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培训记录
记录编号: AQ1801001 时间 会议名称 会议要点 2018.9.4 7:50—8:20 地点 生产车间 职业病基础知识及防护措施 职业病的基础知识,职业病的预防措施,个人防护意识 1。何谓职业病?我国法定的职业病种类有哪些? 《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 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预防职业病的措施有哪些? 预防职业病中毒必须采取措施,着重从根本上解决,而不放松辅助性措施.防毒措施可归纳为四个方面:消除毒物;控制毒物逸散;保护个体;提高机体抵抗力。 (1) 革新技术改造工艺 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物质,从生产工艺流程中消除有毒物质是最理想的防毒措施.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能减少工作接触毒物的机会,也可从根本上控制的逸散。 (2) 通风排毒 用通风的方法将逸散的毒物排出,是预防职业中毒的一项重要辅助措施。 (3) 个人防护 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或防护服,佩带个人防护用品.下班时更衣、勤洗手,勤洗澡沐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 增强体质 开展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营养,增强机体对毒物的抵抗能力. (5) 安全卫生管理 生产设备的维修和管理,通风排毒设施的定期检修,防止跑、冒、滴、漏,对预防职业中毒具有重要意义。制订和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6) 环境监测、生物材料监测与职业健康检查 定期检测车间空气中毒物浓度,将其控制在最高允许浓度以下。实施就业前职业健康检查,排查有职业禁忌症者参加接触毒物的作业。坚持定期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生受损情况并及时处理。 3、 劳动者应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1、 劳动者首先应自觉接受用人单位有关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车间工作岗位的有害因素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禁违规 操作,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 劳动者在就业前必须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了解自己是否存在所从事的职业的禁忌症。患有明显呼吸、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劳动者,不宜从事接触刺激性气体和粉尘的作业;患有明显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劳动者,不宜从事接触主要损害神经系统的毒物的作业。劳动者就业后必须定期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职业病损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 劳动者必须学会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措施是职业病防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预防措施,它可以防御职业病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常用的个人防护用品有防尘(毒)口罩、防护面罩、防护服等。 4、 劳动者必须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职业病预防中也有一定的作用。劳动者必须养成不在车间内吸烟、进食,勤洗手,下班后更衣、洗澡沐浴等习惯。 会议内容 记录人员 审 核
参与培训人员
姓名
考核情况 姓名 考核情况 姓名 考核情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