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表达更生动———四上第六单元“词句段运用”教学
作者:楼叶菲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20年第11期
楼叶菲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等方法,理解惯用语的意思,并能在语境中准确运用。
2.结合本单元课文中通过人物动作表现其心情的句子,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3.学生自主选择一种心情,借助思维导图回想与这种心情相关的情景以及当时的动作,写成连贯通顺的句子。
【教学流程】
板块一:学习惯用语,初建导图
(一)读懂意思,导图理方法
1.引出主题。这个单元我们跟随课文的脚步,学习了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还学习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特殊
的词语和句子。
2.出示课文《陀螺》中的例句:赛陀螺每次都是体重个大的一方占上风。
3.理解词语。在这个句子中藏着一个特殊的词语,一起读——“占上风”。“占上风”是什么意思呢?请选择正确的义项:①指占据上面的风口处。②指占据有利地位、处于优势。
4.形成概念。像这一类跟表面意思不一样、含义很丰富、习惯上经常用的词语,称为惯用语。
5.结合语境,多种方法理解惯用语。
(1)情境表演,理解“敲边鼓”。
小明:爸爸,给我买双新鞋吧。
爸爸:你的鞋还能穿,不要买了。
妈妈:孩子的脚长得快,旧的快穿不下了,还是给他买一双吧。
教师引导发现:谁在敲边鼓呀?像妈妈这样,在旁边帮着小明说话,为他助势的行为就是——“敲边鼓”。
(2)联系生活,理解“开绿灯”。
师:路口的交通灯亮起绿灯时,车辆是否可以通过路口?
生:开绿灯时,允许车辆通行。
师:是的。生活中,允许别人做某件事时也可以用“开绿灯”这个词语。
(3)查阅词典,理解“栽跟头”。
出示句子:自以为是,会让我们在前进时栽跟头。
出示《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①摔跤。②跌倒。③比喻失败或出丑。
学生根据语境选择第三个选项。
(4)借助典故,理解“破天荒”。
出示典故:“天荒”指的是荒凉而落后的地区。相传在唐代时,荆州被人们称为“天荒”,因为那里几十年都没有一个人考中进士。后来,有个叫刘蜕的人考中了,总算是破了“天荒”。现在,人们形容以前从没有过、第一次出现的事情,会用上“破天荒”。
6.小结梳理:我们刚才运用了哪些方法来理解不懂的惯用语?(相机完成导图)
(二)积累运用,导图助整理
1.语境中运用。
(1)该交语文作业啦,可是小华昨天生病了,没能及时完成。于是,老师给他( ),让他明天一定补交。
(2)参加围棋比赛,一开始都是我(
),就在我暗自得意的时候,对手一连吃掉我五颗棋子,最后我输掉了整盘棋。妈妈语重心长地说:“不要骄傲自满,否则就会像这次一样(
)。”
(3)今天大扫除,卫生委员(
),带领大家一起干。小明做事总不积极,今天竟然(
)地要求承担最脏最累的活。他怕老师不同意,会(
),请小红一起找老师“请战”。老师答应让他在本次大扫除中(
)。
2.生活中运用。
生活中,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们?挑选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惯用语来说句子。(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说得完整,用词是否准确。)
3.拓展中运用。
(1)像这样的惯用语,你还知道哪些?
(2)生活中的惯用语,既有三个字的,也有四个字的、五个字的,还有字数更多的。(相机出示:打退堂鼓、恨铁不成钢、不管三七二十一)
4.小结梳理:惯用语虽然简单,却能帮我们更加生动地表达情感和思想,我们要多积累、多运用。当我们遇到这一类特别的语言时,可以先用多种方法理解意思,再通过各种方式积累运用。这样,词语才能真正储存在我们的记忆库中。
板块二:学习动作描写,再建导图
(一)品读例句,导图理层次
1.讨论例句一。
(1)出示课文《牛和鹅》中的句子: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2)读一读这个句子,说说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场景,从中你能感受到人物什么样的心情。
(3)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作者害怕的心情?
(4)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人物心情的?(动作描写)
(5)交流并板画思维导图。
2.讨论例句二。
(1)出示句子: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
(2)再来读读这个句子,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场景?从中你能感受到人物什么样的心情?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3)生自主品读。
(4)交流汇报,师生合作完成导图。
(二)迁移写法,导图促思维
1.学习拓展。我们不仅可以用动作描写来表达“害怕”的心情,还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心情(生气、自豪、快乐、着急、伤心……)。
2.适时练习。请你选择一种心情,先回想与这种心情相关的情景,再想一想当时的动作,照样子完成思维导图。
3.交流导图。重点关注动作描写是否能表达心情。
4.运用语言。根据自己所画的思维导图,用一句或者几句话恰当地表现一种心情。
5.学生练写,互动点评。
6.学习整理。动作描写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心
情,同一种心情也可以有不同的动作描写。
(上接第39页)
板块三:架设整体,内化导图
(一)架设整体,导图促联系
1.畅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形成线索。用动作描写表现心情的方法:心情→事情→动作。
3.概括规则。
(1)词:惯用语。
(2)句:用动作描写表现心情。
(3)让表达更生动的办法:一是使用惯用语(简单生动),二是运用动作描写(具体生动)。
(二)串联旧知,导图助建构
1.在四年级上册的“词句段运用”中,我们还学习过一些“让表达更生动”的方法,比如运用形容声音的词语。请同学们到前几个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去找一找,继续完善我们的思维导图。
2.交流并相机完成导图。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广济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刘晨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