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混凝土双支撑大型模板及拆、立模方法[发明专利]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CN102767162A*

(10)申请公布号 CN 102767162 A(43)申请公布日 2012.11.07

(12)发明专利申请

(21)申请号 201210226962.X(22)申请日 2012.07.03

(71)申请人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443002 湖北省宜昌市清波路1号(72)发明人关云航 郭光文 石义刚 余英

关贤武(74)专利代理机构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代理人成钢(51)Int.Cl.

E02B 7/00(2006.01)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54)发明名称

混凝土双支撑大型模板及拆、立模方法(57)摘要

一种混凝土双支撑大型模板,在模板背侧形成两个支撑点,改善高升层模板整体受力,减少混凝土施工是模板变形与提高模板整体刚度。在拆模时,其中一个支撑点可以卸除,便于模板拆除。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模板面板高度满足浇筑4.5m及以上升层混凝土坝块施工要求,模板面板背面一侧增加可快速拆卸的支撑调节螺杆和三角支架对应斜撑杆件,从而实现快速拆、立模功能,且可以适应高升层大坝混凝土施工,显著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速度,缩短大坝施工建设周期,使工程尽快发挥效益。

CN 102767162 ACN 102767162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混凝土双支撑大型模板,其特征是:三角支架(5)的上端面与模板(1)背面通过至少两列的第一支撑调节螺杆(2)和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双支撑大型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位于第一支撑调节螺杆(2)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双支撑大型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支撑调节螺杆(2)和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的一端通过绞座(4)与三角支架(5)的上端面连接,另一端通过绞座(4)与模板(1)背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双支撑大型模板,其特征是:浇筑混凝土状态,第一支撑调节螺杆(2)和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同时支撑模板(1)形成超静定结构,在受力模板背侧提供两个支撑点。

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双支撑大型模板,其特征是:拆模时,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与三角支架(5)的铰接点卸除,调节第一支撑调节螺杆(2)的长度使其缩短,即可拉开模板与混凝土粘结面,便于拆模。

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双支撑大型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模板(1)高度≥4.5米。

7.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模板拆、立模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一、安装三角支架(5),安装第一支撑调节螺杆(2),安装模板(1),将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一端与模板(1)背面连接,另一端用可拆卸的销轴与位于三角支架(5)上端面的相应的绞座(4)连接,调节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的长度使其顶紧,使模板变成上下两个支撑点双支撑的超静定结构,实现模板立模;

二、混凝土浇筑完成初凝后,松开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使相应绞座(4)内的可拆卸的销轴卸力松动,拔出销轴使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失去支撑约束作用,模板体系恢复原可拆模的静定结构,调节第一支撑调节螺杆(2)的长度使其缩短,即可拉开模板与混凝土粘结面,按照原悬臂模板拆模方法进行拆模及吊装,由此实现模板拆模。

2

CN 102767162 A

说 明 书

混凝土双支撑大型模板及拆、立模方法

1/3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模板领域,特别是一种混凝土双支撑大型模板及拆、立模方法。

背景技术

悬臂模板广泛应用于电站大坝混凝土浇筑施工和高边墙结构物大面积直立面或

陡倾角斜面的支模,其优点是成模面积大、可以利用起吊设备安装和拆除、施工效率高、周转次数多、混凝土表面成形好。大坝混凝土的浇筑升层高度考虑水工建筑物结构、基础约束、混凝土温控、冷却水管、结构钢筋设计、埋件、灌浆分区分缝等因素设定,悬臂模板的面板高度一般依大坝混凝土升层高度定。随着水电施工技术的发展,各种筑坝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大坝高度越建越高,大坝混凝土浇筑升层的高度相应变大,在同样坝高的情况下高升层施工可以减少混凝土浇筑层数与仓面接缝处理次数、总施工间隙时间,提高混凝土浇筑速度,加快筑坝速度。

[0003] 在现有的悬臂模板中,出于受力的考虑,高度没有超过3米的结构。难以实现更大的成模面积。

[0002]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双支撑大型模板及拆、立模方法,可以实现更大的成模面积。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双支撑大型模板,三角支架的上端面与模板背面通过至少两列的第一支撑调节螺杆和第二支撑调节螺杆连接。

[0006] 所述的第二支撑调节螺杆位于第一支撑调节螺杆的下方。

[0007] 所述的第一支撑调节螺杆和第二支撑调节螺杆的一端通过绞座与三角支架的上端面连接,另一端通过绞座与模板背面连接。[0008] 浇筑混凝土状态,第一支撑调节螺杆和第二支撑调节螺杆同时支撑模板形成超静定结构,在受力模板背侧提供两个支撑点。[0009] 拆模时,第二支撑调节螺杆与三角支架的铰接点卸除,调节第一支撑调节螺杆的长度使其缩短,即可拉开模板与混凝土粘结面,便于拆模。[0010] 所述的模板高度≥4.5米。[0011] 一种应用上述的模板拆、立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安装三角支架,安装第一支撑调节螺杆,安装模板,将第二支撑调节螺杆一端与模板背面连接,另一端用可拆卸的销轴与位于三角支架上端面的相应的绞座连接,调节第二支撑调节螺杆的长度使其顶紧,使模板变成上下两个支撑点双支撑的超静定结构,实现模板立模;

二、混凝土浇筑完成初凝后,松开第二支撑调节螺杆,使相应绞座内的可拆卸的销轴卸力松动,拔出销轴使第二支撑调节螺杆失去支撑约束作用,模板体系恢复原可拆模的静定

3

CN 102767162 A

说 明 书

2/3页

结构,调节第一支撑调节螺杆的长度使其缩短,即可拉开模板与混凝土粘结面,按照原悬臂模板拆模方法进行拆模及吊装,由此实现模板拆模。

[001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凝土双支撑大型模板及拆、立模方法,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模板面板高度满足浇筑4.5m及以上升层混凝土坝块施工要求,模板面板背面一侧增加地可快速拆卸的支撑调节螺杆和三角支架对应斜撑杆件,从而实现快速拆、立模功能,且可以适应高升层大坝混凝土施工,显著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速度,缩短大坝施工建设周期,使工程尽快发挥效益。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侧视的结构示意图。[0014] 图中:模板1,第一支撑调节螺杆2,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绞座4,三角支架5,斜撑6,锚筋7。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如图1中,一种混凝土双支撑大型模板,模板1下端与三角支架5的上端铰接,三角支架5与埋设在混凝土体内的锚筋7连接;

三角支架5的上端面与模板1背面通过至少两列的第一支撑调节螺杆2和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连接。所述的模板1高度超过4.5m米。从而实现较大的成模面积。[0016]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位于第一支撑调节螺杆2的下方。

所述的三角支架5下部设有多根斜撑6,各个斜撑6分别与第一支撑调节螺杆2和

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的受力位置相对应。[0018] 模板1高度超过4.5米,从而可以应用于水电工程混凝土浇筑层高大于3m的坝体混凝土浇筑施工。本发明模板结构与3m升层的模板基本相同,但面板高度可以达到4.5m及以上高升层大坝混凝土施工要求。由于将悬臂模板面板高度增高,施工中混凝土侧压力增大,为保证模板刚度,将模板面板背侧由单支撑调节螺杆改为双支撑调节螺杆,并合理确定各个支撑调节螺杆在模板1与支撑三角支架5上的支撑点,同时在三角支架5对应位置增加斜撑6,改善模板受力状况,在模板面板高度增加而其它机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仅增加上、下一对支撑杆件,就可以保证悬臂模板的面板变形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技术要求,进而总体上达到减少拆、立模板次数及相应仓面施工缝等处理工作,提高大坝混凝土施工速度,缩短建设工期。

[0019] 所述的第一支撑调节螺杆2和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的一端通过绞座4与三角支架5的上端面连接,另一端通过绞座4与模板1背面连接。绞座4的销轴采用较松的间隙配合,可以快速的拆卸,从而便于实现快速拆、立模功能。

[0020] 所述的第一支撑调节螺杆2和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中,套筒两端设有内螺纹,套筒两端与螺杆螺纹连接,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套筒上设有用于驱动套筒转动的把手。[0021] 另一种可选的结构为:所述的第一支撑调节螺杆2和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中,双头螺杆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双头螺杆两端分别与带内螺纹的套筒连接,双头螺杆上设

[0017]

4

CN 102767162 A

说 明 书

3/3页

有用于驱动双头螺杆转动的把手。

[0022] 对于混凝土浇筑升层高度为4.5m及以上的大坝,首先确定高升层施工悬臂模板1的高度,根据混凝土浇筑施工对模板的侧压力,按照模板1背侧的第一支撑调节螺杆2和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制作整体结构。

[0023] 4.5m及以上高度的高升层坝体混凝土施工时,安装三角支架5,安装第一支撑调节螺杆2,安装模板1,将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一端与模板1背面连接,另一端用可拆卸的销轴与位于三角支架5上端面的相应的绞座4连接,调节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的长度使其顶紧,使模板变成上下两个支撑点双支撑结构,实现模板立模;

即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先不与悬挂地三角支架5铰接受力,当模板1安装到最后时,将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通过销轴与三角支架5上的绞座4铰接,旋转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使其与第一支撑调节螺杆2共同顶住模板1的面板,形成模板上下支撑的双支撑受力结构,改善模板受力条件。同时将预埋的锚筋7与模板1连接。[0024] 验仓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初凝后,松开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使相应绞座4内的可拆卸的销轴卸力松动,拔出销轴使第二支撑调节螺杆3失去支撑约束作用,模板体系恢复原可拆模的静定结构,调节第一支撑调节螺杆2的长度使其缩短,即可拉开模板与混凝土粘结面,按照单支撑调节螺杆结构继续进行模板的拆立工作。然后,吊车吊提至上一层进行模板安装,由此实现模板拆模。

5

CN 102767162 A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