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 考号:______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以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为问题的出发点,这样的幼儿园课程组织方式是( )
A.幼儿园的项目活动 B.幼儿园单元主题活动 C.幼儿园生成课程教学 D.幼儿园学科教学
2、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当保证幼儿每日参加户外活动( )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3、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与中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一样,都是教育情境中的学习。所不同的是,幼儿学习的基础是( )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语言经验 D.替代经验
4、多元智慧理论是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著名教授在其《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他是( )
A.加涅 B.加德纳
第 1 页 共 11 页
C.布鲁纳 D.戴维·韦卡特
5、表现为教师直接明确地传达教育意图,按学科的逻辑知识组织教材,系统地传授人类文化遗产而展开的教学属于幼儿园教学策略中的( )
A.接受式教学 B.发现式教学 C.合作式学习 D.探究式学习
6、决定幼儿对幼儿园感受和体验性质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幼儿园领导的工作作风 B.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 C.幼儿园的设备设施 D.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的看法
7、集中体现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学前课程方案是( )
A.B—E方案 B.HIGH/SCOPE方案 C.凯米课程方案 D.结构主义课程
8、下面全部属于幼儿园户外环境的是( )
A.园艺区、活动场地、种植区、活动室陈设的变更方式与变更频率 B.园艺区、种植区、大型玩具、活动区的材料与布置 C.自然生态环境、活动场地、活动室的墙饰
D.自然生态环境、活动场地、大型玩具及其他体育器材
9、教育要着眼于儿童即将达到的或有可能达到的水平,课程要具有过渡性、衔接性,提供给系统化的知识。这是哪一幼儿园课程流派的基本理论?( )
A.蒙台梭利教育法 B.认知主义的幼儿园课程 C.结构主义的幼儿园课程 D.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
10、下面不属于学前教育功能主要特征的是( )
第 2 页 共 11 页
A.多样性 B.主观性 C.整合性 D.方向性
11、有意行为开始发展,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这是( )儿童的年龄特征。
A.1岁 B.2岁 C.3岁 D.4岁
12、强调特殊儿童适应正常儿童的学习与生活、与主流同化的做法属于( )
A.生物学模式 B.医学模式 C.心理学模式 D.社会学模式
13、学前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它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寓活动于幼儿教育之中 B.寓游戏于幼儿教育之中 C.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 D.寓玩耍于幼儿活动之中
14、已有研究发现,幼儿掌握词汇最快的时期是(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5、在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育价值问题,指出课程的各门学科应对社会生存提供效用,并对课程学科作出分类安排的是教育家( )
A.斯宾塞 B.杜威 C.吉鲁 D.胡塞尔
第 3 页 共 11 页
16、俗话说:“智慧出在手指尖儿上”,它强调的是对儿童发展起重要作用的( )
A.操作活动 B.活动空间 C.游戏活动 D.教学活动
17、认为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观察者和研究者的理论是( )
A.成熟主义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建构主义理论
18、幼儿班级生活管理要以什么为出发点?( )
A.幼儿园层次的提高 B.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C.幼儿的发展 D.幼儿家长的要求
19、园舍内部建筑设计方面,窗户的高度起于幼儿的视线为宜,面积应是地面的( A.1/5-1/3 B.1/3-1/2 C.1/10-1/5 D.1/4-1/2
20、认为教师是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强化者、评估者和榜样的理论是( )
A.成熟主义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建构主义理论
21、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 )
A.游玩 B.交际 C.活动 D.玩耍
第 4 页 共 11 页
)
22、美国的“早期开端”与“追随到底”方案、英国的“确保开端”方案等方案的实施主要体现了现代学前教育发展趋势中的( )
A.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
B.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宜性 C.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育 D.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
23、下面不属于现代优质师幼关系主要特征的是( )
A.控制性 B.互动性 C.分享性 D.激励性
24、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的、采用一些特殊方法训练处境不利的贫穷儿童的教育机构名称是( )
A.“幼儿之家” B.“少儿之家” C.“贫儿之家” D.“儿童之家”
25、影响幼儿发展的三大环境是( )
A.家庭、幼儿园、小学 B.家庭、邻里、社会 C.家庭、幼儿园、邻里 D.家庭、托幼机构、社区
26、要成为一名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即( )
A.专业知识、自身修养和稳定的职业观 B.专业知识、自身修养和正确的儿童观 C.合格学历、自身修养和正确的苦乐观 D.合格学历、自身修养和正确的权利观
27、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工作开展得最有影响的是( )
A.德国 B.英国
第 5 页 共 11 页
C.美国 D.法国
28、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
A.园本教研
B.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C.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D.在职培训
29、在幼儿集体或幼儿生活、活动共同体中,主要矛盾是( )
A.能力强与弱的矛盾 B.不同兴趣的矛盾 C.共性与个性的矛盾 D.男女幼儿之间的矛盾
30、个人接受学前教育,终身所能获得的收入扣除所支付的教育成本的净收益,指的是学前教育效益中的( )
A.社会经济效益 B.社会精神效益 C.个人经济效益 D.个人精神效益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课程模式: 2、儿童发展: 3、儿童观: 4、教育衔接: 5、社会学前教育: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简述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系统性原则。
第 6 页 共 11 页
2、简述学前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3、因人施教方案设计的具体运行程序有哪些?
4、简述个别化教学中教师的策略。
5、多元智慧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四、论述题(共2小题,第1题12分,第2题13分,共25分)
1、如何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因人施教要体现的“五自”精神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结合实际,分析幼儿教师如何从新手发展为专业化教师。
五、应用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第 7 页 共 11 页
1、夏天下过雨后,幼儿来到户外准备进行户外活动,发现地上爬了几只蜗牛,就纷纷蹲下来看蜗牛。音乐声响起,幼儿小心翼翼地站在圆点上做操,互相说着,别踩到了蜗牛。做完操后,有幼儿提议要救救蜗牛,因为蜗牛爬在路上很危险,还有的幼儿说要捉几只蜗牛回去,在班里养蜗牛。王教师也表现出十分感兴趣的样子,和幼儿一起讨论接下来如何分头行动,有幼儿说在地上画出一个安全的圆圈,就像《西游记》里孙悟空给师傅画的那样,把蜗牛先放到安全圈里,再找个瓶子装蜗牛,拿到班里。讨论后王教师和幼儿一起行动,养蜗牛的行动开始了。之后的一段日子,王老师和幼儿一起围绕“蜗牛吃什么”“怎么睡觉”等问题一起查资料,分享资料,以蜗牛为主题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在一日生活及正式教学中展开了。
问题:结合学前儿童智育的实施原则分析王老师的教育行为。
第 8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D 2、B 3、A 4、B 5、A 6、B 7、A 8、D 9、D 10、B 11、C 12、D 13、C 14、D 15、A 16、A 17、D 18、C 19、D 20、C 21、C 22、A 23、A 24、D 25、D 26、B 27、C 28、B 29、C 30、C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1、课程模式:课程模式是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课程方案或课程框架。
2、儿童发展:儿童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18岁,这一时期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 3、儿童观: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力、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等。
4、教育衔接:教育衔接是指特定教育阶段与其相邻近的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及其教 育组织形式等各面的连接、沟通与融合的教育关系。
5、社会学前教育:社会学前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在由社会组织建立的专门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三、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第 9 页 共 11 页
1、答:
(1)环境创设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统性
(2)要求利用环境提供给幼儿的知识信息、活动材料要保持横向和纵向的联系,三维空间同时提供的内容要有密切的横向联系,而且要注意引导幼儿认识和理解这种联系。
(3)前后更替的内容要注意纵向联系,前面内容是后面内容的基础,后面内容是前面内容的深化和拓展。
(4)活动材料的更替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操纵由易到难。 2、答:学前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表现。
(1)课程目标理性化。 (2)课程内容超负荷。
(3)课程实施:师幼关系失衡。
3、答:因人施教方案设计有如下具体运行程序。观察研究每个儿童→确定教育活动目标→分析教育活动目标→分析从属技能→确定起点行为→选择活动内容、材料→实施形成性评价→微调→总结性评价。
4、答:个别化教学中发生的主要是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教师的关注和热情对幼儿是有益的。
(1)提供详细的反馈。 (2)强化。
(3)教授、提出和给予建议。 (4)提问。
5、答: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来的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它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每个人都有7种智慧:语言智慧、逻辑-数学智慧、空间智慧、肢体-动觉智慧、音乐智慧、人际智慧、内省智慧。
四、论述题(共2小题,第1题12分,第2题13分,共25分)
1、答:游戏活动中进行因人施教要体现的“五自”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启发幼儿自己提出游戏主题。 (2)指导幼儿自己分配游戏角色。 (3)指导幼儿自己组织游戏。
(4)指导幼儿自己准备或自制游戏用的玩具或材料。 (5)指导幼儿自己评价游戏。 2、答: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观摩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一般来说,培养教师适宜用组织化观摩,,这种观摩既可以现场观摩,也可以观看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录像。
(2)微型教学微型教学是指以少数幼儿为教育教学对象,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5-20分钟),让教师尝试做小型的教育教学,并把这种活动过程摄制成录像进行分析。
(3)教育活动决策训练。 事先接受训练的教师提供有关所教班级的各种信息,然后让他们观看教育活动实况录像,从中吸取自认为重要的成分。在此过程中,指导者一面呈现出更恰当的行为,一面加以说明。
(4)通过反思来提高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如能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可以酌情加1-3分)
五、应用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答:
王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学前儿童智育的实施原则。
第 10 页 共 11 页
(1)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教师的引导与学前儿童的探索相结合。 (3)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4)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相结合。
(结合案例分析说明略。每个要点含结合案例说明各占3分)。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