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2024-02-22 来源:个人技术集锦
《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教学设计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知道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2.经历两数之和的探究过程,体验观察举例,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 3.培养探究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重点:在探索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的过程中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正方形。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样的数是偶数、奇数? 2.偶数除以2余数是几奇数呢

3.如果n表示自然数,偶数可以用2n表示,奇数呢

4.用1个小正方形表示1,一个接一个摆成两行,偶数总能摆成什么图形奇数呢(动手摆摆看)

【设计意图】:复习奇数和偶数的特征,为新课做好铺垫,为探究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提供素材。 (二)探究新知 1.明确问题,合作探究

例2:奇数与偶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奇数与奇数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偶数与偶数的和呢

从题目中,你知道我们要探究什么题目中的问题可以怎样表示 先用自己想到的方法独立探究,再和小组成员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经历将较复杂的数学问题用简洁的方式表达的过程,体会数学的简洁性。 2.全班交流、讨论

预设一,列举法

学生汇报,教师加以板书。 教师:通过举例,得出什么结论 预设二,图示法

学生在投影仪上边演示边讲解。

教师:通过拼摆,使我们确信结论是正确的。这种方法称作“数形结合”。

预设三,说道理

奇数除以2余1,偶数除以2没有余数,奇数加偶数的和除以2还余1,所以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除以2余1,两个奇数相加,比2的倍数多2,还是2的倍数,所以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是2的倍数,2的倍数加2的倍数,和还是2的倍数,所以偶数+偶数=偶数

归纳结论,整理板书。

【设计意图】列举法是同学们较容易想到的方法,但这样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图示表示奇数和偶数相加的特征,利用直观来推断出结论,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初步验证刚才结论的正确性。再提升到说理,使学生经历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便于学生理解。 3.回顾反思

(1)用大数验证

教师:我们的结论正确吗用大数试试。 学生独立验证,汇报交流。 (2)两数之差的奇偶性

教师: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你能得到哪些等量关系呢 学生汇报,并举例验证。

【设计意图】用大数检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并且启发学生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得到两数之差的奇偶性。这样既验证了和的奇偶性,又获得了差的奇偶性结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网。 (三)巩固练习

1. 谁能用最快的速度说出每组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 22+51 17+207 1340+576 2810+789

名学生要分成甲乙两队,如果甲队人数为奇数,乙队人数为奇数还是偶数?

【设计意图】:利用两数之和的奇偶性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1.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体会 2.你还想对奇偶性进行怎样的研究 3.作业布置

练习四第4题。研究两数之积的奇偶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梳理本节课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巩固新方法,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板书的设计力求简洁,主板书呈现的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主要探究方法,体现了本课的重点难点。

赵成成

2016年3月16日

两数之和的奇偶性 奇数+偶数=奇数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奇数 举例法、图示法、说理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