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促进小学低段语言文字高效积累的探索

2023-01-08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促进小学低段语言文字高效积累的探索

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积累语言文字材料光靠课内加强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课内外引导学生广泛地进行阅读积累。在生本理念下,如何引导低段学生广泛地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呢,现结合教学实践交流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1、课内积累和课外积累相结合。

小语课文,大多是名作,语言堪称典范,教学时,努力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情境,让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意境之美;要指导学生品读重点语句,体会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从而期待课外积累。

打造高效课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给生留出阅读时间,让出时间给学生背名言警句,背古诗,看古诗。

2、师生共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

从入学开始我就利用每天下午上课前的10分钟时间给孩子们朗读他们喜欢的故事和儿歌;课余,我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可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感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这样,孩子的阅读兴趣就逐渐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二、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 1、教给学生读书的基本方法。

低段语文阅读材料语言优美、充满童趣,深受学生喜爱。为此,我试图结合阅读教学,课内教给学生读书的基本方法。从如何预习、审题、细读、学会用字典入手,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让学生对书产生好感。

低段儿童喜欢读童话、寓言、儿歌等活泼有趣的读物,教学之余,我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尽量给孩子推荐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彩色的乌鸦》《不一样的卡梅拉》《吹小号的天鹅》《神奇校车》《莎娜的红毛衣》等绘本,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

经过引导,孩子们有了一定的阅读兴趣,然而,由于他们年龄小,如何进行正确的课外阅读,还需要我对学生进行有序指导。如:要把文本读得准确,“不多读一字,不少读一字,不读错一字,不读倒一字。”遇到不认识的字,能结合前后内容猜想这字读什么。熟读几遍,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快慢、停顿。

3、积累背诵古诗文。

古诗词的平仄韵律特点非常适宜激发低段学生背诵积累兴趣,通过诵读,积累一定数量的经典诗文,对孩子的人文素养的语文素养是一种熏陶。适宜小学生诵读的古诗文有《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百家姓》、《宋词三百首》等。一年级入学初,我就在开始在班上开展经典诵读的活动。从《弟子规》的第一则开始,由班干部每天利用早读时间领着学生读,熟读就成诵,每天课前检查吟诵情况。我还利用送路队的时间让孩子们把学会的篇幅进行巩固,到目前为止,我班学生已将《弟子规》烂熟于心了。而这个活动会一直持续下去。

4、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课外积累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从学习第一篇课文起,我就指导一边读一边圈点勾画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查工具书的习惯。并教学生边读边摘录。第一次摘录,学生不知道怎么摘,我就在投影仪上和他们一起看书,然后和学生探讨什么叫好词佳句。最后,我工工整整地写下来,慢慢地学生明白了什么叫摘录好词好句这一回事。以后我让学生每周积累三个好词,一个好句。(文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在每周班会课上欣赏摘录得特别好的本子,欣赏完后让被表扬的孩子拿着本子在班上转一转让其他孩子看看,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摘录兴趣和课外积累的积极性。

5、引导及时归类,纳入旧知。

引导学生对平时积累的语言进行归类,如按词语组合方式积累,ABB式:金灿灿、亮晶晶、胖乎乎、红彤彤;AABB式:高高兴兴、漂漂亮亮;ABAC式:自言自语、无边无际;含有相同部分的词语:又大又红、又说又笑、又白又胖(以“又”开头);描写数量的:一心一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四面八方;描写自然景色的:柳绿花红、夏日炎炎、果实累累、雪花飞舞;“的”的字词组:圆圆的、白白的、红红的等。古诗可按作者,诗的种类,诗的时间进行积累等。如从《早春》《小池》《秋浦歌》到《江雪》。名言警句的积累可以与相关课文相机进行,或按同学们的兴趣、喜好进行分类积累,也可由生交流同一个主题,进行积累。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随着读书活动的开展,学生看的书目在不断增加,孩子们的识字量也在增加,外扩字量也相对增加。此时适时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将会加强学生对所学汉字的掌握,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为此我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为了让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我尽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每天中午和下午都会给学生留一些自主阅读的时间,同时,每天晚上都留的有读书的作业,不限制学生的阅读材料,让他们想读什么就读什么,可以是漫画、绘本,也可以是童话故事,这使学生的阅读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性。

现在孩子们一下课便三、五成群看课外书,他们阅读的范围更是广泛:《小百科》《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唐诗三百首》、《谜语大全》《苹果树上的外婆》《森林报》《外公是棵樱桃树》《淘气包埃米尔》等,阅读课外书已成了孩子们学校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引导学生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

在教学中,我坚持课内外有机的结合为原则。如,学习了生字“鱼”,便让学生交流自己对鱼的了解,孩子们便主动地到《十万个为什么》《动物世界》等书上去寻找鱼的相关资料,认真阅读,以便于讲给别人听;在阅读“鱼”的资料的同时也读到了其它有趣的知识;学习了李白的《静夜思》,我引导学生在课外去朗读、背诵李白的其它诗篇《望庐山瀑布》等,这种延伸和拓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他们甚至自觉地在课外去寻找有关资料,开展阅读活动。学了《小壁虎借尾巴》便讨论各种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学了《要下雨了》便交流下雨前还有什么现象…… 学了《司马光》便去读关于司马光的其他故事,学了《乌鸦喝水》便去了解乌鸦反哺的故事。

四、引导学生尝试“写话创作”。

低段语文测试卷上,最后一道题通常是看图写话题,在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前,孩子们的表达可谓五花八门,有时改卷子都快笑弯了腰。还有很多同学写跑了题。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觉得应该教孩子进行说话、写话训练。于是在我就给孩子们准备了一个小练习本,从引导看图写话入手,从写一句话开始,从写通顺为起点,循序渐进。

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积累实践的过程中,我还力求以各种形式开拓学生视野,加大知识迁移的力度,使学生的语文实践的空间不断扩展。如:学生学了猜谜语,猜字谜后,引导生尝试编谜语,编字谜;儿童诗读得多了,学生自己也想说,也想写,我就引导学生进行仿写。例如学生读了《四季》这首诗后有了自己也要创作一首的欲望,有的孩子说:柳条弯弯,他对小草说,我是春天。西瓜圆圆,他对小朋友说,我是夏天。有的孩子说:菊花艳艳,它对大雁说,我是秋天。北风呼呼,它对梅花说,我就是冬天。

五、将参与班级活动作为学生积累语言的强化途径。

知识的积累有赖于学习,能力的培养重在实践,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方面应机智、灵活,有意义地去开掘。1、晨会课,

我班将思想教育与语言积累融为一体,推出 “我身边的小老师”、“改掉我的小缺点”等一系列学生乐于接受的栏目,由学生自己主持,全员参与,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便是展示语言,积累语言的绝妙机会。2、在班级活动中举行朗读、讲故事等比赛,学生积极准备的过程即是语言积累的过程;欣赏他人表演,学习他人所长当然更是一次语言的积累。3、开展课前一分钟活动:(每天推荐1生)朗诵一类成语和古诗;让生(按座位顺序)阅课外积累的精彩片断或故事(每人一次),学生搜集准备课前一分钟素材,自己上台主持更是运用语言,强化语言的过程。4、课外引导生做词语接龙比赛、拍手诵诗词等积累游戏;定期进行师与生、生与生、组与组、同桌与同桌间的成语接龙、背古诗、童话故事表演等积累比赛。5、开展争夺积累之星活动:学生背一首古诗、积累一类好词、说一个成语故事、推荐一句俗语谚语名言警句、提前背诵课文等;在比一比,赛一赛中,学生积累兴趣大大提高, 积累语言文字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在今后的实践中,我将继续探索,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让学生乐于积累,学会积累,并主动去积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