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营养强化剂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营养强化剂

食品营养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份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

维生素类:维生素A、β-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硫胺素盐酸盐、核黄素、烟酸)、维生素c。

维生素a:常用于食品强化的维生素a有粉末和油剂两类,一般以视黄醇、视黄脂、棕榈酸视黄醇的形式添加。

β-胡萝卜素是在许多植物性食品中均含有的色素物质,既具有维生素a的功效,又可作为食用天然色素使用,是一比较理想的食品添加剂。

b族维生素:通常用于强化的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叶酸等。

1)硫胺素盐酸盐:通常多用于强化面粉(面包、饼干等制品)及牛乳和豆腐等。本品添加后稳定性较差,损失较大,贮藏应置于遮光容器中,密封保存。硝酸硫胺素稳定性比盐酸硫胺素高,添加于面包等食品中效果较好。

2)维生素b2:即核黄素,目前多用亲油性的核黄素丁酸脂,其用量1.75g相当于1g维生素b2;液体食品强化剂型为核黄素磷酸钠,其用量1.37g相当于1g维生素b2。本品对碱,特别是对光不稳定,使用时应予注意。

3)烟酸:亦称尼克酸、维生素pp或抗癞皮病因子。可用于面包、饼干、糕点及乳制品等的强化。

维生素c:维生素c是常用的强化剂。L-抗坏血酸除用于多种食品的维生素c强化外,还广泛用于防止氧化、保持鲜度及作为肉的发色助剂等使用。主要用于强化果汁、而包、饼干、糖果等。在桔汁中添加O.2~0.6g/kg,还具有提高制品风味的作用。

维生素E、卵磷脂、维生素C既是食品中主要的强化剂,又是良好的抗氧化剂。

人类的天然食物,几乎没有一种单纯食物可以满足人体的全部营养需要,由于各国人民的膳食习惯,地区的食物收获品种及生产、生活水平等等的限制,很少能使日常的膳食中包含所有的营养素,往往会出现某些营养上的缺陷。根据营养调查,各地普遍缺少维生素B2,食用精白米、精白面的地区缺少维生素B1,果蔬缺乏的地区常有维生素C缺乏,而内地往往缺碘。这些问题如能在当地的

基础膳食中有的放矢地通过营养强化来解决,就能减少和防止疾病的发生,增强人体体质。

GB 2760—2011规定: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GB14880 和相关规定。

缺乏维生素B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它会使病人感到疲劳虚弱、小腿沉重、肌肉疼痛、头痛、失眠,严重的会肌肉萎缩、手足痉挛,下肢水肿,甚至因心力衰竭而导致死亡。 食品在加工、贮藏和运输中往往会损失某些营养素。如精白面中维生素B1已损失了相当大的比例,同一种原料,因加工方法不同,其营养素的损失也不同。在实际生产中,应该尽量减少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损耗。

菲律宾人一般吃精米较多,而精米制作的过程让大米表面的维生素B流失,缺乏维生素B使得菲律宾当时脚气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后来推行了维生素B强化米之后,脚气病的发病率骤减。

我国确定了几种食品,比如主食类的面粉、大米,调品类的盐、酱油、食用油,我们把这些作为食物的载体,将人们所缺乏的营养素,按照其本身的性质合理科学地分布在它的载体上。 现在一些企业推出的强化食品,主要是根据中国绝大部分人的情况,在其中增添了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铁、锌和钙等。

维生素A强化食用油:针对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中维生素A普遍缺乏的情况,采取强化的方式将维生素A溶于食用油中,起到营养强化的作用。维A强化食用油主要针对有偏食习惯的儿童,然而目前市场上维A强化食用油所占的份额很少,不易买到。

“7+1营养”强化面粉:现在大部分人吃精粮比较多,导致存在于谷物表面的维生素B缺乏较多。“7+1营养”强化面粉含7种基础配方,包括铁、钙、锌、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尼克酸和一种建议配方维生素A。由于价格偏高,推行存在不少困难。

维生素类强化食品:维生素在饮品中添加的最多,尤其是维生素C,几乎是果汁饮品成分表中的常客,如果珍、橙C、鲜橙多等等都含有大量的维C。最容易受时尚年轻人的青睐。

维生素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但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如何判断自己

究竟应该补什么维生素呢?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维生素D缺乏在我国的人群中较为严重,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身体出现的一些情况选择合适的维生素产品,最好还是去医院做下微量元素检测。

维生素A:如果感觉自己出现皮肤粗糙、瘙痒的症状;指甲上出现深刻的白线;头发干枯;记忆力减退等情况,就应该考虑补充一些维生素A。

维生素B2:如果经常出现口角发炎以及各种皮肤性疾病如皮肤炎等,则应补充维生素B2。

维生素C:如果经常出现牙龈出血、总是感到疲劳以及抵抗力低下,则应该考虑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D:对于生长发育期间的儿童和骨质流失比较严重时期的老人来说,适当补充维生素D是非常必要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