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戎
我在北京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已经十几年了。在讲授课程和指导论文的过程中,经常有些同学向我询问,应当如何构思和写作社会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从一个学科的基本规范来说,老师们对于同一个专业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大致相似的。但是,每个教师对于学位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以及如何写作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在这些具体的内容和侧重点上,老师们之间的观点也许会有所不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研究生们在论文选题、调查设计、论文写作等方面一定要与自己的指导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理解老师的思路,听取老师的意见。从学生论文的选题和研究风格上,通常可以看出他们的“师承”。我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也曾先后受到过几位老师的影响,平时通过与同事们的交往和讨论我也经常获益非浅,因此我自己的一些观念也在转变之中。应当说时至今日,在教学和研究方面我仍然处于一个摸索和学习的阶段。
通过十几年在教学与研究工作中的摸索,可以说自己对于论文写作也或多或少得到一些粗浅的认识。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过去自己写作学位论文及与这些年来与学生交谈我所得到的一些很不成熟的个人体会,仅供参考。
一. 学位论文的性质和对于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首先谈一下学位论文与一般研究论文之间的差别。
学位论文是研究论文的一种,而研究论文可以包括许多种类,如理论专题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文献分析论文、调查报告等等。在国外学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一般被分为两大类: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前者是比较规范的学术论文,后者被称为Research Note或Research Report。这些研究报告也可以被归类为研究论文,但是偏重于实际调查的分析,不要求在理论发展的层次上做全面、宏观的梳理和对以往的研究文献做历史的分析与讨论。国外有的杂志还刊登有当前热点专题介绍(Current issues)和书评(Book review)。目前国内有些学术杂志也在逐步采用这样的编排方式。但是第一类的学术论文,始终是学术杂志的核心部分。
但是即使是属于第一类的学术论文,它在结构上也并不一定是严格符合规范的学位论文要求,甚至有的论文在论述的系统性和学术深度上也不一定能够达到硕士或博士论文的高度1[2]。这里并不是讲其他一些研究论文在水平上一定不如学位论文,而是说学位论文在系统性、学术规范上有更严格的要求。有些论文可能只是集中就一个问题来发议论,议论得也非常精彩和发人深省,并能够在读者中产生广泛的影响,但它在文献梳理和论证过程方面可能比较简单甚至有些部分被忽略,这对于学位论文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
下面简单地说一下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是各个大学向研究生授予正式学位(硕士、博士)的主要依据,论文答辩的核心内容即是对学位论文的综合性考评。在对学位论文的考评和答辩过程中,答辩委员会将力求全面和深入地审查学位申请人的综合性学术基础、研究
1
创新能力以及在论文涉及的具体专题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具有创新性的成果。所以对于学位论文的要求,反映了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学生通过论文显示出自己是否比较全面和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社会学)在理论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是否熟悉本学科相关前沿领域的研究状况,对论文选题相关的基础经典文献与最新研究成果是否具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并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而能够在论文中对这一专题独自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命题,并在论文的整体论证过程中充分显示出已经具有全面把握、运用学术文献和进行综合性分析、逻辑推论,提出创新性学术理论和观点的能力。具备以上这些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是获得这个学科相关学位(硕士、博士)的基础条件。
第二.在论文所研究的具体专题方面要有所突破,使所论述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术创新,这个学术创新应当是作者对这个学科内这一具体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学术积累所作的独特贡献,作者要对以往这个专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出推动这个领域向前发展的新的关键性问题,即要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提出自己的新概念、新命题、新思路。而且作者要能够通过论文的系统性论证,并以实证性材料和分析结果来支持自己在论证中所提出的新概念、新命题、新思路。
在以上两项中,如只具备第一项,那只能证明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学术基础,并不能证明学生真正掌握了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能力;如只具备第二项,也仅能算是一篇优秀研究论文,并不一定可以作为学位论文,因为它反映不出作者对学科的总体与全局的把握,只能说明作者在某一个专题领域内有深入和独到的研究。当然,这两者是不可能完全相互分开的,没有对于一个学科整体上的把握,没有对这个学科在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特点的深刻理解,也是无法在一个具体专题上通过对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而做出创新性研究成果的。
能够达到以上标准的学位论文可以被比喻为是在本学科的学术大厦上垒上了一块结结实实的砖,也是作者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予了自己的一点贡献,可以使得后人在它的基础上继续再前进。这个贡献既反映出在这个学科前沿上作者的研究能力达到了什么水平,同时也为这个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具体的实质性的推动。美国的优秀博士论文中有相当一部分经修订补充后而正式出版。德国的博士论文必须要正式出版后,大学才正式授予学位。国外有相当部分的学者,在他们的学术生涯中最具创造力的代表作,都是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完成的研究成果或学术专著。这都说明各个大学对于学位论文的要求标准是很高的。
二. 学位论文的种类
社会学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从结构和内容来看可大致分为三类:
(1)理论文献研究类:这一类大多是对于一个理论专题(如“社会分工”、“失范行为”、“现代性”等)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性的回顾与讨论,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做出理论上的创新和提出新的核心概念与研究范畴。许多从事社会学理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常常写这一类论文。因为研究者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文献资料尤其是理论文献,并不是自身在调查中所获得的特有的新资料(新的实证性资料本身即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这就对这类论文在理论文献的综合性分析,与提出并论证自己的创新性观点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作为博士论文,对于
2
作者所阅读文献的范围、理论架构的创新性、新命题的理论层次和论证过程中的逻辑性都有很高的要求。
(2)方法论研究类:这类论文的核心是研究方法的创新。从国外的论文来看研究方法的创新主要是在与定量分析方法(量化模型、指标体系、核心的计量指数、抽样技术等)相关方面的创新。近年来,社会学研究方法方面的创新主要表现在社会学及时吸收统计学的新发展和计算机软件的最新成果,从而提出新的分析计算方法。例如将“线形对数分析”首次引进社会学定量分析,在人口研究中首次提出“生命表”研究分析方法,在民族居住格局分析中首次提出“分离指数”的概念和运用,这在当时都是在研究方法领域中对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十分有价值的创新。这类论文的主体部分和核心内容是方法论思路和具体研究方法方面的论证。
由于量化模型、指标体系、分析公式、计量指数等方面的创新必须从前人做出的相应方法论研究成果出发,所以虽然是方法论类型的学位论文,也必须兼顾有关领域的方法论研究文献,同时新方法的论证过程也必须借助实证性资料(自己搜集的或其他机构正式公布的统计资料或调查资料),所以对于所选择的资料的质量与适用性(资料性质与研究方法是相互对应的)也需要论证。但整个论文的核心是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的创新。由于这类论文在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应用两方面的学术基础与创新要求的难度都很大,所以选择写这类论文的往往是有较好数学基础和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学生,因此这类论文在社会学学位论文中所占的比例较低。
(3)实证性专题研究类:这是最常见的一类学位论文。其核心部分是作者选定一个具体研究专题后,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命题,再针对这一新命题去开展社会调查(社区调查、问卷调查或个案调查等方式),在实地调查中努力搜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用自己亲身调查所获资料围绕这一专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并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和参照其他研究文献,在这一具体专题有关的理论方面尽力提出新的核心概念。
在考虑这一类专题研究论文的设计时,通常有三种做法。第一种是研究者以自己在现实社会中观察到的新的有意义的社会现象为起点,参考社会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对于这个专题方面的已发表出版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归纳与分析,在运用已有理论来解释这些新的社会现象时,努力去发现原有理论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对原有理论进行梳理时以此为基础努力提出对于新概念、新命题和新研究思路的假设。然后选择适当地区和对象开展目的明确、周密设计的实地调查,收集资料数据。在实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检验这些概念和命题。
另一种做法是从学术界提出的新的研究命题出发,把这一新研究思路应用于本学科以前尚未研究过的地区(如把在美国社会研究基础上提出的研究思路应用于中国,把从发达地区的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的命题试应用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或尚未研究过的对象(把汉族社区的研究思路试应用于少数民族群体,把城市居民的研究模式试应用于城市中出现的新群体如流动人口等),参照原有的基础理论和新的研究命题背后的分析逻辑,结合社会实际情况提出修订后的命题和分析框架,进行调查设计并实施实地调查活动,然后在自己调查所获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这样一方面可以检验这一新的研究思路对于这些地区和对象的适用性和适用程度,也可以检验自己在这一研究中所试图提出的经过修订的新概念、新命题、新思路是否成立。
3
第三种做法可以属于“追踪调查”的范畴,即对前人已经开展过类似调查的同一个地区(社区)或对象群体在相隔了一段时期之后进行再次调查,努力发现这一地区(社区)或对象群体在上次调查之后所发生的变化,并使用新得到的调查资料来论证和再次检验前人的理论及结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如果原有理论经过检验仍然基本适用,就可以证明这些理论和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如果通过对实际资料的分析发现了某些不完全一致的方面,我们就可以对原来理论、方法和研究思路提出补充或修订意见。在研究新资料的基础上尝试对研究主题提出加以修订的新概念、新命题、新思路,并使用新的调查资料来检验这些新概念、新命题、新思路是否能够符合社会实际发展进程。这类研究的成果对于本学科的学术发展也同样具有一定贡献。
如果在实际资料分析中发现原有理论基本不适用,而自己在设计这一研究时提出的新概念、新命题、新思路经检验确实有符合社会实际的成分,那么就可以根据对新资料的分析结果来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和补充,并争取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一定系统性的新理论(如解释当地的社会结构及其运行和变化规律),从而在理论上做出具有创新性的贡献。
于此同时,在对调查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研究者很可能会在分析中发现新问题(影响分析结果的新因素和新变量,变量之间具有新性质的相关关系),从而对现有的研究和分析方法提出修订意见,甚至由此而使之具有创新性的发展。也正是由于研究者在数据分析中对新的研究方法的需求和应用,才推动了近年来社会学在量化分析模型、分析技术方面的发展。
综上所述,选择写作实证性论文,学生可以相对比较容易作出自己的贡献。 首先,实证性论文至少保证了论文的基础资料是新的,是作者亲自获得的第一手新资料。这些资料除了可供本人在论文中进行分析之外,还可以提供给其他研究者进行比较研究或在今后进行追踪研究。但是在最初阶段进行研究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所谓“新”资料并不是指原有类型、结构的资料在一个新地点或一个新时间的简单重复,而是指在借鉴其他研究文献理论的启发下论文作者所设计的新类型(新变量、新指标)和新结构(新产生的社会组织)的资料,它确实是属于新对象、新类型并会引起学术界关注的“新资料”(如研究纳西族的母系社会、南方新近发现的“女书”)。而性质越新颖的资料也为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对理论和方法方面的创新研究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在占有自己调查所获新资料的基础上,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就可以在方法论方面尝试进一步的创新。如果资料确实很丰富,可以从大量第一手资料中分析出反映研究对象发展规律的新思路、新特征、新内容,那么研究者就可以做更进一步的努力,争取在基础理论方面进行创新。
我们说学位论文可以在三个方面具有学术价值: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理论体系、新的研究命题、新的分析视角,甚至仅仅提出了开创思路的新的关键命题,但没能够系统论证,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创新(新指标体系、新计量指数、新抽样方法、新分析计算方法等)、最新的研究资料(不是搜集资料时间较新,而是资料属于新的类型、新的领域、与以往研究对象不同质的新的研究对象)。当然,要想在这三个方面都达到全面创新,不是完全不可能,但相对来说是极为困难的。
在任何社会科学的学科中,从事单纯理论研究或者单纯方法论研究的人总是少数,而从事实际专题研究的是大多数。要想在纯理论的研究方面做出真正出色的研究,就一定要有长期实证研究工作的积累或者对理论方面进行长期探索。对
4
于年轻的研究生来说,选择纯理论的题目作为自己的论文选题,难度将是非常大的。要能够在研究方法方面做出创新性的成果,就需要在相关的数学、统计学、计算机软件应用方面有深厚的基础,也需要对相关研究方法进行长期的摸索和积累。所以,由于纯理论和纯方法的选题所面临的难度,在一般的情况下实证性论文占社会学学位论文总数的80%以上。
三. 学位论文的选题
在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位论文题目时,以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首先是选题的学术重要性。所选择的专题应当是本学科核心领域的前沿性专题,这样论文才会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对推动学科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当然,有些被大众暂时忽视的题目可能隐含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当那些独具慧眼的人发现它们的价值,并通过他们的研究成果把这些专题推向社会与学术界之后,它们才有可能重新受到关注。
在确定了所要研究的专题领域之后,这只是对选题设定了研究的范围(research field)。例如有的同学说他想研究“乡镇企业”或“进城的农民工”,在确定了这个题目之后还需要进一步选择研究对象或具体专题(research subject)。如“乡镇企业内部的运行机制(决策、管理或分配体制)”或“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居住格局、经济活动网络、与本地居民的互动)”等等。但是到了这一步还不够,还需进一步思考通过什么视角、什么思路(research theme)来对这种“运行机制”(如各层次之间权力的产生与分配)或“社会网络”(如人们相互之间的利益交换)进行具体的实证性调查与分析。
我们需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前人在对同样的对象、同一个专题的研究中曾经使用过什么视角或思路?提出过哪些核心概念?这些概念与社会实际是否相符?这些概念在分析的逻辑上有什么问题?随着社会与制度的变迁,过去可以做出满意解释的理论或概念今天是否仍然可以用它解释最新社会现象?这些新的社会现象向我们、也向传统理论提出了什么新的问题?比如我们要研究某类社会组织,我们就需要关注在这类组织的实际“运行机制”或“社会网络”中有什么现象是前人没有注意到或没有给予满意解释的?在阅读和文献梳理过程中,我们有时也可能会从其他(不一定是相近专题)研究中找到一些概念来启发我们,帮助我们捕捉和提出具有理论意义的新问题。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之后,我们就可以提出和确定自己为这一研究所设立的新视角与新思路,以及试图通过这一研究提出并努力论证新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命题。但是首先需要十分明确我们的研究目的是要回答什么问题。在论文完成之后的答辩中,需要介绍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篇论文所要回答的核心问题。要介绍我们对核心问题的分析具有哪些创新性的研究视角与独特的分析思路,说明为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在论文中提出的新概念和新命题,以及通过实际调查材料对它们所进行的各种论证或检验的结果。
选题确定之后,要特别注意研究中应用的研究思路、研究视角、理论框架、核心概念、研究方法等等,在这些方面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没有创新的研究思路,即使你的选题领域很重要也不可能做出有创新的研究成果。如果在你最初思考一个选题时,就不能确信自己的思路具有创新性角度和切入点,那么最好就另换选题。
除此之外,我们在考虑论文选题时还有几个方面也是需要加以注意的:
5
(1)最好选题与当前社会发展和变化中出现的重大(但不一定是新闻热点)问题相关,具有重要的应用性意义。学术不可能也不应该脱离现实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呼唤学术的发展,为学术发展提供了新选题、新资料、新空间。但是特别要注意不要盲目地追逐“社会热点”,或者以社会上流行但没有任何学术基础的某些观点作为自己的研究切入点或视角。
(2)选题的领域和专题范围不能太大,在“宽度”和“深度”的权衡之中,“深度”远比“宽度”重要得多。由于目前国内的研究生学制(硕士或博士)都规定为3年,完成学校要求的课程任务之外,用于论文设计准备、调查研究、写作的时间是有限的,大约为一年半的时间。如果题目选得比较大,涉及的领域过大或历史跨度过宽,必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基础资料的调查与搜集,还要完成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这样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对论文的核心部分进行充分的论证,更谈不上对论文的结构和文字进行精雕细刻。除了时间限制这个因素之外,如果题目太大、涉及的领域太宽,学生的研究经验和学术能力也是有限的,有可能驾驭不了。往往有经验的老师强调要学生“小题大做”或“小题深做”,就是这个道理。
(3)选题要与学生自己过去的生活环境、社会阅历、学习专业、阅读兴趣等等相接近,以便发挥自己在相应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积累实践经验的长处;在选题时一定要注意发挥个人阅历和学术基础的长处而不要暴露自己的短处。有些学生之所以选择自己的家乡做调查,也是考虑到进入社区和接触调查对象比较容易,对于自己熟悉的社区在许多问题的判断上比较有把握。
(4)选题的领域最好是属于自己主要指导教师和所在学术单位研究领域中的“强项”。这是由于主要指导教师和所在学术单位在某个选题和领域里有学术积累,本单位在这方面的图书资料也会比较全,教师在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积累有较多的经验,本单位过去发表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有影响,以上这几个方面都可以使学生充分受益。依据这些情况来考虑选题,一方面可以最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长处”,同时由于学生的论文事实上具有某种“学术群体”的背景,论文相关的研究可能是本单位系列研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论文将因此而受到学术界的一定关注。
(5)选题如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必须考虑自己是否可以争取到(通过个人关系网络或导师、学校的支持)顺利实施调查活动的各项必要条件。如: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是否开“绿灯”协助安排调查工作,是否能够争取到必要的调查经费,在自己的日程表上计划的调查时间是否能够保证,计划的实地调查时间是否与当地社区的工作时间相协调,等等。如果计划的调查时间恰逢调查地点的工作繁忙期(麦收、防汛),调查对象无法抽出时间接受访谈;或者是节假日放长假,在需要调查的单位里无人上班,找不着人,这样就无法按预定计划完成调查工作。
在充分综合分析了以上各个方面的条件和因素之后,研究生便可以与导师商量选题,经过反复比较和讨论后,你的学位论文选题便会浮出水面并得到最后确定。事实上,当老师与学生进行交谈以确定指导教师时,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关心的领域、甚至未来可能选择的论文题目,就已经在师生讨论的范围之中了。
四. 学位论文的结构
下面仅以实证性专题研究论文为例,介绍学位论文的结构和对于各部分基本要求。
6
大学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要求有着一般固定的范式或规则,对论文的结构也有一个基本的要求。根据我个人的理解,硕士或博士论文一般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
(1)“导言”即选题论证:英文中也叫做“Introduction”,与过去古文“八股文”格式中的第一项“破题”是同一个意思。这就是在论文的开头需要论证自己选题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定位,要说明在本学科当前和未来的发展中,这个论文选题的研究占据着什么样的地位,有什么学术价值,另外在理论探讨和实际应用方面的意义及可能作出的贡献。除了论证自己的选定题目外,学生在这个部分还需要点明自己的基本研究思路,说明自己的思路或视角与前人在这个题目上所做的研究有什么不同,以及你选择这一思路的原因(受到哪些研究经历、事件或文献阅读中的启发)。曾有人说,选择一个好的题目,论文的成功就有了一半把握。
有的老师认为,“导言”这一部分不应当编入正文的章节中,因为在这一部分的结尾,通常要介绍论文的整体结构和各章节的内容,如把“导言”作为第一章,在结构上这一介绍的位置就显得不大合理。但是也有人把这部分作为论文的第一章。我个人认为这两种方法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在写作中具体选择哪一种可由学生自己确定。
(2)文献回顾或文献综述:英文中叫做“Literature Review”。在这部分中作者需要对所选定专题有关的各类研究文献进行比较系统的、全面的和批判性的梳理和归纳。一篇好的论文,是在吸收前人所积累的全部研究成果基础上再向前迈进一步。任何研究都不可能从平地、从最初的起点开始,而必须了解前人已经作出的成果,了解前人做出这些研究工作的长处和短处(有些短处是随着社会与科学的历史发展进程才有可能被人们所认识到的),只有这样在研究中我们才能够更加有意识地向学术前沿努力。站在巨人肩上,我们才能有更高的创新。
在这部分,有几点特别需要注意。第一,文献回顾决不是简单的综述,最关键的是要有批判性。如果没有批判的眼光,只是对前人的成果进行单纯的归纳,就不能从中看出今后学术发展和自身研究所需突破的方向和关键点。
第二,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在讨论前人研究文献时,对于前人观点的论述要准确与全面,而且要清楚地标明引文在参考文献中的具体页数,以备读者有疑问时可以查对。这种对研究文献出处的说明也体现了对前人劳动的尊重,这是作为一个学者所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规则。如果接触的是其他人转引的文献,为了防止转引者可能发生的“断章取义”或对文献原意的错误理解,需要我们直接去查对核实最原始的研究文献,以确认自己的理解和引用是否正确。我们应尽量援引原始文献,并详细注明文献的具体出处。
第三,在阅读和讨论文献时,对于什么是社会学“理论”,并不是每个人都十分清楚的。有时人们把“社会哲学理论”与“社会科学理论”这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东西相混淆。哲学理论比较抽象,不需要说明前提条件,在实际社会中不可能甚至也不需要加以证明(证实或证伪);而社会科学理论比较具体,在提出每个理论、概念、观点时都需要明确地设定前提条件,可以使用实际资料数据来分析和证明。社会学的理论,当然只能是后者,社会学研究要具有科学理性和实证精神,这是与思辩哲学或社会哲学很不相同的。我们在阅读研究文献或借鉴文献中的观点来进行研究与论述时,要注意对这两种理论加以区别,要时时把这一区别记在心上。
7
第四,目前在论文答辩当中反映出来的另一个普遍性问题,就是“文献综述”部分与后面的实证研究部分常常显得是相互脱离的“两张皮”。“综述”中涉及的常常是最基本的学科基础文献,而对于与论文所要研究的专题密切联系的“专门性的”(specific)研究文献则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介绍,也缺乏分析和带有批判性的讨论,特别是对于国内外学术期刊中最新发表的文章重视不够。有的学位论文在“文献综述”部分中,对于提到的文献只是点一下名或泛泛地用一两句话说一下它的主题,并没有对它们的理论构架、研究视角、方法论、研究内容和结论进行仔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所以有时读完论文后觉得前面的这些“文献综述”是可有可无的,与后面的分析和讨论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关联和帮助,出现脱节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还是我们的同学对基础文献和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的文章都存在读得少、读得粗、读得浅的问题,一方面理论功底不够深厚,另一方面对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也关注得不够。不少同学在实地调查和资料搜集方面很投入也很认真,但是在阅读和分析研究文献方面功夫下得不够。当然,有的学校的图书馆资料不够全,也不一定订有比较全的国外学术期刊,但是我们的同学们如果努力去找相关的研究文献,还是能够找得到的(如大型公共图书馆),老师们也应注意在这方面给学生提供帮助。在阅读和分析研究文献这个方面多下一些功夫,这是我们今后努力提高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所需要特别重视的一个环节。
(3)提出在这个研究当中自己的理论分析框架(“Theoretical Framework”):这是一篇学位论文用以支撑自身的骨架。在这部分,需要对所研究专题领域的核心概念和核心命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证,这些论证要具有科学理性的精神和严密的逻辑性。然后再以核心概念为中心,提出带有学术创新意义的新命题(在实证研究中也称作理论假设,Hypothesis),并以一个新的核心命题或一组命题,构成一个具有研究者个人创新性观点的理论分析框架(或称做理论模型,Theoretical Model)。
在学科发展进程中,一篇论文的学术定位起点高不高,思路新不新,宏观概括性强不强,是否属于学科发展的主流,与学科的哪些核心问题相联系,试图与哪些经典理论进行对话,这些统统都取决于论文中所提出的核心概念、核心命题和这个理论框架的学术高度和科学论证。由于这个理论框架是在第二部分“文献回顾”的批判性讨论的基础上构建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在一些篇幅比较短的硕士或博士论文中,有时把这两部分放在同一章里。
(4)方法论讨论(Methodology):这是一篇论文的方法论基础。在这一部分里要论证自己研究方法的合理性,说明为什么自己选择了这一种方法而不是其他任何一种(如为什么选择定性分析而不是定量分析,为什么选择户访问卷调查而不是社区调查方法),介绍在研究方法选择背后的理性分析与思考(如何结合理论框架和具体研究对象的特点来选择方法),并对自己选择的具体调查设计和分析方法(总样本量、抽样方法、分析模型、变量体系、计算方法、检验方法等)进行系统论证。方法论是一篇论文的技术支点,没有一个坚实的支点,整篇论文就象没有打好地基一样站不稳。在论文答辩时,答辩委员会成员有许多问题是针对研究方法提出的,如果提问和回答能够表明论文在方法论(如样本代表性、方法适用性、指标合理性等方面)上有重大缺陷,整篇论文后面的分析和论述就失去了立足点。
在论文的这一部分,需要研究者思路非常清晰地说明自己所选择的研究方法从方法论的角度上看有什么合理性,有什么长处和局限性,特别是需要说明这一
8
方法的选择可能会对分析结果带来哪些影响和不足之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研究方法是十全十美的,每种方法都有其长处和短处。重要的是充分论证你是如何在对许多方法进行利弊权衡之后,做出的选择是最佳选择。同时明确说明在选择这种调查研究方法之后,又因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而可能给自己的分析过程和结果带来何种影响。国内研究生有时对这方面重视不够,很多学生在论文里很少对自己研究的方法论作出充分和完整的说明,这一点需要特别予以注意。
(5)调查地点基本情况和调查过程的介绍(Background of Research Site and Survey Process)。对于实证性研究来说,这一部分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调查地点的基本情况和调查的具体过程,从而理解后面各部分数据的分析和相应的解释。如果使用的不是自己调查所得的资料,而是其他来源的资料,则需要对其背景、质量、统计意义和社会代表性进行介绍和讨论。除了验证具体理论假设的特定的变量之外,我们还需要提供大量其他数据和资料,如调查日程、接触的部门人员、查阅的地方资料、取得资料的方法、资料的准确度和可信度等等,以便使读者对调查地点或其他资料的总体背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样读者才能认识和理解这些资料,并对资料的分析方法和结果的学术水准和客观性做出判断。
(6)专题研究和分析的主要内容(Analysis):这一部分是全文的主体,这部分依据所选专题的宽窄和论文篇幅的长短,可能是两、三章,也可能是四、五章甚至更多。在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时要把这两者适当地区分开来,做到描述是描述,分析是分析。
在描述所调查的社区和研究对象时,要注意历史过程的时间性和连续性,要突出核心主题,论文中使用的材料一定要有选择、有取舍,不能变成从基层搜集来的大量有关、无关资料的简单堆积。一部分确有价值的调查材料(如访谈记录)或地方性文本材料(如所调查企业的文件或规章制度),如穿插在正文中显得累赘,影响结构,但又不愿舍弃,可以放到全文后面的“附录”部分里。
在进行分析时,要有整体系统性、层次有清楚、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要有内在逻辑性,同时在解释和分析调查结果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因素时要有充分和合理的论证。在论证过程中,要把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发表在同一专题上的其他研究文献的成果(研究思路、分析方法、核心资料、研究结论、提出的问题等)都穿插进这部分的分析和讨论当中,用于帮助和支持你的论证和说明。在这一部分里对文献的引用、讨论要与前面的“文献综述”中讨论的命题、视角相呼应。而前面的“文献综述”也只有与后面的分析讨论密切呼应时,才会使读者感到前面“文献综述”的那部分不是走形式,而确确实实是后面分析和讨论中所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源泉,要使人感到两者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是一个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组成部分。
在论证当中,对许多在分析和讨论中出现的有意义的,但根据目前现有资料又无法做出结论的问题,也应当适度地予以讨论,而不应刻板地只局限于本研究的核心命题的范围。许多优秀论文,除了核心论证部分之外,在字里行间处处闪烁着作者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启发读者去思考许多新的研究命题和分析视角。但是这些讨论的篇幅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要跑题或喧宾夺主。
(7)结论或讨论(Conclusion or discussion):这是论文的最后一个部分。在这一部分中,需要简明扼要地综述一下整篇论文的主要发现和主要观点,说明当初的设计与后来进行调查时发现的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并依据最终研究成果分析讨论本研究在理论设计和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客观地说明本论文在这一专题的理论发展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9
最后,还要提出这一选题在今后的发展前景,以及今后作者或他人如在这同一选题上继续研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可能予以改进的方面。这是在学术上应取的负责任态度。
五. 引文注释和参考书目的格式
对于在论文当中如何正确地进行引文的注释,在论文结尾处如何编排“参考书目”的格式,这是论文写作当中需要注意的一个技术方面的问题。但是对于一篇规范的学位论文来说,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西方在80年代以前应用而目前仍然为国内大多数杂志和出版社所使用的是“bibliography”方式,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对于作者注释和引文出处都统一采用“页下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一部多处引用的文献,要在论文中许多地方反复出现,占用大量篇幅。如果对多次引用文献采用第一次详细注释,之后便简略处理(如:同上,第××页),读者则需要去查找最初的注释,才能得到详细的出版资料,而最初注释所在的页数并不好找,在查阅时很不方便。
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学术杂志和专著在注释方法上进行了改进,把作者注释和引文出处区分开来。对于作者自己所做的注释,仍然采用“页下注”的方法,而对于引文的出处,则开始通用“reference”方式,这种方法对于在正文(及页下注释)中所引用文献的出处采用在引用部分后面直接加括号予以简略注释的方法。所谓“简略注释”,即是只提供三部分信息:作者姓名、文献出版年代、引文具体页数。同时把所有引用文献的详细出处统一按作者姓氏的拼音顺序排列放在全文之后的“参考书目”中。这一方法已经被各国绝大多数英文出版社和杂志所接受,美国各大学的学位论文也普遍采用这一方式2[3]。
新闻出版署近期曾提出了注释的某些规定,但现在我国的杂志社和出版社仍然采取各种不同的注释方法,有的沿袭“页下注”的方法,有的采用“reference”方法,而且注释的具体要求又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在写学位论文时,要注意自己所在学校研究生院的具体要求。
我个人是比较倾向于采用英文论文的“reference”注释方式的。我认为这种方法简明清晰,而且在中文与英文互译时非常方便。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这种注释方法,以供参考。在文章中引文的注释方法如下:
费孝通教授对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从6个方面进行精辟的总结,并且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体。它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费孝通,1989:1)。
美国社会学家戈登(M. Gordon)认为唯有当其它6个方面的民族关系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时,大规模的族际通婚才有可能出现。‚通婚是(民族间)社会组织方面融合的不可避免的伴生物‛(Gordon,1964:80)。
表明引文出处的括号内的内容为3个部分。首先是作者姓名,中文作者需要写出全名,如作者不止一个人,可用“某某等”的简略方法。英文作者只需注明姓氏,不必包括全名。在作者姓名之后是第二部分,即具体所引出版物的出版年代。同一作者(或编者)在同一年中有一本以上的出版物被引用,在文中出处注
10
释和文后“参考书目”里均统一以a, b, c „„排列,如:(费孝通,1998a:38),(费孝通,1998b:12-14)。冒号之后是第三部分,即引文在该出版物中的具体页数。凡是有具体引文或数字时,必须在注释中提供文献出处的页数,以便读者查询核对。如果没有具体引文,在论文中涉及或介绍的是有关文献(论文或全书)的主要论题,在这种情况下,注释中的页数可以省略。
而由作者在正文之外所做的解释或补充说明,仍放在页下注中,页下注释中的引文出处标明方式同正文。页下注一般按每页独立排序,不排总序。
最后,在文章或全书后设“参考书目”或“引用书目”部分,其中中文部分按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列,英文部分按作者姓氏英文字母顺序排列,以便读者查找。在编排中需要把中英文两部分文献分开,一般中文文献在前,英文文献在后。另外,在Microsoft Word软件中有排序程序,可从屏幕上端“表格”部分的内容中查找“排序文字”,再在排序文字中的“类型”中把“笔划”改为“拼音”,即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排序。
在文后“参考书目”部分当中,每条参考书目的主要部分有:(1)作者姓名,(2)出版年代,(3)出版物的名称(书名、文章名),如果是文集中的一篇文章还需说明文集的编者和文集书名,如果是译著最好在括号里给出原作者、原著出版时间、著作名称(斜体)、出版社的英文形式,以便读者查找和核对原文,(4)出版城市,(5)出版机构。对于参考书目的具体格式,我们根据不同的引文类型(参见方括号内)分别举例如下:
参考书目(或引用书目)(以作者姓氏拼音或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曹凤歧,1997,“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董辅礽、厉以宁、韩志国主编,《国有企业:你
的路在何方》,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第171-183页。[中文文集中的文章、章节]
查尔斯·哈珀著,1998,《环境与社会》(Charles Harper, 1996,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Prentic
e Hall, Inc.;肖晨阳等译,马戎等校),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译著]
陈吉元,吉·蒂德里克主编,1987,《中国工业改革与国际经验》,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中文文集] 陈金碚,1997,《何去何从:当代中国的国有企业问题》,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中文专著] 陈宗胜,1998,“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8年夏季卷,第25-34页。
[中文杂志文章]
费孝通,1998a,《从实求知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同年多篇出版物之一]
费孝通,1998b,“读马老师遗著《文化动态论》书后”,《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第5-18页。
[同年多篇出版物之二]
Dryler, Helen, 1998, “Parental Role Models, Gender and Educational C
hoice”,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ume 49, No. 3: 375-398. [英文杂志文章]
Walder, Andrew G. 1986,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Berkeley: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英文专著]
Wong, John, 1999, “China’s Economy”, Robert Gamer, ed.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China. Boulder: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pp. 288-297. [英文文集中的文章、章节]
以上介绍的论文引文的注释方法仅供同学们参考,同学们在撰写论文时请注意去了解你本人所在学校研究生院对于本校学位论文及注释格式的具体要求,一定要按照本校的有关要求来处理。
11
上面所介绍的仅仅是我在撰写自己的学位论文和与学生们交谈中所得到的个人体会,定有许多不当之处。其他教师对于这些方面(如论文的基本要求、分类、结构、注释方式等)有可能持有不同的观点,建议学生们能够经常与自己的指导教师积极沟通,在这些具体方面要以自己指导教师的要求为准,本文中的意见仅仅作为参考。
3[1] 本文原刊载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第9期,收入本文集时做了一些修订。 4[2] 国外学术队伍庞大,专业学术杂志很少,每期一般只刊登4至6篇学术论文,加上实行匿名评审制度,能够在学术杂志发表的论文大多具有较高的水准,很多超出一般学位论文的水平。有些学术论文就是把博士学位论文的精华部分修订后发表在杂志上的。但是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我国各类学术杂志数量很多、每期杂志刊登的文章数量很多,每篇限制字数,所以许多国内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水平低于学位论文。
5[3] 我在1984年写硕士论文时仍沿袭旧例,使用的是“bibliography”方式,到了1986年写博士论文时,导师就要求我改用“reference”方式。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