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一、指标体系介绍 2
1.1人力资本能力指标 21.2人力资源运作能力指标 31.3人力资源运作效率指标 4二、人事报表内容介绍 52.1人力资本能力报表 52.2人力资本运作能力报表 52.3人力资源效益报表 5三、指标收集整理 63.1月初指标收集 63.2月中指标收集 6四、报表制作 6
4.1月初简版人事报表制作 64.2月中完整版人事报表制作 6五、报表后续发布 7
目录
六、注意事项 7
6.1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76.2格式统一,模板标准化 76.3及时性 7
6.4数据异常处理 7七、相关附件 8
前言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在现有人力资源所拥有的人力资本能力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运作,实现人力资源的效率目标。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关键数据,这些数据就是我们要收集的人力资源指标。通过这些指标,我们可以监管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管理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改善我们的管理,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一、指标体系介绍
公司目前使用指标体系由三部分组成:人力资本能力指标、人力资源运作指标、人力资源效益指标。各指标使用环比、同比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差异变化,观察人力资源管理运作情况。
同比:指本期与去年同期比较。环比:指本期与上一期比较。
增长率=(现有量-原有量)/原有量。1.月平均人数2.离职率3.非生产人员占比4.关键岗位员工流失率5.出勤率
1.招聘到位率2.工资总额3.人均工资4.保险总额
1.总产量2.人均产量3.单位产量人工成本
1.1人力资本能力指标
1.1.1关键岗位:
是指**事业部生产体系中的**工,**工,***工。1.1.2月平均人数:
【定义】是指本月内每天拥有的劳动力人数,属序时平均数指标。 【公式】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1.1.3离职率: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离职总人数与统计期平均人数的比例。其中离职人员包括辞职、自离、开除、解聘的所有人员。
【公式】离职率=离职总人数÷统计期平均人数×100%1.1.4非生产人员占比:
【定义】是指非生产人员占总人数的比例。
【公式】非生产人员占比=非生产人员总数÷期末总人数×100%1.1.5关键岗位员工流失率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关键岗位离职人数与统计期内关键岗位平均人数的比例。其中离职人员包括辞职、自离、开除、解聘的所有人员。【公式】关键岗位流失率=关键岗位离职总人数÷关键岗位统计期平均人数×100%1.1.6出勤率
【定义】指报告期内各单位(部门)所有员工的出勤天数与应出勤天数的比率。
【公式】出勤率=实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
1.2人力资源运作能力指标
1.2.1招聘到位率: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招聘到位人数与部门提报需求人数的比例。【公式】到位率=到位人数÷实际需求人数×100%1.2.2工资总额: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各单位(部门)所有员工的应发工资总额。1.2.3人均工资: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各单位(部门)平均每位员工的工资额。 【公式】人均工资=工资总额÷平均人数1.2.4保险总额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各单位(部门)为其所有员工按法规所缴纳的
社会保险的费用总额(即为公司缴纳部分)。公司目前普及缴纳的保险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公式】保险总额=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
1.3人力资源运作效率指标
1.3.1总产量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各单位(部门)生产产品的总量。硅片事业部各单位(部门)以万片为单位,硅料事业部各单位(部门)以千克为单位。
1.3.2人均产量: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各单位(部门)平均每位员工的产量。硅片事业部各单位(部门)以片为单位,硅料事业部各单位(部门)以千克为单位。
【公式】人均产量=总产量÷统计期平均人数×100%1.3.3单位产量人工成本
【定义】是指报告期内各单位(部门)生产单位产品所支付的工资及社保额。硅片事业部以万片计算单位产量,硅料事业部以千克计算单位产量。
【公式】单位产量人工成本=(工资总额+社保总额)÷总产量
二、人事报表内容介绍
2.1人力资本能力报表
人力资本能力报表主要是包括与人力资本能力的人力资源数量、流动性等方面的指标。公司目前使用的指标有:总人数,新进人数、离职人数、自离人数,离职率、非生产人员占比及关键岗位离职情况分析。
2.2人力资本运作能力报表
人力资源运作能力层面指标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基本运作流程:人力资源规划——培训开发——考核评价——薪酬——劳动关系等反映各个环节运作能力的基本指标。公司目前使用的指标有:招聘到位率、工资总额、社保总额、人均工资等。
2.3人力资源效益报表
人力资源效率层面指标是人力资源管理所要达到的基本效率指标,也是人力资源战略实施的效果反映。公司目前使用的指标有:总产量、
人均产量、单位产量人工成本。
三、指标收集整理
目前,公司人力资源指标分两次收集:月初收集一次人力资本能力指标及招聘到位率,制作月初人事报表;月中发完工资以后,收集人力资本运作能力指标及人力资源效益指标,制作人事月中完整版人事简报。
3.1月初指标收集
每月第一个工作日,完成月初指标收集,审核无误后,下班前发至本单位人事部报表制作负责人,数据提交格式详见附件《数据提交模版》。数据指标提供责任人:人事档案业务人员,招聘相关负责人。
3.2月中指标收集
月中工资发放起第一个工作日,完成月中指标收集,审核无误后,下班前发至本单位人事部报表制作负责人,数据提交格式详见附件《数据提交模版》。数据指标提供责任人:薪资业务人员。
四、报表制作
4.1月初简版人事报表制作
每月第一个工作日,完成月初简版人事报表制作,经本单位人事部负责人审核无误后,第二个工作日上班前发至集团人事行政中心人力资源规划处,报表格式详见附件《人事简报模版》。报表制作负责人由各单位人事部自行确定。
4.2月中完整版人事报表制作
月中工资发放起第一个工作日,完成月中完整版人事简报制作,经本单位人事部负责人审核无误后,第二个工作日上班前发至集团人事行政中心人力资源规划处,报表格式详见附件《人事简报模版》。报表制作负责人由各单位人事部自行确定。
五、报表后续发布
《人事简报》收集完成后,经人事行政中心审核无误后,制作集团人事简报,第二个工作日下班前发布《人事简报》。
六、注意事项
6.1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人力资源数据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向标,引导提升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人力资源数据的准确性,决定人力资源政策的成败。在收集数据及报表制作过程中,数据必须经过仔细核对,逐级审核,避免数据遗漏,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6.2格式统一,模板标准化
为了提高数据的可读性,格式一致,模版统一。如果在使用过程,有改进模版建议,提报人事行政中心统一修改,模版以人事行政中心发布为准。
6.3及时性
为确保报表及时发布,各单位需按规定时间完成数据收集、报表制作并及时发送至人事行政中心。
6.4数据异常处理
当离职率或关键岗位流失率环比上升幅度大于10%时,需做离职调查,并以书面形式提交调查结果至人事行政中心。
七、相关附件
《数据提交模版》、《人事简报模版》、《人事简报制作流程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