微秒)的SPD2;在末端设置最大流容量为15KA(8/20微秒)的SPD3。同时各弱电信号回路均要求设置信号类过压保护SPD4。
2.3.3.弱电设计 2.3.3.1设计依据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9 2、《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4、《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 5、《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
6、《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8-2004 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9、业主提出的要求
10、建筑工种所提的平、剖、立面图,及相关工种提供的资料
2.3.3.2设计范围及内容:
根据本工程的使用功能要求,并结合未来发展的趋势,本工程预设置下列系统: 1、 通讯系统 2、 综合布线系统 3、 安保系统 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5、
工艺设计由专业公司负责
2.3.3.3系统组成和功能简述:
1、
通讯系统
每人设置一台电话的设想,实际市话申请数量由业主与电信公司确定。2、
综合布线系统
为满足现代化办公对通讯与计算机网络的需要,根据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可扩充性的原则,本工程将设计一套千兆位到用户的标准、灵活、开放的结构化布线。 3、
安保系统
根据实际情况及使用功能的要求,本工程设置一套独立的安保系统。包含监控系统。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控制系统:
本建筑火灾自动报警属一级,采用双电源供电,在末端自切。系统采用控制中心报警形式,由消防控制设备、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消防报警主机及网络显示控制盘设置在消防安保中心。
消防安保中心设置火警电话主机一台,重要房间如变配电室,消防泵房,值班室等处设置专用消防电话分机。
2.4 暖通部分 2.4.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无锡堰裕路综合办公楼项目,新建一栋办公楼,总用地面积约324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9421平方米,建筑层高为23米,为多层建筑。
2.4.2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_96-2010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7.业主及职能部门提出的设计要求 8.各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2.4.3设计内容及范围
通风和防排烟设计。
2.4.4设计计算参数
1.室外设计参数 2.夏季
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34.4℃ 空调计算湿球温度 28.3℃ 通风计算温度 31.3℃ 风速 3.5m/s 主风向SE 大气压力1003.7hPa 3.冬季
空调室计算温度 -2.5℃ 空调计算相对湿度77% 采暖计算温度 -0.4℃ 通风计算温度 3.7℃ 风速 4.8m/s 主风向 SE 大气压力1024.1hPa 4.室内设计参数:
新噪夏 季 冬 季 风量 音 相m温度相对温d对湿度3/h.(℃) 湿度(%) 度(℃) B(A) (%) 人
27~50~16301≤大 堂 29 65 ~18 ~45 0 45 26~40~18403≤办 公 28 60 ~20 ~55 0 50 26~55~18402≤会议室 28 65 ~20 ~45 0 45 2.4.5空调系统
1.根据本工程建筑使用特性及业主要求,空调形式采用分体式空调,由业主自行采购安装,设计阶段仅预留用电量及室外机位置。
2.4.6通风及防排烟系统
1. 公共卫生间均设机械排风系统。
2. 其它相关功能场所如水泵房和变配电房等,按需设机械排风,并确保换气次数。 通风量
用途 通风方式 通风次数 公共卫生机械排风 10次/h 间 水泵房 机械排风 5次/h 变配电房 按设备发热量 8次/h 3.地上办公室及大厅等区域排烟方式采用自然通风。
4.无外窗及开窗面积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内走道设机械排烟系统。 5.大堂共享空间采用自然排烟系统,开窗面积不小于占地面积5%。
6.排烟风机由消防中心手动/自动起停,火灾时由火灾自动报警装置联动开启排烟口,排烟口与排烟风机联锁,当任一个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自行启动。
7.排烟系统排烟防火阀(280oC熔断)与排烟风机联锁,当排烟防火阀关闭时,风机停止运转。
8.风管穿越防火分区、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和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风管均安装(70oC熔断)防火阀。
2.4.7环保与节能
1.通风机等均选用节能低噪音设备。 2.所有设备与管道均采用柔性接口连接。 3.所以产品均采用高效、节能的产品。 4.采用能效比EER高的空调机组。
2.4.8材料
风管材料采用镀锌钢板制作,保温材料采用不燃型带铝箔离心玻璃棉板。
2.4.9职业安全卫生
对室内产生的余热均设置局部排风装置排至大气,保证环境的相对安全、卫生。卫生间采用全室通风方式进行排风,屋顶设置排风机。为了降低室内的噪音,送排风机尽可能采用低转速运转,并辅以消声设施
室外进风口布置在室外排烟口的下方,且高差不小于3.0m;当水平布置时,水平距离不小于10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