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c语言编的延时程序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c语言延时程序的研究 2007-08-19 21:02

有个好帖,从精度考虑,它得研究结果是: void delay2(unsigned char i) {

while(--i); } 为最佳方法。

分析:假设外挂12M(之后都是在这基础上讨论)

我编译了下,传了些参数,并看了汇编代码,观察记录了下面的数据: delay2(0):延时518us 518-2*256=6 delay2(1):延时7us(原帖写“5us”是错的,^_^)

delay2(10):延时25us 25-20=5 delay2(20):延时45us 45-40=5 delay2(100):延时205us 205-200=5 delay2(200):延时405us 405-400=5

见上可得可调度为2us,而最大误差为6us。 精度是很高了!

但这个程序的最大延时是为518us 显然不

能满足实际需要,因为很多时候需要延迟比较长的时间。

那么,接下来讨论将t分配为两个字节,即uint型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

void delay8(uint t) {

while(--t); }

我编译了下,传了些参数,并看了汇编代码,观察记录了下面的数据: delay8(0):延时524551us 524551-8*65536=263 delay8(1):延时15us

delay8(10):延时85us 85-80=5 delay8(100):延时806us 806-800=6 delay8(1000):延时8009us 8009-8000=9 delay8(10000):延时80045us 80045-8000=45 delay8(65535):延时524542us 524542-524280=262

如果把这个程序的可调度看为8us,那么最大误差为263us,但这个延时程序还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因为延时最大为524.551ms。

那么用ulong t呢?

一定很恐怖,不用看编译后的汇编代码了。。。

那么如何得到比较小的可调度,可调范围大,并占用比较少得RAM呢?请看下面的程序:

/*--------------------------------------------------------------------

程序名称:50us 延时

注意事项:基于1MIPS,AT89系列对应12M晶振,W77、W78系列对应3M晶振 例子提示:调用delay_50us(20),得到1ms延时 全局变量:无

返回: 无

--------------------------------------------------------------------*/

void delay_50us(uint t) {

uchar j;

for(;t>0;t--)

for(j=19;j>0;j--) ; }

我编译了下,传了些参数,并看了汇编代码,观察记录了下面的数据: delay_50us(1):延时63us 63-50=13 delay_50us(10):延时513us 503-500=13 delay_50us(100):延时5013us 5013-5000=13 delay_50us(1000):延时50022us 50022-50000=22

赫赫,延时50ms,误差仅仅22us,作为C语言已经是可以接受了。再说要求再精确的话,就算是用汇编也得改用定时器了。

/*--------------------------------------------------------------------

程序名称:50ms 延时

注意事项:基于1MIPS,AT89系列对应12M晶振,W77、W78系列对应3M晶振 例子提示:调用delay_50ms(20),得到1s延时 全局变量:无

返回: 无

--------------------------------------------------------------------*/

void delay_50ms(uint t) {

uint j; /****

可以在此加少许延时补偿,以祢补大数值传递时(如delay_50ms(1000))造成的误差,

但付出的代价是造成传递小数值(delay_50ms(1))造成更大的误差。 因为实际应用更多时候是传递小数值,所以补建议加补偿! ****/

for(;t>0;t--)

for(j=6245;j>0;j--) ; }

我编译了下,传了些参数,并看了汇编代码,观察记录了下面的数据: delay_50ms(1):延时50 010 10us delay_50ms(10):延时499 983 17us delay_50ms(100):延时4 999 713 287us delay_50ms(1000):延时4 997 022 2.978ms

赫赫,延时50s,误差仅仅2.978ms,可以接受! 以下为11.0592晶振

众所周知,c51在编程时很难掌握程序运行的时间,所以编写延时程序时很难做到很精确,解决的方式有插入汇编语句,但总觉得汇编用起来不是那么顺手,还可以用定时器来做,但只是一个很小的延时程序而已,不必小题大作。其实办法还是有的,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几种延时程序。 1、us级延时程序

常用的一个函数如下:

void delayus(unsigned char x) { while(--x) ; }

生成的汇编代码为:

C:0x001C 7F0A MOV R7,#0x0A //2us

C:0x001E 12003E LCALL delayus(C:003E) // 2us

C:0x003E DFFE DJNZ R7,delayus(C:003E) //2x us

C:0x0040 22 RET // 1us

所以调用一次函数延时时间为 ( 2x+5 )us ,可以用来延时大于5us的时间。

注意的是x要是unsigned char 类型,且 --x 不能写成x-- ,否则汇编代码会有一大串:

C:0x001C 7F02 MOV R7,#0x02

C:0x001E 120032 LCALL delayus(C:0032)

C:0x0032 AE07 MOV R6,0x07

C:0x0034 1F DEC R7

C:0x0035 EE MOV A,R6

C:0x0036 70FA JNZ delayus(C:0032)

C:0x0038 22 RET 因为汇编中的DJNZ 语句是先减一再判断的,和-xx的算法一致,所以--x和x--相差了很多。上述函数只适合x的范围是0-255,如果需要延时大于255*2+5us,则可以连续调用几次函数。 2、ms的延时程序

常用的一个函数: void delayms(unsigned int x) {

unsigned char i; while(x--) {

for(i=0;i<125;i++){;} } }

我们来看一下它的精度如何

x us 1 1024 5 5076 10 10141 50 50661 100 101311

可见,精度不“精”,随着x值的增大,延时误差越大,只适合在延时不要求很准确的地方使用。于是想到对程序进行一些修改,想到125是不是取的太大了,假如把它变为可变,不同的x值取值不同,就可以对延时时间进行一些修正,把程序改为如下:

void delayms(unsigned int x,unsigned char y) {

unsigned char j;

while(x--)

{

for(j=0;j对不同的延时时间取不同的y值,发现一个“怪”现象,当取y=123时,延时时间的误差是一个固定值:

x us 1 1017 2 2016 5 5016 10 10016 50 50016 100 100016 除了x=1外,其余的误差都为16us, 即不管x为多大都只有16us的误差,精度大幅度提高,可以满足大多数的需要!

------------------------------------------------------------------- void delay_8us(unsigned int t) {

while(--t); }

delay8(1):延时15us

delay8(10):延时85us 85-80=5 delay8(100):延时806us 806-800=6 delay8(1000):延时8009us 8009-8000=9 us级的延时加上下面ms级的延时,基本够用了。 void delayms(unsigned int x) {

unsigned char j; while(x--)

{

for(j=0;j<123;j++){;} } }

比较好的延时程序,误差很小(60s才误差0.12s),延时范围很大,适用于11.0592,12晶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