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11期 (总第159期) 现代企业文化 MODERN EN程RPRISE CULTURE NO.11,2010 (CumulativetyNO.159) 加强女工组织建设,维护女工合法权益 高玉萍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六采油厂第三油矿,黑龙江大庆163154) 摘要:根据全国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的工作指导意见。工 会应当以加强女职工组织建设为重点,加强项目运作、强化品 牌效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女职工的需求。文章对如何加强 女工组织建设,维护女工的合法权益进行了详细探讨。 关键词:女工组织;女工权益;基层工会 中图分类号:D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OLO)1卜0114—02 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工会女职工组织建设,中华全国总 工会在修订《中国工会章程》、《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工作条例》 和制定下发的《企业工会工作条侈 及《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 加强企业工会女职工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中,对工会女职工组 织建设做出了明确规定。为了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女工组织建设 的要求,各级工会组织应紧紧抓住女工组织建设工作不放松, 努力把女工组织建设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以更好地维护 女工的权益,文章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加强女工组织同步组建,夯实组织基础 (一)在组建观念上.坚持思想创新 在工作中,应注重突出思想创新,实施“一线工作法”,即 “调研到一线、维权到一线、帮扶到一线、服务到一线”,真正 成为了解女职工思想动态的“调研员”,吸引女职工入会的“组 织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组织女职工投身经济建设的 “协调员”和服务女职工的“办事员”。要把维权的切人点定位 在组织建设上,因为组织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把女职工组 织起来,才能实现有效维权。在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注重 提高认识、研究对策、统一思想,确立“围绕一个重点,强化 一个依托,完善一个载体”的女职工组织建设新思路。 “一个 重点”即重点加强女职工组织的组建工作; “一个依托”即依 托工会组建发展女职工组织; “一个载体”即积极建立企业行 业性女职工组织,实现女职工入会最大化。 (二)在组建模式上.坚持方法创新 基层工会女工干部人员少、兼职多,时间和精力有限,是 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推进基层工会女职 工组织建设,单凭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完成 的。针对这一实际,基层工会女工干部人员应积极争取各级工 会党政工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推进组建模式上求进展,取得 新的突破。积极依托工会组建发展女职工组织。基层工会女工 干部人员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哪里有女职工,哪里 就要建立工会女工组织”的原则,以工会组织建设带动工会女 职工组织建设,做到工会女职工组织与工会组织“四同时” —.114.. (同时组建、同时筹备、同时报批、同时宣布),并将结果报 上级工会女职工组织备案。基层工会女工干部人员把女职工 委员会的组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全会重要工作来抓。把 女职工组织组建任务纳入各级工会组织建设考核目标管理当 中,为女职工组织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促进女职工组织建 设工作的开展。 (三)在运行机制上。坚持工作创新 把建立规范工作体系,健全完善运行机制,作为巩固女职 工组织建设成果的重要环节。突出“三抓三促”,增强基层女职 工组织活力,促进了女职工组织作用的发挥。一抓工作制度建 设,促进基层工作更加规范。积极创建“六有”女职工组织, 即有班子、有人员、有制度、有档案、有经费、有活动,全面 加强女职工工作规范化建设。二抓女职工干部队伍建设,促进 女职工组织增强活力。按照《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工作条例》、 《企业工会工作条僦》的规定,积极争取各级工会的重视支持, 配齐配强女职工干部,特别是注重吸收文化素质高、事业心强、 思想政治素质高、思维敏捷、正直热情、懂法的女职工工作的 积极分子。同时,积极为基层女职工干部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 环境和氛围,放手让她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三抓维权活动开 展,促进基层组织作用发挥。建立健全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工 作机制,坚持企业职代会中女职工代表的比例与女职工占职工 总数的比例相适应,积极推行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 合同》工作。 二、加强女工队伍建设和自身建设。提高女工干 部履职能力 按照“健全制度增活力,突破难点抓覆盖,服务大局促发 展,抓住机遇上规范,发挥作用聚人心”的工作要求,突出工 作重点,创新组建模式,完善组织网络,狠抓机制建设,进一 步规范基层工会女职工组织与工会组织同步组建工作,为更好 地开展女职工工作和履行维权职责,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有 力保障。工会筹建小组首先应对《工会 、 《中国工会章程》、 《企业工会工作条例》、《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工作条例》等有关 法律法规进行了多次集中的强化学习,进一步提高工会筹建小 组成员组建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并制订详细的建会计划和日程, 兵分两路、分片包点、明确责任,实施工作问责制度。 要全面履行工会及女职工组织各项职能。必须加强工会及 女职工组织自身建设。例如,针对从事工会工作的新手多、工 会业务知识不够熟悉,都是兼职的情况,每年选派人员参加上 级工会及女职工组织的各种工会工作业务培训,提高工会于部 及女职工干部的整体素质。 2010年第11期 (总第159期) 现代企业文化 MODERN ENTERPRISE CU【.TURE NO.11,2010 (CumulativetyNO.159) 谈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支持援助系统 行岁锋 (陕西理工学院,陕西汉中723003) 摘要:文章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不适应 买方市场形成,长短线的矛盾一时难以根本解决。不同学科、 状况出发。探讨当前在高校建立就业心理支持援助系统的可能 不同专业取向就业乐观度差异明显。(三)用人单位误区 性和必要性,以此来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就业,同时也通过这种 就业心理支持援助系统帮助大学生的心智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心理;就业心理支持援助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0)11-0115-02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过分关注文凭;存在性别歧 视;对学生生源地进行选择;把工作经验作为考察应届毕业生 的一个硬性条件。这些都制约着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四)高校误区 我国高校目前存在重点大学的教师一般都重视科研,而对 本科生教学的责任心不强,部分教师讲课满堂灌、课后不辅导、 当前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 面临着很多的压力和困难,而大学生作为一个心理正在成长和 考试标准不严、学生评价期考一锤定音;研究型人才及高级专 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不明确;高校的内部运营封闭、缺乏自 我评价和改进机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不尽合理,虽然教育 部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但由于各高校办学水平参差不 齐。学科调整、专业设置仍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不少学校不 顾自身“软件”、“硬件”是否允许,就设置了投资少、见效快 的专业,导致专业进一步失衡,这些因素都进一步造成大学生 就业困难。 完善的群体,在就业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心理不适应状况。当 前大多数研究的重点在分析大学生产生各种心理不适应状况的 原因,而对于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如何更好地在促进大学生在 就业过程中建立健康心理状况却很少涉及。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毕业生的绝对数量不断增高,使地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由于大学入学率的不断提高,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每年都 在不断上升,这其中不仅包括本科生、研究生,高职生的数量 也在不断上升,但国内的就业空间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扩大。 因此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这种压力来自于社会、 二、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心理不适应状况 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 的群体。大学生自身正处于成长期,这个群体他们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正在不断的建构中,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本身处 家庭和高等学校。高等学校也是一个压力的承受体,但在现实 中往往把自身的压力又转嫁到了毕业生群体身上。 (二)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 一在不断变化与融合之中,他们要去面对外部环境带给的更多的 变化和冲击,使得他们中的某一部分就会因为自身调整与外部 压力的关系在没有很好促进和融合的情况下,产生各种心理不 适应状况,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自负与自卑心理并存 是地域不平衡性,中国地域广阔、人口聚集不均、地区 各种因素差异明显决定着我国的就业形势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 人才需求也因而显示出一定的地区差异,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 大学生在就业工程中很容易出现自负或自卑心理,这主要 三、开展富有女性特色的主题活动,增强女工的 加。开展“三八”红旗集体和“三八”红旗奖章评选表彰工作,积极性 坚持项目运作和品牌带动,一是制订规范女职工权益保护 专项集体合同专章、专项协议、专项合同三类实现载体的规范 文本,加强分类指导;二是推动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 大力开展富有女职工特色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激发女职工争 先创优意识,为企业和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 四、结语 当前在女职工组织建设方式、工作机制上还需要进一步改 合同工作;三是建立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数据库;四 进创新,工作内容上需要进一步整合,以更有效的方式和各广 是以开展各种活动为载体,调动女工积极性。例如,举办百年 泛的载体,创造性地开展工会女职工工作,使女工组织真正成 “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活动项目,为职业女性搭建创优展示平 为女职工依赖的职工之家。台。举办百年“三八”纪念大会,大力宣传女工事业在各个时 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杰出女性代表。以五年一度的劳模评选和 作者简介:高玉萍(1974-),女,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 “三八”节表彰为契机,推动落实工会系统评先中女性比例的增 六采油厂第三油矿女工干事。115—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