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工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对工科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摘 要】实践教学是工科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工科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有限、实习基地建设困难、毕业实习与毕业生的就业之间的矛盾等问题,对工科高校当前和今后改革实践教学提出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工科高校 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 G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810(2010)08-0077-02

实践教学是工科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工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近几年各高校对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建设引起了高度重视,但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科人才质量的要求,本文结合工科高校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革对策,期望对工科高校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 目前工科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由于实践教学需要相应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投入,学校实践教学的经费不足和投入不够,相应的教学活动只有缩减。同时,教学中教师只重视理论教学,不重视实践教学,因为实践教学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担任课程实验教学的教师既要精通相应的教学实验软件,也要事先对相关实验内容相当明确和了解,加上教师自身实验知识的不足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在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面,教师的相应劳动投入没有得到体现,致使许多教师不愿开展实验课程教学。

2.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有限

实验室的建设和实习点的建设除了需要相应的活劳动投入外,相应的经费投入是必然的。一个实验室的建设少则几十万上百万,大型实验室的建设甚至有上千万的投入,有限的教学经费只能用于课堂教学投入;另外,实验教学软件的更新快,投入相当大,如果没有职能管理部门的投入,相关院系难以承受。在实习点的建设方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实习单位的建设需要提供实习的单位付出相应的投入,也需要利用相应的社会关系才能得以建立,有些时候联系一个实习单位需要相关教师多次往返,广泛联络才能成功,其财力和精力的投入是很大的。

3.毕业实习和毕业生的就业之间的矛盾

毕业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除了需要学校投入外,学生的积极参与无疑是完整的实习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实际情况是,往往有相当的毕业生由于工作就业的压力,实习单位和工作就业单位难以一致,毕业班的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如果学生不能考上研究生和寻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实习自然就成了毕业生的一种负担,一些学生就会对学校安排的毕业实习活动表现出不积极和不主动的态度。在毕业论文(设计)方面也是如此,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双重约束,毕业论文的质量不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不重视成了普遍存在的问题。 4.毕业实习基地建设困难,缺乏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

当前部分高校同用人单位合作,建立了毕业实习基地,但是这样的实习基地不仅数量少,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在其建设和运作过程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一是毕业生实习基地建设还没有真正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用人单位、社会虽然对毕业生实习基地的作用

已达成了共识,但还没有从观念上得到彻底转变,对实习基地建设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远远不够,且政府和社会相关配套的鼓励政策和措施也没跟上;二是毕业生实习基地作用被单一化。学校将毕业生实习基地仅仅作为培养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途径,实习基地在毕业生就业、反馈教学与人才培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被掩盖了。毕业生也只是将实习基地作为完成学习任务的载体,没有通过实习基地去主动寻找就业机会、提升就业力。而用人单位则视实习基地为和学校联系的桥梁,其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和检验人才现场的作用也被忽视了;三是毕业生实习基地运作缺乏过程管理。高校对毕业生实习基地和学习中的动态过程管理很多时候出现了缺位现象,这导致了毕业生缺乏来自学校的指导和建议,往往目标模糊、定位不准、效果打折;而单位在实习基地运作中也会出现追求目标化管理,忽视了过程对毕业生塑造性的重要意义。

二 改进和创新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措施

改进和创新工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多方的努力,既需要教学观念的转变,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从当前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建设看,宜采取以下相应的措施。

1.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作为工科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需要得到学校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从学校职能部门而言,要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按照工科学校的专业特点与学生的就业取向,把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与完善,作为教学安排的重要环节来实施。从教师而言,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与体系是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条件。从学生而言,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应成为大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转变重理论学习而轻实践教学过程的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对培养自身创新能力和提高适应社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理顺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高等工科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要成立工程实践中心或实践教学中心,不断整合教育资源,以工程环境为背景,打造实践教学平台,使本科一二年级学生得到大面积的实践基础能力的培养,高年级学生通过工程实践项目驱动,实现跨学科多领域综合训练工程实践能力。总之,依托实践教育平台,一方面要不断强化综合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另一方面要不断强化研究创新实践能力训练。 3.进一步加大并深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力度

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要根据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和要求,在充分研究和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模式,按照一定的步骤确立。要按照“学科联合、功能归类”的原则,充实实践内容,理顺管理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以院、系两级管理为主的实践基地建设体制,实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规模效益明显的实践基地建设格局。只有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建立一批融产学研、让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等于一体的综合育人基地,才能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加充满活力和吸引力,从而使高校全面育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4.实行重点建设战略

要在原有重点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大学自己建设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重点建设一些学科齐全、师资力量强、能够出重大成果的实验室,使这些实验室拥有良好的环境、先进的设备、一流的队伍和灵敏的管理机制,成为相应学科重要支撑,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主要基地,成为国家重点教学实验示范中心,辐射和带动大学实践教学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以重点实践室为龙头,以“中心式”教学实验室为主干,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新型实践体系。

5.构建以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遵循教育规律,构建以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改变把实践教学当成理论辅助环节的传统做法,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形成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学生的择业、创业服务,加大人才培养各个实践环节的比例。其次,大四学生尽量在第一学期的前半学期完成全部学时,以便有更多的精力进行综合实践、毕业设计、考研准备和就业应聘。第三,增加课内实践环节的时数和课程设计(论文)的周数,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建立实践教学三条线和三个环境:课内实践教学一条线、课外实践教学一条线、综合实践教学一条线;实验室环境、仿真模拟环境、真实生产环境,并使其高效地服务于全面素质教育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实践教学作为高校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改革与创新既要领导重视,也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未来的高等教育而言,只有在继续改革和完善大学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不断改革和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也才能真正彰显大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方式的先进性和科学的发展观。

参考文献

[1]梅德平 .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02):37

[2]王辉.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浅析[ EB/OL].

[2010.07.20].http://www.yingshuo.org/show.aspx?id=18806 &cid =284)

[3]郭广军、陈代武、羊四清等 .面向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J].计算机教育, 2010,(7):109

[4]王德侠、孙涛、邱发廷 .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J].现代企业文化, 2010(3):199

[5]袁健 .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7/8):16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