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计3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错了两个的一组是( )
A.强聒不舍(guō) 兀立(wù) 誊写(téng) 惬意(qiè)
B.鼓三通(tōng) 罪愆(qiān) 涔涔(cén) 彳亍 (zhí) C.蜩翼之知(tiáo) 舆论(yú) 谛听(tí) 教诲(huì) D.心无旁骛(wù) 亵渎(dóu) 佝偻(gōu) 雾霭(ǎ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目不暇接 虔诚 借鉴 腼腆 B.前合后揠 揣摩 宏扬 嫉妒 C.雷立风行 婉转 汹拥 半晌 D.怒不可遏 稗益 暧昧 慷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年轻人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切不可 用事
(2)如果经营者对稽查人员给予的处罚不服,可以在限定的日期内向有关部门提出 (3)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在北京,共商 A义气 申辩 国事 B意气 申诉 国是 C义气 申诉 国事 D意气 申辩 国是 4.加横线的虚词使用恰当的是( )
A他让我们感到亲切,因为二十年前他就对中国人民建立的友谊。
B中国航天战略蓝图:2010年前,实现登月,既而建立包括永久性空间站在内的“地面——太空综合网”。
C他的话放音很重,何况又说得快,我几乎没有听懂。
D不管你提出多少条理由,都不能作为停止这项工程的依据。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位院士诚恳地表示,他要努力去做一个乐意给年轻人打开一切科学道路,使他们夺得科学高峰的人。
B、在打扫教室的地面、桌椅时,她在一张桌子脚下发现了不知哪个同学丢失的手表。 C、仅在短短的三年之前,电脑“上网”对人们还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显然已经是比较熟悉的了。
D、中央和地方政府正在尽一切力量解决免除农村小学、初中生的学杂费。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央视最近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把镜头对准老百姓,真正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民生理念。
B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没法弄清了。 C“你去过北京香山吗?”我问道:“我想你还没有去过吧!” D真美啊!桂林的山水!
7.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1)威海,你可知道,冰心曾为你流过多少泪。
(2)这只是一个弹丸之地,怎么能够修建一座大型的电厂呢?
(3)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4)在这里,人依旧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 A.拟人 借代 反语 反问 B.拟人 比喻 反语 反问
--
--
C.拟人 借代 反语 设问 D.比喻 比喻 双关 设问 8.下面对课文的说明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鲁侍萍勤劳、善良、有尊严,她代表了不甘心而又不得不屈服于命运的下层劳动人民人物形象。
B.《林黛玉进贾府》主线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西江月》二词是对宝玉的正面描写,揭示宝玉叛逆的性格。
C.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D.元代的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关汉卿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和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合称“元曲四大家”。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9—10题
子婴立,遂不悟。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而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闭关据阨,荷戟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士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过秦论》下)
9.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令(指挥)大国之君 B、藉使(凭借)子婴有庸主之材 C、不患(担心)不得意于海内 D、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过错)也 10.加点的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守险塞而军 B、序八州而朝同列 C、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 D、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二、综合题(共七题,共30分)
11.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安士息民,以待其敝
--
--
12.默写(任选两句 每空2分 共4分)
呜呼! ,非秦也。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13.用“伊拉克平民”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能改变原意。(4分)
美军为缓解后勤补给线的压力,在未来的4到6天内将对巴格达实施更大规模的空中打击,这将会造成伊拉克平民更加惨重的伤亡。
伊拉克平民 。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14、15题(每题3分 共6分)
春日怀秦髯①
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②,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 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③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 应在日边④听流莺。
注:①秦髯:即秦观之子秦湛,字处度②快晴:喜人的晴天。③晚节:晚年的追求。④日边:指天子近旁或国都
14.本诗第二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3分)
15.诗人在前两联极写春色的美好,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3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6—18题
有一个地方叫北溪
戴冠青
①有一个地方叫北溪。 ②北溪是中国的魅力乡村。
③北溪因溪而得名,一条溪从山上直挂下来,蜿蜒曲折,穿村而过,使小山村显得分外灵动。我们去的时候恰逢冬季枯水期,溪里几乎没有水,干涸的溪床上裸露着一块块粗砺的溪石。但是我发现有几股涓涓的细流在乱石间顽强地流着,它们小心翼翼地寻找着石缝,柔柔地穿梭着,柔柔地流淌着。没有拍岸的涛声,也没有叮咚的泉响,只有悄悄的身影,只有默默地穿行,但它们流得苗条飘逸,流得婀娜多姿,流得清澈纯净,把溪底的鹅卵石也洗涤得历历在目,抒情而写意。我第一次发现,原来干涸的溪床和涓细的水流居然能构成这么一幅富有韵味的意境,它沧桑得让我深邃,又柔美得让我心疼。
④北溪的花也让我感动。虽是冬季,但漫山遍野各种各样的花儿随处可见,山坡下悄悄怒放的红杜鹃,乱石中横逸嚣张的小红豆,小路旁蓬勃灿烂的迎春花,还有那像星星一般密布在小溪两岸
--
--
墨绿色的草丛中叫不出名儿的小黄花。北溪人说,在春暖花开季节,北溪最动人的风景之一是成片的油菜花,我们现在看不到。但我依然能够想象,阳春三月,一层层的梯田上盛开着一片片黄澄澄的油菜花,衬托着绿色的油菜叶,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金子般的光彩,灿烂着人们的笑脸,也辉煌了整个山村。那种充满野性的张扬和蓬勃,我想,在任何一个城市的公园里都无法铺排! ⑤尽管如此,最打动我的却是溪岸的桂花。那是我们刚踏进北溪土地的第一天,太阳早就落山了,暮色苍茫。北溪人招待我们到溪对岸的农家去吃饭。沿着溪岸,踏着暮色,感受着清新的山野气息,我们缓缓地朝不远处那一盏光亮走去。突然,一缕迷人的香味钻进了我的鼻子,若隐若现,飘飘忽忽,像天边的仙乐,遥远而神秘;但又分明缭绕在你的周围,让你心酥神定,疲惫全消。是什么香那么诱人?我开始回头寻找香味的来源。原来是桂花,是溪岸那一列桂花树的花香,就在我的身旁!在夜幕的笼罩下,灰黑的桂花树像一株株剪影,乍一看你根本没法发现那树上有花,何况桂花是那么小。但只要你仔细一瞧,你就会发现在这黑黢黢的叶片间,分明有一小串小米粒一般细小的白色花朵,它们把自己隐藏得很深,不招摇不卖弄,不显山不露水,却毫不吝惜自己的香气,散发给每一个经过的客人,让客人心旷神怡,反复回味。突然想起我在武汉大学读书时就住在桂园,每到秋天,园里到处可见一穗穗乳白色的桂花在轰轰烈烈地盛开,花香扑鼻而来,浓郁而华丽,不像北溪的桂花如此谦虚而含蓄。而且,北溪的桂花居然冬天也开花吐香,不,北溪人说,这里的桂花一年四季都开花。这就是北溪的桂花,淳朴、蕴藉、坚韧、大度,难道这就是这个美丽乡村的魅力所在?
⑥北溪人招待我们的是地道的农家菜。北溪人热情地介绍说,稻米、芋头、花生、青菜都是自己种的,猪、白鸭是自己养的,竹笋、草菇是山上采的,一律是绿色健康食品。不仅原料纯粹,厨艺也绝对传统,煎煮炖炒原汁原味,不添加那些花里胡哨的色素佐料,让人觉得特别清爽可口,忍不住狼吞虎咽,即使已经吃得肚子滚圆还舍不得放下筷子。是啊,想一想回到城里,哪里还吃得到这么纯粹的农家饭菜?
⑦主人大嫂一看来了这么多人,一大早就把全家人发动起来,忙得不亦乐乎。洗菜的大妈额上挂着汗珠,脸上却乐呵呵的,看得出她心里很高兴,仿佛家里来了嘉宾贵客。她看我要去山上走走,亲切地交代说,路上小心点,山路不好走,早点回来吃饭,菜凉了可就不好吃了。我不禁心里一热,仿佛听到母亲的叮咛。再看大妈手脚麻利,步伐矫健,脸上也没有什么皱纹,就说,您还这么年轻,孙子孙女都这么大了!她有些不好意思,不年轻了,都奔70了。哦,这个数字倒是我没想到的。她还说,男人们都进城打工去了,只留着女人在守望自己的家园。前些年儿子就叫她到城里去住,她不去,觉得还是山村里的老家好,住着习惯舒心。听罢不由得心里又一动,是什么使她精力旺盛容颜不老?是山上的绿色植物?是山村的新鲜空气?是没有污染的生态环境?抑或是长年累月的劳动使之筋骨舒张身手灵活?我想,更重要的也许是山里人的一种生存智慧,他们正是拥有了这样一种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生存心态,才会活得如此自在和潇洒。
⑧离别北溪,我频频回头,我知道,从此以后,我的梦中有了你……
16. 阅读第③段,请分别简述表现小溪“沧桑”“柔美”的主要内容。(4分)
答: 17. 作者为什么要写北溪漫山遍野的花儿?(4分)
答:
--
--
18. 关于第⑧段的“离别北溪,我频频回头”中“频频”一词的赏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4
分) A“频频”是叠词,修饰“回头”,强调了“我”回头的频率高,次数多。
B北溪的一切引发了我对北溪的景与人的欣赏、挚爱与赞美,若删去该词,就弱化了作者这
种强烈的情感。 C“频频”突出了我对北溪难以割舍的情感。
D把“频频”换成“屡屡”也可以起到同样的表达效果。
三、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在不久的将来,中学生都将走向社会,社会和校园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有人说社会是复杂的,有人说社会上充满了机会。
请围绕社会与校园的不同点,以“我眼里的社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1)“我眼里的社会”强调发表个人的观点,观点可以是成熟的,也可以是幼稚的,关键是言之成理。
2)可以发表议论,编述故事,抒发情感,写法可以多种多样。 3)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语文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3分/题 共34分)
1A 2A 3B 4D 5B 6B 7B 8D 9B 10C 18D (4分)
二综合题(共26分)
11安定军士和人民,等待他们疲敝退兵。(4分)
12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评分:任选两句,每句2分,共4分。全写的按前两句给分。
--
--
13.伊拉克平民在未来的4到6天内将面临更加惨重的伤亡,因为美军为缓解后勤补给线的压力,将 对巴格达实施更大规模的空中打击。(原句先“因”后“果”;改句为先“果”后“因” 4分)
14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花能理解人的语言,迎人而笑;春草随意而生。(2分)把盎然春意具体刻画了出来,同时也烘托出了人物欢愉的心情。(2分)
15乐景写哀情,与颈联写自己的苦闷心情形成反衬;(2分)又以心情的苦闷来衬托尾联对友情的执著,从而突出了友谊的弥足珍贵(2分)。 16. 沧桑:溪床干涸,溪石粗砺而裸露。
柔美:溪流涓细而轻灵,舒缓(平缓)而澄澈(或:清澈)
评分:本题4分。答出“沧桑”的内容2分(直接摘原句给1分);答出“柔美”的内容2分。 17. 一方面是表现北溪漫山遍野的花儿种类多、多姿多彩,充满野性的张扬与蓬勃,体现了北溪自
然的生机与活力(或:表达了作者对北溪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的赞叹之情),另一方面也为了衬托下文北溪桂花谦虚、含蓄、大度的独有之美。 评分:本题4分。每个要点2分。 三、写作题(略)
附文言文翻译:
子婴登位,最终也不曾觉悟,假使子婴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中等的辅佐之臣,山东地区虽然混乱,秦国的地盘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
秦国地势有高山阻隔,有大河环绕,形成坚固防御,是个四面都有险要关塞的国家。从穆公以来,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难道代代贤明吗?这是地位形势造成的呀!再说天下各国曾经同心合力进攻秦国。在这种时候,贤人智士会聚,有良将指挥各国的军队,有贤相沟通彼此的计谋,然而被险阻困住不能前进,秦国就引诱诸侯进入秦国境内作战,为他们打开关塞,结果山东百万军队败逃崩溃。难道是因为勇气、力量和智慧不够吗?是地形不利,地势不便啊。秦国把小邑并为大城,在险要关塞驻军防守,把营垒筑得高高的而不轻易跟敌方作战,紧闭关门据守险塞,肩扛矛戟守卫在那里。诸侯们出身平民,是为了利益联合起来,并没德高望众而未居王位者的德行。他们的交往不亲密,他们的下属不亲附。名义上是说灭亡秦朝,实际上是为自己谋求私利。他们看见秦地险阻难以进犯,就必定退兵。如果他们能安定本土,让人民休养生息,等待秦的衰败,收纳弱小,扶助疲困,那么凭着能对大国发号施令的君主,就不用担心在天下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了。可是他们尊贵身为天子,富足拥有天下,自己却遭擒获,这是因为他们挽救败亡的策略错误啊。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