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方法探究

2023-04-03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现代建筑电气设计方法探究

摘要:在建筑电气设计领域,建筑电气主要是指建筑强电系统和建筑智能化系统,强电系统主要包括供配电、照明、防雷及接地等,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信息设施系统、公共安全防范系统等。现代的建筑电气经历了长期的发展,逐渐朝着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种建筑电气的技术发展,给建筑电气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建筑电气设计人员的技术进步。 关键词:建筑电气;建筑电气设计;方法 引言

所谓建筑,一直便是人们长久以来安家立业之根本,这不是一件易耗品,而是要从多方面去考虑其实用性以及适用性,所以建筑设计的创新在当下发展中尤为重要。设计者们不仅仅要从技术性方面去完善设计内容,从长远来看,更要注重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1建筑电气设计的基本原则 1.1实用性的基本设计原则

实用性原则是电气设计中重要基础性原则。可以说在建筑中开展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工作就是提升建筑物的功能,为人们生活提升相关便利,提升人们居住环境的整体舒适度。因此在实践的设计工作开展中,要基于实际地建筑状况开展相关电气设计,继而有效满足相关实际的需求。在源头上满足的实际建筑需求。因此,在实践的建筑电气设计工作开展中,要避免电气设计空有其表,要加强对实用性的重视,根据实际的建筑物应用需求适当的增添相关电气功能,应用相关智能化的电气设备,进而充分发挥建筑自身的作用,凸显电气设计的重要意义。 1.2经济效益的基本设计原则

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要提升其自身的经济效益工作的重视,避免因为电气设计提升其能源消耗、资金浪费等问题,在实践中要基于实用性的基础原则之上,提升对电气设计经济性的重视,要应用相关全新的技术手段,避免存在相关资源浪费问题。

1.3建筑电气的先进性基础设计原则

在科学技术充足发展的现今社会,建筑电气设计工作在开展中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在设计过程中要合理的应用相关技术手段,进而在设计过程中提升其设计的整体性以及综合水平。在建筑电气设计工作开展中对其进行系统分析,探究问题成因,然后根据问题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与利用,在提出相关有效的解决方式与手段,通过验证的方式,了解具体措施在实践中的效果优劣,在对其进行推广,在整个建筑电气设计中应用。 2现代建筑电气设计方法 2.1电气里的消防设计

(1)协调每一个标准间的关系在工程消防实际的电气设计过程里,一些时候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在一样的问题上,国家规范、技术措施以及行业标准等等指导性的文件出现互相交叉的情况,规定的设计要求也出现深度不同的现象。所以,设计工作者怎么对有关规定适用的范围进行正确的选择,是尤为关键的。由于目前国内各个地方自然以及经济条件有比较大的差别,以国家的标准对地方标准完全要求是不行的,或者是后发布的优于之前发布的标准作简易处理,就需要

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2)保证消防设备供电的可靠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规定: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当建筑内的非消防用电被切断时,应仍能保证消防供电。如果消防设备与非消防用电共用同一供电回路,当发生火灾时,因非消防负荷供电线路故障引起跳闸,或切除非消防负荷,将导致消防用电设备不能运行。因此,设计时应将消防设备供电电源从低压总配电室或分配电室就与非消防用电分开。

(3)在进行消防电气设计工作的过程里,不光需要确保电源的可靠性,还需靠得住的消防设备配电线路来使消防设备的供电安全得到保障。《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规定:消防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消防配电线路的敷设是否安全,将关系到火灾时消防用电设备能否正常运行。消防配电线路采用矿物绝缘类电缆时,可直接明敷;采用耐火电缆明敷时,应穿防火保护的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槽盒,暗敷时,应穿金属导管并应敷设在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的不燃性结构内。 2.2照明系统设计 (1)光源选择

电光源有很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电光源的性能也存在很大差别。目前在建筑中应用较多的光源是气体放电光源及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大部分建筑都使用荧光灯或者LED灯。其中,荧光灯以其高效、节能、长寿命的特点,已成为全球建筑照明最为主要、最为普遍,也是使用数量最多的光源;但其光线较强、启动较慢、易闪烁、随交流电变化,易导致视觉疲劳,主要材质为玻璃,且含有汞元素,易破裂造成汞扩散,危害人体健康,污染环境。LED为固体冷光源,其光线柔和,光谱纯,色温范围广,显色性好,际效率一般是荧光灯的3倍,使用寿命可达50000h。其制造材料中没有有害物质汞,不产生光污染和热辐射,也不发出紫外线,对人体无害。在现代建筑照明系统设计过程中,光源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色温、寿命与显色性,并兼顾节能,在确保不影响视觉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光能损耗,以此最大限度使用电能。基于此,在现代建筑室内可优先选择LED灯。

(2)灯具选择及布置

建筑是人们生活与休息的场所,不仅要有足够照度,还要具备营造温馨气氛的条件。因此,在选择灯具时,其造型与格调不能太过华丽,通常选用吸顶灯具安装在房间的中央,当作一般性照明。此外,为满足阅读等方面的照度需求,可在局部设置台灯。

2.3供配电系统设计 (1)住户配电设计

每套住宅都配置住户配电箱,利用住户配电箱能对电能进行有效控制与分配,并实现精确计量。为保证住户用电方便和安全,住户配电箱中需要安装一个主开关、带自恢复功能的过欠电压保护器,以及若干个分开关,对照明、厨房插座、卫生间插座、空调插座等实行分回路设计,以此对内负荷电流进行分流,降低线路总温升,达到延长线路使用寿命与避免灾害发生的目的。另外,除壁挂式空调插座回路外,所有插座回路中还须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住户配电箱采取暗装,安装高度不低于1.6m,所有线路均需穿硬质塑料导管,于墙体内、地板或者顶棚进行暗敷设。

(2)楼层配电设计

在楼层配电设计过程中,需重点考虑以下方面:1)配电箱的数量确定需将满足电压损失要求作为基准,设计实践中控制配电距离通常在50m以内,要根据建筑实际长度对配电箱数量予以确定。2)在负荷中心安装楼层配电箱。如果用电计量使用智能控电系统,还需设置配电间。①因为智能表的体积较大,设置一个楼层配电间能为配电箱安装施工提供方便;②因为通过对配电间的设置能更好满足日后安装配线架等方面提出的要求。3)楼层至室内的配电形式应优先考虑放射式,所用的配电线路可使用按照回路进行绑扎的方式,在走廊的吊顶中设置桥架,由桥架至住户配电箱可采用导管埋墙暗敷设。 2.4智能化系统设计 (1)信息设施系统

信息设施系统包括信息接入系统和布线系统等。

信息接入系统应满足建筑物内各用户对信息通信的需求,并应将各类公共信息网和专用信息网引入建筑物内,系统应支持建筑物内各类用户所需的信息通信业务;并应具有多种类信息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的条件。

布线系统应满足建筑物内语言、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信息传输的需求。以住宅为例,当前住宅的通信、电视入户线缆已由电话对绞线、同轴电缆演进为光纤。光纤以其传输距离远、传输数据量大、不受电磁场和电磁辐射的影响、耐化学腐蚀、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更适宜现代建筑中应用。 (2)公共安全系统

公共安全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凡是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场所,发生了火灾一般地说都能及早报警,不会酿成重大火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需考虑:根据被保护对象发生火灾时燃烧的特点确定火灾类型;根据所需防护面积部位;按照火灾探测器的总数和其他报警装置(如手报)数量确定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总容量;按划分的报警区域设置区域报警控制器;根据消防设备确定联动控制方式;按防火灭火要求确定报警和联动的逻辑关系。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包括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可采用数字高清摄像机,运用人脸识别技术,识别不同的人物,及时发现监控画面中的异常情况,并能够以最快和最佳的方式发出警报和提供有用信息,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协助安全人员处理危机,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误报和漏报现象。出入口控制系统可采用人脸、指纹、指静脉、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来替代传统钥匙、证件、门禁卡等。生物识别技术比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不易遗忘、防伪性能好、不易伪造或被盗、随身“携带”和随时随地可用等优点。应充分利用生物识别技术打造更多安全,便捷的生活、工作环境。 结束语

现代的建筑电气设计的不应固步自封,而应紧跟时代发展,将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到建筑中来,创建舒适、安全、便捷、节能、环保的生活、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吴鑫玉,曲福君.对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问题探讨[J].科技展望,2015(03):14~15.

[2]侯明辉.对现代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5(01):146~147.

[3]孟德娟,张自雍,杨广强.建筑电气设计中几个问题的讨论[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1):24~26+35.

[4]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GB50014-2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5]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GB50314-2015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