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4期 河南电力 49 发电机内冷水劣化原因分析及处理 李晓丽。黄智 (平顶山平东热电有限公司,河南平项山467021) 摘要:对发电机组内冷水水质劣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系统改造及运行方式的调整。使内冷水水质合格,保证 了机组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发电机内冷水劣化处理 中圈分类号:TM62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X(2008)04---049—03 DegradationAnalysis andProcess GenerationInternal CoolingWater Li Xiao-li,Huang Zhi (Pingdingshan Pingdong Thermoelectricity Limited Company,Pingdingshan 46702 1,China) Abstract:That water quality degradation cause has carried out analysis on generating set intemai cooling water,have adjusted by the fact that system reforming and running way's,has made intemai cooling water qu ̄iyt qufliifed,has ensured that generater internai cooling water. Key words:generater;intemal cooling water;degradation;process 轮机厂生产的210MW供热机组。发电机冷却系统 O前言 冷却方式为水一氢一氢.6号机组于2006年8月12 发电机内冷却水作为大型发电机组重要的冷却 日投入运行.7号机组于20o6年10月1日投入运 介质已受到广泛的关注。由于内冷水质劣化会引起 行。机组自投运以来内冷水系统采用小混床加换水 定子线圈腐蚀沉淀。堵塞管路后会造成局部过热烧 法处理,小混床内装普通凝胶型Na型,OH型树脂, 损发电机,所以解决发电机内冷水水质问题,已成为 运行过程中通过与内冷水中杂质进行交换,释放出 保证发电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前提。为此平东热电 NaOH,提高内冷水pH值。但是由于小混床在运行 有限公司结合实际,进行专题分析及试验,探索出符 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内冷水水质不稳定,合格 合生产实际情况。行之有效的内冷水处理方式。 率低,并且由于换水频繁,浪费了大量的除盐水,影 1运行初期内冷水水质状况 响机组安全运行。2006年l1月至2007年2月,内 平东热电有限公司6号、7号机组为哈尔滨汽 冷水水质情况见表1。 表1内冷水水质统计表 日期 铜离子( g/1) 导电度 :Ixs/cm) pH 范围 平均值 范围 平均值 范围 平均值 20o6.11 70—320 150 0.471~1.2l 0.85 5.87~8.3 1 6.57 20o6.12 20-200 92.5 0.59-1.8 1.131 6.12 8.30 6.27 20o7.Ol 20—9O 69.5 0.686-2.44 1.541 6.24—7.84 6.64 2007.02 20-20o 87.2 O.942—2.22 1I312 6-36—7.70 6.52 由上表可见,统计期间。铜离子含量最高达到 320 ̄g/1,多在20 ̄g/l-2oo. ̄之间波动,电导在 2水质不稳定的原因分析 0.471I ̄s/cm-2.441 ̄dem,pH为5.87-8.30,不能满足 平东热电有限公司内冷水补充水源设计为未 电力行业技术标准(DIJT801—2002)中内冷水Cu < 加氨的除盐水。由于除盐水水质纯净,缓冲性能小, 401 ̄g/l,电导率<2.Ottslcm,pH为7.0-9.0的要求。 除盐水箱内采用覆盖球进行密封。密封不严密造成 50 李晓丽等:发电机内冷水劣化原因分析及处理 2008年第4期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极易溶于水中,致使除盐 水pH降低。若未经处理的除盐水直接补入发电机, 使发电机空心铜导线处于微酸性条件下运行,致使 其发生腐蚀。 机组运行初期由于内冷水pH处于5.87~8.31 之间,并且大部分时间小于6.8,造成铜导线酸性腐 蚀.铜离子含量严重超标。内冷水采取大量换水的 方式降低铜离子含量,只是将腐蚀过程转变为不断 稀释的过程,并未从根本上抑制住铜的腐蚀。因此, 如何提高内冷水pH值,控制并减缓腐蚀速度是需 要解决的问题。 平东热电有限公司内冷水处理系统由发电机 厂家配备了一个直径340mm,高度780mm的小混 床,虽然小混床出水指标能达到pH=7.0~9.0,电导 率<2.01xs/cm的要求,但是整个内冷水系统在运行 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无法保证内冷水水质合 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混床体积小,树脂装填量仅为85L,树脂 运行周期短,再生频繁,若再生失败。直接影响内冷 水出水水质。2o06年l1月19日树脂再生好两天后 小混床投运,由于碱液未冲洗干净,造成NaOH进 入内冷水系统,致使内冷水导电度升至9txS/cm的 异常情况,直接威胁到发电机的安全运行。 (2)内冷水补充水量大,平均每24个小时需要 补充将近1吨水,加之由于内冷水Cu 超标,系统进 行大量换水,除盐水全天耗量为6.4吨。对系统进行 查漏。发现整个内冷水系统消耗水量最大的为化学 取样水,化学取样及仪表用水流量500ml/min,一天 耗量为720L。 (3)小混床设计处理水量小,小混床旁流最大 处理量仅为内冷水正常循环量的2.7%,很难保证内 冷水水质的合格 (4)内冷水系统在线表计配备不全,内冷水系 统仅配备在线电导表,pH需要靠台式表进行测量, 无法满足内冷水连续监测的需要。 3问题的解决 3.1系统改造 根据内冷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改造方案。 将原有人工取样点封堵,在线电导表由汽水取样问 移至就地,增加在线pH表一块,同时将在线仪表用 水回收入内冷水箱,将在线表计信号发送至汽水取 样间工控机上,便于人员监督控制(见附图)。该改 造于2007年3月利用机组调峰停机间隙实施。 附图内冷水改造示意图 在对系统进行改造的同时。对小混床树脂进行 更换。由于原来小 昆床装填的为普通凝胶型树脂。 树脂交换容量小,运行周期短。我们将树脂更换为 陶氏内冷水专用树脂,该树脂均粒度好,工作交换 容量大。同时对树脂装填比例进行了试验.通过试 验确定树脂的装填比例为Na型:OH型为3:2。 3.2运行方式调整 在对系统改造的同时.对内冷水运行方式也做 出了相应的调整: (1)小混床投运前,需用除盐水对小混床进行 冲洗,当排水pH小于9,电导率小于21xs/cm,方可 投运。投运后小混床以6ooL/h 800 的流量对内 冷水进行处理,当内冷水pH及电导率合格时应及 时停运小混床。 (2)原运行方式为,内冷水补水后通过小混床 打循环来提高内冷水pH值。通过对补水时内冷水 质监测发现,内冷水在补水时出现pH值瞬间降低 至6.5的情况。通过对内冷水系统检查发现,除盐水 补水口与内冷水泵进口距离很近,直接补人除盐水 会使部分pH低的除盐水直接补入发电机,造成内 冷水pH的瞬间降低。因此内冷水箱进行补水时,必 须通过小混床对除盐水进行处理,保证补充水DH 及电导率合格。 (3)当Cu 含量超标换水时,必须将内冷水箱水 排掉一部分.排污门关闭后方可通过小混床对内冷 水箱补水,杜绝换水过程中补水与排污同时进行, 防止由于内冷水箱补水门与排污门均处于水箱底 部,距离很近,造成合格的除盐水经排污门直接排 走,既影响换水效果,又浪费除盐水。 (4)加强水质监督,每两小时抄表一次,监督内 冷水pH及电导率情况,每天测定一次铜离子含量。 (5)当小混床出水水质达不到pH小于9,电导率 小于2lxs/cm的标准时,应对小混床树脂进行再生。 (6)按照电力行业技术标准(DLfr801—2002), (下转第58页) 58 河南电力 2008年第4期 基时。CA6411测量值必须修正,即根据不同线路、 不同地区电阻率,用ZC一8对比测量,计算误差系 数.将CA641l测量值乘以该系数。 接地电阻测试仪具有以下优点:(1)测量快捷,大大 提高了工作效率;(2) ̄ll量值为测量基的系统接地电 阻,为我们监视导泄雷电流的通道提供了参考,对提 高线路防雷效果具有重大意义;(3)因不需要完全断 开引流线的测量断开点.于是可将一条引下线与接 地体焊接连接。减少或消除电阻连接的接触电阻, 提高避雷可靠性。 (c)CA6411测得接地电阻值超过规程要求值 时,不能作为改造接地体的技术依据,应检查地面 以上各连接部分接触电阻后再定。 4结束语 现场实际使用情况表明,使用CA6411单钳式 收稿日期:2008-08—29 (上接第50页) 利用机组小修及调峰停机间隙及时对发电机冷却 水系统进行反冲洗。 是迅速上升至7.0以上,逐步稳定在8.0左右,完全 符合标准DLff801—2002中pH值7.0~9.0的规定。 电导率的变化趋势是由0.9p ̄s/cm上升至1.7p ̄s/cm, 4效果评价 6号机组于2O07年3月份将系统改造完毕,改 逐步稳定在1.6pMcm左右.完全符合标准D T801—2002中电导率小于2.01xs/cm的规定。Cu 的 造后严格按照运行方式的要求调整内冷水质。水质 逐步稳定并达到标准的要求。2007年4月至l2月 内冷水运行情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系统改造后pH值变化趋势 变化趋势是由初期的每3天增长5 g,L减缓至每 10天增长5 L,最终稳定在201,zg/L,符合标准DIJ T801—2002中Cu +/J、于40p.g/L的规定。 表2改造后内冷水水质统计表 日期 2oo7.4 2oo7.5 20o7.6 2oo7.7 铜离子( 范围 30 70 20-60 30 ̄50 20 ̄40 ) 平均值 53.4 48.2 38.3 30.5 导电度 :p,s/cm) 范围 0.963~1.729 1.284 6.67 1.252-1.883 1.502 ̄1.655 pH 范围 7.49—8.74 7.25 ̄8.21 7.56 ̄8.7 1 7.82 ̄8.15 平均值 1.635 1.580 1.654 1.602 平均值 7.48 7-36 8.35 7.88 2O07.8 2007.9 2o07.1O 2oo7。11 3O—4O 20 ̄25 15-20 20 ̄25 35.2 23.2 17.4 23.2 1.624-1.701 1.685 1.74l 1.664一1.720 1.602—1.7l2 1.683 1.702 1.692 1.654 7.87~8.13 7.82 ̄8.18 7.60~8.O5 7.93 ̄8.o2 7.98 8.06 8.02 8.0 20o7.12 20~25 2l-3 1.413一1.783 1.688 7.82~8.05 7.98 目前内冷水系统运行稳定基本不进行换水、补 设备内冷水小混床并有效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通 过适量改造后现场的维护工作量小,操作简化。整 个改造现场实施方便,完全符合生产的实际情况, 同时内冷水系统实现密闭循环后.两台机组全年可 节约除盐水4672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6 号机组改造成功的基础上。对7号机组也实施了相 应改造,效果良好,有效保证了发电机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水操作,实现了全封闭运行。改造后小混床树脂再 生周期由原来的l5天延长至9个月以上,有效减 少了小混床维护工作量。同时利用6号机组停机检 修机会对内冷水系统进行了反冲洗,目前内冷水合 格率已达到100%,保证了机组安全运行。 5结束语 内冷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发电机的安全运 行,平东热电有限公司6号机组通过对内冷水系统 的适当改造和运行调整,实现了内冷水的长周期稳 【1]DIJT801—2002.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 [2]刘春晓.200MW发电机内冷水水质劣化原因及处理.吉林 电力.2002。158(1):49—50 [3]周本省.工业水处理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收稿日期:2008—05—12 定并且内冷水质完全达到标准DIJT801—2002(大型 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的规定。同时 该改造未添加任何主设备。仅利用发电机厂家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