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铁椎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把握大铁椎这一人物性格。
过程与方法:自学课文的字词句,教师点拨,解答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大铁椎重情义、武艺高强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梳理课文,分析人物性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
魏禧(1624-1681):字叔子,又字冰叔,号裕斋,又号勺庭,清代散文家。明末诸生,明亡后隐居翠微峰,所居之地名勺庭,人又称他为\"勺庭先生\"。后出游江南,入浙中,以文会友,并传播其明道理、识时务、重廉耻、畏名义的学说,结纳贤豪,以图恢复。康熙间,举博学鸿词,不应,逝于扬州。清初散文三大家指魏禧、汪琬、侯方域。
二、走近文本: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
省兄 (xǐng) 健啖(dan) 拱揖(yī) 言讫(qi) 强留(qiǎng) 屏息(bǐng)
2、一词多义:
貌甚寝(形容词,丑陋。) 既同寝(动词,睡眠。)
多力善射(名词,气力。) 力请客(形容词,极力。)
不知何许人(名词,处所,地方。) 杀三十许人(形容词,表示 大约的数量。)
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动词,骑。) 贼二十余骑四面集(名词,骑马的人)
3、通假字
(1)大铁椎,不知何许人。(椎:通“锤”,锤子。)
(2)扣其乡及姓字(扣 通“叩”,询问)
4、古今异义
①子灿见窗户皆闭 古义:窗与门 今义:窗 ..
②而腰多白金 古义:银子 今义:铂的通称 ..
③吾始闻汝名,以为豪 古义:把……当做 今义:认为 ..
1
5、词类活用
①客初至,不冠不袜(名作动,戴帽子,穿袜子) ..
②夺其物,故仇我(意动,以……为仇敌) .
③贼二十余骑四面集(名作状,从四面八方) ..
④客奋椎左右击(名作状,向左右两侧) ..
⑤则不快吾意(使动,使……痛快) .
6、特殊句式:贼二十余骑四面集(定语后置)
三、问题导读
1、《大铁椎传》正文前的小序:
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板书:异人)问:“异”什么意思?(奇异、怪异)
2、文章层层设疑,着力渲染的这个“异人”是个怪人——
大铁椎有五可怪处。一怪,来历不可考;二怪,武器片刻不离身;三怪,着装朴素却腰多白金;
1
四怪,杀人夺财,原因不明;五怪,因何而来,因何而去?
也是奇人——
一奇:力大威猛却又身手轻灵,武功高强,神乎其神!二奇:自动自发杀贼,孤身一人力敌百人,勇猛无匹;三奇,我觉得很奇怪的是,取胜之后,是不是就不用离开了?如果离开,那离开就是了,为什么还要大呼一声:吾去矣?
3、你怎么理解大铁椎的诸多可奇可怪处?
师生朗读课文第3-5段。思考:
从大铁椎的着装打扮、言行举止中,你怎么理解大铁椎的诸多可奇可怪处?
1:神秘(来历、身世)
2:神奇(武功,力敌百许人)
3:“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寻求助力。(师:同道中人。)
4:良善(师:担心连累宋将军)
5:嫉恶如仇(“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
问:杀人夺财,亦盗亦侠。只不过夺的是不义之财,不为自身享受,不为一己恩怨,只为伸张正义,只为惩恶扬善!
1
6:敢作敢为,不惧生死(“方期我决斗某所”,师:知道“贼能且众”,还是勇往直前,悍然不惧,不计生死。)
4、教师小结:
从古至今,从春秋刺客专诸,战国侠士荆轲,汉时任侠季诺,唐时虬髯客、昆仑奴,侠客形象已深入人心。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死生;武功高强,锄强扶弱;坦坦荡荡,堂堂正正,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出入于生死线上,显威于掌风剑影之中;一旦功成,飘然身退。
5、作者为什么会写这么一位侠客?
补充作者生平:
魏禧,生于明末,卒于清初。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魏禧一家号哭不已,后曾策划组织义兵勤王。清初,朝廷召他作官,作为明朝遗民,魏禧称病不就。他自称写传记, “以为信史之藉手”,是为了见证民间无名之辈中也有奇才。
如果说作者在正文中淋漓摹画大铁椎的威武形象,还只是曲折隐晦地抒写自己的志趣,那么评论部分则是明显地坦露了自己的心迹。作者花了相当的精力研读《左传》,写了十卷《左传经世》探讨治道与兵谋兵法,又曾广泛结交复明志士,但终无回天之力,难酬复国之志。所以,他以敬佩之情写大铁椎,也是写他心目中能干大事的真正英雄,写他心目中强烈的复明愿望。
6、问:本文是以宾衬主的?
宋将军 高信之、陈子灿 甚至响马贼
1
四、结语
人们喜爱侠义之士,其着眼点并不在于那些绝世武功,而是在他们身上,人们寄托了自己自由的梦想,反抗的血性;在他们身上,看到人性的磊落亮堂,阳刚健全。在他们身上,展示着真正的潇洒人生,真正的辉煌生命。人生如此,复有何憾?这样的侠客,英雄,有着巨大的人格魅力。而侠客精神,已化为我们民族的血脉,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侠客行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愧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