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镇初级中学物理组 徐从田
课时1 简单的光现象
知识再现(自学)
1、光在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观察课本P51页小孔成像仪并自己作出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回答: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小孔成的像的性质是 (倒立或正立)的 (虚像或实像)。
(2)用光沿直线传播这一原理还可以解释 、 的成因及 、 、 等应用。
2、光的反射:
(1)用一面镜子可将室外的阳光传到室内。在宁静的水面会出现景物的倒影(如课本52页图4-14),这些实际是光的 现象。它分 反射和 反射。
(2)什么是入射点、法线、入射角、反射角?作图说明。 (3)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 实验。
a、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b、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他应如何操作?
c、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 。
(4)光反射的规律是:三线 ,法线 ,两角 ,光路 。 (5)我们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 反射现象。它 (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平面镜成像: (1)利用光的反射作出平面镜前一发光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
(2)在课本P54页“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07大连、08无锡);b、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 (前或后)观察(08无锡);c、如果有3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 07大连);d、要求两个蜡烛完全一样,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e、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 关系;f、该实验是怎样确定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的?
(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 。 4、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 ( ) A、一般会改变 B、一定会改变 C、一定不改变 D、一定返回 (2)光折射的规律是: 。
1
(3)常见光的折射现象有 、 、 等。
5、光的色散:太阳光经过 后,分解成七色光带,从上到下依次是 ,白光是由各种 混合而成的。光的“三基色”是 蓝纸只能 蓝色的光,蓝玻璃只能 蓝色光。颜料的“三原色”是 。 展示部分(点拨)
1.(08临沂)在下面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铅笔好像断了 B.水中倒影 C.小孔成像 D.小红照镜子 2.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 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孩子在湖边观鱼,所看的是鱼的______像,(填“实”或“虚”),则小孩这样看的结果是因为从水下发射的光发生了_________,光是从____________(填“空气中射到水中”或“水中射到空气中”),鱼的反射光线折射时______(“靠近”或“偏离”)法线,小孩看到鱼的水平距离比实际距离__ ___,小孩看到鱼的深度比鱼所在的实际深度______,由于折射使孩子感到好像鱼的真实位置______(“改变了”或“没改变”)。 体验成功
1.以下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属于光的让折射的是( ),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 )
A.日食和月食 B.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了 C.水中的倒影 D.雨后的彩虹 E.用凸透镜取火 F.影子的形成 G.镜中花水中月 H.海市蜃楼 I.透过厚薄不均匀的玻璃看室外的电线,可能会看到电线粗细不均匀且弯弯曲曲
2.(07泰州)电影银幕和教室里的投影屏幕都是用粗糙白布制成的。表面粗糙,能使照射到它上面的光发生___________,而白色表面可以反射___________光。所以,处于屏幕前不同位置的观众都可以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3.(08襄樊)在一张白纸上用绿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当只用红光照射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红纸上面有一个 色的“光”字。
4.(07威海)17、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 现象;彩色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 三种色光合成的。
(同时完成《学习与探究 》P14页:一1、2、3、4、5二1、2、3、4、5、9)
2
课时2 透镜及其应用
自学部分(知识再现)
1、透镜: (1)几个概念:焦点F、焦距f、光心O、主光轴。
(2)透镜是利用光的 原理工作的。根据对光的作用可分为 透镜和 ______透镜两类。下图中光通过透镜后,变得发散了的是 ,变得会聚了的是 ,并将透镜画在图上.
(3)画出图中入射光线可折射光线。 2、凸透镜成像: (1)探究实验:a、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像的倒正、大小、虚实与 的关系; b、实验中需要的器材有:光具座、蜡烛、 、光屏、火柴等; c、 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调整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目的是为了 ;d、每一次成像的操作,都应先固定 与 的距离,然后再移动 ,观察成像的情况;e、该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有 、 和像的 、 、 等。
(2)规律应用: a、幻灯机和投影仪的工作原理是 ;b、照相机工作原理是 ;c、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 ,其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 ; d、望远镜由 组透镜组成;e、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它把来自物体的光成像在 上,形成物体的 ;f、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凸度 ,折光能力太 ,将像成在视网膜的 面,矫正近视眼应配戴 镜,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凸度 ,折光能力太 ,使像成在视网膜的 面。远视眼应配戴 镜来矫正。 展示部分(点拨部分)
1.(08临沂)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 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
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缩小________的实像;若要在透镜固定的情况下,得到再大一些的清晰实像,除将蜡烛适当向右移动外,还应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
2.(07深圳)下图是表示近视眼或远视眼成像情况及对其进行矫正的图,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图是
3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体验成功
1.(08襄樊)如图6所示,已知两条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请画出两条对应的入射光线。
2.(08江门)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 (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 像(填“实”或“虚”)。
3.(08连云港)若用镜头焦距为f的照相机拍照,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 2f(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要使取景范围变大一些,则照相机镜头距景物的距离应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O8芜湖)闻名于世的“芜湖铁画”以铁代墨,以锤为笔,锻铁成画。加工铁画,主要是利用金属铁具有良好的_________性,可锻打成片;在制作微型铁画时,工人师傅常使用放大镜,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放大镜实际上是______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______ 作用,可用于矫正__________(选填“近”或“远”)视眼。
5.(07芜湖)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2中的 ( )
6.(08南通))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______.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
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同时完成《学习与探究 》P15页:一6、7、二6、7、8)
4
“展示 体验成功”参考答案
一、简单的光现象:
展示部分:1、A 2、B 3、虚 折射 水中射到空气中 偏高 近 变浅 改变了 体验成功:1、CG BDEHI AF 2、漫反射 各种色 3、黑 4、光的色散 红、绿、蓝
二透镜及其应用
展示部分:1、光屏高度 倒立 右 2、A
体验成功:1、略 2、凸透 倒着 实 3、大于 增大5、C 6、(1)光屏的中央 (2)放大 (3)远离
5
4、延展 凸透镜 会聚作用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