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知道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及黄巾起义。
2.通过比较“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共同原因和作用,基本掌握历史比较法的运用方法。
3.通过对光武中兴原因出现原因分析,认识王朝的兴亡与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息息相关。从而培养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学习重点】
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学习难点】
东汉后期社会动荡的主要原因。
一、
自主学习
1.光武中兴
(1)西汉灭亡:公元_____年,外戚________夺取政权,建立_____朝,西汉灭亡。 (2)东汉建立:光武帝________在25年称帝,定都________,史称___________。 (3)措 施:①光武帝多次下令_________,_________,减轻_ _;②还合并_______,裁剪官员,惩处贪官污吏;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形成 东汉后期出现_________和_________交替专权的局面。 (2)后果:动摇了_________ 3.黄巾起义
背景:①朝政腐败;②贫民流离失所;③自然灾害频发。
(1)爆发:_________年,_________领导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 (2)结果:最后被镇压下去。
(3)作用: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其一蹶不振。 二、课堂助学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
第 1 页 共 2 页
模地利用宗教形式组织、发动的起义。
2、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①实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的政策;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③注重文治,善于用人纳谏;④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三、课堂训练,能力提升:
1.汉唐时期,出现了许多盛世景象,出现在东汉时期的是
(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 ) A.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 C.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
B.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3.东汉末年爆发农民起义的原因有 ( )
①朝政腐败 ②贫民流离失所 ③自然灾害频发 ④群雄割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
4.光武帝采取的政策中不包括 A.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C.机构改革,多设郡县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B.将田租改为“三十税一” D.整顿吏治,提倡节俭
材料一: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 其杀奴婢,不得减罪。”“民有嫁妻卖子,愿归父母者,咨听之,敢拘执,论如律。” 材料二: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
材料三: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合并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条奏并有四百余县,吏职省减,十置其一”。 材料四: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1) 材料一的在位黄帝是谁?结合材料一二三,说说他的巩固统治的措施有哪些?
(2) 材料四中的苍天指的是什么?引发这场农民起义的原因有哪些?
第 2 页 共 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