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九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初中九年级地理下册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地点不属于亚洲与其他大洲分界线的是( )

A.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 B.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峡 D.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2、小丽乘火车呼和浩特出发到乌鲁木齐去旅游,他在旅途中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

A.草原、荒漠、森林 B.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森林

3、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 / 16

4、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B.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C.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5、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如图是我国四列山脉及两侧地形分布示意图,属于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 B.

C. D.

6、关于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6℃

B.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

C.青藏高原由于纬度较低,所以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2 / 16

D.各地气候差异都是由地形因素造成的

7、2019年4月15日,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建筑损毁严重。巴黎圣母院位于( )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俄罗斯

8、关于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印度洋

C.全球海陆分布均匀 D.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非洲大陆

9、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有( )

A.黄麻、茶叶 B.小麦、水稻 C.小麦、玉米 D.水稻、甘蔗

10、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 )

A.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

C.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D.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

3 / 16

11、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通常采用的定向规则是( )

A.“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B.“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C.“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D.“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2、下列关于省区轮廓与其名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黑龙江—龙—哈尔滨 B.②—湖北—鄂—武汉

C.③—云南 — 滇 — 西宁 D.④—广东—粤—广州

13、关于亚洲的世界之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季风气候区②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③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④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在沙特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穿长袍、戴头巾。长袍多为白色,十分宽大。这些习俗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

4 / 16

A.美观休闲能保暖 B.地形崎岖宜行走

C.炎热干燥多风沙 D.狩猎探险真方便

15、网络购物越来越普及方便,快递小哥贝贝欲查询送货路线,最便捷的方式是查询( )

A.纸质等高线地图 B.纸质行政区划图

C.手机中的电子地图 D.降水分布图

16、比较我国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的关系,说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运输方式为( )

A.①铁路、②水运、③空运、④公路 B.①公路、②空运、③铁路、④水运

C.①水运、②铁路、③空运、④公路 D.①公路、②空运、③水运、④铁路

17、“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表示的地形是( )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5 / 16

D.丘陵

18、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 )

A.20°W和160°E B.0°和180°

C.0°纬线 D.0°经线网

19、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西高东低 B.中部高,四周低

C.南高北低 D.中部低,四周高

20、下列四幅地图,若图幅相同,比例尺最小的是( )

A.世界政区图 B.辽阳市地图

C.辽宁省地图 D.中国政区图

21、地球的平均半径约是( )

A.6378千米 B.4万千米 C.6371千米22、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比例大约是( )

A.三分之二是陆地 B.各占二分之一

6 / 16

D.8万千米

C.四分之一是海洋 D.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3、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 )

A.欧洲、北美洲 B.欧洲、亚洲 C.南极洲、大洋洲 D.非洲、南美洲

24、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也常常作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大兴安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

C.我国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D.我国主要农耕区和牧区畜牧业区分界线

25、下面四幅气候类型图,从左到右表示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

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极地苔原气候

7 / 16

B.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极地冰原气候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

1、读下面的亚洲大陆上不同位置的四个地区的气候资料图,分析这些地区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四地的气候类型:A____,B___,C____,D____。

(2)A地气候与B地气候差异很大,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

8 / 16

(3)C、D两地都位于大洋沿岸,其气候的相同点是降水都集中在____,并且气温和降水的搭配都有____的特点,因而有利于农业生产;两者气温方面有明显差异,其中气温年变化较大的是____。

(4)亚洲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____,___。

2、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新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_(高原);B________(山脉);C________(山脉);(2)写出数字代表的城市。

①________;②________

9 / 16

D________(河流)

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⑤________

(3)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________。

(4)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________带;从季风区看,属于________区;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________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________阶梯。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人为原因有________。防护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澳大利亚独占一块大陆,鸸鹋、袋鼠、考拉等特有而古老的物种很多。

材料二 澳大利亚部分矿产、某月等温线分布和珀斯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10 / 16

(1)根据材料一,简析澳大利亚特有而古老物种多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判断,左图所示时期为________(填“1月”或“7月”)。

(3)澳大利亚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是世界主要的矿产品出口国,说出其矿产品大量出口的主要条件。

(4)描述珀斯的气候特点。

4、读“等高线地形图”和“泥石流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 米。A点所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11 / 16

(2)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容易的是 。

(3)图中B、C两地适宜搭建帐篷的是 。

(4)李庄和吴庄图上距离约为1.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千米。

(5)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右图中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 。

(6)为了不妨碍地面交通,高速铁路基本上采用修建高架桥和隧道的形式。图中高速铁路的走向是 ,D、E两处需要修建隧道的是 。

12 / 1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D

2、B

3、A

4、C

5、C

6、B

7、B

8、A

9、B

10、C

13 / 16

11、D

12、D

13、C

14、C

15、C

16、A

17、A

18、C

19、B

20、A

21、C

22、D

23、A

14 / 16

24、C

25、B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

1、热带雨林气候 寒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纬度位置 夏季 雨热同期 C 季风气候显著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内蒙古高原 太行山 秦岭 黄河 太原 呼和浩特 郑州 西安 兰州 煤炭 暖温 季风 北方 第二 ①土质疏松、多空隙、易溶于水;②植被少,地表裸露;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①过垦过牧;②修路采矿破坏地表; ①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②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退耕还林、还草,减少过度放牧地区的牲畜数量

3、(1)澳大利亚独占一块大陆;海洋阻隔了生物在澳大利亚大陆与其他大陆之间的迁移;缺少大型食肉动物;自然条件比较单一,生物进化极其缓慢。(任答两点)

(2)7月

(3)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储量大),品质优(好);埋藏浅,易开采,采矿业发达;海运便利。(任答一点)

(4)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5 / 16

4、(1)663;鞍部;(2)甲;(3)B;(4)2.4;(5)①;(6)西南﹣东北;D

16 /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