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堂化学习题讲评课
作者:金之建
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04期
化学习题讲评课是初中化学日常教学,甚至是复习阶段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堂高效、成功、精彩的化学习题讲评课不仅能有效帮助学生纠正在平常学习过程中对一些知识点形成的错误认识和理解,还能规范解题、查缺补漏。除此之外,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总结解题规律,熟练答题技巧,帮助学生清晰建构化学学科的知识结构,并以此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由于初三化学教学课时紧,复习时间紧,教学内容多,习题讲评课的教学往往会让教师和学生陷入“题海大作战”中,处理不好,知识就会重复出现,同时使教学枯燥无味,降低学习效率,加重负担,使讲评效果打折。
实事求是的说,诸多主客观的原因导致实际教学中的化学习题讲评课“出彩”的不多,“乏味”的不少,典型的有以下三种模式:1、填鸭式。有的教师拿起一套习题,滔滔不绝,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分析得头头是道,面面俱到,可是,学生听得索然无味。2、随意式。有的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足,进了教室拿起题目就开讲,无的放矢,没有侧重,信口开河,想到哪里讲哪里,讲到哪里算哪里,一节课下来,学生头昏脑胀,不知道到底该重点掌握什么;3、快速式。有的教师上课只是对对正确答案,基本不讲答题思路、答题方法和技巧,虽然节省了教学时间,推进了教学进度,但是这样“蜻蜓点水”、“点到即止”的做法,只能让学生知道了是什么,很少能理解为什么,严重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思维的发展。
当然,由于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普遍缺失对这类习题讲评课型的重视和研究,因此,相对一堂新授课而言,一堂精心设计、高质量的、出效果的习题讲评课的备课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具体体现在对化学习题讲评课中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堂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以及课后的巩固和反思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在新课程教育和中考改革的大形势下,如何上好一堂化学习题讲评课,对每个化学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我就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谈谈我的一点点体会。 一、课前精心准备 1、摸透习题
一堂高效的化学习题讲评课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做充分的准备,自己先摸透习题,以便准确把握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不足。A. 通过做题,要明了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题目的难易程度、题型及其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等内容,同时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以及容易出现的错误。B. 在批改习题过程中,应全面了解学生的解题情况,重点是注意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错误率较高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典型错误答案,并且要分析原因,具体找出学生在哪些知识和能力上的不到位。C. 还要注意统计相关数据,做必要的记录。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不清楚、实验现象不掌握、答题不规范、语言表达不到位、审题不清、计算粗心等。这样讲评时便能确定讲评的重点和难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2、精心选题
选题要注意讲评题目的题型、难度、题量等符合学生的实际,应选择那些与课本重难点知识相关,与教材贴切、能暴露问题、与生活联系紧密、注重应用的题目。
1)注重习题的代表性。习题对学生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习题不在多,贵在精。我认为习题讲评课不必面面俱到,贵在精选精讲。应将重点放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解决一些比较突出的、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和“归因”,有重点地进行分析讲解。
2)注重习题的针对性。这里所说的习题的针对性不指习题对某一知识点的针对性,而是指习题对具有不同水平、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针对性。每套习题的难度都分几个层次,有的注重基础,有的注重重点,有的关注难点,而有的则侧重对能力的考察。 3)注重习题的新颖性。分析近些年的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考试的热点越来越注重书本中的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性。比如,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化学知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化学与社会、与环境甚至与人体健康等方面的内容等。因此,老师在选择习题时就要体现这种趋势,平时多收集一些这方面的习题,留心一些具有新颖性的习题,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增强学生在化学应用方面的敏感性。 二、课堂精心设计 1、把握时机,及时讲评
习题讲评要及时。刚刚做完题目的时候,在答题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模糊概念或困惑问题此时在学生脑海里的印象最为深刻。此时他们想要弄清楚知识,得到正确答案的欲望最为强烈,学习动机充足,兴趣浓厚。因此,习题讲评应突出时效性,以便及时纠正错误,提高讲评课的效果。否则,时间一长,学生对存在的问题逐渐遗忘,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2、灵活处理,有的放矢
习题讲评要有的放矢,有所侧重。A.侧重典型错误问题。B.侧重易错题目。C.重视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指导。D.讲评过程侧重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因”。 3、拓展综合,触类旁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体说来,初中化学课程中主要的知识点是明确的、稳定的。但是如今的题目却百般变化,推陈出新,不断通过变换出题角度、设问方式等,综合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讲评过程中要把题目的知识点纵横延伸、进行拓展,多角度发散,以点带面,从而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构清晰的知识网络体系,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效设问
有效的课堂设问必须注意问题的目的性和吸引性,要通过有效的设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努力使学生形成积极探索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自觉主动开动脑筋,打开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终使学生通过解决这个问题能产生一种恍然大悟,并有所成就的感觉。下面我就简单谈一下课堂上有效设问的几种方式。
1)悬念式设问。悬念是一种非常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所以在课堂上有效利用这一心理状态,通过一步一步制造悬念的心理刺激,可以使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一种“猜不透、想不通”,却又“丢不开、放不下”的心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开启思路,丰富想象,获取新知,发展智力。
2)矛盾式设问。每个人由于经验、知识、能力及思维方式的差异,都会对同一现象有不同见解。因此,人们往往容易因各持己见而产生认识上的矛盾。但是,在课堂中如果能抓住学生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同一问题认识理解上的差异,制造“矛盾”,挑起“争论”,就会自然而然地引发学生之间的辩论,此时他们急切渴望通过自己所学知识来支持、应证自己观 点的正确性,这样一来,矛盾式的设问将强烈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促使学生自己通过分析、联系、推理等过程全面正确认识该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全面思考思辨的思维能力。 3)梯度式设问。在习题讲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题目,此时,如果教师采取“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的做法,将会使学生一时难以理解,降低讲评效果。但若是采取“梯度式”设问的方法,将会有效降低题目的难度。比如,我们可以采用由近及远、从部分到整体、从易到难的办法,把这些太难的具有深度的问题转化成一组组有梯度的、简单的“小问题”,一步一步设问,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逐步解开谜团。 三、课后积极巩固
习题中,特别是错题中所反映出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多数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通过教师的一次讲评,学生不大可能完全掌握。因此,讲评以后,教师还要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比如,根据本节课中讲评重点设计一定数量的相关训练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固讲评效果。另外,要求学生建立自己的错题集,引导学生注重自觉主动的自我反思。我们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典型错题摘录在错题集上,注明错因、正确答案和解题思路,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做“小结”,及时整理,虽然过程繁琐复杂,但能有效帮助学生深化对问题的正确理解,避免错误的重复发生。
总之,要上好化学习题讲评课,教师应在以上三个大方面多下功夫,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都得到训练和提高,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