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校本教研活动独具特色(精)

2020-07-28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

校本教研活动独具特色 高效课堂模式稳步推进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一中深知:一所学校,只有办出特色才有生命力。所以积极充实内涵,深化教学改革,围绕特色教研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做起了大文章:积极开展“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活动,积极探索“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训练实、课堂效率高”的教改新路,积极完善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先学后教,训练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增强教科研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了一中教学教研特色。以下是一中的具体做法,欢迎指导。

一、领导重视,加强理论学习专业培训

一中素有重视教学教研的传统,一中的领导一直认为:结合学校实际,抓好校本教研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保证。新学期开始成立教改领导小组,为了顺利开展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开学初,市一中召开教研组会议,对新学期的研训工作做了整体安排。业务校长高文亮根据市教研室的指导精神对一中教学教研工作提出了指导性建议,校长杨宝宏对教学教研工作给寄予了很大保障和强有力的支持,书记王军建也对我校的教学研训工作寄予了很大希望。

学校对全体教师集中进行培训。我校确立以导学案为载体,以有效教学为途径,以高效课堂为目标的教学教研思路,制定“有效教

学—打造高效课堂”的课改实施方案。学校提供的培训材料有《校本培训第3期》、《课改前言第7期》,以此来引导教师反思教学,更新理念,创新模式,探索方法,努力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高效课堂。学习“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教研计划,“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有效教学管理探究,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有效课堂学习材料。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如何构

-可编辑修改-

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效课堂之课堂训练题设计的实践与思考,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与考试等文章。

学校领导亲历课堂,引导评价课堂。针对校级领导和中层,听评课都有明确要求。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打造特色教研

教学工作是扎扎实实的工作。只有结合工作实际,抓好每一个环节,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一)制定2010-2011学年度下期“市一中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赛课活动实施方案”。

(二)成立教改领导小组,保障赛课活动的顺利开展及过程管理。有总负责人、业务负责人、组长、副组长、评委等。

(三)有制度保障

规范化的制度包括时间、场所、人员、活动方式、活动内容等各方面的具体要求。一中的校本教研活动,有计划、有布置安排、有检查督促、有评比奖惩、有切实可行的具体内容、有激励措施。本学期一中的教学教研安排如下:

1、整体上双周为校本教研周;单周为校本培训周,活动所需学习材料选自校本培训教程第3期和课改前言第7期。教师素质提升活动安排在第7、12、14、16周。

2、赛课阶段:制定赛课活动方案和各学科赛课方案(地点、时间、参赛教师、学科、课题、听课人员)。

3、将教学教研活动作为主要教科研工作纳入教学量化考评。

-可编辑修改-

加强过程监督、检查工作,使该项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使之成为我校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学校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导学案”的形成及管理每月要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同时建立教学常规量化积分奖励制度。围绕高效课堂赛课活动,举行一系列的教师素质提升比赛活动,如:课例研究、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小策略论文评比、课件制作评比等,对使用“导学案”所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估,表彰先进,鞭策落后,使教师争先上游。对在教改工作中有显著成效或巨大贡献的学科组或个人及时奖励,并在评优选先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4、建立教师业务成长档案,规范教师行为和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了学校的持续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要及时建立教师业务成长档案,记录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各个环节、教学成绩、教科研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本学期进行的高效课堂赛课活动学校将从计划开始到活动结束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对活动的整个流程以文字材料进行记录以备以后此项工作的更好发展。

5、不断提升素质,积极参加“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和有关“高效课堂”的小策略论文比赛,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青年教师说课比赛”活动、师徒结对活动等。以此来反思教学,更新理念,创新模式,探索方法,努力打造具有一中特色的化学学科高效课堂。

三、实施“导学案”,构建高效课堂

校本教研必须与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进行有机地结合;教研只有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知识水平、业务功底、组织能力等就成为决定教学成败的主要因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市一中积极开展“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活动,积极探索“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训练实、课堂效率高”的教改新路,积极完善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先学后教,训练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

-可编辑修改-

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增强教科研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一中课堂教学特色。以下是一中为实施“导学案”、打造高效课堂的实践与反思。

1、教师积极参与到校本教研中,认真开展“节节教研、周周教研”。

节节校本教研。在学期初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文件精神,并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后及时撰写教后记,总结得与失,快乐与痛苦,对自己课堂中存在的

问题进行个体课例研究。

周周校本教研。根据学校要求,每周组织本学科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探索本学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周周教研活动还把教师的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有机结合,通过一位教师主备导学案,其他教师参与,再有针对性的教学研讨,每次由一位教师重点点评,总结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让教师把自己的独特思考与其他教师分享、交流。通过合作、交流与分享,教师完善了知识结构,也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走进新课程。这样,教师根植于自身教研实践,从中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并能解决的问题,着手研究并使研究的结果用于改进教育实践。

月月校本教研。根据教体局师训文件精神和教研室的教学教研主导精神,我校认真制订了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和活动实施方案,主要围绕常规教学、课例研究、校本培训三个方面,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每月每周的教学教研活动。

一中教师每学期都立足教学实际,上报教研课题,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本学科组教师定期开展专题研究活动。组长就是课题研究负责人,制定并实施方案。校本教研专题化能真正为提高课题教学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2、抓实集体备课,做到有效备课。全面实施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先学后教,训练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教研组长组织集体备课活动,提前备课,确定每一节的主备人,讨论拟定备写“导学案”思路,每一节“导学案”其实就是全组教师集体智慧的精华,切实提

-可编辑修改-

高了“导学案”的备写和使用质量,让“导学案”真正成为了指导学 生“有效学习”的活教材。 3、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努力打造高课堂。一中教师经过举行公开 课、示范课、导学案设计比赛、经验交流会、教研组活动、参加专题 培训班、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了教师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 能力,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因互 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突出课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地位,采取“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高效地进行“先学 后教、当堂训练” ,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4、积极参加三课活动。通过上“三课” ,教研组全体教师进行听 课,在听课中相互探讨、研究实现高效课堂的途径和方法。教研组首 先要进行汇报课前的组内集体备课, 汇报课后在学校评课议课的基础 上进行组内课例研究。 一中教师依照市一中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赛课活动实施方案, 组织开展本学期高效课堂赛课活动。 根据要求采用导学案模式设计课 堂,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围绕课例研究主题上 课,根据课堂效果评课。每节必评,评课时围绕本学科组的课例研究 主题来观课、议课,评课评出真收获,评出真特色,评出真反思,评 出真动力。 5、认真进行“磨课” 。各教研组成员针对研究课题 ,对所上的 课,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与探讨,使所推教师的 这节课成为水平较高的精品课。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磨出了一堂优

质课,还磨出了一个个较完美的教学案例,更重要的是磨出了一位教 师,磨出了高效课堂的一步步成熟。在此基础上 ,组织教师认真做 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积累丰富的经验。在每 一节课堂教学中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后及时撰写教后记,总结得 与失,快乐与痛苦,对自己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个体课例研究。 5、充分发挥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名师的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 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名师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全面,专业技能 高,理念新,善于研究,勇于开拓,并能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能 够学习和借鉴先进教学经验带头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因此,充分发挥 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组成教科研工作小组,能促使教改工作由点到 面,全面扎实地开展。 6、抓好评课环节,聚焦高效课堂 是不是高效课堂,其实关键在于评价标准,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标 准。因为评价标准有导向作用,它关系到课改的方向和成败。上课教 师用导学案

-可编辑修改-

模式设计课堂, 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评课教师围绕本学科组的课例研究主题来观课、议课, 每一位教师 发挥自己的潜质, 锻炼自己的能力, 从而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加速高效课堂的构建。大家通过认真学习评课标准,深深地认识到: (1) 、评课要跟随时代的发展。现在推行“导学案” ,必须围绕 “导学案”的灵活运用,是否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确定三 维目标, 是否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和新知的生成等方面来评 课,就是评教师是否以“导学案”模式是否打造了高效课堂。 (2) 、

确立效果是衡量课的唯一标准。 (3) 、评课要做到三围绕:围绕导学 案的设计与使用来评课;围绕课堂的每一环节是否有效来评课;围绕 本学科组的课例研究主题来评课。 (4) .评课要作出正确的分析。 (5) .贵在找出问题。 (6) .评课要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评课不 仅要指出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问题,针对问题,一定要拿出解决 的办法,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高效课堂目标的早日实现。 7、不断的反思与及时得到正确的引导,特别是教育专家的指导 更为重要。走出去,请进来,不断交流,不断成长。 总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一定要理论先行,有先进的理论做指 导,还要有完善的制度去保障。市一中以校本教育为依托,针对教育 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应对,认真开展课例研究活动,利用教 研组的优势,开展特色教研,打造高效课堂,解决了一些课堂教学中 存在的问题,优化了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课堂的实效和高效。但我 们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困惑,有待解决。但我们坚信高效课 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在当前形势下,谁不实行课堂教 学的有效化和高效化,谁就落后。

-可编辑修改-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可编辑修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