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技术?
技术一词由来已久,《史记》中就出现了“技术”一词,意为“技艺方术”;英文中的技术一词technology由希腊文techne(工艺、技能)和logos(词,讲话)构成,意为对工艺、技能的论述。到20世纪初,技术的含义逐渐扩大,涉及工具、机器及其使用方法,直到20世纪后半期,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取得革命性的突破,技术的含义越来越丰富。如下:
法国科学家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给技术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技术的这个定义,基本上指出了现代技术的主要特点,即目的性、社会性和多元性。
从人类的早期起,技术就和宇宙、自然、社会一起,构成人类生活的四个环境因素。几千年来,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面貌。但是,直到19世纪技术才开始了它的飞速发展。在古代,技术和科学是分开的。科学知识专属于贵族哲学家,技术则由工匠掌握。中世纪后,商业快速发展,社会的经济交换活跃,促使科学和技术互相接近。到19世纪,技术逐渐以科学作为基础,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技术的发展史上,爱迪生的巨大贡献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研究实验室,使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推动了二者的发展。1879年10月21日爱迪生所作的电照明实验,可以看作现代技术研究诞生的标志。20世纪中期以来,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从1939年1月发现铀核裂变到1945年7
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仅有六年半时间。电子计算机出现以后引起人类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变化则更为深刻。这些技术上的突破所引起的生产力飞跃可以称为技术革命。现代技术已经演绎成为复杂的全方位的多种学科技术工程!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毕竟是两种性质不尽相同的社会文化,二者的区别也是十分明显的。科学的基本任务是认识世界,有所发现,从而增加人类的知识财富;技术的基本任务是发现世界,有所发明,以创造人类的物质财富,丰富人类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科学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 的问题。因此,科学和技术的成果在形式上也是不同的。科学成果一般表现为概念、定律、论文等形式;技术成果一般则以工艺流程、设计图、操作方法等形式出现。科学产品一般不具有商业性,而技术成果可以商品化。现代技术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和商业色彩。
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技术是从科学到生产的中间环节,是把科学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技术来源于实验经验的总结和科学原理的指导。
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把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纵向划分为部门分系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横向划分为层次(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现代科学技术由于高度分化相高度综合的辩证发展、而形成的一个门类繁多、纵横交错、相互渗透彼
此贯通的网络结合,从人类现有知识的总体出发,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哲学,是最高层次的科学技术,包括辩证法、认识论、系统论等等;
(2)基础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数学、人体、军事、行为、文化理论等;
(3)各类技术学科,如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力学、空间科学等以基础科学为指导,着重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
(4)是工程技术。如农业技术、交通技术、通讯技术、航天技术等以综合应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经济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理论成果,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大批具体技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