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感悟

2020-02-16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堕 墼 NO.7 TIME EDUCATION J 浅谈《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感悟 叶荭 摘要:《哲学与人生》课程对技工院校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学生往往觉得哲学知识高 深莫测,抽象难懂,因此,笔者立足学生实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教学感悟。 关键词:技工院校哲学与人生教学感悟 中图分类- ̄一-:G718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3.130 《哲学与人生》是技工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在新 轮德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哲学与人生》教材内容更多地从 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让学生通过学习和理解哲学的基本原理, 能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所面临 的各种人生问题,逐步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逐渐形成科学的人 一什么病人,吃的都是用芒硝熬的药,还对记者说:“我用的芒硝平 常的医生都不敢用,因为他们知道芒硝有毒”。1999年,河南一 名身患高血压的老师吃了胡万林开的药后,不治身亡。胡因此被 判入狱十几年。201 1年出狱后,又开始行医,如今又一条年轻的 生命消失在神医的光环下。问:胡万林是怎么给人看病的?你对 他看病的过程有没有什么疑问?一个背负多条人命的胡万林为 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相信他?云旭阳的求学之路为什么变成了 死亡之旅?从这则鲜活的案例中,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在看完 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然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相当一大部分技 校学生仍然觉得哲学知识深奥、抽象、听不懂、难理解,更谈不上 用所学的原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了。如何才能 改变这一现状,提高教学效果呢?为此,笔者结合近几年来的教 学实践和学生实际,谈谈自己的点滴教学感悟。 1实施多媒体教学,让哲学知识图文并茂,直观形象 哲学的原理知识理论性强,知识点多,要通过理性思考来掌 握。技校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他们对直观形象的学习内容 案例后,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从而明白在复杂的现实生活 中,我们认识事物时,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现象,不能轻信一些人 的表面言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对看到的、听到的大量 的表面现象进行思考分析,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学会 分辨善恶是非。 教学中还可以巧用故事来揭示哲学道理。比如:“买椟还珠” 指的是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取舍失当。“盲人摸象”指的是只认识 了事物表面的、片面的现象,而未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又如:“九 方皋相马”、“法军指挥部因一只小猫而毁掉”、“周正龙的华南虎 照片事件”等许多故事,可以根据学生理解程度有选择性地举例, 让学生通过思考分辨哪些是真象,哪些是假象,学会透过现象看 事物的本质,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展示,生 动有趣的故事引入,可以把抽象、深奥的哲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比较感兴趣。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集声音、文字、图像、动画、 视频为一体,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感性材料,使教学 内容以具体、直观、生动、新颖的特点呈现,充分营造出图文并茂、 有动有静、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氛围,可以调动学生的感 官,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思考,由对学习材料的感性认识上 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掌握哲学原理。如:在讲解“一切事物都是运 动的”时,笔者用多媒体展示几组图片:地球绕着太阳在转、分子 热运动、人类社会处在不断的运动中、河水在流动、小鸟在飞、心 脏在跳动……,让学生观察这几组图片,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并 让他们找找世界上有不运动的物质吗?通过引导后得出结论:一 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之中。然后再播放视频《刻舟求剑》的故事,通 过讨论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 用多媒体教学,把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会 让他们感到容易理解和领会,才能更好激发学习的兴趣。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哲学知识增强趣味。通俗易懂 2.1案例、故事引入,变抽象为通俗,激趣导学 哲学的原理知识抽象难懂,而真实案例、寓言故事、成语故 事、趣味小故事的引入,会让技校学生感觉到学习内容通俗易懂, 这样不但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开动脑筋,举一反三,达到掌握 知识,提高认知能力的目的。 2.2开展辩论赛,变被动为主动,探究原理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去发现、 去获得,或者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 递给他们”。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适当的辩 题让学生进行思考,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自已的见解,通过课堂上 的辩论赛活动,不但可以增强趣味,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在辩论 中加深对所学哲学原理的理解。如,在学习“坚持内因外因相结 合,促进自身发展”这一框时,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鸡蛋是如何 孵出小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从而具体形象地向学生展示并 从案例、故事中悟出所学的哲学道理。例如:“第八课现象本质与 明辨是非”的教学中,笔者运用了《今日说法》节目里的一个真实 讨论在事物发展中,内因和外因所起的不同作用。在此基础上, 为了加深理解,向学生宣布辩论赛内容并组织他们收集辩题材 料,开展了以“青年成才的关键是自身的奋斗”(正方)与“青年成 才的关键是良好的环境”(反方)为主题的辩论赛活动。以下是辩 论赛的部分过程: 正方:我方认为青年成才关键在于自身的奋斗。从哲学角度 看,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对事物发 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鸡蛋能孵出小鸡,首先是因为这个种蛋是 鸡的种蛋,而不是其他动物的种蛋。青年的成才也不例外,个人 的努力奋斗才是成才的内因,才是关键。 反方:我方认为,青年成才关键在于良好的环境。就算是鸡 的案例,题目是《为什么又是胡万林》。在2013年8月31日,22岁 的男青年云旭阳突然死在外地的一家宾馆里,云旭阳曾是郑州一 所高校的学生,大三时辍学,听闻别人宣扬“神医”胡万林能治百 病,为了求学,便去参加胡万林组织的“中医研讨会”,在宾馆里喝 了胡万林的包治百病的神药“五味汤”后,不久便倒在地上直至死 亡。而早在1998年,某出版社的一本书,将胡万林描述成几乎可 以包治百病的“当代华佗”。全国范围的患者蜂拥而至,据说他在 给人看病时,根本不问话,也不切脉,更谈不上用医疗器械的检 查,他只是让病人站在门口,看上几眼就算诊断完毕。他不管是 一1 78— 夔! No.7 咖 EDUC. T10N J 的种蛋,如果没有合适的温度,没有良好的环境,鸡蛋也不可能孵 存在着哪些发展的可能?讨论过程中结合“残奥大使侯斌的人生 选择”和“小林的选择”这两个正面和反面的例子,让学生建立对 自身条件的正确认识,对自己可能做出过的错误选择有一个反省 并找到错误的原因,让学生意识到无论过去经历过怎样的挫折, 从自身实际出发去选择,总有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路。通过问题 层层击破,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哲学原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 的问题。 3结束语 出小鸡。而我们都处于青年阶段,成才就是借助良好环境实现自 我价值的过程,我方认为良好环境是关键。 两组学生各抒己见,针锋相对,在辩论过程中深刻理解内因 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个人成长首先要靠自已的 努力,要重视内因的作用,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素质, 才能促进人生发展,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因的推动作用。 2.3设置问题,以学生为主体,引思明理 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 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洛克威尔说过: “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在哲学课的教学中,笔者也常 会采用问题教学法,即师生共同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进行探讨和学习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 总之,在进行技工院校哲学课程教学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挖掘教材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 创设通俗易懂、直观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原理去认识和解决人生发展 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从而实现哲学课程的 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中心的教学模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让学生在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中学习和理解哲学原理。例 如:在教学“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时,首先提出 问题:初中毕业时,你都面临哪些选择?你为什么选择现在所学 的专业?你认为人生选择是否重要?你认为判断人生选择正确 与否的标准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联系自身实际进行自由讨 论,发表自己的见解,结合教材内容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面 临的选择很多,人生选择正确与否的标准是是否能够一切从自身 实际出发。在此基础上又提出问题:结合对自己客观实际的认 识,谈一谈对待自己的过去应该抱以什么态度?你认为自己今后 (上接第177页) [1]张伟,陈济.哲学与人生教学参考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1i ̄.肖华.《哲学与人生》新课改的教学感悟【『】.现代教育科学:中 学教师,201 1,(2). [3]张钰铖.品味哲学,体验人生——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三味 Ⅱ】_考试周刊,2013,(51). 作者简介:叶荭,福建省宁德技师学院,福建宁德352100 学习单元4:栽培技术:露地栽培、保护地栽培、无土栽培、促 成与抑制1O学时。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上一个单元的延续,采用多媒体教学 方法,以案例讲授植物促成栽培、容器育苗、无土栽培基本理论。 采用现场教学法,准备一定面积土地、工具、容器、基质、植物材料 等,教师示范与指导,学生独立操作。 学习单元5:养护管理:露地、保护地栽培管理、古树名木的 管理、修剪整形14学时。 本单元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影音资料以项目教学法,通过课 堂讲授、实训,学习保护地和露地栽培管理方式,掌握园林树木的 土壤管理、灌排水、施肥、树体的保护和修补,通过案例教学法学 习古树名木的管理,整形修剪,草坪的培植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 方法,尤其是土壤的改良方法。同时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分组 自选案例编制德阳地区夏季与冬季养护管理工作月历,结合实际 操作。采用现场实训教学方法,准备好修剪工具、整形修剪植物 料等,教师示范与指导,学生独立操作。 学习单元6:病虫害防治:病害、虫害、预测预报8学时。 本单元虽然是独立的单元,但在讲授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上面 单元的养护内容,联系植物的养护过程进行必要的重点讲解。该 单元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片形式讲解园林植物中昆虫的分 类、以案例教学法讲解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病虫害的预测预 报,并通过校园现场病虫害的识别来减少课堂教学的枯燥,学生 分组分别进行操作训练。 3.4建设标准化的实训基地 学校也将投资上百万建设一个1000多平米的标准化玻璃温 3.5“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前文提到,当前课程的实训指导教师多来自高校,因此呈现 出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而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课程的实践指导 教师,必须在具备专业的园林养护知识的基础上,还具备突出的 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方能保证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因此在实践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教师要持有职业资格证 书方能指导实践教学,同时,学院应继续定期选派教师进入企业, 参与实践,以便教师在掌握前沿养护管理技术的同时,其自身的 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也随之提高,并最终保障了园林养护课程的 教学实践需要。 3.6小结 通过课程的改革,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们的教学资源,积累教 学经验,把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为学生的学习、就业提供扎实的 理论与实践基础,特别是参与实验、实训,缩短了学校与社会的距 离,缩短了专业与市场的距离,使学生具备从事专业相关职业岗 位所必需的现代苗木花卉生产技术,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管理等 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岗位技能,为学习园林设计与园林工程施工以 及毕业后从事园林的绿化养护和管理打下基础,符合高职高专应 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0. 室大棚,建好这些硬件设施,改善我校园林专业的实验实训基地 条件,满足该专业的教学实践课程的教学需求,尤其是我们这门 课程实践内容的支撑,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牢固 掌握技能知识。近几年,随着学院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产学研 校区的建设,进行了配套的环境建设。我们可以把学院工地当成 实习实训基地,老师带领学生参与校园景观设计,施工和养护管 理,将学生的实际技术运用能力的教学放在第一位,甚至直接放 人生产第一线教学。 —[2】陈英.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U].包装世界,2009,(3).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 作指南【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舒柳(1979一),女,汉族,四川广汉人,农学学士,讲师, 研究方向为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植物学、生态保护,四川工程职业 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园林专业,四川德阳618000 王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德阳618000 1 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