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卷第1期 华 南 地 震 Vo1.27.No.1 2Oo7年3月 SOUTH CHINA JOURNAL OF SELSMOLOGY M82".,2007 广东省阳江抽水蓄能电站二维工程场址对 设计地震动的影响分析 杨笑梅 ,周克森 ,郭钦华 (1.广东工业大学建设学院,广东  ̄-,kH 510006;2.广东省工程防震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70) 摘要:以广东阳江蓄能电站为例,通过建立可考虑二维复杂工程场地影响的显式有限元结合 人工边界的计算模型。给出了二维复杂场地条件对该场地条件一维等效线性化结果的修正值。 该分析模型除可以充分考虑二维复杂场地条件、计算效率非线性对场地的影响及吸能边界等 多种因素外,还具有计算简单,结果合理等优点。 关键词:传递函数;二维场地;设计地震动 中图分类号:TU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662(2007)O1—0o45—06 1 引言 广东省在阳江建设的第四个抽水蓄能电站,上下库间输水管线在3 km内高差达800 m 左右。该工程的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起初是用一维水平成层的场地模型完成的,然而,多 次震害调查显示【”,类似于蓄能电站厂址等突起地形,对地震地面运动有聚能放大作用, 因此仅考虑一维场地是不够的。根据1999年发布的“工程场地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嘲 (GB17741—1999),并考虑到阳江抽水电站工程场地特点应建立二维场地分析模型。相较之 一维模型,二维分析模型在其计算方法的选取及计算难度上都较为复杂、较为困难,所选 取的简化模型需要考虑人工边界、求解方法、土层的动力非线性影响等多种因素。目前, 工程中最常采用的二维分析模型为时域有限元模型,如显式的中心差分法、隐式的 Newmark,Wilson一0等[31。隐式的有限元模型应结合粘性人工边界 ,计算量巨大,求解此 类复杂的工程问题的二维模型几乎是不能实现。相比于隐式有限元方法,显式有限元有很 多优点,如时域递推不需像隐式有限元那样解方程组,总计算量和节点数成正比。计算模 型越大,越显出其优越性;除此之外,二维显式有限元分析模型可选取合理并与之相匹配 的人工透射边界,例如利用多次透射人工边界,地震波可由底边界垂直入射到计算 内。 地表的反射波和不规则地形引起的散射波可通过人工边界传出,更能描述波传播的真实物 理过程。理论上时域显示有限元模型可以直接考虑土体动力非线性本构关系,但目前因为 可用于时域分析土的二维本构模型在技术上及工程应用上仍然存在很大困难,需要在其后 收稿日期:2006—09—28 作者简介:杨笑梅(1968一),女,博士,讲师.主要从事计算固体力学及地震工程学的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华南地震 II 蜷 27卷 1 1 的工作中进一步探讨。 本文根据阳江的工程场地资料建立二维显式有限元法线性分析模型,同时,根据各工 瑚 咖 咖 瞄 枷 黜 o O O O O O O O 程场址处的钻孔资料建立各钻孔处的一维场地线性计算模型,假设剪切型地震波由下向上 传播,分别计算地表的地震反应时程。将同一点二维分析结果和一维分析结果做对比,便 可求出二种结果的差异,根据这种差异对常规一维非线性结果给出的设计地震动作二维影 响的修正。 2工程概况 根据工程地质场区资料①,共选了5个最不利二维剖面,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如图1 示)。其中最长的NO.1剖面取自工程地址图①内剖面中地形变化较大的一段,高差约800 m。 另选的4个局部二维剖面包括上、下库处各两个剖面。图1绘出了这5个剖面地表标高和 钻孔位置,钻孔位置40--维模型计算输出点的位置。 众所周知,影响二维地表地震反应的除地表地形外,还要取决于地表下的场地条件。 各钻孔竖向分布基本相同,地表有一层很浅的表土,可以忽略不计,下面是一层全风化花 ZK皂 ZK7 一 ZK5(DZ2) ZK6 —一.、 /一 旦 r —、:: ZK1 厂 一— / NO.1 O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距离,ln (a)整体剖面地表标高和钻孔位置分布图 1 5。 ZK01 6 要 ’2。 0。 fn7R蟹 90 / j/ / ;i 、zK0 0 ‘ KD15 J zKOO6 j r7 ∞8一 6。 、lI ) ..zK I1 2 (【 三二 (D } ZK011 ZK01 a 30 No.2 Ho.3 距离/m (b)下库剖面地表标高和钻孔位置分布图 ZK201 ZK2O3 1 \ / 、r ZK20 HO.5 距离,m。 。 。 。 地表标高和钻孔位置分布图 图1整体剖面地表标高和钻孔位置分布 Fig.1 Profile level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bore—h0le8 ①广东省工程防震研究院.广东省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地质工作场区资料.200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期 杨笑梅等:广东省阳江抽水蓄能电站二维工程场址对设计地震动的影响分析 47 岗岩,剪切波速在200 m/s到三四百m/s之间;再下面是强风化花岗岩,剪切波速在300-480 m/s 之间;最下面是弱风化花岗岩,剪切波速在760 m/s左右,可做为我们的计算基岩面。在计 算剖面NO.1~NO.5时,地表以下,基岩面以上覆盖层分两层:全风化层和强风化层,厚度 由钻孔资料提供。计算出的基岩内的剪切波速列在表1内。 表1剖面NO.1一NO.5地表下剪切波速(m/s)分布 Table 1 The shearing wave velocities(m/s)under the surface of No.1—_N0.5 profiles 3计算模型及计算方法 根据上节地形和地表下各层介质分布,对图1所有计算模型做有限元划分,由于计算 剪切波速绝大多数大于240 m/s。根据规范第13.4.2节规定竖向单元尺寸小于最小波长的 1/8,横向单元尺寸小于最小波长的1/4的要求,每个单元取5.0×2.5 m,计算截止频率 12 Hz。输入波由下向上垂直入射,计算输出点为图1标注点。 由于最大的二维剖面NO.1含矩形单元达15万个以上,因此本文采用显式有限元法。 计算在时域内进行,通过时空逐步递推计算场地反应。在一、二维有限元模型内,除人工 边界上节点以外的内点,用下式做逐步递推闱: 2 一 p .+ ] (1) 式中 、U 为i点在PAt(P=1,2……)时刻位移和速度的向量,△z为时步递推的m ̄fq步 距, 为i点的集中质量, 为相应的阻尼矩阵。人工边界上外行波(P+1)At时刻的节点 位移向量由下式递推得到 : :∑(一1) c 小 J=1 ’’ (2) 式中 =(-jGd△£,pat), 为人工波速,N为透射次数,并假设外传波沿人工边界外法线 方向传播。若输入地震波加速度时程为口( ),一、二维模型输出点i处的地表地震反应加速 度时程分别为c (£)和b (t),其加速度时程b (t)和c (t)的富氏谱分别为B (∞)和Ci (∞),故i点二维反应和一维反应间的富氏谱比为 ( ): Ⅲ, (3) 当我们的模型和数值计算结果能完全真实的模拟场地地震反应,可用(3)式求出的谱比修 正一维的计算结果,具体做法是:由水平成层一维模型计算给出的ZKi钻孔处地表设计地 震动时程是DZ, ),求它的富氏谱DZi( ),与(3)式给出的谱比相乘得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华南地震 27卷 (∞)= (∞)・D (∞) (4) 用F丌'对 (∞)作反变换得修正的钻孔ZK 处用的设计地震动时程 (t),再求 (t)的反 应谱得设计用的加速度反应谱。考虑到计算用的模型和真实场地情况往往相差很多,一些 复杂的地质构造很难真实模拟,而且工程上往往采用取平均效果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 对各钻孔点设计地震动时程和反应谱作修正时,采用一、二维计算结果幅值谱比在工程适 用频段(0~12 Hz)内的平均比值作修正系数。以ZK为例,由公式(3)得到的 (∞),求 它幅值谱A (∞)在0~12 Hz频段内的平均值为 “ RA = A ( ),Ⅳ (5) ^=1 这里∞ =21T ,厶=12 Hz。如果用平均系数做修正,将地震动时程DZ,(t)乘以平均修 正系数即可,新时程的反应谱是修正后的设计地震动反应谱。 4计算结果与分析 根据图1五个剖面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图中所有标记的点为二维计算输出点,其中 DZ1~DZ8点为需要给出设计地震动的点。本文同时在所有二维输出点处建立一维有限元模 型。计算过程中,根据钻孔资料啊知钻孔处地表下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和弱风化 花岗岩的厚度分布状况,层间缓慢过渡,每层介质的剪切波速,用有波速实测所得孔上、 下界面处波速的总平均值。根据公式(3),并通过二维计算结果和一维计算结果,可得到 所有输出点的幅值谱比在0~12 Hz区间的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表明有的频率明显放大,有 的频率又明显缩小,总体趋势在直线1上下摆动。再根据公式(5)求得图1所示计算输出 点处二维相对一维的修正系数如下面表2至表6所示,表内同时标注了钻孔编号。选取需 要给出设计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和反应谱的地表点,从表2至表6中找出相应的二维修正系 数,计算修正设计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和反应谱,给出场地非水平成层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及 相应的设计地震动。 表2剖面NO.1各计算输出点二维修正系数平均值 Table 2 The averages ofthe modiifed values at every 2D output ofNo.1 profile 表3剖面NO.2各计算输出点二维修正系数平均值 Table 3,I.1le averages ofthe modiifed values at every 2D output of No.2 profile 表4剖面NO.3各计算输出点二维修正系数平均值 ①广东省工程防震研究院.广东省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地质工作场区资料.200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期 杨笑梅等:广东省阳江抽水蓄能电站二维工程场址对设计地震动的影响分析 49 表5剖面NO.4各计算输出点二维修正系数平均值 Table 5 The averages of the modiifed values at every 2D output of No.4 profile 表6剖面NO.5各计算输出点二维修正系数平均值 Table 6 The averages of the modiifed values at every 2D output of No.5 profile 需要说明的是表2至表6中,以DZ开头的钻孑L为本工程中须提供设计地震动及设计反 应谱的点,其余以ZK打头的钻孑L地表处的二维修正系数仅供参考。另外,计算剖面NO.5 内一、二维地震反应用的介质参数与剖面NO.4相同。从表2至表6中可以看出,剖面 NO.1~NO.3二维场地的影响较弱,这主要是因为这三个剖面地势变化较平缓,土层分布较均 匀.而剖面NO.4~NO.5二维场地的影响较强。在剖面NO.5中,ZK201和ZK203处二维修正 系数较大.这是因为钻孑L ZK202处地表以下几乎不存在全风化和强风化花岗岩层,其两侧 ZK201和ZK203孑L的全风化和强风化花岗岩层分别达到33.5 in和36.4 in。且位于比较陡峭 的山坡的上端。类似的结果出现在剖面NO.4内,钻孑L ZK205的软上层,即洪冲积层很薄, 仅有3.6 in,其两侧钻孑L ZK204和ZK206强风化和全风化层厚41.3 m和31.5 m,且位于陡 坡上端,二维影响比较厉害,故钻孑L ZK201、ZK203、ZK204和ZK206二维修正系数较 大。由此可见,在给出阳江工程厂址设计地震动时一定要考虑二维场地的影响。 根据上述分析及广东省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一维工程厂址安全性评价资料①,可以看 出仅需对上库的设计反应谱进行修正,图2分别给出了5O年10%概率、5O年5%概率及 100年2%概率情况下修正后的设计反应谱(实线),为便于比较,图中还给出了原来一维 等效线性化的结果(虚线)。图中充分体现了该工程厂址对地面运动的放大效应,既考虑了 经济性又充分考虑了结构的安全性。 [二 l::! } 善 —■ 舞 匹 50 p=l0 0m1 周期(s) 图2上库设计反应谱 Fig.2 nle response spectrum for the upper reservoir ①广东省工程防震研究院.广东省阳江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厂址安全性评价资料,2003,55—8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华南地震 27卷 5结论 本文以实际工程阳江第四抽水蓄能电站为背景,通过给出用二维计算结果和一维计算 结果的幅值谱比在O~12 Hz区间的谱比平均值来修正场地非水平成层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并介绍了计算相应的设计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和反应谱的方法,建议阳江工程厂址设计地震 动采用以下的修正原则:只有二维影响较明显的地点,才对设计地震动作修正,这里建议 对平均修正系数大于1.10的场址如DZ1(ZK204)和DZ2(ZK207)进行修正。 参考文献 [1】陈达生,周锡元,那向谦,等.云南澜沧一耿马地震的震害论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2]GB17741—1999,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S]. [3】刘晶波,杜修力.结构动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廖振鹏.工程波动理论导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65-285.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2D Engineering Site at Yangjiang Storeage Energy Power Station on Designed Ground Motion YANG Xiaomei ,ZHOU Kesen ,GUO Qinhua n.Faculty ofConstructionEngineering,Guang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3,China; 2.CuangdongEngineerignResistance Research Isntitute,Guangzhou 51007O,China) Abstract:The typical 2D engineering site at Yangjiang storeage energy power station was chosen to analyze its ground motion parameters.Based on the explicit finite element schemes and multi—transmitting boundary condition methods,the computational models built in present analysis can give the ampliifed value of the ground motions parameters computed by the one dimension equivalent linear models.The computational models can take account into many factors Such as 2D site condition,computing cost,nonlinear of soil and absorbing boundary condition,etc.In addition the models are advantage in simplifying computation and giving the reasonable results.It is signiifcant to provide the design parameters of rgound motion of 2D engineering sites. ed seismic motio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