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科学《运动和呼吸》说课稿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科学《运动和呼吸》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运动和呼吸》。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为三年级第五单元第二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实践掌握运动前后呼吸频率的变化。

二、说学情

本节课主要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三年级是科学学科的起始年级,在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等方面刚刚起步,很多时候对需要老师的启发和引领。此,组织开展有序的探究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三、 说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初步经历“运动和呼吸”的探究活动。 科学态度目标

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形成细致、客观的观察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运动会使呼吸加快,休息后呼吸又恢复到正常

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测量自己的呼吸频率 五、 说教学法

1、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

(1) 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 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3) 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情去亲身实践。

(4) 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生活中更好的去体验。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 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傅园慧游泳和赛后采访视频。

2.提问:通过刚才的视频,谁能说一说刚参加完游泳比赛的傅园慧呼吸和平时相比有何变化呢?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运动和呼吸的关系。 (二)、测量呼吸频率

1.师:你准备如何研究运动和呼吸的关系呢? 生:比较运动前后呼吸的快慢。 2.师:那你准备怎么确定呼吸的快慢呢? 生:数一数。 师:怎么数?

学生演示或者描述如何数呼吸次数

3.教师补充:一呼一吸计为一次呼吸,我们将一分钟呼吸的次数称为呼吸频率。因此,研究运动前后呼吸快慢的变化就是测量运动前后的呼吸频率。

4.下面我们就来测量一下自己运动前后的呼吸频率并记录下来。(1-4组做20组下蹲,5-8组做30组下蹲) 安静状态下(次/分钟) 比较这些数据呢?

运动结束时(次/分钟) 休息3分钟后(次/分钟) 5.师:现在每个小组都得到了四组数据,你准备如何

生:把四组数据放在一起比较。 6.小组内画图比较数据。

7.黑板展示1-4其中一组的实验数据和5-8其中一组实验数据

集体交流结论:运动后呼吸频率会加快,运动结束后呼吸会恢复正常;运动越剧烈,呼吸频率越高。

(三)、拓展提高

1.师:小组内比较一下,大家运动前后的呼吸频率变化一样吗?

生:不一样。有的人变化小有的人变化大。 师:为什么呢 学生自由说一说。

2.教师引导:我们都知道呼吸的主要器官是肺,再想一想会和什么有关呢? 生:肺活量。(学生说不出来,教师揭示答案)

3.师:下面我们来证明一下是不是这样。

分别找频率变化大和变化小的学生各三名上来测量肺活量并比较。

4.得出结论:肺活量大的同学,运动前后呼吸频率变化会小一些。

5.关于呼吸,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自由说一说。 6.教师补充呼吸相关知识。 七、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因此,本课我采用了知识网络式板书,把黑板分为三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把知识的推导过程写在中间,实例应用写在右边。

以上是我对《运动和呼吸》这节课的说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